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6单元
第19课石人沐海风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复活节岛的当地居民所称的“茅依(Moais)”是指 ( )。
A.石像 B.石像的帽子
C.石像的基座 D.石像的位置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物的能力,“茅依(Moais)”是当地人对石像的称呼,“普卡奥”是对帽子的称呼。“阿胡”是对基座的称呼。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石人
2.下列关于复活节岛石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像的显著特征是脸长、鼻梁高、眼窝深、嘴唇突出等
B.石像一般是用玄武岩雕刻而成的男性半身像
C.并不是所有的石像被运到特定的海岸边并被竖立起来
D.因这些神秘的石像,复活节岛已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答案:B
解析:
分析:石像是用粗糙的火山岩雕刻而成。复活节岛已于,1996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这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石人
3.复括节岛的发现者是( )
A.西班牙的胡安·费尔南得斯
B.英国的爱德华·戴维斯
C.荷兰的雅可布·罗杰文
D.西班牙的菲利浦·冈沙列斯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现、再认。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可布·罗杰文偶然问发现了复活节岛。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石人发现者
4.复活节岛被智利政府接管是在( )
A.1868年 B.1888年 C.1908年 D.1918年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再认。1888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了复活节岛。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历史
5.复活节岛居民所说的“阿胡”是指( )。
A.石像的帽子 B.石像的基座
C.石像的创建者 D.石像的名称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复活节岛石像的了解。复活节岛的巨石人像一般竖立于“阿胡”(即基座)上,一般一个阿胡上产有5到7座石像,不同的阿胡可能代表不同的部落或家族。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石人
6. 复活节岛上最高的一尊石像( )
A.立于岛的东岸 B.立于岛的北岸
C.并未雕完 D.弃于路旁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复活节岛巨石像的认知。.岛上最大最高的一尊石像高22米,重约400吨,但仍处于采石场,并未雕完。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石人
7.复活节岛上的石像雕凿于( )
A.4—6世纪 B.6—8 世纪
C.10—12世纪 D.14—16世纪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巨石像雕刻情况的了解。14—16世纪是复活节岛最繁荣的时期,工程滞大的巨石像也正是这个时期雕凿的。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石人
8.下列不属于复活节岛衰亡原因’的是( )
A.殖民掠夺 B.气候恶化
C.火山爆发 D.传染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复活节岛衰亡原因的了解。人口膨胀导致气候恶化,人们的生存受到威胁,小岛开始走向衰亡。但真正的灾难降临是殖民者到来后,殖民掠夺、传染病肆虐导致岛上的文化彻底消失。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衰亡的原因
9. 西方传教士烧毁朗格朗格木板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歧视. B.传教需要
C.无人能懂 D.某种失误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于宗教歧视,西方传教士认为朗格朗格木板上的文字是“魔鬼的咒语”,将所有找到的朗格朗格木板予以销毁。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文明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令人不解的是岛上的居民肤色并不一致,来源或许还值得研究
B.因为殖民者的到来,许多石像未雕完就被放弃了
C.南太平洋各岛屿中,居民的长相和习俗都很相似
D.复活节岛居民称自己居住的地方是世界的肚脐
答案:B
解析:
分析:殖民者到来之前石像的雕刻工作就停止了,是什么事导致全部停止的,至今仍是个谜。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石人
11.玛雅书籍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 ( )
①历史 ②科学 ③典礼仪式 ④社会情况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以上四个方面,在玛雅书籍中都有涉及。
点评:考查玛雅文明
12.现今发现的玛雅最大的城市遗址是( )
A.帕伦克 B.玛雅潘 C.蒂卡尔 D.米拉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玛雅城市的了解。蒂卡尔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玛雅城市,全盛时面积达130平方公里。
点评:考查玛雅文明
13.玛雅人已经使用了“纸”,这里的纸是指( )
A.绢 B.帛 C.鹿皮或树皮 D.植物纤维纸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再认。玛雅人用“纸”通常是用树皮或者鞣制的鹿皮等做成。
点评:考查玛雅文明
14.在玛雅数学体系中短线(一)代表数字( )
A.0 B.1 C.3 D.5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玛雅数学的了解。在玛雅数学体系中短线代表“5”。点代表“1”,模拟贝壳的符号表示“0”。
点评:考查玛雅文明
15.右图是玉米神像香炉图。通常所讲的玉米文明最著名
的代表是( )
A.玛雅文明
B.印加文明
C. 阿兹特克文明
D.亚述文明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美洲文明的了解。玛雅文明、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都是美洲特有的古文明,又以玛雅文明水平最高,玛雅人的食物结构中玉米占了80%,故玛雅文明是最著名的玉米文明。
点评:考查玛雅文明
16.玛雅被誉为“美洲的希腊”主要是指( )
A.文明的影响力 B.文明发展水平
C.文明的消失 D.文明的众多谜团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玛雅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对比认识。希腊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远大于玛雅文明,但从文明发展磐平上看,玛雅文明在许多方面不亚于希腊,所以被称为“美洲的希腊”
点评:考查玛雅文明的地位
17.专家认为复活节岛居民来自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最确切证据是( )
A.地理位置 C.语言长相
C.DNA鉴定 D.历史传说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DNA技术鉴定是目前最可靠的手段了。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石人
18.下列哪一项不是非洲和美洲古文明的共同点 ( )
A. 都一度辉煌 B. 都遭到了西方的侵略
C. 都是本地先民创造的 D. 古文字都被解读
答案:D
解析:
分析:非洲的莫诺莫塔帕王国没有古文字,美洲的古文字也只是部分被解读。
点评:考查非洲和美洲古文明的共同点
19.复活节岛曾经繁盛一时,后因种种原因而衰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6世纪是复活节岛最繁荣的时期
B. 复活节岛走向衰亡的原因是海底地震的频发
C.1862年岛上居民都被海盗掠走,导致文化的失传
D. 传教士焚毁象形文字木板使岛上的文化被彻底消灭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物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分析出殖民掠夺是复活节岛文化灭亡的主要原因。A、B、c三项与史实不符。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石人
20.孤立的岛屿却拥有神秘的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众多的不解之谜。目前大体能确定的是( )
A. 居民的来源 B.石像的凿采与安放方法
C.朗格朗格的解读 D.石像突然停采的原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目前经过语言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研究大体能确定复活节岛居民来自波利尼西亚群岛。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的石人之谜
二、材料分析题
21.考古类的记录片为普通民众了解历史之谜与历史遗存提供了一个直观的途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人烟罕至的墨西哥丛林里,隐匿着庞大的玛雅文明遗迹。金字塔的石造建筑雕刻着神秘的人像与精巧的文字,验证玛雅王朝曾经辉煌的年代。两位伟大的考古学家在相隔一世纪之久的时间,前后深入探索这座失落的城市……
——记录片《失落的玛雅文明》剧情介绍
请回答:
(1)据材料与所学知识,玛雅文明除了“金字塔的石造建筑”与“神秘的人像与精巧的文字”之外,还创造了哪些重大成就?
答案:成就:玛雅文明中的历法成就超过了当时希腊罗马通行的历法;“0”的使用是玛雅数学体系中最为先进的做法,比欧洲早了八个世纪;玛雅人培植了诸如玉米、西红柿、南瓜等许多农作物。
(2)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在史学研究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地位和作用:史料是研究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史学家籍以“重现”历史的基础,它决定着历史事实的真伪和历史认识的正误。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归纳;第(2)问关键注意“史学研究中”,从史料和历史间的关系思考回答。
点评:考查玛雅文明及历史研究的方法
22.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答案: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答案: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玛雅成就“玉米”的理解和辨析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和相关知识分析回答;第(2)问从“玉米”作用的角度入手分析归纳。
点评:考查玛雅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2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遗迹)是一个在建筑、雕刻和绘画方面拥有熟练技巧的民族所创造的奇迹……(它)就像这片土地上的植物和水果一样土生土长。
——斯蒂芬斯
材料二 到达西印度的基督徒们,一般用两种手段摧残西印度各国百姓,一是通过非正义的、残暴的血腥的战争;一是通过残酷的剥削压榨。
请回答:
(1)材料中“这个遗迹”代表了什么古老的文明 所讲的“民族”是什么民族
答案:玛雅文明;印第安民族或玛雅民族。
(2)结合所学,依据材料一评价斯蒂芬斯的历史贡献。
答案:①斯蒂芬斯是美国著名学者。他指导了玛雅地区第一次有计划的考古工作。②斯蒂芬斯探明了玛雅文明的分布,探察了许多遗址,还通过发表著作方式将玛雅文明介绍给世人,引发了人们的热切关注。③另外,斯蒂芬斯认为是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文明,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3)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中的基督徒对待西印度人民的做法(不得摘抄原文)。
答案:①武力征服;②殖民统治。
解析:
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遗址所代表的的文明是玛雅文明,创在玛雅文明的居民是印第安人。(2)斯蒂芬斯对美洲玛雅文明的发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指导了对玛雅文明地区的发掘工作,使得玛雅文明得以重见天日。(3)根据材料很容易得出答案,是殖民者用武力征服的方式进行殖民统治。
点评:考查玛雅文明
24.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玛雅文明已接近尾声。随后西班牙征服该地区。请简要叙述西班牙征服玛雅文明的过程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1517年西班牙人登陆尤卡坦半岛,1518年开始了军事侵略,1547年征服了尤卡坦半岛,16世纪下半期以后玛雅地区完全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2)西班牙的征服夺走了上百万玛雅人的生命。毁灭了近三千年的玛雅文化,但客观上玛雅遗址也被带入世人眼前,后来,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了考古研究,玛雅文明重新回归人间。
解析:
分析:西班牙政府玛雅文明的过程可以结合教程的讲解进行分析,从1517年到达美洲地区的尤卡坦半岛开始,进行了大肆的征服战争,残杀了大量的玛雅地区的居民,毁灭了玛雅文明。
点评:考查玛雅文明被征服
25.概述复活节岛的特殊地理位置、独特的文物遗迹和学术界对其居民构成的研究推测。
答案:①复活节岛位于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东面,距智利西海岸3000多千米。 小岛的面积1 17平方千米。目前所知的原住居民很可能来自波利尼西亚群岛,但在19世纪下半期后基本灭绝。不过由于研究的不足,对于他们的确切来源尚不能做最终的解释。
②复活节岛文化的代表是众多的巨大的石雕人像。石像一般高7至10米,重数十吨。其凿采、雕刻、搬运和竖立等均是未解之谜。
③文化的载体是文字,但复活节岛文字的载体朗格朗格木板被传教士焚毁,认识木板上象形文字的祭司等人也早已死亡殆尽,使得复活节岛文化的解读更加困难。
④根据方言特征和DNA鉴定结果,复活节岛居民很有可能来自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但对于复活节岛居民来自一个种族还是两个或更多种族,还不能得出确切结论。
解析:
分析:复活节岛的文明因为所掌握的史料和相关知识较少,因此对该文明还不能做过多的解读。但是根据复活节岛上的居民的语言特征和DNA的鉴定,可以推断其居民最早来自于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但是具体的内容还不能详细说明。
点评:考查复活节岛文明的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