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2 单选题(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2 单选题(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25 07: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2 单选题
一、单选题
1.(2024四下·坊子期中)我市新建一处体育馆,下图是体育馆的一块篮球场地,求解这块场地的总面积的过程可用(  )来帮助理解。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2.(2024四下·滕州期中)服装厂做了625套校服,每套校服上衣的价钱是126元,裤子的价钱是74元。要求这批校服的总价钱,既正确又简便的算式是(  )。
A.625×126×74 B.625×126+625×74 C.(126+74)×625
3.(2024四下·雨花台期中)下面的图案中,(  )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4.(2024四下·荔城期中)下面不能说明“12×(40+8)=12×40+12×8”的是(  )。
A.
B.
C.
D.
5.(2024四下·坊子期中)使用普通计算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输入,能正确计算出结果的是(  )。
A.249+15×23 B.756-275÷5 C.32×21-69 D.324+276÷2
6.(2024四下·市南区期中) 一个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如果它的腰长15厘米,底边最长是多少厘米 (  )
A.16厘米 B.29厘米 C.30厘米
7.(2024四下·信宜期中)淘气想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已经准备了两根(如下图),第三根至少要(  )cm。
A.1cm B.3cm C.4cm D.13cm
8.(2024四下·市南区期中) 应该是 (  )。
A.70° B.80° C.30 °
9.(2024四下·市南区期中)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不能确定
10.(2024四下·市南区期中)下面应用乘法分配律错误的是(  )。
A.
B.
C.
11.(2024四下·荔城期中)张老师用400元钱购买了18本《少儿科幻》,还剩40元。小明列式“40÷[ (400 -40)÷18]”,他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少儿科幻》每本多少钱
B.剩下的钱还能买几本《少儿科幻》
C.买18本《少儿科幻》用了多少钱
D.400元钱一共能买几本《少儿科幻》
12.(2024四下·马边期中)下面算式中,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算式是(  )。
A.117×3+117×7=117×(3+7) B.25×(5+12)=25×5+12
C.(5+1)×△=5×△+△ D.99×101=99×100+99
13.(2024四下·周村期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13 B.17 C.20 D.21
14.(2024四下·信宜期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B.0.8×(1.25+0.25)=0.8×1.25+0.25
C.计算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D.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5.(2024四下·周村期中)下图中甲、乙两条绳子都被遮住了一部分,露出的部分长度相等,那么两条绳子比较长的一条是(  )。
A.甲 B.乙 C.一样长 D.不能确定
16.(2024四下·周村期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这是一个(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17.(2024四下·周村期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0万千米/秒。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15000万千米,那么太阳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
A.8时 B.8分 C.10时 D.10分
18.(2024四下·滕州期中)笑笑在验证运算定律时是这样想的(如下图),她要验证的是(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9.(2024四下·博罗期中)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 ,那么它一定是(  )三角形。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20.(2024四下·湛江期中)下面的线段可围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
A.1 cm 、3 cm 、4 cm
B.1 cm 、3 cm 、5 cm
C.1 cm 、8 cm 、8 cm
21.(2024四下·怀化期中) 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7厘米和10厘米,另一条边长不可能是(  )。
A.8厘米 B.5厘米 C.2厘米
22.(2024四下·博罗期中)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6厘米,6厘米,6厘米
B.3厘米,3厘米,6厘米
C.4厘米,4厘米,7厘米
23.(2024四下·兰溪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B.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C.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4.(2024四下·兰溪期中)两根长0.6 米和1.3米的小棒可以和下面(  ) 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
A.0.6米 B.0.7米 C.1.2米
25.(2024四下·怀化期中) 下面算式中可运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是(  )。
A.79×85+15×79 B.125×(8×80) C.78×56+80×39
26.(2024四下·湛江期中)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80°,另外两个角(  )。
A.都是50°
B.是80°和20°
C.是80°和20°或者都是50°
27.(2024四下·博罗期中)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A.60度 B.90度 C.180度
28.(2024四下·武江期中)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钝角。
A.1 B.2 C.3 D.无法确定
29.(2024四下·武江期中)下面几幅图中,不能判定三角形类型的是(  )。
A. B.
C. D.
30.(2024四下·潮南期中)138+24+162=24+(138+162),这是根据(  )进行简算的。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31.(2024四下·雨花台期中)如果A×B=400,要使积变成40000,以下方法正确的有(  )个。
①同时乘10
②A乘10000,B除以10
③A除以10,B乘10
④A乘 25,B乘4
A.1 B.2 C.3 D.4
32.(2024四下·湛江期中)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12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33.(2024四下·雨花台期中)计算器上的数字键8坏了,如果用计算器计算576÷18,下面方法不正确的是(  )。
A.576÷9÷2 B.576÷36×2 C.576×2÷36 D.576÷6×3
34.(2024四下·蓬江期中)下面的计算应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
A.(11×25)×4=11×(25×4)
B.(11+25)×4=11×4+25×4
C.11+25+75=11+(25+75)
35.(2024四下·兰溪期中)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
A.1 B.2 C.3
36.(2024四下·周村期中)下面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结果不相等的一组是(  )。
A.28×101和28×100+1 B.(16×4)×25和16×(4×25)
C.48×125和40×125+8×125 D.47×8-22×8和(47-22)×8
37.(2024四下·德江期中)用简便方法计算76×96是根据(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8.(2024四下·德江期中)小军在计算60×(△+2)时,把算式抄成了60×△+2,这样计算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差了(  )。
A.58 B.62 C.118
39.(2024四下·路南期中) 去掉小括号后,得数不变的算式是(  )
A.31×(7+3)+27 B.31×(7×3)+27 C.31×(7﹣3)+27
40.(2024四下·东莞期中)下面各算式,与35×100不相等的是(  )。
A.101×35-35 B.99×35+35
C.35×65+35×35 D.1+99×35
41.(2024四下·马边期中)张老师用400元钱购买了18本《少儿科幻》,还剩40元。聪聪列式如下:“40÷【(400-40)÷18]”,他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少儿科幻》每本多少钱?
B.剩下的钱还能买几本《少儿科幻》?
C.买18本《少儿科幻》用了多少钱?
D.400元钱一共能买几本《少儿科幻》?
42.(2024四下·荔城期中)10kg黄豆可榨油3.8kg,1000kg 黄豆可榨油多少千克?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3.8×1000 B.3.8÷ (1000÷10)
C.3.8÷10÷1000 D.3.8÷10×1000
43.(2024四下·荔城期中)156+72+228=156+(72+228)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4.(2024四下·荔城期中)贝贝在计算99×a时,将算式转换成(99+1)×a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正确的结果比,(  )。
A.不多不少 B.多了a C.少了a D.无法比较
45.(2024四下·雨花台期中)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下边竖式框出的部分表示(  )。
A.10 幢楼住128户 B.16幢楼住1280户
C.10幢楼住1280户 D.6幢楼住1280户
46.(2024四下·潮南期中)一只蜗牛5小时爬行30米,照这样的速度,爬行600米需要多长时间 列式正确的是(  )。
A.30×(600÷5) B.600÷30÷5
C.600×(30÷5) D.600÷(30÷5)
47.(2024四下·慈利期中)李明已有两根长度分别是4分米和8分米的木条,他想钉一个三角形的木框,他可以从下面选择(  )长的木条做第三条边。
A.4分米 B.8分米 C.12分米 D.14分米
48.(2024四下·慈利期中)计算124×99时,最简便的计算方法是(  )。
A.100×99+24×99 B.124×100+124×1
C.124×90×9 D.124×100-124
49.(2024四下·湛江期中)a×b=43.6,如果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积不变,那么b应该(  )。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缩小到原来的
50.(2024四下·路南期中) 和73×99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73×100+1 B.73×100﹣73 C.73×100﹣1
答案解析部分
1.C
解:30×25+3×25
=(30+3)×25
=33×25
=825(平方米),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长方形面积=长×宽,可以分别计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求出场地的总面积;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c+b×c=(a+b)×c;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据此解答。
2.C
解:方法一:(126+74)×625;
方法二:625×126+625×74;
观察可以发现,126+74=200,可以得到整百,计算更简便,因此,既正确又简便的算式是(126+74)×625。
故答案为:C。
每套校服上衣的价钱是126元,裤子的价钱是74元,可以先用加法算出每套校服多少钱。一共做了625套,可以再用乘法算出这批校服的总价钱;也可以分别用乘法算出625件上衣和625条裤子需要多少钱,再把它们加起来;再分析两种方法哪个计算简便即可。
3.A
解:通过观察发现B、C、D都无法找到一条直线对折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它们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只有A图案可以找到沿着圆心竖着对折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所以A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图形两边能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把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一样,图形上的点距离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但方向相反。
4.B
解:第二个图3个数分别表示3条线段的长度,
第二个图不能说明12×(40+8)=12×40+12×8。
故答案为:B。
A:大长方形的面积=左边长方形的面积+右边长方形的面积,据此可以说明12×(40+8)=12×40+12×8;
C:12×48=12×(40+8)=12×40+12×8,能说明;
D:套尺的单价×数量+小彩笔的单价×数量=套尺小彩笔的单价和×数量,可以说明。
5.C
解:选项A:正确计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而计算器计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因此,这个算式不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选项B:正确计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而计算器计算顺序是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因此,这个算式不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选项C:正确计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而计算器计算顺序也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因此,这个算式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选项D:正确计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而计算器计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因此,这个算式不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故答案为:C。
普通计算器是按照输入顺序进行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据此找到计算顺序没有改变的即可解答。
6.B
解:15+15=30(厘米);
15-15=0(厘米)
A:0厘米<16厘米<30厘米,符合;
B:0厘米<29厘米<30厘米,符合;
C:0厘米<30厘米=30厘米,不符合;
16厘米<29厘米
故答案为:B。
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判断即可。
7.C
解:选项A:1+5=6(cm),6<8,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选项B:3+5=8(cm),8=8,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选项C:4+5=9(cm);9>8,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选项D:5+8=13(cm),13=13,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分析各个选项即可。
8.A
解:180°-110°=70°;
180°-80°-70°
=100°-70°
=30°
故答案为:C。
根据平角等于180°,求出三角形底边的另一个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等于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之和。
9.C
解: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它是不能确定的。
故答案为:C。
三角形中最大角是锐角,就是锐角三角形;最大角是钝角就是钝角三角形;最大角是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据此可知,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是锐角,第三个角可能是锐角、直角、钝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0.C
解:
A:,原选项正确;
B:,原选项正确;
C:,原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11.B
解:400-40表示购买18本《少儿科幻》花的钱数,
(400 -40)÷18表示购买1本《少儿科幻》花的钱数,
40÷[ (400 -40)÷18]表示剩下的钱还能买几本《少儿科幻》。
故答案为:B。
张老师拿的钱数-还剩的钱数=买18本书花的钱数,买18本书花的钱数÷18=1本书的钱数,剩下的钱数÷1本书的钱数=剩下的钱能买书的本数。
12.B
解:选项A:117×3+117×7=117×(3+7),符合乘法分配律;
选项B:25×(5+12)=25×5+25×12,不符合乘法分配律;
选项C:(5+1)×△=5×△+1×△=5×△+△,符合乘法分配律;
选项D:99×101=99×(100+1)=99×100+99,符合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B。
乘法分配律指的是两个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这两个数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减,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据此解答。
13.B
解:3+3<7,所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不可能是3厘米,只能是7厘米,
7+7+3=17(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7厘米。
故答案为:B。
判断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方法:三角形两条短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14.D
解:选项A: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因此,该说法错误;
选项B:0.8×(1.25+0.25)=0.8×1.25+0.8×0.25,因此,该说法错误;
选项C: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乘法计算时,要末尾对齐,因此,该说法错误;
选项D: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乘法分配律:a×c+b×c=(a+b)×c;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乘法计算时,要末尾对齐;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据此分析各个选项。
15.A
解:露出的部分长度相等,
甲×=乙×,
因为<,所以甲>乙,
故答案为:A。
两个数相乘积相等,一个因数较小时,另一个因数较大,据此解答。
16.B
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另一个底角也是45°,
180°- 45° ×2 =90°,顶角是90°,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三角形内角和-底角的度数×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7.B
解:15000万千米÷30万千米/秒
=15000万千米÷
=15000万千米×
=500秒
500÷60≈480÷60=8(分)
故答案为:B。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光的传播速度=太阳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的时间;估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一般把被除数看做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除数看做整十数,最好他们是倍数关系,然后再计算。
18.A
解:3×2+2×2=(3+2) ×2;
选项A: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符合题意;
选项B: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不符合题意;
选项C:加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将题中小长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相加即可合成右边的大长方形,据此列式选择即可。
19.C
解: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 ,其余两个内角都是60°,那么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是锐角三角形。
20.C
解:A、因为1+3=4(cm),所以1cm、3cm、4cm不能围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因为1+3=4(cm)<5cm,所以1cm、3cm、5cm不能围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因为1+8=9(cm)>8cm,所以1cm、8cm、8cm能围成三角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实际应用中我们只需要找到最短两条边的和看是否大于第三条边即可。
21.C
解:A、因为8+7=15(厘米)>10厘米,所以能围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因为5+7=12(厘米)>10厘米,所以能围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因为2+7=9(厘米)<10厘米,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实际应用中我们只需要找到最短两条边的和看是否大于第三条边即可。
22.B
解:A项:6+6>6,能围成三角形;
B项:3+3=6,不能围成三角形;
C项:4+4>7,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B。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3.C
解:A项: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原题干说法正确;
B项: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原题干说法正确;
C项:只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A项: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B项: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C项:梯形是只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24.C
解:0.6+1.3=1.9(米)
1.3-0.6=0.7(米)
0.7米<小棒的长度<1.9米。
故答案为:C。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5.A
解:A、79×85+15×79=79×(85+15),因为有相同因数79,所以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符合题意;
B、125×(8×80)=125×8×80,运用的是乘法结合律,不符合题意;
C、78×56+80×39,因为没有相同的因数,所以不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26.C
解:情况一:80°是顶角
(180°-80°)÷2
=100°÷2
=50°;
情况二:80°是底角
180°-80°×2
=180°-160°
=20°
所以另外两个角可能都是50°或者80°和20°。
故答案为:C。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所以如果已知角是顶角:(180°-顶角)÷2=底角;如果已知角是底角:180°-底角×2=顶角。
27.C
解: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
故答案为:C。
三角形无论大小、形状,内角和都是180度。
28.A
解: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假设一个钝角是91°,则另外两个角的和是180°-91°=89°,两个角的和都是锐角,所以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钝角;
故答案为:A。
大于90°,小于180° 的角是钝角,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据此解答。
29.C
解:根据 不能判定三角形的类型。
故答案为:C。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30.C
解:138+24+162=24+(138+162),先利用加法交换律交换138和24的位置,再利用加法结合律,先算138+162;因此,这是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算的。
故答案为:C。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据此解答。
31.B
解:①同时乘10,最终积乘10×10=100即400×100=40000,方法正确;
②A乘10000,B除以10,最终积乘10000÷10=1000即400×1000=400000,方法不正确;
③A除以10,B乘10,积不变还是400,方法不正确;
④A乘25,B乘4,积乘25×4=100即400×100=40000,方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
②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则积扩大mn倍(m、n都不为0);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mn且m、n都不为0),则积扩大m÷n倍,据此可以解答。
32.B
解:因为120°是一个钝角,所以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33.D
解:A、576÷9÷2
=576÷(9×2)
=576÷18
方法正确;
B、576÷36×2
=576÷(36÷2)
=576÷18
方法正确;
C、576×2÷36
=576÷36×2
=576÷(36÷2)
=576÷18
方法正确;
D、576÷6×3
=576÷(6÷3)
=576÷2
方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它们的积。a÷b÷c=a÷(b×c);
A、B、C、D四个选项都可以通过连除的性质加上括号计算,看是否能还原至576÷18,可以就正确,反之就错误。
34.B
解: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11+25)×4=11×4+25×4。
故答案为:B。
乘法分配律:a×b+a×c=a×(b+c);据此作答即可。
35.B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2个锐角。
故答案为:B。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另外两个角必须是锐角。
36.A
解:28×101=28×(100+1)=28×100+28×1,
28×101和28×100+1 两个算式的结果不相等。
故答案为:A。
根据乘法结合律可知,B相等;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C、D相等。
37.C
解:76×96
=76×(100-4)
=76×100-76×4
=7600-304
=7296,是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的;
故答案为:C。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c+b×c=(a+b)×c;据此解答。
38.C
解:60×(△+2)
=60×△+60×2
=60×△+120
60×△+120-( 60×△+2 )
=60×△+120- 60×△-2
=120-2
=118
故答案为:C。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出60×(△+2) =60×△+120,然后减去( 60×△+2),结果是118。
39.B
解:31×(7×3),先算前两个数或先算后两个数都可以,
算式31×(7×3)+27 去掉小括号后,得数不变。
故答案为:B。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40.D
解:选项A:101×35-35
=35×(101-1)
=35×100;
选项B:99×35+35
=35×(99+1)
=35×100;
选项C:35×65+35×35
=35×(65+35)
=35×100;
选项D:1+99×35
=1+(100-1)×35
=35×100+1-35
=35×100-34<35×100;
故答案为:D。
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将各个选项的算式进行简算,即可解答。
41.B
解:400-40=360(元),即花掉了360元;
360÷18=20(元),即每本书20元;
40÷20=2(本),即剩下的钱还能买2本《少儿科幻》;
故答案为:B。
综合算式是先算小括号内的减法,400-40用总钱数减去剩下的钱数求出的是花掉的钱,也就是18本书的总价;再算中括号内的除法,用18本书的总价除以18求出的是书的单价;最后算括号外的,用还剩的钱除以每本书的单价求出剩下的钱可以购买的数量;据此解答。
42.D
解:1kg黄豆可榨油3.8÷10=0.38(千克)
1000kg黄豆可榨油0.38×1000千克,
算式正确的是3.8÷10×1000 。
故答案为:D。
10kg黄豆可榨油的质量÷10=1kg黄豆可榨油的质量,1kg黄豆可榨油的质量×1000=1000kg黄豆可榨油的质量。
43.B
解:156+72+228=156+(72+228)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其中任意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44.B
解:99×a=99a
(99+1)×a=99a+a=100a
100a-99a=a,计算结果与正确的结果比多了a 。
故答案为:B。
99×a可以转化为(100-1)×a,不能转换成(99+1)×a。
45.C
解:竖式框出部分表示10幢楼一共有1280户。
故答案为:C。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积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积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的积相加即为最终结果。注意:0乘任何数都得0。
46.D
解:蜗牛的速度是:30÷5=6(米/时);
爬行600米需要的时间是:600÷6=100(小时);
合并成综合算式是:600÷(30÷5);
故答案为:D。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先用30除以5求出蜗牛的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600除以蜗牛的速度即可解答。
47.B
解:8-4<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8+4
4<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12
可以选择8分米长的木条做第三条边
故答案为:B。
两边之差<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两边之和。
48.D
解:124×99
=124×(100-1)
=124×100-124×1
最简便的计算方法是124×100-124
故答案为:D。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减,结果不变。
49.C
解:a×b=43.6,如果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积不变,那么b应该缩小到原来的。
故答案为:C。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
50.B
解:73×99
=73×(100-1)
=73×100-73×1
和73×99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73×100﹣73
故答案为:B。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减,结果不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