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18 18:0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鱼类的形态与结构特征。
2、能说出鱼类的形态特征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能力目标:1、提高观察动物并总结规律的能力。
2、学会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和小组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热情。
2、培养热爱生命、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团结协作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生物学科好奇心强,有强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知欲。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探究的能力。我们学校正在推广分组教学,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可利用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我探究,小组讨论模式来学习新知。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鱼类的形态与结构特征。
2、能说出鱼类的形态特征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难点:1、能说出鱼类的形态特征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知识链接复习
在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中水螅、轮虫、蚯蚓、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蚌、蜻蜓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知道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类依据是是否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连贯性和条理性。对整体知识框架加强印象。
活动2【活动】讨论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简单介绍下多种多样的鱼类大家族,一提到鱼类,同学们都有所了解,那你是从什么渠道了解到了鱼类呢?
设计意图:
积极思维,收集生活信息。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去思考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小组讨论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活动3【活动】操作实验:观察鲫鱼
我们以生活中最常见的淡水鱼-鲫鱼为例,了解下鱼类的特点:观察讨论鲫鱼的外部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完成以下探究:
看:
观察鲫鱼外部形态。
1回答:鲫鱼的体表结构组成是什么?身体分为几部分?
想:
(1)、鲫鱼这样的体型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2)、鲫鱼的体表上、下的颜色是否一致,为什么?
2将鲫鱼放在盛有清水的水槽中,观察鲫鱼的运动,鲫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 各有多少个?
想:
(1)、鱼鳍在运动过程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什么是奇鳍和偶鳍?
3鲫鱼身体两侧的鳞片上的小孔是什么?
想:
(1)、鲫鱼身体两侧的鳞片上的小孔有什么作用?
摸:
尝试用手去抓住鲫鱼,容易吗?再用手在鲫鱼的体表摸一摸,什么感觉?
注意口与鳃盖内是否相通?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在小组合作中体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团体合作的乐趣。学生成了课堂的小主人,教师只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又是引导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说明动物和环境的适应性。让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21教育网
注意: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把解决。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4【活动】探究鲫鱼是如何呼吸的?
观察视频:水中的鱼,它的口一张一合的是在做什么?是取食?喝水?还是……
实验:用滴管吸取红墨水滴在鲫鱼口的前部,观察发生的现象。
仔细观察口和鳃的运动规律;轻轻翻开鲫鱼的鳃盖,观察鱼鳃的颜色。
想一想,这和鲫鱼的呼吸作用有什么关系?
如何购买新鲜的鱼?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培养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力。与之前习得的循环系统知识相联系。对所学思维方式应用,各组间交流学习。增加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自身感受和思考总结加深印象。21cnjy.com
联系生活经验,学以致用。
活动5【活动】由观察的鲫鱼拓展到到鱼类的特点
将主要讨论鱼类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
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身体多成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讨论:
谈一谈鱼类哪些特点与它的水生生活相适应?
小组总结,交流谈论结果。表达交流:
1、呼吸器官:鳃,富含毛细血管;
2、运动依靠尾部和鳍的摆动;
3、体表覆盖鳞片,体表粘滑;
4、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5、身体呈流线型。
活动6【讲授】知识拓展
组织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有趣鱼类的故事。
补充常识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观看图片。教师介绍一些有趣的鱼类例如:“跳跳鱼” 、河鲀、深海鮟鱇等。
展示环境改变影响鱼类生活的例子,呼吁爱护环境,爱护生命。
设计意图:
培养语言沟通能力。将生物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鼓舞学生多去观察、
拓展学生知识面。
向学生渗透关注自然,保护环境,让生物圈成为我们共同的家的思想。
活动7【活动】活动点评与总结
表扬表现突出、想法独特的小组或同学,鼓励其他小组。保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信心。
活动8【练习】总结与练习
评测练习:
选择题:
1、当人从潜水滩上走过时,水中的鱼会迅速游开,这是因为( )。
A、鱼能通过眼睛看见有人走过来
B、鱼能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变化
C、鱼耳能听到水声
D、通过鼻孔鱼感知了水的波动
2、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
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3、能破坏水域环境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氮气 B、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染物
C、二氧化碳、氧气 D、氢气、二氧化碳
4、在鱼类养殖中,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品种,著名的“四大家鱼”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是( )。
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鳙鱼、鲫鱼、带鱼、草鱼 D.鲤鱼、青鱼、带鱼、鲢鱼
思考题:
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后(尤其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鱼便停止浮头。联系前面学过的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9【作业】完成练习
评测练习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