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下·历史(人教版)A
名校调研系列卷·七年下期中测试历史(人教版)
得分评卷人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
2.隋朝大运河的北端是
临安
B.余杭
C.洛阳
D.涿郡
3.被称为唐太宗的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杨坚
D.魏征
4,下列产生于唐朝的是
A.曲辕犁
B.提花机
C.交子
D.水排
5.古代“状元”称号的取得方式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科举考试
D.世袭制
6.下列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遣唐使来华
B.大运河的开凿
C.鉴真东渡日本
文成公主入藏
7.发动陈桥兵变的是
A.赵匡胤
B.李渊
C.杨坚
D.李世民
8.北宋的都城是今天的
A.西安
B.开封
C.洛阳
D.南京
9.南宋的建立者是
A.赵高
B.赵构
C.阿保机
D.李渊
10.宋代时烧制“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的是
A.越窑
B.邢窑
C.哥窑
D.定窑
历史试卷第1页(共
七年下·历史(人教版)A
圈得分评卷人]
二、归纳列举题(共20分)
11.请写出下列人物的代表作品各两部。(8分)
1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6分)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式建筑
(2)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6分)
1)被称为“画
(2)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3)南宋时的抗金名将
得分评卷人
三、材料分析题(共3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一位高僧历经艰险,西游天竺,研习佛学
国时,他带回了大量佛经,并根据自身经历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材料二:唐朝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影响外来各国。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我国历史上
唯一的女皇帝的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
在哪里 ”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1)材料一中的“一位高僧”指的是谁 他在哪位皇帝在位时西游天竺《大唐西域记
在今天有何作用 (6分)
(2)材料二中的“女皇帝”指的是谁 她曾是哪位皇帝的皇后 (4分)
(3)你认为中外交往的作用是什么 (2分)
座位序号
历史试卷第2页(共4页)
七年下·历史(人教版)A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真宗时,宋与过订立和的,规定宋每平送给江岁10万两,20万器
朝撤兵
材料二:西夏王元吴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订立和约,元吴
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材料
41年,宋金订立和约,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
划定分界线
(1)材料一中的“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材料一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4分)
(2)材料二中的“元吴”是哪个民族的首领 (2分)
(3)材料三中的“金”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2分)
(4)三则材料中的“和约”中都有关于哪一内容的规定 (2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江南地区的农业逐渐超过北方,一种农作物的产量跃居粮食总产量的
首位,民间流传着“苏湖热,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二: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一个地区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从海
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材料三:宋代的海外贸易也过了前代,出现了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南方地区在国家
时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宋史上说“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中的“一种农作物”指的是什么 “苏湖”指的是哪两个地方 (6分)
(2)材料二中“一个地区”指的是哪里 (2分)
(3)材料三中的大商港有哪些 (写出两例)(4分)
(4)三则材料说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历史试卷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