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1选择题(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1选择题(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25 07:4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1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4三下·惠阳期中)估一估,下面(  )的积比300大得多,比800小一些。
A.42×25 B.39×20 C.31×12
2.(2024三下·盖州期中)32×11与下面(  )的计算结果相同。
A.32×10+32 B.3×11+2×11 C.32+32
3.(2024三下·南川期中)如下图,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下面哪个算式的积?(  )
A.29×71 B.60×51 C.31×90
4.(2024三下·南川期中)超市运来15箱牛奶,每箱12瓶。箭头所指的数表示(  )。
A.1箱牛奶的瓶数 B.10 箱牛奶的瓶数 C.15 箱牛奶的瓶数
5.(2024三下·齐河期中)下面哪个算式表示“用45减去3的差乘12”的运算?(  )
A.45-3×12 B. C.
6.(2024三下·龙岗期中)估一估,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  )。
A.54×24=1296 B.37×84=318 C.12×35-320
7.(2024三下·齐河期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  )。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8.(2024三下·任丘期中)在表示很长的距离时,可以用(  )来表示。
A.Mm B.M C.km
9.(2024三下·吐鲁番期中)29×59的积(  )。
A.大于1800 B.等于1800 C.小于1800
10.(2024三下·龙岗期中) 两个数相乘,积比1000大得多,比2000少些,可能是(  )。
A.42×54 B.51×21 C.39×48
11.(2024三下·安岳期中)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面积更大。
A.长方形 B.正方形 C.一样大
12.(2024三下·墨玉期中)全民阅读活动中,光明小学为读书馆捐书960本,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书多少本?列式为(  )。
A.960÷4 B.960÷6×4 C.960÷(6×4)
13.(2024三下·博罗期中) 32×49的积比1600(  )
A.大一些 B.小一些 C.大得多
14.(2024三下·安岳期中) 48×56,如果48减少4,积就减少(  )。
A.145 B.256 C.224
15.(2024三下·隆回期中)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  )名同学重1吨。
A.4 B.40 C.400 D.4000
16.(2024三下·博罗期中)估算23×61时,可以将23看作20,将61看作60,积大约是(  )
A.1403 B.1200 C.1220
17.(2024三下·博罗期中)估一估,下面计算错误的是(  )。
A.53×27=1431 B.45×36=1620 C.18×69=1442
18.(2024三下·定西期中) 根据估算,下列算式中结果正确的是(  )。
A.84×39=2416 B.84×25=210 C.39×51=1989
19.(2024三下·博罗期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积(  )
A.一定是四位数
B.一定是三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0.(2024三下·安岳期中)在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部分纸板的面积是(  )dm2。
A.2 B.400 C.200
21.(2024三下·九江期中) 一座教学楼共4层,每层8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了6盏节能灯。求这座教学楼一共安装了多少盏节能灯,列式6×8×4第一步是先求(  )。
A.一共有多少间教室
B.一共安装了多少盏节能灯
C.每层安装了多少盏节能灯
22.(2024三下·吐鲁番期中)学校操场跑道1圈200米,跑(  )圈为1千米。
A.4 B.5 C.50
23.(2024三下·龙岗期中)40×55积的未尾(  )。
A.有3个0 B.有1个0 C.有2个0
24.(2024三下·石城期中)李老师让学生根据“城市书房要将480本书放在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提出一个用连除的方法解决的问题,乐乐提出了下列三个问题,符合老师要求的是(  ).
A.平均每个书架上放多少本书
B.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C.一共可以放多少层
25.(2024三下·辰溪期中)为了丰富班级阅读角,李老师买了19本儿童文学,每本儿童文学的价格在22元至28元之间,请你估一估,这些书的总价钱是(  )。
A.不足200元
B.在200元至400元之间
C.在400元至600元之间
26.(2024三下·隆回期中)一条跑道长250米,小明跑了4个来回,她跑了(  )千米。
A.1000 B.2000 C.2
27.(2024三下·汉川期中)天天家离学校500米,他每天往返2次,一共要走(  )米。
A.2000 B.1000 C.3000
28.(2024三下·隆回期中)下面年份不是闰年的是(  )年。
A.1984 B.1990 C.2000 D.2008
29.(2024三下·游仙期中)三一班教室黑板的面积是3(  )。
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厘米
30.(2024三下·兰溪期中)如图,在 38×12 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  )。
A.12 个 38 的和 B.10 个 38 的和 C.1 个 38 的和
31.(2024三下·游仙期中)一个人平均每月要进食大米15千克,聪聪一家三口一年要吃(  )千克大米。
A.180 B.45 C.540
32.(2024三下·岑巩期中)如果3只青蛙3天吃掉990只害虫,那么平均一只青蛙一天吃掉多少只害虫 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  )。
A.990÷(3×3) B.990÷3÷3 C.990÷3×3
33.(2024三下·任丘期中) 2024年的1月、2月、3月一共有(  )天。
A.92 B.91 C.90
34.(2024三下·石门期中)1800年、2018年、2020年这几个年份中,(  )是闰年。
A.1800年 B.2018年 C.2020年
35.(2024三下·任丘期中)亮亮家距离学校502米,他每天往返2次,大约要走(  )
A.1000米 B.2000千米 C.2千米
36.(2024三下·任丘期中)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算式是(  )
A.37×56 B.29×53 C.49×76
37.(2024三下·定西期中) 下列算式中,与540×6的结果不同的是(  )。
A.54×60 B.36×90 C.64×50
38.(2024三下·齐河期中)□□×49≈2000,□□内可以填(  )。
A.28 B.38 C.51
39.(2024三下·岑巩期中)源源一家从家出发开车去南京看望奶奶,爸爸的车一次最多能加汽油30升,每升汽油可供汽车行驶25千米。出发时油箱里有23升汽油,从源源家到奶奶家有600千米,车在途中需要加油吗 (  )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法确定
40.(2024三下·齐河期中)一个正方形边长7厘米,如果边长增加3厘米,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
A.49 B.50 C.51
41.(2024三下·齐河期中)得数比1200大,比2000小的算式是(  )
A.14×53 B.32×45 C.76×29
42.(2024三下·齐河期中)礼堂里每排有22个座位,一共有18排,350名学生来听课,够坐吗?(  )
A.够 B.不够 C.没法判断
43.(2024三下·龙岗期中)某会议室有31排座位,每排49个座位,这个会议室大约可坐(  )人。
A.1200 B.1000 C.1500
44.(2024三下·九江期中)小美在计算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其中一个乘数36看成了39,结果比正确的积大了75,正确的积应该是(  )
A.225 B.900 C.975。
45.(2024三下·曲江期中)三年级同学去春游,把144人平均分成6个队,每个队平均分成3组。144÷6÷3表示(  )。
A.平均每个队有多少人
B.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C.6个队一共有多少人
46.(2024三下·石门期中)图(  )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
A.
B.
C.
47.(2024三下·辰溪期中)25×3的积(  )
A.一定是三位数
B.一定是四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48.(2024三下·汝城期中)下面的算式中,积最接近1200的是 (  )
A.42×29 B.38×19 C.13×61
49.(2024三下·汝城期中)要使32×3的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
A.2 B.3 C.4
50.(2024三下·龙里期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里的“纸鸢”指风筝。春天风筝店在清明节期间卖出32个风筝,平均每个风筝16元,风筝店一共卖了(  )元
A.480 B.512 C.600
答案解析部分
1.B
解:A项:42×25≈1000,800<1000;
B项:39×20≈800,300<39×20<800;
C项:31×12≈360,800>360。
故答案为:B。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可以分别把它们看作和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然后再相乘,然后比较大小。
2.A
解:计算32×11,把11分成10和1,然后分别于32相乘,再相加。
故答案为:A。
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选择正确的结果即可。
3.C
解:A项:29×71=2059,不是点P表示的数;
B项:60×51=3060,不是点P表示的数;
C项:31×90=2790,可能是点P表示的数。
故答案为:C。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点P表示的数小于3000,但是接近3000,据此选择。
4.B
解:箭头所指的数表示:12×10=120,即10 箱牛奶的瓶数。
故答案为:B。
计算12×15时,第二个因数15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12就表示:12×10=120,即10 箱牛奶的瓶数。
5.B
解:先算减法,再算乘法,算式是(45-3)×12。
故答案为:B。
用两个数的差做第一个乘数,12是第二个乘数,列综合算式时把减法加上小括号。
6.A
解:A:50×24=1200,4×24=96,原题计算正确;
B:30×80=2400,不可能等于318,原题计算错误;
C:10×35=350,所以12×35的积大于350,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A。
能估算的估算,不能估算的也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
7.C
解:10×10=100,99×99=980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
故答案为:C。
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三位数,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据此解答。
8.C
解: 在表示很长的距离时,可以用km来表示。
故答案为:C。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拇指的究度大约为1厘米,如测量橡皮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米是用来测量不是很长的距离,例如学校校园的长度、宽度;
千米常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距离、车速、航速和行驶里程等,比如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选用千米作为单位;
因此在计量很长的的距离,通常用千米;据此解答。
9.C
解:30×60=1800,而29小于30,59<60,因此29×59的积小于1800.
故答案为:C。
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可以将它们分别看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计算,29×59可以看成30×60进行估算,30×60=1800,而29小于30,59<60,因此29×59的积一定小于30×60的乘积,据此解答。
10.C
解:A:42×54=2268
B:51×21=1071
C:39×48 =1872
比1000大得多,比2000少些的数是1872
故答案为:C。
两位数乘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判断。
11.B
设它们的周长都是24厘米,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长方形的面积:8×4=32(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面积:6×6=36(平方厘米)
答: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大。
故答案为:B。
根据周长相等,确定正方形长和宽和长方形的边长,再根据它们的面积公式计算两图形的面积,再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12.C
先求6个年级一共多少个班,再求平均每个班捐书多少本,列综合算式是960÷(6×4)。
故答案为:C。
捐书的总本数÷(全校的年级个数×每个年级的班级个数)=平均每个班捐书的本数。
13.B
解:因为32×50=1600,49比50小,所以 32×49的积比1600小。
故答案为:B。
两个因数相乘,如一个因数变大,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变大。
14.C
解:48×56=2688;
如果48减少四,则变成44,对应的积为44×56=2464;
减少的积为2688-2464=224。
故答案为:C。
根据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确定48×56的积,如果48减少4,则变成44,再根据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确定44×56的积,再利用减法运算法则确定积减少多少。
15.B
解:1吨=1000千克
因为25×4=100
所以25×40=1000(千克)
所以40名同学重1吨。
故答案为:B。
1吨=1000千克,先统一单位;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想:先想25×(  )=100,再想25×(  )=1000,即可解答。
16.B
解: 23×61 ≈20×60=1200。
故答案为:B。
估算根据四舍五入估算成整十整百再计算。
17.C
解:20×70=1400,所以18×69<1400,不可能等于1442。
故答案为:C。
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把两位数都看作近似整十数,估算出得数后即可判断计算错误的算式。
18.C
解:39×51=1989 ,
算式中结果正确的是39×51=1989。
故答案为:C。
84×39=3276,84×25=2100,能估算就估算,不会估算的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
19.C
解:如:10×10=100,积是三位数;
99×99=9801,积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C。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0.A
解:30x20-20x20
=600-400
=200(cm2)=2dm2
答:剩下部分的面积是2dm2
故答案为:2dm2
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能画出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0厘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剩余部分纸板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纸板的面积与剪去的正方向的面积之差。
21.C
解:6×8×4第一步先算6×8,6是每间教室安装的节能灯盏数,8是每层的教室数量,所以6×8计算的是每层安装了多少盏节能灯。
故答案为:C。
每间教室安装的节能灯盏数×每层的教室数量=每层教室安装的节能灯盏数,每间教室安装的节能灯盏数×每层的教室数量×教学楼层数=教学楼一共安装的节能灯盏数,据此可以判断。
22.B
解:1千米=1000米
1000÷200=5(圈);
故答案为:B。
1千米=1000米,再用1000除以每圈长度即可求出圈数,据此解答。
23.C
解:40×55=2200,积的末尾有2个0。
故答案为:C。
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填空。
24.B
解:用连除的方法可以解决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的问题。
故答案为:B。
书的总本数÷书架数=平均每个书架放的本数,每个书架放的本数÷每个书架的层数=平均每层放的本数。
25.C
解:19×22≈20×20=400(元)
19×28≈20×30=600(元)。
故答案为:C。
分别估算出最小的数、最大的数相乘的积,就是取值范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可以分别把它们看作和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然后再相乘。
26.C
解:4×2=8(次)
250×8=2000(米)
2000米=2千米。
故答案为:C。
一个来回是同条跑道跑2次,则4个来回跑(4×2),所以:跑道长度×跑的次数=跑的路程;最后还要注意单位,已知的单位是米,即计算结果单位是米,而最终问题单位是千米,所以要转化单位:1千米=1000米,小单位转化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27.A
解:500×2×2=1000×2=2000(米)
他每天往返2次,一共要走2000米。
故答案为:A。
天天家离学校的长度×2=往返一次的长度,往返一次的长度×2=往返两次的长度。
28.B
解:A:1984÷4=496,是闰年;
B:1990÷4=497……2,是平年;
C:2000÷400=5,是闰年;
D:2008÷4=502,是闰年。
故答案为:B。
用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如果能整除就是闰年,不能整除就是平年。
29.A
解:三一班教室黑板的面积是3平方米。
故答案为:A。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题中的数字选择合适的单位。
30.B
解:计算38×12时,先算38×2=76,再算38×10=38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故答案为:B。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1.C
解:15×3×12
=45×12
=540(千克)
聪聪一家三口一年要吃540千克大米。
故答案为:C。
一个人平均每月要进食大米的质量×3=聪聪一家三口平均每月要进食大米的质量,聪聪一家三口平均每月要进食大米的质量×12=聪聪一家三口一年要进食大米的质量。
32.C
解:平均一只青蛙一天吃掉的害虫只数是990÷(3×3) 或990÷3÷3 ,
不正确的是990÷3×3 。
故答案为:C。
3只青蛙3天吃掉的害虫只数÷3天=3只青蛙1天吃掉的害虫只数,3只青蛙1天吃掉的害虫只数÷3=1只青蛙1天吃掉的害虫只数。
33.B
解:2024÷4=506,2024年时闰年,2月有29天
31+29+31
=60+31
=91(天)
故答案为:B。
根据年月日的知识可知:1月、3月是大月有31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用“2024÷4"判断出2024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最后把三个月的天数相加即可。
34.C
解:18÷4=4……2,所以1800年是平年;
2018÷4=504……2,所以2018年是平年;
2020÷4=505,所以2020年是闰年。
故答案为:C。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因此,公历年份不是100倍数的,年份÷4如果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公历年份是100倍数的,先将年份中末尾的两个0去掉再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35.C
解:502×4=500×4=2000(米);2000米=2千米
故答案为:C。
亮亮从家到学校每天往返2次,就是走了4个502米,一共走了(502×4)米,估算出502×4的积,再根据1千米=1000米进行单位转换即可。
36.A
解:
A:37×56=2072
B:29×53=1537
C:49×76=3724
1537<1800<2072<3724
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算式是 37×56=2072
故答案为:A 。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未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据此算出各选项中算式的积,再进行选择。
37.C
解:540×6=3240,
A:54×60 =3240
B:36×90 =3240
C:64×50=3200,
与540×6的结果不同的是64×50 。
故答案为:C。
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判断。
38.B
解:把49看作50,所以□□×49≈2000,□□内可以填38。
故答案为:B。
估算时把两个数都看作近似整十数,根据估算的结果确定乘数即可。
39.A
解:23×25=575(千米)
575<600,车在途中需要加油。
故答案为:A。
出发时油箱里汽油的升数×每升汽油可供汽车行驶的路程=出发时油箱里汽油供汽车行驶的路程,出发时油箱里汽油供汽车行驶的路程<600千米,说明车在途中需要加油。
40.C
解:7+3=10(厘米)
10×10-7×7
=100-49
=51(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用边长增加后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面积增加的部分。
41.B
选项A,14×53≈14×50=700,700<1200;
选项B,32×45≈30×50=1500,1200<1500<2000;
选项C,76×29≈80×30=2400,2400>2000。
故答案为:B。
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把两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然后再相乘,据此解答。
42.A
22≈20,22×18≈360;360>350,够。
故答案为:A。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先把两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相乘;这里把结果往小了估,座位数仍然够,所以实际上的座位数也够。
43.C
解:31×49≈30×50=1500(人)。
故答案为:C。
这个会议室大约可坐的人数=平均每排坐的人数×排数。
44.B
解:75÷(39-36)
=75÷3
=25
25×36=900
故答案为:B。
把36看成了39就多算了(39-36)个正确乘数,即正确乘数×(39-36)=错误的积比正确的积大的数,所以,错误的积比正确的积大的数÷(39-36)=正确乘数,正确乘数×36=正确的积。
45.B
解:144÷6÷3
=24÷3
=8(人),表示平均每组有8人。
故答案为:B。
平均每组的人数=总人数÷平均分的队数÷平均每队分的组数。
46.B
解:A、单位“1”没有平均分,所以无法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不符合题意;
B、涂色部分表示的数是0.3,符合题意;
C、单位“1”没有平均分,所以无法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47.A
解:假设□里面是最小的数0,25×30=750,积是三位数;
假设□里面是最大的数9,25×39=975,积是三位数。
故答案为:A。
分别假设□里面是最小的数0,或者最大的数9,分别求出积后都是三位数。
48.A
解:A:42×29≈40×30=1200
B:38×19≈40×20=800
C:13×61≈10×60=600
积最接近1200的是42×29
故答案为:A。
估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先把两个因数分别看做它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计算。
49.B
解:32×23=736,32×33=1056,
要使32×3的积是四位数,最小填3。
故答案为:B。
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填空。
50.B
解:32×16=512(元)。
故答案为:B。
风筝店一共卖的钱数=风筝的单价×卖出的数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