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3 单选50题(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3 单选50题(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25 07:5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3 单选题
一、单选题
1.(2024四下·龙里期中)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
2.(2024四下·盐都月考)下面的数中,(  )读的 0 最多。
A.507070 B.5070707 C.5007707 D.5000007
3.(2024四下·海门月考)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①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3个0。
②两个乘数同时乘4,那么积等于原来的积乘8。
③近似数都比原来的数小。
④算筹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计算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4.(2024四下·威县期中)要使245×□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能填(  )。
A.2 B.3 C.4 D.5
5.(2024四下·宝安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长3厘米和7厘米,第三条边一定长7厘米。
②有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③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④通常三角形比平行四边形更具有稳定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2024四下·宝安期中)下面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线段是(  )。 (单位: cm)
A.1.4,1.2,1.2 B.0.8,1.2,0.4
C.2.5,3,2.5 D.0.3,0.3,0.3
7.(2024四下·威县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整分米数,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分米和9分米,第三条边最长是   分米,最短是   分米。
A.1
B.13
C.5
D.4
8.(2024四下·兰陵期中)同学们在计算25×32×125时,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下面方法正确的是(  )。
A.25×4+8×125 B.(25×30)×(2×125)
C.25×30+125×2 D.(25×4)×(8×125)
9.(2024四下·定州期中)在梯形里画一条线段,不可能把梯形分割成(  )。
A.两个三角形
B.两个平行四边形
C.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10.(2024四下·宝安期中)某个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之和小于9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11.(2024四下·盐都月考)要使 321×□的积在 6000~7000 之间,□里应该填(  )。
A.10 B.20 C.30 D.40
12.(2024四下·临平期中)小马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漏读了,读成了九十九万零九,这样就把原数扩大了100倍,那么这个小数是(  )。
A.9900.09 B.990.009 C.990009 D.99.009
13.(2024四下·盐都月考)李老师去商场买足球,要知道付款多少,应该用关系式(  )。
A.数量=总价÷单价 B.总价=单价×数量
C.单价=总价÷数量 D.路程=速度×时间
14.(2024四下·盐都月考)8□5000≈83 万,□里填(  )。
A.5 B.3 C.2 D.0
15.(2024四下·临安期中)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个。
①小数点的后面加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把4.5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数比原数多41.5。
③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④78×(52+48)=78×100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⑤0.596保留两位小数是0.6。
A.1 B.2 C.3 D.4
16.下面各图中,不能说明“6×3+4×3”与“(6+4)×3”相等的是(  )。
A.
B.
C.
D.
17.(2024四下·息县期中)与101×99的计算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
A.100×99+99 B.100×99+100
C.(100+1)×99 D.101×(100-1)
18.(2024四下·定州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厘米和7厘米,它的第三条边可能是(  )厘米。
A.10 B.11 C.12
19.(2024四下·定州期中)小亮在计算465×□3时,错把个位上的3写成了8,所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  )。
A.多2325 B.少2325 C.多3720
20.(2024四下·汝南月考)如果△×○=315,那么△×(○×3)的积是(  )。
A.945 B.318 C.315 D.105
21.(2024四下·海门月考)读90205001600这个数时,(  )。
A.只读出一个零 B.读出两个零 C.读出三个零
22.(2024四下·海门月考)“高原精灵”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藏羚羊开始一年一度的迁徙产仔之旅,它的速度达到1320米/分,藏羚羊每秒能行多少米?解决这个问题所用的数量关系是(  )。
A.路程÷时间=速度 B.路程÷速度=时间 C.速度×时间=路程
23.(2024四下·福田期中)龙老师上课前做了一个三角形框架,并用量角器量得这个三角形最小的内角的度数是46°。龙老师做的这个三角形框架按角分是什么三角形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24.(2024四下·定州期中)(125+6)×8=125×8+6×8,这是根据(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25.(2024四下·临平期中)用图能说明(3+4)×a=3×a+4×a,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26.(2024四下·盐都月考)兰兰把 10 枚 1 元的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2 厘米。照这样推算,1000 枚 1 元 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米。
A.2 B.20 C.200 D.2000
27.(2024四下·临安期中)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D.交换律和结合律
28.(2024四下·曲江期中)学校书吧的书架有两种防盗面板(如下图,单位:dm),面板的玻璃裂了,笑笑只量了它们的边长就送去玻璃店配,能配对吗?下面出现四种说法,结论正确的是说法(  )。
A.两种玻璃都一定吻合
B.三角形玻璃吻合,平行四边形玻璃可能对不上
C.平行四边形玻璃吻合,三角形玻璃可能对不上
D.两种玻璃一定不吻合
29.(2024四下·盐都月考)如果 A×B=72,那么(A×10)×(B×10)=(  )。
A.72 B.720 C.7200 D.无法确定
30.(2024四下·临安期中)与67×101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67×(101-1) B.67×100+1
C.60×100+7×1 D.7×101+60×101
31.(2024四下·曲江期中)下列各组三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是(  )。
A.60°、60°、60° B.120°、55°、5°
C.14°、88°、78° D.105°、90°、15°
32.(2024四下·曲江期中)有两根小棒分别长5厘米、9厘米,再选择一根长(  )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A.4厘米 B.6厘米 C.15厘米
33.(2024四下·威县期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B.乘法的估算结果比实际值都小
C.等腰三角形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D.梯形底边上的高只有一条
34.(2024四下·曲江期中)五(1)同学批发了一些文具,在学校举行的“爱心义卖”活动中共卖出50件,最便宜的一件卖了3.5元,最贵的一件卖了15.5元。这些文具共卖了(  )元。
A.170~500 B.175~775 C.187~763 D.500~900
35.(2024四下·曲江期中)下面三幅图中,没有运用到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
A. B. C.
36.(2024四下·兰陵期中)下列算式中,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使计算简便的是(  )。
A.64×101 B.125×66×8 C.250×4×3
37.(2024四下·临安期中)观察右边的竖式,在竖式的计算过程中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无法确定
38.(2024四下·息县期中)聪聪在计算41×(☆+2)时,错算成41×☆+2,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  )。
A.少80 B.多80 C.少82 D.多82
39.(2024四下·宝安期中)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90° B.180° C.360° D.无法确定
40.(2024四下·海门月考)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7万的数一共有(  )个。
A.10000 B.9999 C.4999
41.淘气把65×(□-3)算成了65×□-3,他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  )。
A.小192 B.大192 C.小65 D.大65
42.(2024四下·盐都月考)下面算式中,与 15×160 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
A.30×80 B.30×320 C.150×16 D.60×40
43.(2024四下·威县期中)妈妈在超市买了2桶油,共花了210元,根据这两个条件能求出妈妈买的油的(  )。
A.总价 B.数量 C.单价 D.无法确定
44.(2024四下·福田期中)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个。
①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
②两个小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小数的和;
③两个小于1的小数的积一定小于1:
④在3.7的末尾添上两个0,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A.2 B.3 C.4 D.5
45.(2024四下·威县期中)62+47+38=47+(62+38),这是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D.无法确定
46.(2024四下·汝南月考)数学课上,同学们用画图的方式说明乘法分配律(4+5)×3=4×3+5×3,下面(  )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47.(2024四下·威县期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
A.30° B.45° C.60° D.50°
48.(2024四下·汝南月考)厦门馅饼是一款用优质面粉、猪油、上等绿豆制成的馅饼小吃,是福建厦门市一种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特色名点,属于闽菜系。骏骏一家买了鼓浪屿馅饼和南普陀素饼各8盒,已知1盒鼓浪屿馅饼18元,(  ),一共需要多少钱?骏骏列式为(18+18-2)×8,那么括号里的信息应该是?
A.1盒南普陀素饼18元
B.1盒鼓浪屿馅饼比1盒南普陀素饼便宜2元
C.1盒南普陀素饼20元
D.1盒南普陀素饼比1盒鼓浪屿馅饼便宜2元
49.(2024四下·汝南月考)在25×36+64×□中的□里填(  ),这个算式就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A.75 B.25 C.36 D.64
50.(2024四下·福田期中)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因为三角形中的两条边相等而得名。现在有一个等腰三角形,量得其中的两条边分别是3.45厘米和8.26厘米,那么另外一条边是(  )厘米。
A.3.45 B.8.26
C.3.45或8.26都可以 D.3.45或8.26都不可以
答案解析部分
1.C
解: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C。
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本题据此解答即可。
2.B
解:A:507070 读作五十万七千零七十,
B:5070707读作五百零七万零七百零七,
C:5007707读作五百万七千七百零七,
D:5000007读作五百万零七。
故答案为:B。
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C
解:①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3个0。原来说法正确;
②两个乘数同时乘4,那么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6。原来说法错误;
③近似数大于或小于原来的数。原来说法错误;
④算筹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原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①乘积的末尾是否有0与乘数末尾是否有0无关,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②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③近似数大于或小于原来的数。
④算筹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计算工具。
4.B
解:245×14=3430
245×24=5880
245×34=8330
245×44=10780,积是五位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要使245×□4的积是四位数,□里可能是1,2,3,所以□里最大能填3。
5.B
解:①3+7=10(厘米),7-3=4(厘米),4厘米<第三条边<10厘米,原题干说法错误;
②有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可能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原题干说法错误;
③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度,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原题干说法正确;
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②长方形、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度,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6.B
解:A项:1.2+1.2=2.4(厘米),2.4>1.4,能围成三角形;
B项:0.8+0.4=1.2,1.2=1.2,不能围成三角形;
C项:2.5×2=5(厘米),5>3,能围成三角形;
D项:0.3+0.3=0.6(厘米),0.6>0.3,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B。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7.B;C
解:A、5+1=6(分米),因为6<9,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B、5+9=14(分米),因为14>13,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C、5+5=10(分米),因为10>9,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D、4+5=9(分米),因为9=9,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而在能围成三角形的第三条边中13>5,所以第三条边最长是13分米,最短是5分米。
故答案为:B;C。
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判断。
8.D
解:25×32×125
=25×(4×8)×125
=(25×4)×(8×125);
故答案为:D。
25×32×125可以写成25×(4×8)×125,再根据乘法的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由此解答。
9.B
解:在梯形里画一条线段,不可能把梯形分割成两个平行四边形,可能分成两个三角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割的方法如图:
10.C
解:某个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之和小于90°,则另外一个内角一定是钝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中两个内角之和小于90°,则另外一个内角一定是钝角,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11.B
解:A:321×10=3210
B:321×20=6420
C:321×30=9630
D:321×40=12840
故答案为:B。
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字是3,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只要是2,积就在 6000~7000 之间,据此解答。
12.A
解:九十九万零九写作:990009,
原数扩大了100倍,说明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原数是9900.09。
故答案为:A。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据此解答。
13.B
解:要付的款就是求一共花的钱数,即求总价,
应该用关系式总价=单价×数量。
故答案为:B。
每个足球的钱数×买的个数=一共需要的钱数。
14.C
解:千位上的数字是5,向上入;8□5000≈83 万,□里填2。
故答案为:C。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如果是非整万数,先分级,找到千位,再把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万位后面的数,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15.D
解:①小数的末尾加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原题说法错误;
②45-4.5=40.5,得到的数比原数多40.5。原题说法错误;
③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两次移动的结果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原题说法正确;
④78×(52+48)=78×52+78×4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原题说法错误;
⑤0.596保留两位小数是0.6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
求小数的近似数,先看要求保留到哪一位,然后再向后多看一位,把多看的这一位数四舍五入。
16.C
解:A项:6×3+4×3=(6+4)×3;
B项:6×3+4×3=(6+4)×3;
C项:6+4+3;
D项:6×3+4×3=(6+4)×3。
故答案为:C。
A项:总个数=(每行红色的个数+白色的个数)×行数;
B项:总钱数=(练习本的单价+笔的单价)×数量;
C项:总长度=三段的长度相加;
D项: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17.B
解:A:100×99+99 =(100+1)×99=101×99
B:100×99+100 =100×(99+1)=100×100
C:(100+1)×99 =101×99
D:101×(100-1)=101×99
故答案为:B。
乘法分配律:一个相同的数分别同两个不同的数相乘,积相加,等于这个相同的数乘另外两个不同数的和。据此解答。
18.A
解:7-4=3(厘米),4+7=11(厘米),因此第三条边比3厘米长,比11厘米段,所以可能是10厘米。
故答案为:A。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判断出第三条边的范围即可判断第三条边可能是几厘米。
19.A
解:465×(8-3)=2325,比正确的结果多2325。
故答案为:A。
把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3写成8,说明所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多了5个465,由此用465乘5即可求出多的数。
20.A
解:△×(○×3)
=△×○×3
=315×3
=945;
故答案为:A。
乘法结合律:a×b×c=a×(b×c),逆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解答。
21.B
解:90205001600读作:九百零二亿零五百万一千六百。读出两个零。
故答案为:B。
读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往下读,亿级和万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只是要在后面加上“亿”或“万”,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2.A
解:用1320÷60来计算,用的数量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
故答案为:A。
速度×时假=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求每秒能行的长度就是求速度。
23.A
解:假设另一个内角也是46°,则第三个角最大是180°-46°-46°=88°,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最小的内角是46°,可以假设另外一个内角也是46°,这样用三角形内角和减去这两个角的度数求出第三个内角最大的度数,然后根据三个角的度数确定三角形的类型。
24.B
解:(125+6)×8=125×8+6×8,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B。
把小括号里面的两个数分别与8相乘,再相加,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C
解:A:列式为3+4+a=7+a,
B:列式为4×3×a=12a,
C:(3+4)×a=3×a+4×a,
D:(a+a)×7=2a×7=14a。
故答案为:C。
第三个图形,直接按一个大长方形计算面积,列式为(3+4)×a;按两个小长方形计算它们的面积和,列式为3×a+4×a;他们都是表示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所以(3+4)×a=3×a+4×a。
26.A
解:1000÷10=100
2×100=200(厘米)=2(米)
1000枚1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2米。
故答案为:A。
10枚1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100=1000枚1元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
27.D
解:25×8×4×125
=25×4×8×125
=(25×4)×(8×125)
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D。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28.B
解:三角形玻璃与面板吻合,平行四边形可以变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玻璃与面板可能对不上。
故答案为:B。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据此判断。
29.C
解:(A×10)×(B×10)
=72×(10×10)
=72×100
=7200
故答案为:C。
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相乘,就是积扩大的倍数。
30.D
解:67×101=(7+60)×101=7×101+60×101 ,
与67×101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7×101+60×101。
故答案为:D。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据此解答。
31.D
解:A项: 60°+60°+60°=180°,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B项:120°+55°+5°=180°,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C项:14°+88°+78°=180°,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D项:105°+90°+15°=210°,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故答案为:D。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把三个角相加,等于180°的就行,否则不行。
32.B
解:A项:9-5=4,所以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B项:9-6<5,5+6>9,所以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C项:9+5<15,所以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B。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计算。
33.A
解:A、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说法正确;
B、乘法的估算结果可能比实际值小,也可能比实际值大,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C、等腰三角形有可能是钝角三角形,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D、梯形底边上的高有无数条,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A、平行四边形的边是可以拉动的,它具有不稳定性,生活中对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利用也是很广泛的,如有些小区大门口的伸缩门等;
B、乘法的估算是将因数估成最接近因数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等来进行计算的,如果因数被估大了,估算结果就比实际值大,如果因数被估小了,估算结果就比实际值小;
C、等腰三角形中如果角都是锐角,那么按角分它也是锐角三角形;如果顶角是直角,那么按角分它也是直角三角形;如果顶角是钝角,那么按角分它也是钝角三角形;
D、梯形的高是指上底与下底之间的距离,即上底与下底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而上底与下底之间的垂线段可以作无数条,所以梯形底边上的高有无数条。
34.B
解:3.5×50=35×5=175(元)
15.5×50=155×5=775(元)
则这些文具共卖了的总价在175~775之间。
故答案为:B。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积不变;依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最便宜的总价与最贵的总价,得出这些文具共卖了的总价在175~775之间。
35.A
解:A项:中没有三角形,因此没有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B项:,凳子的三个脚在地面形成一个三角形,可以起到稳定凳子的作用,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
C项:,自行车的三角形支架运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A。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生活中很多物品利用此特性设计的。
36.B
A: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B: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C: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就比较简便。
故答案为:B。
A:把101写成(100+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B:交换后面两个因数的位置,先算125×8比较简便;
C: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37.C
解:45×42
=45×(2+40)
=45×2+45×40
=90+1800
=1890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据此解答。
38.A
解:41×(☆+2)=41×☆+41×2,
与41×☆+2相差41×2-2=82-2=80,
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少80。
故答案为:A。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据此解答。
39.B
解: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故答案为:B。
三角形无论大小,内角和都是180°。
40.B
解: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7万的最小数是65000,最大数是74999,共9999个。
故答案为:B。
近似数是7万的数可能是五入得到的,也可能是四舍得到的,先判断出近似数是7万的最小数和最大数,然后判断这些数的个数。
41.B
解:65×(□-3)=65×□-65×3
65×3-3
=195-3
=192,他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答192。
故答案为:B。
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65×(□-3)=65×□-65×3,这样他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答192。
42.B
解:15×160 =2400
A:30×80=2400
B:30×320=9600
C:150×16 =2400
D:60×40=2400
故答案为:B。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据此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判断。
43.C
解:妈妈在超市买了2桶油,共花了210元,根据这两个条件能求出妈妈买的油的单价。
故答案为:C。
根据已知可知“2桶”是数量,“210元”是2桶油的总价,所以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可知能求出妈妈买的油的单价。
44.B
解:①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原来说法错误;
②两个小数的积不一定大于这两个小数的和;原来说法错误;
③两个小于1的小数的积一定小于1:原来说法正确;
④在3.7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大小不变;原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①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②0.1×0.2=0.02,0.1+0.2=0.3,积小于和;由此判断;
③一个非0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所以两个小于1的小数的积一定小于1;
④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5.C
解:62+47+38先利用加法交换律交换了62与47的位置,再利用加法结合律先算62与38的和。
故答案为:C。
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算前两个加数的和,再加第三个加数;也可以先算后两个加数的和,再加第一个加数,a+b+c=a+(b+c)。
46.A
解:①方法一,先分别求出手套和围巾的总价,再相加,即4×3+5×3;方法二,先求出手套和围巾的单价和,再乘数量,即(4+5)×3;因此该说法正确。
②方法一,先分别求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即4×3+5×3;方法二,先求出大长方形的长,再乘宽,即(4+5)×3;因此该说法正确。
③方法一,先分别求出两人的路程,再相加,即4×3+5×3;方法二,先求出两人的速度和,再乘相遇时间,即(4+5)×3;因此该说法正确。
④3个这样的长方形框架需要(4+5)×2×3厘米,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①单价×数量=总价;②长×宽=长方形面积;③速度×时间=路程;④(长+宽)×2=长方形周长;据此分析四种说法即可。
47.B
解:(180°-90°)÷2
=90°÷2
=45°
故答案为:B。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角是90°,并且底角相等,所以,180°-顶角=底角的和,一个底角=(180°-顶角)÷2。
48.D
解:由题意可知,鼓浪屿馅饼的单价是18元,南普陀素饼的单价就是(18-2)元,所以括号里的信息是1盒南普陀素饼比1盒鼓浪屿馅饼便宜2元;
故答案为:D。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可知 (18+18-2)×8 中,8是数量,括号内18+18-2是一盒鼓浪屿饼与一盒南普陀素饼的单价和,鼓浪屿馅饼的单价是18元,那么南普陀素饼的单价就是(18-2)元,据此解答。
49.B
解:□里可以填25或36;
当□里填36时,25×36+64×36
=(25+64)×36
=89×36,两位数乘两位数,不容易计算,不属于简便计算;
当□里填25时,25×36+64×25
=(36+64)×25
=100×25,两位数乘整百数,属于简便计算;
故答案为:B。
乘法分配律:a×c+b×c=(a+b)×c,要想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则(a+b)的值是整百数;据此解答。
50.B
解:因为3.45+3.45<8.26,如果另外一条边是3.45厘米就不能围成三角形,所以另外一条边是8.26厘米。
故答案为:B。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另一条边不可能是3.45厘米,因为这样不能围成三角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