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 第八课 红蜻蜓 音乐教案 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 第八课 红蜻蜓 音乐教案 湘艺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3-25 17: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红蜻蜓》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在指挥和旋律线的学习中,掌握3/4的强弱关系,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知识与技能: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运用均匀的气息、和谐的声音初步学会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难点:记忆歌词,学会处理音乐中的渐强和渐弱。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红蜻蜓》。
教材解读:
《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成,至今已有四十年,它在日本广为流传。歌曲是3/4拍的分节歌,全曲只有八个小节,却非常深情、流畅。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从G--C达十一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在主音C而写成,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歌曲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引起回忆,想到童年时代的生活,使人神往。演唱时委婉、动听,富于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钢琴 红蜻蜓贴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
1、创设回忆的情境,聆听《晚霞中的红蜻蜓》,在背景旋律中回忆童年美好的故事,并告诉老师是谁带领着你回到了童年,回到了以前。
2、生回答红蜻蜓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童谣,带领学生一起了解作者三木露风,走进他的家乡,走进日本,拓展学生视野。
3、揭示课题。
二、聆听歌曲
初听《红蜻蜓》 ,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生:优美抒情......
讲解3/4拍的强弱规律,并指导学生划拍。
3、复听音乐,带着小蜻蜓和老师一起划三拍子。
找出乐谱中的渐强及渐弱记号。
师:你能说出歌曲中力度记号的名称吗?
生:生找并说出名称与力度记号的作用。
学唱歌曲
(一)学唱高声部。
1、学生跟随老师琴声,用wu哼唱高声部旋律。
2、了解旋律线在旋律中的表现,并与老师一起随音乐一起划旋律走向。
(注意强弱在音乐中的表现)
按照节奏并加入指挥手势朗读歌词,强调难点乐句。
3 6 5. 6 /1 6 5 6 5 3/
停歇在 那 竹 竿 尖上.
4、随琴声听唱第一,第二段高声部歌词1--2遍。
5、学生齐唱第三段歌词。
6、师指挥,生随乐演唱《红蜻蜓》
(二)学唱低声部
1、生听范唱找低声部。
2、师弹低声部,生模唱。
3、师弹低声部,生唱低声部旋律。
4、师弹低声部,生唱低声部歌词。
(三)合唱《红蜻蜓》
1、请一名学生和老师合唱,生听。
2、播放《红蜻蜓》范唱,生分组合唱,师指挥。要求:声音和谐统一。
歌曲处理。
师:注意观察歌曲中的强弱记号演唱。
A:第一段:领唱 第二段、第三段分成两组合唱。师生共同评价。
难点:(处理感情:f 和 p 在演唱中的运用)
五、课堂拓展 追忆童年
1、师:同学们,美好的童年总是给我们太多的回忆,童年是美丽的,最让童年的你开心的事是什么?
2、师:带领大家一起回忆童年往事
3、小小作词家
六、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红蜻蜓
指挥图示 旋律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