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8 填空题
一、填空题
1.(2024四下·德江期中)把359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是 。
2.(2024四下·路南期中) 15×24=24× ,这里运用了乘法 律。
3.(2024四下·息县期中) 55+27+73=55+(27+73)运用了 律。
4.(2024四下·临平期中)如果▲-◆=4,那么20×▲-20×◆= ;如果173×□+27×□=3200,那么□= 。
5.(2024四下·德江期中)( + )× =×+×,运用的乘法运算定律是 。
6.(2024四下·慈利期中)小明在计算78×(a+3)时把算式抄成了78×a+3,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7.(2024四下·德江期中)125×13×8=13×(125×8)是运用了 律和 律。
8.(2024四下·东莞期中)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8.609吨8.71吨 413-58+42413-(58+42)
45×10145×100+1 9.45平方米945平方分米
9.(2024四下·临平期中)计算88×125时,你可以这样计算:88×125=8×125+80×125,它的依据是 ,还可以这样计算:88×125=11×(8×125),它的依据是 。
10.(2024四下·曲江期中)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腰长12厘米,底长18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如果改围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厘米。
11.(2024四下·东莞期中)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796340≈ 万 50948298000≈ 亿
8052684≈ 万 93999520000≈ 亿
12.(2024四下·曲江期中)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地,它的周长是236米,腰长83米,这块等腰三角形菜地的底边长是 米。
13.(2024四下·马边期中)用不同形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⑴用文字表示 。
⑵用图形表示 。
⑶用数字表示 。
⑷用字母表示 。
14.(2024四下·福田期中)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用下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15.(2024四下·马边期中)25×23-13×25表示两个 相减,有一个相同的因数是 ,所以可以先算 ,再算 ,可以使计算简便一些。
16.(2024四下·曲江期中)在横线上填“>”“<”或“=”。
6.13×84 0.84×613 7.25×0.5 7.3
0.9×4.08 4.08 49.7×100 49.70×100
17.(2024四下·宿城期中)在计算器上连续按键:1、8、4、×、3、7、CE、7、3、=,结果是 。
18.(2024四下·湛江期中)在里填上“>”“<”或“=”。
1.581.85 0.83×0.250.83 9.68×1.59.68
19.(2024四下·兰陵期中) 125×24×8=24×(125×8)是运用了 律和 律。
20.(2024四下·徐州八里中心小学期中)用0、4、5、8、9这五个数字组成的五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接近5万的是 。
21.(2024四下·徐州八里中心小学期中)“一套《动物世界》的价格为218元,李老师买了32套,一共需要付多少元?”解决这个问题可用下边的竖式计算。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求的是 套 《动物世界》的钱,是 元。
22.(2024四下·曲江期中)一列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这列火车10小时行驶 千米。
23.(2024四下·威县期中)下图的平行四边形CD边上的高长 厘米,BC边上的高长 厘米。
24.(2024四下·荔城期中)聪聪在计算32×(15×口)时,错算成32×15+32×口,得到的结果是1120,与原本的结果相差 。
25.(2024四下·荔城期中)西西在用计算器计算212×49时,发现键“4”坏了,如果还用这个计算器,你会怎样计算?请写出算式 。
26.(2024四下·荔城期中)125×60× = ×8×60,运用了 .
27.(2024四下·汝南月考)把346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把7284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约是 亿。(保留一位小数)
28.(2024四下·兰溪期中)在一个三角形ABC中,∠A = 35°,∠B= 58°,则∠C= °,按角分,是一个 三角形。
29.(2024四下·湛江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42°和38°,这是一个 三角形。
30.(2024四下·曲江期中)从长度分别为3.4厘米、5.7厘米、14厘米、7.5厘米的小棒中取出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
31.(2024四下·信宜期中)淘气把一个大三角形剪成了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32.(2024四下·福田期中)在里填上“>”“<”或“=”。
1.07×0.981.07 0.360.36×1.02
0.1×0.2×0.315.9×0 5.44×0.995.44-5.44×0.01
33.(2024四下·龙里期中)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样计算是根据 。
34.(2024四下·宝安期中)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84° ,最小的角是30°,第三个角是 度,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35.(2024四下·宝安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 45°、45°、90°,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 三角形,按边分类是 三角形,所以这个三角形也叫 三角形。
36.(2024四下·曲江期中)下图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 。我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底角是65°。
37.(2024四下·威县期中)要使23× +77× =5500,则 = ;要使3×125×△=3000,则△= 。
38.(2024四下·威县期中)一个因数是480,另一个因数是34,它们的积是 ;其中一个因数480变成240,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要变成 。
39.(2024四下·鄱阳期中)42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243÷8的商的末尾有 个0。
40.(2024四下·临安期中)已知-=15,则26×-26×= 。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三个数的和是124,那么被减数是 。
41.(2024四下·曲江期中)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后留下的碎片(如图),这个三角形原来是 三角形。
42.(2024四下·宿城期中)给下图再涂1格,使涂色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共有 种涂法。
43.(2024四下·宿城期中)把1亿、19090909、13360万、10909090、1090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
44.(2024四下·兰溪期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则另一条边的长度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45.(2024四下·宿城期中)要使47□000≈47万,□内可填的数字有 个。
46.(2024四下·宿城期中)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从A地到B地用了6小时,从B地返程时只用了5小时,返程时汽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
47.(2024四下·宿城期中)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总投资约一百五十四亿八千万万元。横线上的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48.(2024四下·威县期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每仞的长度大约是170厘米,56仞是 厘米。
49.(2024四下·徐州八里中心小学期中)一辆汽车匀速行驶,6小时行驶了360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 小时。
50.(2024四下·徐州八里中心小学期中)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15万,这个数可能是 (填字母)。
答案解析部分
1.0.36万
解:3590=0.359万≈0.36万;
故答案为:0.36万。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在万位上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末尾添上“万”字;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千分位上的数大于等于5,要向百分位进1,百分位后的数舍去,千分位上的数小于5,直接舍去。
2.15;交换
解:15×24=24×15,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这里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15;交换。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3.加法结合
解:先把55+27相加,或先把27+73相加,和不变,
55+27+73=55+(27+73)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加法结合。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4.80;16
解:20×▲-20×◆
=20×(▲-◆)
=20×4
=80
173×□+27×□=3200
(173+27)×□=3200
200×□=3200
□=3200÷200
□=16
故答案为:80;16。
第一问:一个相同的数分别同两个不同的数相乘,积相减,等于这个相同的数乘另外两个不同数的差。据此解答;
第二空:一个相同的数分别同两个不同的数相乘,积相加,等于这个相同的数乘另外两个不同数的和。据此解答。
5.;;;乘法分配律
解:(+)×=×+×,运用的乘法运算定律是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c+b×c=(a+b)×c;据此解答。
6.231
解:78×(a+3)=78a+78×3,
78×3-3=234-3=231,与78×a+3相差231。
故答案为:231。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据此解答。
7.乘法交换;乘法结合
解:125×13×8=13×(125×8)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乘法交换;乘法结合。
乘法交换律:a×b=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8.8.609吨8.71吨 413-58+42413-(58+42)
45×10145×100+1 9.45平方米945平方分米
解:8.609<8.71,所以8.609吨<8.71吨;
413-(58+42)=413-58-42, 413-58+42>413-58-42,所以413-58+42>413-(58+42);
45×101=45×100+45>45×100+1,所以45×101>45×100+1;
9.45×100=945,9.45平方米=945平方分米,945=945,所以9.45平方米=945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
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相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小数就大,以此类推进行比较;
单位不同时,先进行单位换算,再进行比较;
连减的性质: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整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9.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
解:88×125
=(8+88)×125
=8×125+80×125→它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88×125
=11×8×125
=11×(8×125)→它的依据是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10.14
解:12×2+18
=24+18
=42(厘米)
42÷3=14(厘米)。
故答案为:14。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等边三角形的周长÷3;其中, 等边三角形的周长=铁丝的长=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腰三角形的腰长×2+底边长。
11.79.63;509.48;805.27;940.00
解:796340=79.634万≈79.63万;
50948298000=509.48298亿≈509.48亿;
8052684=805.2684万≈805.27万;
93999520000=939.9952亿≈940.00亿;
故答案为:79.63;509.48;805.27;940.00。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在万位上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在亿位上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保留两位小数就看千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据此解答。
12.70
解:236-83×2
=236-166
=70(米)。
故答案为:70。
这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腰长是83米,则等腰三角形底边=三角形周长-腰长×2,即可解答。
13.甲+乙=乙+甲(答案不唯一);△+□=□+△(答案不唯一);69+27=27+69(答案不唯一);a+b=b+a(答案不唯一)
解:(1)用文字表示是甲+乙=乙+甲(答案不唯一);
(2)用图形表示是△+□=□+△(答案不唯一);
(3)用数字表示是69+27=27+69(答案不唯一);
(4)用字母表示是a+b=b+a(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甲+乙=乙+甲(答案不唯一);(2)△+□=□+△(答案不唯一);(3)69+27=27+69(答案不唯一);(4)a+b=b+a(答案不唯一)。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据此解答(答案不唯一)。
14.解:
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5.积;25;23-13;25×10
25×23-13×25表示两个积相减,有一个共同因数是25,所以可以先算23-13,再算25×10,可以使计算简便一些。
故答案为:积;25;23-13;25×10。
乘法分配律指的是两个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这两个数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减,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据此解答。
16.=;<;<;=
解:6.13×84=(6.13×100)×(84÷100)=613×0.84=0.84×613,所以6.13×84=0.84×613;
因为0.5<1,所以7.25×0.5<7.25,则7.25×0.5<7.3;
因为0.9<1,所以0.9×4.08<4.08;
49.7×100=4970,49.70×100=4970,所以49.7×100=49.70×100。
故答案为:=;<;<;=。
一个数(0和负数除外)乘小于1的数,所得的积小于原来的数,反之,积大于原来的数。一个数乘1还得原数。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两位;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0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三位。
17.13432
解:184×73=13432。
故答案为:13432。
CE是清除键,先按数字“184”,然后是“×”,接着按下37,又按“CE”把37清除,接着按73,计算的是184×73=13432。
18.
解:因为1.58十分位上的“5”小于1.85十分位上的“8”,所以1.58<1.85;
因为0.25<1,所以0.83×0.25<0.83;
因为1.5>1,所以9.68×1.5>9.68。
故答案为:<;<;>。
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若整数部分相同,就依次比较十分位、百分位……,哪一位大的小数就大;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乘一个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19.乘法交换;乘法结合
解:125×24×8=24×(125×8)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乘法交换;乘法结合。
交换了125与24的位置,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先算125×8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20.98540;50489
解:最大的是98540;
最接近5万的是50489。
故答案为:98540;50489。
第一题:最大的数就是把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二题:最接近5万的数是万位上是5,后面的数字按从小到大排列。
21.30;6540
解:218×32
=218×(2+30)
=218×2+218×30
=436+6540
=6976
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求的是30套 《动物世界》的钱,是6540元。
故答案为:30;6540。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解答。
22.705
解:70.5×10=705(千米)。
故答案为:705。
这列火车10小时行驶的路程=这列火车的速度×行驶的时间。
23.8;10
解:平行四边形CD边上的高长8厘米;BC边上的高长10厘米。
故答案为:8;10。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如图,,AE垂直DC,所以DC边上的高是AE,因此CD边上的高长8厘米;AF垂直BC,所以BC边上的高是AF,因此BC边上的高长10厘米。
24.8480
解:32×15+32×口=1120
32×(15+口)=1120
15+口=1120÷32
15+口=35
口=35-15
口=20
32×(15×口)
=32×(15×20)
=32×300
=9600
1120-9600=8480
与原本的结果相差8480。
故答案为:8480。
乘法分配律:一个相同的数分别同两个不同的数相乘,积相加,等于这个相同的数乘另外两个不同数的和。据此解答。
25.212×7×7
解:49=7×7,212×49=212×7×7,
算式:212×7×7。
故答案为:212×7×7。
写出的算式只要积不变,且用不到键“4”即可。
26.8;125;乘法交换律
解:125×60×8=125×8×60,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8;125;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7.34.6;7.3
解:把346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34.6万;
把7284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约是7.3亿。(保留一位小数)
故答案为:34.6;7.3。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在万位上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末尾的0,在末尾添一个“万”字。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在亿位上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保留一位小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并在数的后面添一个“亿”字。
28.87;锐角
解:180-35-58
=145-58
=87(度),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87;锐角。
∠C=三角形的内角和-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9.钝角
解:180°-42°-38°
=138°-38°
=100°
因为100°是一个钝角,所以三角形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钝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80°减去已知的内角度数等于未知的内角度数;
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有内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0.16.6
解:3.4+5.7=9.1(厘米)
9.1>7.5,则3.4厘米、5.7厘米、7.5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
3.4+5.7+7.5=16.6(厘米)。
故答案为:16.6。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据此选择3.4厘米、5.7厘米、7.5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和。
31.180°
解: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所以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故答案为: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据此解答。
32.1.07×0.981.07 0.360.36×1.02
0.1×0.2×0.315.9×0 5.44×0.995.44-5.44×0.01
解:0.98<1,所以1.07×0.98<1.07;1.02>1,所以0.36<0.36×1.02;
15.9×0=0,所以0.1×0.2×0.3>15.9×0;5.44×0.99=5.44×(1-0.01)=5.44-5.44×0.01。
故答案为:;;;。
第一题:一个非0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第二题:一个非0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第三题:0和任何数相乘还得0;
第四题:把0.99写成(1-0.0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变换算式后再判断大小。
33.125×8;乘法结合律
解:(23×125)×8=23×(125×8),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125×8,这样计算是根据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125×8;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由此根据数字特点确定运算方法即可.
34.66;锐角
解:180°-84°-30°
=96°-30°
=66°,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84°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66;锐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三角形的内角和-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5.直角;等腰;等腰直角
解:90°是直角,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直角三角形;
45°=45°,按边分类是等腰三角形,所以这个三角形也叫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等腰;等腰直角。
有一个角是直角,并且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6.50°
解:180°-65°×2
=180°-130°
=50°。
故答案为:50°。
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三角形内角和-底角的度数×2。
37.55;8
解:23×□+77×□=5500
(23+77)×□=5500
100×□=5500
□=5500÷100
□=55
3×125×△=3000
3×(125×△)=3000
125×△=3000÷3
125×△=1000
△=1000÷125
△=8
故答案为:55;8。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与这个数相乘,再求和,(a+b)c=ab+ac;
乘法结合律: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可以用这一个数乘后两个数的积,abc=a(bc);
第一空:因为有相同因数□,所以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加上括号再计算;
第二空:利用乘法结合律把(125×△)看作一个整体看成一个因数,先用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得到这个整体的积,再用积除以125得△的值。
38.16320;68
解:480×34=16320
480×34
=(480÷2)×(34×2)
=240×68
故答案为:16320;68。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积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积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的积相加即为最终结果;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39.3;1
解:425×40=17000,积的末尾有3个0;243÷8=30……3,商的末尾有1个0。
故答案为:3;1。
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两位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用一位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两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要比除数小。计算后再确定乘积或商末尾0的个数。
40.390;62
解:26×-26×
=26×(-)
=26×15
=390
124÷2=62,被减数是62。
故答案为:390;62。
第一题:乘法分配律:一个相同的数分别同两个不同的数相乘,积相减,等于这个相同的数乘另外两个不同数的差。据此解答;
第二题:被减数=差+减数,据此可以推出,被减数、减数、差三个数的和÷2=被减数。
41.钝角
解:180°-30°-40°=110°
110°是钝角,所以这个三角形原来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钝角。
另外一个内角的度数=三角形的内角和-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110°,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42.4
解:如图所示:,共4种涂法。
故答案为:4。
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涂色。
43.1090万;10909090;19090909;1亿;13360万
解:1090万<10909090<19090909<1亿<13360万。
故答案为:1090万;10909090;19090909;1亿;13360万。
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左起第二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相同,左起第三位上大的数就大······。
44.7;17
解:3+3<7,则另一条边的长度是7厘米;
3+7×2=17(厘米)。
故答案为:7;17。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7厘米,周长=腰长×2+底边长。
45.4
解:要使47□000≈47万,□内可填的数字要小于5,则可以填1、2、3、4,共4个。
故答案为:4。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需要保留的下一位数,是0~4舍去,是5~9向前一位进一。
46.90;速度=路程÷时间
解:75×6÷5
=450÷5
=90(千米/时),数量关系式是:速度=路程÷时间。
故答案为:90;速度=路程÷时间。
返程时汽车的速度=去时汽车的速度×去时用的时间÷返回用的时间,其中,数量关系式是:速度=路程÷时间。
47.15480000000;1548000万;155亿
解:一百五十四亿八千万万写作:15480000000;
15480000000÷10000=1548000万;
15480000000≈155亿。
故答案为:15480000000;1548000万;155亿。
亿以上的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需要保留的下一位数,是0~4舍去,是5~9向前一位进一。
48.9520
解:170×56=9520(厘米)
故答案为:9520。
每仞长度×仞数=总长度。
49.60;4
解:360÷6=60(千米/时),这辆汽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
240÷60=4(小时),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4小时。
故答案为:60;4。
第一空:路程÷时间=速度;
第二空:路程÷速度=时间。
50.B
解:图中1小格表示1千,
A是14万4千,约等于14万,
B是14万8千,约等于15万,
C是15万6千,约等于16万,
这个数可能是B。
故答案为:B。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如果是非整万数,先分级,找到千位,再把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万位后面的数,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