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3 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4五下·桑植期中)学校英语小组开展夏令营活动,若分成8人一组或12人一组都正好分完,如果英语小组的人数在50以内,那么英语小组最多有( )人。
A.24 B.36 C.48 D.50
2.(2024五下·临平期中)成语中两个数都是合数的是( )
A.丢三落四 B.三令五申 C.九牛一毛 D.十拿九稳
3.(2024五下·潮南期中)按因数的个数分,非零自然数可分为( )。
A.质数和合数 B.奇数和偶数 C.质数、合数和1
4.(2024五下·三门期中)一个合数至少有( )
A.一个因数 B.两个因数 C.三个因数 D.四个因数
5.(2024五下·桑植期中)丰收季乐乐摘了一些杨梅,2个2个数,3个3个数,4个4个数,5个5个数,6个6个数,都剩1个,这些杨梅至少( )个。
A.41 B.51 C.61 D.71
6.(2024五下·桑植期中)下列表示数的式子中(x为整数):3x+4,x+6,2x+6,一定是偶数的有( )个。
A.0 B.1 C.2 D.3
7.(2024五下·怀化期中) 若n是自然数,那么2n+1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合数
8.(2024五下·辰溪期中)要使三位数“56□”能被3整除,“□”里最大能填( )
A.7 B.8 C.9
9.(2024五下·汝城期中)下列数中( )不是20的因数。
A.1 B.4 C.20 D.40
10.(2024五下·赤坎期中)在1~20中,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有( )个。
A.2 B.3 C.4
11.(2024五下·老河口期中)下面各数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是( )。
A.4 0 5 B.3 4 0 C.2 4 0
12.(2024五下·临平期中)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有( )个。
①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②一个非零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③一个长方体,可能有8条长度相等的棱。
④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体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
A.1 B.2 C.3 D.4
13.(2024五下·嘉祥期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带分数比假分数大;
②当分数的分母小于分子时,这个分数才能化成带分数;
③和相比较,大小相同,分数单位不同;
④要使能化成整数,a必须是6的倍数。
A.1 B.2 C.3 D.4
14.(2024五下·桑植期中)下面结果会是奇数的是( )。
A.偶数-偶数 B.奇数+奇数 C.奇数×偶数 D.奇数×奇数
15.(2024五下·滕州)约分时,分子、分母要同时除以( )。
A.2、3、5等数 B.分子分母的公因数 C.分子分母的公倍数
16.(2024五下·滕州)一篮鸡蛋,3个3个的数和5个5个的数都正好数完。这篮鸡蛋最少有( )个。
A.15 B.30 C.25
17.(2024五下·汝城期中)13和39的最大公因数是( )。
A.1 B.3 C.13 D.39
18.(2024五下·陆丰期中)如果29是a的倍数,那么a是( )。
A.1 B.29 C.1或29
19.(2024五下·德江期中) 暑假里,文文一家坐火车去享有“春城”美誉的昆明旅游,购票时文文发现开往昆明的火车车次用奇数表示,从昆明开出的火车车次用偶数表示。下面的车次,有( )个是从昆明开出的。
G71 G3474 G401 Z161 G1536
A.2 B.3 C.4 D.5
20.(2024五下·汝城期中)下列分数中( )是最简分数。
A. B. C. D.
21.(2024五下·怀化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取3份就是占整个饼的。
B.分母为9的最大假分数是。
C.13和29没有最大公因数。
22.(2024五下·嘉祥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
B.因为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所以3的倍数也一定是9的倍数
C.两个合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D.合数不一定都是偶数,但质数一定都是奇数
23.(2024五下·洞头期中)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面积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 C.偶数 D.奇数
24.(2024五下·临平期中)分别用4个、8个、12个和17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结果发现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的种类最多,这是因为( )
A.12个小正方形的个数最多 B.12不是质数
C.12的因数个数最多 D.12的倍数最多
25.(2024·期中)如果a的最大因数等于b的最小倍数,那么a和b比较( )。
A.a>b B.a<b C.a=b
26.(2024五下·赤坎期中)如果甲数的最大因数等于乙数的最小倍数,那么( )。
A.甲数>乙数 B.甲数=乙数 C.甲数<乙数
27.(2024五下·三门期中)自然数中所有7的倍数( )。
A.都是奇数 B.都是质数
C.都是合数 D.既有质数又有合数
28.(2024五下·洞头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方体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
B.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两个因数,那它定是质数。
C.三个连续自然数中一定有一个合数。
D.若是假分数,那么a一定大于5。
29.(2024五下·滕州)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数的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所取的份数。
B.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C.,其实就是5个加2个,等于7个,就是。
30.(2024五下·三门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B.整数都比分数大
C.两个奇数的差一定是奇数 D.4的倍数一定是偶数
31.(2024五下·三门期中)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 。
A.8 B.30 C.36 D.135
32.(2024五下·老河口期中)如果女生是全班人数的,那么男生是女生的( )。
A. B. C.
33.(2024五下·桑植期中)在下面关于算式a÷b=c(a、b、c均为整数,且b≠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是b的因数 B.a是b的倍数 C.b是a的倍数 D.c是b的因数
34.(2024五下·高要期中)一个合数至少有()。
A.一个因数 B.两个因数 C.三个因数
35.(2024五下·潮南期中)小丽有相同的5元和1元纸币各a张,总钱数可能是( )元。
A.38 B.36 C.26
36.(2024五下·潮南期中)把200本书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得这些书的( )。
A. B. C.
37.(2024五下·电白期中)下面是几名同学去计算时的思路,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38.(2024五下·盐都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方程都是等式,所以等式也都是方程。 ②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③两个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④A和B是不为0的自然数,A=B-1,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
A.1 B.2 C.3 D.4
39.(2024五下·茂名期中)若a=3b(a、b不为0的自然数),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1 B.ab C.a D.b
40.(2024五下·怀化期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 )个。
A.1 B.2 C.3
41.(2024·期中) 两个质数的和是19 ,积是34 ,它们的差是( )。
A.13 B.14 C.15
42.(2024五下·高要期中)要使是假分数,是真分数,a是( )。
A.14 B.13 C.15 D.1
43.(2024·期中)31□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里可以填( )。
A.5 B.2 C.3
44.(2024五下·龙岗期中)下图表示的是( )。
A. B. C. D.
45.(2024五下·洞头期中)下面自然数,a是任意相同的数字,b=0,一定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3的是( )。
A.ababa B.aabbb C.aaabb D.abbba
46.(2024五下·茂名期中)16有( )个不同的因数。
A.6 B.5 C.4 D.3
47.(2024五下·德江期中) 如果 是真分数(x是正整数),那么x的值可能有( )种。
A.6 B.7 C.8 D.9
48.(2024五下·洞头期中)的分子增加6, 要是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下。
A.增加6 B.增加16 C.乘6 D.乘2
49.(2024五下·潮南期中)下列分数与大小相等的是( )。
A. B. C.
50.(2024五下·高要期中)a+3的和是偶数,a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 C.奇数 D.偶数
答案解析部分
1.C
解:8=2×2×2,12=2×2×3,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8和12在50以内的倍数有24,48,
那么英语小组最多有48人。
故答案为:C。
在50以内8和12的最大的公倍数就是英语小组最多的人数。
2.D
解:A项:3是质数;
B项:3是质数;
C项: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D项:10和9都是合数。
故答案为:D。
依据100以内的质数表选择。
3.C
解:A:忽略了1这个特殊的自然数,1只有一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B:奇数和偶数的划分是根据数字是否能被2整除来的,与因数的个数无关;
C:质数、合数和1三种分类,考虑了所有的非零自然数。
故答案为:C。
质数只有2个因数,合数有3个或3个以上的因数,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按因数的个数分,非零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
4.C
一个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故答案为:C.
根据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进行解答.
5.C
解:2=1×2,3=1×3,4=2×2,5=1×5,6=2×3,
2、3、4、5、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60
60+1=61(个)
这些杨梅至少61个。
故答案为:C。
2、3、4、5、6的最小公倍数+1个=这些杨梅至少的个数。
6.B
解:一定是偶数的有2x+6,共1个。
故答案为:B。
x为整数,那么2x一定是偶数,6也是偶数,偶数+偶数=偶数,所以2x+6一定是偶数。
7.A
根据偶数和奇数的定义可知:n是自然数,2n+1一定是奇数。
故答案为:A
根据偶数和奇数的定义: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偶数用2k表示,奇数用2k+1或2k-1表示;进行解答即可。
8.A
解:要使三位数“56□”能被3整除,因为5+6=11,11+1=12,11+4=15,11+7=18;
12、15和18都能被3整除,所以“□”里可以填1,4,7;最大为7;
故选:A.
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即该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解答.
9.D
解:因为1×20=2×10=4×5=20,
所以20的因数有1、2、4、5、10、20,
40不是20的因数。
故答案为:D。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即一个数的因数不会比这个数大。
10.A
解:1~20中,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
奇数有:1、3、5、7、9、11、13、15、17、19;
因此,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有:9、15,一共2个。
故答案为:A。
根据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数是合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进行解答。
11.C
解:240的末尾是0 ,是2和5的倍数,
2+4+0=6,是3的倍数,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是240。
故答案为:C。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0,所有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12.A
解:① 两个质数的积最少有三个因数,则一定是合数,原题干说法正确;
②一个非零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原题干说法正确;
③当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时,有8条长度相等的棱,原题干说法正确;
④3×3×3=27,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① 两个质数的积最少有三个因数,则一定是合数;
②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③当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时,有8条长度相等的棱;
④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7倍。
13.C
解:
①,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等于这个假分数,原说法错误;
②当分数的分母小于分子时,这个分数才能化成带分数,如:,原说法正确;
③=,分数大小相同,的分数单位为,的分数单位为; 原说法正确
④要使能化成整数,a必须是6的倍数,如,原说法正确;
正确的有3个。
故答案为:C。
①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假分数和带分数可以进行互化;
②假分数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不是分母的整数倍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③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所以和分数单位不同 ,=,所以分数大小相同;
④假分数化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整数倍时,能化成整数,商就是这个整数。
14.D
解:A:偶数-偶数=偶数
B:奇数+奇数=偶数
C:奇数×偶数=偶数
D:奇数×奇数=奇数
故答案为:D。
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奇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偶数。
15.B
解:在约分时,分子、分母要同时除以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
故答案为:B。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要同时除以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
16.A
解:3×5=15(个)
故答案为:A。
此题主要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应用,3个3个的数和5个5个的数都正好数完,说明鸡蛋的个数是3和5的公倍数,要求最少有几个,就是求3和5的最小公倍数,互质的两个数的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7.C
解:39是13的3倍,
13和39的最大公因数是13。
故答案为:C。
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18.C
解:因为1×29=29,所以29是1和29的倍数。
故答案为:C。
两个整数相乘得到积,那么这两个整数都叫做积的因数,积是这两个数的倍数。
19.A
解: G3474 、 G1536是偶数,有2个是从昆明开出的。
故答案为:A。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偶数。
20.A
解:A:18和25只有公因数1 ,是最简分数,
B:22和33有公因数1、11,不是最简分数,
C:28和35有公因数1、7,不是最简分数,
D:34和51有公因数1、17,不是最简分数。
故答案为:A。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1.A
解:A、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取3份就是占整个饼的 ,原题干说法正确;
B、分母为9的最大真分数是,原题干说法错误;
C、13和29的最大公因数是1,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A、把饼的数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据此判断即可
B、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就是真分数,据此判断即可;
C、若两个数是互质数,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为1,据此判断即可。
22.C
解:A、质数不管有多大,都只有!和自身共2个因数,如:101只有1和101两个因数;而合数不管有多小,至少有3个因数,如:4有1、2和4共三个因数;选项说法错误;
B、如: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如、9、18等,但3的倍数不一定是9的倍数,如3和6是3的倍数,但是3和6不是9的倍数;选项说法错误;
C、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所以两个合数的积一定是合数,选项说法正确;
D、9是合数,但不是偶数,2是质数,但不是奇数,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根据质数的因数只有两个;
它本身和1;而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据此解答。
23.B
解:质数×质数=合数。
故答案为:B。
质数乘质数得到的积,至少有1、这两个质数、他们的积,四个因数,所以积是合数。
24.C
解:因为12的因数最多,所以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的种类最多。
故答案为:C。
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哪两个自然数(0除外)相乘的积等于这个数,这些数都是这个数的因数;12的因数最多,所以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的种类最多。
25.C
解:如果a的最大因数等于b的最小倍数,那么a和b相等。
故答案为:C。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也是它本身,所以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和它最小的倍数相等。
26.B
解:甲数的最大因数是甲数,乙数的最小倍数时乙数,所以甲数=乙数;
故答案为:B。
根据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进行解答。
27.D
解:自然数中所有7的倍数中7是质数,另外的倍数都是合数。
故答案为:D。
7的最小的倍数是7,后面的倍数依次是14、21、28等,7是质数,后面的倍数都是合数。
28.B
解:A:正方体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7倍。原来说法错误;
B: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两个因数,那它定是质数。原来说法正确;
C:三个连续自然数中不一定有一个合数。原来说法错误;
D:若是假分数,那么a一定大于等于5。原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A: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正方体体积扩大的倍数是棱长扩大倍数的立方倍;
B: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
C:例如连续的自然数1、2、3,就没有合数;
D:假分数的分子大于等于分母。
29.C
解:选项A,分数的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原题说法错误;
选项B,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原题说法错误;
选项C,+表示5个加2个,等于7个,也就是,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30.D
解:A:质数2是偶数。原来说法错误;
B: 不知道两个数,无法比较整数和分数的大小。原来说法错误;
C:两个奇数的差一定是偶数。原来说法错误;
D:4的倍数一定是偶数。原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A: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也是质数中唯一的偶数;
B:分数有大于等于1的分数,所以需要确定这两个数后才能比较大小;
C: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D:4是偶数,一个偶数的倍数一定是偶数。
31.C
解:A:8的因数有1、2、4、8;4个因数。
B: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8个因数。
C: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9个因数。
D:135的因数有1、3、5、9、15、27、45、135;8个因数。
故答案为:C。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从最小的因数1开始一对一对找出每个数所有的因数。选择因数最多的数即可。
32.C
解:女生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看做3,全班人数看做7,男生人数就是4;
男生是女生的4÷3=。
故答案为: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33.B
解:说法正确的是:a是b的倍数。
故答案为:B。
在除0外的整数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34.C
解:一个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故答案为:C。
合数是指这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
35.B
解:5+1=6(元),又知5元和1元的张数相等,小丽的钱数是6的倍数,36是6的倍数,总钱数可能36元。
故答案为:B。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36÷6=6,是6的倍数。
36.C
解:1÷4=。
故答案为:C。
把200本书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每个班分到这些书的一份,每份占这些书的1÷4=。
37.B
解:A项:列式是 ;
B项:列式是-;
C项:列式是;
D项:++ 。
故答案为:B。
A项:总长=两段的长度和;
B项:所求的分率=总量-其中一部分量;
C项:涂色部分占的分率=两种涂色部分的分率和;
D项: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8.C
解:①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原题干说法错误;
②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原题干说法正确;
③两个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原题干说法正确;
④A和B是不为0的自然数,A=B-1,说明A和B是相邻的自然数,那么A和B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②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③两个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④互质数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39.D
解:因为a、b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a=3b,所以a和b是倍数关系 ,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故答案为:D。
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40.B
解:=1÷2=0.5;
=4÷15=0.266.....
=7÷28=0.25
故答案为:B。
分数化为小数,直接用分子除以分母。据此将各个分数化成小数再进行判断即可。
41.C
解:17+2=19,17×2=34,它们的差17-2=15。
故答案为:15。
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根据质数的特征判断出和是19,积是34的两个质数,然后计算出它们的差。
42.B
要使是假分数,a大于等于13,是真分数,a小于14,所以a是13。
故答案为:B。
假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由此确定a的值即可。
43.A
解:31□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里可以填5。
故答案为:A。
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根据3和5的倍数特征判断可以填的数字。
44.D
解:-= 。
故答案为:D。
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六分之几,这个图表示的是-= 。
45.C
解:A:如果a是奇数,就没有因数2;
B:aabbb,如果a是1,就没有因数3;
C:aaabb,一定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3;
D:abbba,如果a是1,就没有因数2。
故答案为:C。
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一定有因数2;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6.B
解:16=1×16=2×8=4×4,则16有5个不同的因数:1、2、4、8、16。
故答案为:B。
可以列乘法算式找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一组一组地写出所有积是16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就是16的因数。
47.A
解: 是真分数,x的值可能是1、2、3、4、5、6,共有6种。
故答案为:A。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48.B
解:3+6=9,9÷3=3,8×3-8=16,因此分母应增加6。
故答案为:B。
用原来的分子加上6求出现在的分子,计算出分子扩大的倍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也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判断分母增加的数即可。
49.B
解:A:是最简分数,与题目中给出的不相等;
B:==,与题目中给出的相等;
C:是最简分数,与题目中给出的不相等。
故答案为:B。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本题需要将选项中的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或者通分,看哪个分数与题目中给出的分数相等。
50.C
a+3的和是偶数,3是奇数,a一定是奇数。
故答案为:C。
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奇数+奇数=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