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9填空题
一、填空题
1.(2024四下·怀化期中) 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它的一个底角是40°,那么它的顶角是 °,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2.(2024四下·威县期中)计算808×125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是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是 。
3.(2024四下·平原期中)174×99+174=174×( 99 + 1 )运用了乘法的 。
4.(2024四下·威县期中)某品牌推出一款平行四边形的活动相框(如图),可以根据需要变换形状,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是12厘米和8厘米,制作每个相框至少需要 厘米的木条,把这个相框拉成长方形后,木条的长短 (填“会变”或“不变”)。
5.(2024四下·怀化期中)102×87=87×100 +2× ,这里运用了 律,这一运算律用字母a.b.c表示是 。
6.(2024四下·如城小学期中)用1,2,3,0,5这5个数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积最大的算式是 。
7.(2024四下·海门月考)最大的九位数是 ,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 。它是由 个亿、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
8.(2024四下·怀化期中)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时平均速度约28000千米/时。横线上的数读作 千米/时,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千米/时。
9.(2024四下·盐都月考)用9、2、6、8、4 这5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 要使乘积最大,算式是 。要使乘积最小,算式是 。
10.(2024四下·龙港期中)地球赤道的周长是40075020米,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再把改写后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
11.(2024四下·宿城期中)两个乘数的积是36,一个乘数乘3,另一个乘数不变,现在积比原来 (填“大了”还是“小了”) (填数)
12.(2024四下·兰溪期中)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则它的底角是 °,这是 三角形。
13.(2024四下·兰溪期中)根据13×26=3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3× =3.38
×26=3.38
0.13× =0.338
14.(2024四下·盐都月考)一个数的近似值是 10 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5.(2024四下·盐都月考)在里填“<”、“>”或“=”。
555000550600 540000000504900000
5699000570 万 50 亿5010000000
16.(2024四下·怀化期中) 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均为整数,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为4cm、8cm,则第三条边的长度最大是 cm,最短是 cm。
17.(2024四下·如城小学期中)要求小胖买一箱网球后还剩多少元?要选取下面 才能解决问题。(填上相应的序号)
① 小胖带了100元去买网球;
② 一箱装12桶;
③ 一桶有3个网球;
④ 每桶网球价格为6元。
18.(2024四下·平原期中)计算器上的开机键是 键,关机键是 键。
19.(2024四下·如城小学期中)已知A×B=100,则(A×2)×B= ,(A÷2)×(B÷2)= 。
20.(2024四下·盐都月考)一个数的百亿位和千万位上都是 5,其余各位上都是 0,这个数是 位数,写 作 ,用“亿”作单位,这个数的近似数是 。
21.太平洋的总面积达181344000km2,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是 。
22.(2024四下·海门月考)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行了5小时后,距离B地还有460千米,若再行40千米就到达了两地中点。则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23.(2024四下·海门月考)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某市每天要消耗118万双一次性筷子,相当于消耗42棵成年树木。照这样计算,该市一年(365天)消费的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 棵成年树木。
24.(2024四下·海门月考)根据a×b=48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a×(b×2)= (a×2)×(b×3)=
(a÷5)×b= (a×10)×(b÷10)=
25.(2024四下·海门月考) 2020年,武汉受疫情影响,物资匮乏,众多中央企业积极履职尽责,捐款捐物,截至2020年1月30日,61家中央企业捐款捐物总额达2090000000元。这个数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6.(2024四下·海门月考) 24×□40,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47□160≈47万,□里可以填的数有 个。
27.(2024四下·海门月考)在横线上填“>”“<”或“=”。
30亿 2999999999 208000000 2亿
820×50 8200×5 7×809 890×7
28.(2024四下·兰溪期中)在里填上“>”“<”或“=”。
0.99 ×1.10.99 6.626.602 23.9÷100.239×10
0.2分米2厘米 8.6×0.988.6 7.2×0.017.2×0.1
29.(2024四下·威县期中)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和,另一个内角是 °。按角分,这是一个 三角形。
30.(2024四下·盐都月考)格陵兰岛的面积是二百一十六万六千平方千米,横线上的数写作: ,这个 数是由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31.(2024四下·怀化期中)8×61×125=61×(125×8),为了计算简便,这样是根据乘法的 律和乘法的 律。
32.(2024四下·定州期中)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可以画 条高。
33.(2024四下·福田期中)在三角形ABC中,∠A=75°,∠B=40°,∠C= ,这是 三角形。
34.(2024四下·盐都月考)用 4个“5”和4个“0”,按要求写数。
(1)最小的八位数: ;
(2)读三个 0 的八位数: 。
35.(2024四下·定州期中)要使235×□7的积是四位数,□中最大能填 。
36.(2024四下·福田期中)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
37.(2024四下·平原期中)算一算。
102平方分米= 平方米 30分钟= 时
1时30分= 时 8.09吨= 吨 千克
2吨60千克= 千克
1306480000= 万= 亿≈ 亿(保留一位小数)
509720000= 万= 亿≈ 亿(保留两位小数)
38.(2024四下·平原期中)不计算,直接在里填上“>”、“<”或“=”
35×8×1435×(8×14) 325-147-53325-(147-53)
57×(13+8)57×13+8 125×32125×8×4
39.(2024四下·平原期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a厘米,一条腰长b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40.(2024四下·平原期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0°,它的顶角是 ,按角分这是个 三角形。
41.(2024四下·定州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7°和42°,另外一个内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42.(2024四下·宿城期中)学校食堂采购了25袋大米,每袋大米重175千克。从下边的竖式可知:
5袋大米重 千克,20袋大米重 千克,这些大米一共重 千克。
43.(2024四下·徐州八里中心小学期中)在里填上“>”“<”或“=”。
⑴90200009200000 ⑵28亿2800000000
⑶125×80250×40 ⑷10个一百万1亿
44.(2024四下·徐州八里中心小学期中)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约是20万,这个最大是 ,最小是 。
45.(2024四下·兰溪期中)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46.(2024四下·徐州八里中心小学期中)人口普查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人口数的十亿位、千万位和百万位上都是1,亿位上是4,十万位上是7,万位上是5,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
47.(2024四下·徐州八里中心小学期中)230×40的积是 位数,460×4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8.(2024四下·徐州八里中心小学期中)根据18×15=270,可知18×45= ,180×150= 。
49.(2024四下·如城小学期中)某市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约为11万人,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最少可能是 人,最多可能是 人。
50.(2024四下·如城小学期中)9+99+999+9999+4= 。
答案解析部分
1.100°;钝角
解:180°-40°×2
=180°-80°
=100°
100°是一个钝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100;钝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所以已知底角求顶角:180°-底角×2=顶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101×(8×125);800×125+8×125
解:808×125
=(101×8)×125
=101×(8×125)
808×125
=(800+8)×125
=800×125+8×125
故答案为:101×(8×125);800×125+8×125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abc=a(bc);因为8×125的积是一个整千数,所以先把808拆成101×8,再利用乘法结合律先算后面8与125的积计算会简便;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与这个数相乘,再求和,(a+b)c=ab+ac;先把808拆成800与8的和,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会使计算简便。
3.分配律
解:174×99+174=174×( 99 + 1 ),先算99+1的和,然后再乘174,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故答案为: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40;不变
解:(12+8)×2
=20×2
=40(厘米);
因为没有改变边的长短,所以把这个相框拼成长方形后,木条的长短不变。
故答案为:40;不变。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周长=相邻两边的和×2;
因为拉动平行四边形的边变成一个长方形,只是改变了形状,没有改变木条的长度,所以木条的长短不变。
5.87;乘法分配;(a+b)×c=ac+bc
解:102×87
=(100+2)×87
=87×100+2×87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故答案为:87;乘法分配;(a+b)×c=ac+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6.510×32
解:积最大的算式是510×32。
故答案为:510×32。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时,最大数做三位数的百位,第二大的数做两位数的十位;第三大的数做两位数的个位,第四大的数做三位数的十数,最小的数做三位数的个位,据此解答。
7.999999999;亿;9;9999;9999
解:最大的九位数是999999999,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亿。它是由9个亿、9999个万和9999个一组成的。
故答案为:999999999;亿;9;9999;9999。
最大的九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字都是9,最高位是亿位。亿级是几就表示几个亿,万级是几就表示几个万,个级是几就表示几个一。
8.二万八千;2.8
解:28000读作二万八千;
28000=2.8万。
故答案为:二万八千;2.8。
大数的读法:先将大数从右往左按四个数字为一级依次分为个级,万级,亿级,从最高位读起,每一级都先按个级读法来读再在末尾添上“亿”或“万”;每一级开头和中间的“0”都要读,不管连续出现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
大数的改写要注意:(1)只改写计数单位,先分级,找到需要改写的计数单位后点上小数点,最后千万不要忘了加上计数单位;(2)改写计数单位并求近似数,先改写,再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9.94×862;26×489
解: 要使乘积最大,算式是94×862;
要使乘积最小,算式是26×489。
故答案为:94×862;26×489。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时,将最大放在两位数首位,次大放在三位数的首位,中间的数做三位数的十位,最小的做三位数的个位,剩下一个做两位数的个位;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小,用最小的数做两位数的十位,中间的数做两位数的个位,剩下三个数,最小的做三位数的百位,次小的做三位数的十位,最大的做三位数的个位。
10.4007.5
解:40075020=4007.502万≈4007.5万。
故答案为:4007.5。
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然后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一位小数,在后面加上万字即可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大了;72
解:36×3-36
=108-36
=72,现在积比原来大了72。
故答案为:大了;72。
一个因数不变(0除外), 另一个因数乘3,积也乘3,则现在积比原来大了36×2=72。
12.55;锐角
解:(180°-70°)÷2
=110°÷2
=55°,这是个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55;锐角。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顶角的度数)÷2,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13.2.6;0.13;2.6
解:1.3×2.6=3.38
0.13×26=3.38
0.13×2.6=0.338。
故答案为:2.6;0.13;2.6。
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缩小100倍,则另一个因数也缩小10倍;
一个因数不变,积缩小100倍,则另一个因数也缩小100倍;
一个因数缩小100倍,积缩小1000倍,则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
14.104999;95000
解:一个数的近似值是10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104999,最小是95000。
故答案为:104999;95000。
根据四舍五入法分析,这个数最大时,用的是舍去,舍去的最大数,第一个是4,后面的都是9;这个数最小时,用的是五入,入上的最小数,第一个是5,后面的都是0。
15.>,>,<,<
解:555000550600
540000000504900000
5699000570 万
50 亿5010000000
故答案为:>;>;<;<。
整数比较大小,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相等的,从左边第一位比起,第一位大的,这个数就大,第一位相等的,就从左边第二位比起,第二位大的,这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6.11;5
解:8+4=12(cm),8-4=4(cm),所以第三条边可能是5cm,6cm,7cm,8cm,9cm,10cm,11cm,因此最大是11cm,最短是5cm。
故答案为:11;5。
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已知两边,第三条边的取值范围是:任意两边之差<第三条边长度<任意两边之和。
17.①②④
解:100-12×6
=100-72
=28(元)
要选取下面①②④才能解决问题。
故答案为:①②④。
一箱装的桶数×每桶的钱数=一箱的钱数,100元-一箱的钱数=还剩的钱数。
18.ON;OFF
解:计算器上的开机键是ON键,关机键是OFF键。
故答案为:ON;OFF。
依据对计算器的认识填空。
19.200;25
解:(A×2)×B=100×2=200
(A÷2)×(B÷2)=100÷(2×2)=25
故答案为:200;25。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
两个因数缩小的倍数相乘,就是积缩小的倍数。
20.十一;50050000000;501亿
解:这个数是十一位数,写作:50050000000;
50050000000≈501亿。
故答案为:十一;50050000000;501亿。
一个自然数含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
亿以上数的写法:先分级,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如果是非整亿数,先分级,找到千万位,再把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数,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21.18134.4万;1.8亿
解:181344000÷10000=18134.4万;
181344000≈1.8亿。
故答案为:18134.4万;1.8亿。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需要保留的下一位数,是0~4舍去,是5~9向前一位进一。
22.76
解:(460-40-40)÷5
=380÷5
=76(千米)
故答案为:76。
460千米没有到中点,说明剩下的路程超过中点40千米,因此用剩下的路程减去40千米就是路程的一半,再减去40千米就是5小时行驶的路程。用5小时行驶的路程除以5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时行的路程。
23.15330
解:42×365=15330(棵)
故答案为:15330。
用该市1天消耗树木的棵数乘一年的天数即可求出该市一年需要消耗树木的棵数。
24.960;2880;96;480
解:a×(b×2)=960;(a×2)×(b×3)=2880
(a÷5)×b=96;(a×10)×(b÷10)=480。
故答案为:960;2880;96;480。
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另一个乘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25.二十亿九千万;209000;21
解:2090000000读作:二十亿九千万;2090000000=209000万≈21亿。
故答案为:二十亿九千万;209000;21。
读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往下读,亿级和万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只是要在后面加上“亿”或“万”,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去掉万位后面的0,在后面加上万字即可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根据千万位数字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即可。
26.3;5
解:24×□40,要使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1、2、3,最大可以填3;47□160≈47万,□里可以填的数有0、1、2、3、4,共5个。
故答案为:3;5。
第一问:三位数乘两位数,最高位数字的乘积满十(包括进位),积就是五位数;最高位数字的乘积不满十(包括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第二问:要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所以万位数字小于5。
27.>;>;=;<
解:30亿=3000000000,所以30亿>2999999999;2亿=200000000,所以208000000>2亿;
820×50=8200×5;890>809,所以7×809<890×7。
故答案为:>;>;=;<。
前两题把数字改写后比较大小;第三题根据积不变的规律比较大小;第四题一个乘数相等,另一个乘数大的积就大。
28.0.99 ×1.10.99 6.626.602 23.9÷100.239×10
0.2分米2厘米 8.6×0.988.6 7.2×0.017.2×0.1
解:因为1.1>1,所以0.99 ×1.10.99
6.626.602
23.9÷10=2.39,0.239×10=2.39,所以23.9÷100.239×10
0.2分米2厘米
因为0.98<1,所以8.6×0.988.6
因为0.01<0.1,所以7.2×0.017.2×0.1。
故答案为:>;>;=;=;<;<。
一个数(0和负数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所得的商大于原来的数;反之,商小于原来的数;一个数(0和负数除外)乘小于1的数,所得的积小于原来的数,反之,积大于原来的数;
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两位;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0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三位,然后比较大小。
29.81;锐角
解:180°-44°-55°
=136°-55°
=81°
因为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按角分,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81;锐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180°减去已知的两个内角就等于未知的内角;
三角形按角分:如果三个内角都锐角,则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如果内角中有一个直角,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内角中有一个钝角,则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30.2166000;216;6000;217
解:二百一十六万六千写作:2166000,
这个数是由216个万和6000个一组成的,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217万。
故答案为:2166000;216;6000;217。
第一空: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第二空:万级上的数是216,由216个万组成;个级上的数是6000,由6000个一组成;
第三空: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如果是非整万数,先分级,找到千位,再把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万位后面的数,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1.交换;结合
8×61×125
=61×125×8
=61×(125×8)
第一步利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了因数8和61的位置,第二步利用了乘法结合律先计算125与8的积,所以是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
故答案为:交换;结合。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2.无数
解: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可以画无数条高。
故答案为:无数。
平行四边形每组对边之间的垂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33.65°;锐角
解:∠C=180°-75°-40°=65°,三个角都是锐角,这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65°;锐角。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用三角形内角和减去∠A和∠B的度数即可求出∠C度数。根据三个角的大小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34.(1)50000555
(2)50050505(50500505)
解:(1)最小的八位数:50000555;
(2)50050505读作:五千零五万零五百零五,
50500505读作:五千零五十万零五百零五,
读三零的八位数是50050505(50500505)。
故答案为:(1)50000555;(2)50050505(50500505)。
(1)最小的数就是把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因为0不能放在最左边,所以放在第二位;
(2)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5.3
解:要使235×□7的积是四位数,□中可以填1、2、3,最大能填3。
故答案为:3。
三位数乘两位数,最高位数字的乘积满十(包括进位),积就是五位数;最高位数字的乘积不满十(包括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36.90°;100°
解: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40°,它的顶角是180°-40°-40°=100°。
故答案为:90°;100°。
直角三角形最大角是90°,所以另外两个锐角度数和就是90°;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度数相等,用三角形内角和180°减去两个底角度数即可求出顶角的度数。
37.1.02;0.5;1.5;8;90;2060;130648;13.0648;13;50972;5.0972;5.10
解:102÷100=1.02(平方米),所以102平方分米=1.02平方米
30分钟=0.5时
1时30分=1.5时
(8.09-8)×1000=90(千克),所以8.09吨=8吨90千克
2×1000+60=2060(千克),所以2吨60千克=2060千克
1306480000=130648万=13.0648亿≈13亿
509720000=50972万=5.0972亿≈5.10亿。
故答案为:1.02;0.5;1.5;8;90;2060;130648;13.0648;13;50972;5.0972;5.10。
单位换算,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从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需要保留的下一位数,是0~4舍去,是5~9向前一位进一。
38.35×8×1435×(8×14) 325-147-53325-(147-53)
57×(13+8)57×13+8 125×32125×8×4
解:35×8×14=35×(8×14)
325-147-53<325-(147-53)
57×(13+8)>57×13+8
125×32=125×8×4。
故答案为:=;<;>;=。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被减数相等,减数越小,差越大;
应用乘法分配律57×(13+8)=57×13+57×8,所以57×(13+8)>57×13+8;
32=8×4,所以125×32=125×8×4。
39.(2b+a)
解:b×2+a=(2b+a)(厘米)。
故答案为:(2b+a)。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它的周长=腰长×2+底边的长。
40.120°;钝角
解:180°-30°×2
=180°-60°
=120°;按角分这是个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120°;钝角。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三角形的内角和-底角的度数×2;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41.101;钝角
解:另一个内角:180°-37°-42°=101°,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101;钝角。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用三角形内角和减去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出另外一个内角的度数,根据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确定三角形的类型。
42.875;3500;4375
解:175×5=875(千克)
175×20=3500(千克)
875+3500=4375(千克)。
故答案为:875;3500;4375。
用竖式计算175×25时,先算175×5,再算175×2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3.;;;
解:(1)90200009200000 ;
(2)28亿2800000000 ;
(3)125×80=10000,250×40=10000,所以125×80250×40;
(4)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所以10个一百万1亿。
故答案为:(1);(2);(3);(4)。
第一题:902万<920万;
第二题:28亿就是28后面有8个0;
第三题: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判断;
第四题:100个一百万是一亿。
44.204999;195000
解:204999≈20万,195000≈20万,
这个最大是204999,这个数最小是195000。
故答案为:204999;195000。
根据四舍五入法分析,这个数最大时,用的是舍去,舍去的最大数,第一个是4,后面的都是9;这个数最小时,用的是五入,入上的最小数,第一个是5,后面的都是0。
45.180
解: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故答案为:180。
三角形无论大小,内角和都是180度。
46.1411750000;141175;14亿
解:这个数写作:1411750000;
1411750000=141175万;
1411750000≈14亿。
故答案为:1411750000;141175;14亿。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如果是整万数,直接省略万位后面的4个0,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如果是非整亿数,先分级,找到千万位,再把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数,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47.四;两
解:230×40=9200,积是四位数;
460×45=20700,积的末尾有两个0。
故答案为:四;两。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据此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填空。
48.810;27000
解:18×45=18×15×3=270×3=810,
180×150=18×10×15×10=18×15×100=270×100=27000。
故答案为:810;27000。
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相乘,就是积扩大的倍数。
49.105000;114999
解:105000≈11万,114999≈11万,
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最少可能是105000人,最多可能是114999人。
故答案为:105000;114999。
根据四舍五入法分析,这个数最大时,用的是舍去,舍去的最大数,第一个是4,后面的都是9;这个数最小时,用的是五入,入上的最小数,第一个是5,后面的都是0。
50.11110
解:9+99+999+9999+4
=9+99+999+9999+1+1+1+1
=(9+1)+(99+1)+(999+1)+(9999+1)
=10+100+1000+10000
=11110
故答案为:11110。
先把4化为1+1+1+1,再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