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法学法指导【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纪年法学法指导【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5 10:2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时间与纪年
历史纪年法
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课程标准:了解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初步掌握计算历史时间和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并能够在历史叙述中运用这些方法。
目录

公元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民国纪年法
封建纪年法
壹:公元纪年法
(一)公元纪年的含义:
公元纪年法是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纪年方法,简称为公历、阳历。
它是以耶稣出生的年份作为公元元年(1年);
公元后的年份,简称为公元×× 年(英文简称AD),“公元”二字也可省略;
公元前的年份称为公元前×× 年(英文简称BC)。
(二)公元纪年包括:公元(公元前)、世纪、年代
1、公元前年代数字是从大到小排列,公元前的“前”字不能省略;公元后年代数字是按从小到大排列,没有公元0年。
2、世纪:一个世纪一百年(公元1世纪为100年),并按顺序依次称为公元前××世纪或公元××世纪。
1年—— 100年 公元1世纪 前100年——前1年 公元前1世纪
101年—— 200年 公元2世纪 前200年——前101年 公元前2世纪
201年---300年 公元3世纪 前300年——前201年 公元前3世纪
301年---400年 公元4世纪 前400年——前301年 公元前4世纪
401年---500年 公元5世纪 前500年——前401年 公元前5世纪
501年---600年 公元6世纪 前600年——前501年 公元前6世纪
601年---700年 公元7世纪 前700年——前601年 公元前7世纪
701年---800年 公元8世纪 前800年——前701年 公元前8世纪
801年---900年 公元9世纪 前900年——前801年 公元前9世纪
901年—— 1000年 公元10世纪 前1000年——前901年 公元前10世纪
1001年——1100年 公元11世纪 前1100年——前1001年 公元前11世纪
1101年——1200年 公元12世纪 前1200年——前1101年 公元前12世纪
公元纪年的年份、世纪对应表
壹:公元纪年法
公元纪年的某一年代是多少世纪的计算方法:
①如年代为1-100,则属于公元1世纪。如年代为前100-前1,则属于公元前1世纪。
如:65年 公元1世纪;前80年 公元前1世纪
②如年代是3位数 ,则用年代的百位数字加1就得到这个年代所属的世纪。
如:678年 6+1=7 公元7世纪;前221年 2+1=3 公元前3世纪
③如年代是4位数,则用年代的千位和百位两位数字加1就得到这个年代所属世纪。
如:2023年 20+1=21 公元21世纪;前1046年 10+1=11 公元前11世纪
壹:公元纪年法
年代:每世纪中以10年为一个年代;每个世纪的后90年依次称为一十年代、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九十年代。
前半期(上半叶):每一世纪的前50年;后半期(下半叶):每一世纪的后50年。
早期(前期):每一世纪的前30年;中期:每一世纪的中间40年;晚期(后期):每一世纪的后30年。
公元纪年的年代、世纪前后期判定方法
思考:公元前5世纪的前期指何时到何时?那5世纪呢?
壹:公元纪年法
公元前数字大的为早期,数字小的为晚期;公元后数字小的为早期,数字大的为晚期。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请问这一年处在( )
A.19世纪早期 B.19世纪晚期
C.20世纪早期 D.20世纪晚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请问这一年处在( )
A.公元前3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晚期
C.公元前2世纪早期 D.公元前2世纪晚期
壹:公元纪年法
B
C
1.公元前221年,是_____世纪_____年代。
2.公元前509年,是_____世纪____期。
3.1840年,是_____世纪_____年代。
4.1453年,是_____世纪____期。
5.19世纪晚期,指的是____年-____年。
6.公元前1世纪前期,指的是____年-____年。
7.20世纪40年代,指的是____年-____年。
8.公元前8世纪50年代,指的是____年-____年。
年份、世纪、年代换算
1940-1949年
壹:公元纪年法
公元前6世纪晚期
19世纪40年代
15世纪中期
1870-1899年
BC99-BC70年
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BC750-BC759年
贰:封建纪年法
释义:在封建社会时期用帝王的谥号,庙号和年号的纪年方法。
年号:封建帝王所定的纪年名称,最早的年号是汉武帝所定的"建元",最后的年号是清代的"宣统"。
谥号:从西周开始(秦朝不曾采用),古代帝王,贵族和大臣等死后,由后人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褒贬而给予的称号。谥号有褒、怜、贬三种寓意,如周文王,"文"汉武帝的"武",孝文帝之"孝文"等,都含有褒之意;周厉王之"厉",隋炀帝之"炀"等则含贬意;周平王之"平",汉殇帝之"殇"就是有怜悯和同情之意了。
庙号:是和封建宗法祭祀相联系的一种专有称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奉入宗庙立室祭祀时,都要给予相称的尊号为某祖、某宗,这就是庙号。除少数皇帝的庙号例外,一般的来说,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称"祖",第三代以后的多称"宗"前者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后者如唐太宗,宋真宗等等。
贰:封建纪年法
使用封建纪年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庙号、谥号和年号的区别 :一般来说,帝王的谥号最后一字往往是"王"和"帝",而且从时间上看,唐以前的皇帝由于谥号还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两个字)。所以多用谥号称皇帝。如周文王,汉景帝等等。唐到宋元时期,皇帝的谥号变得越来越复杂,有的皇帝的谥号字数增加到10多个字,于是,一般都用庙号称皇帝。庙号往往不是"祖"就是"宗",如唐太宗,宋术祖等。明朝到清朝时期,由于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故常用年号称皇帝,如崇祯,康熙,光绪等等。
年号纪年不仅是我国的一种纪年法,而且还影响到朝鲜、日本等国,如今日本仍然使用天皇的年号纪年。
叁:民国纪年法
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国家纪年方式,由中华民国政府规范颁布,表记时称作中华民国××年,简称民国××年,这种纪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
民国年换算成公元年公式:公元年=1911+民国n年;(或1912+民国n-1年)
公元年换算民国年公式:民国年=公元年-1911(即计算思路是把1911年当成了民国零年)。
民国是1912年成立的,即1912年是民国一年或者民国元年,而民国零年是不存在的(这与西历公元年一样,没有公元零年的),即1911年为民前一年,第二年1912年就为民国一年了.
叁:民国纪年法
1.民国4年,是_____年。
2.民国10年,是_____年。
3.民国38,是_____年。
4.1931年,是民国_____年。
5.1945年,是民国_____年。
6.是否存在民国50年?为什么?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
不存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大陆再无民国年号。
1915年
1921年
1949年
民国20年
民国24年
肆: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根据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组合来纪年的。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干支纪年就会出现“六十一甲子”的现象了。
肆:干支纪年法
三千多年前古人已很熟练地用干支来纪日;
西汉末开始又用干支来纪年,
干支纪年已成为中国特有的独立完整的历法系统,即"干支历"。
课本中涉及到干支纪年,
如"岁在甲子(指公元184年),天下大吉",
"甲午中日战争"(指1894年),
戊戌变法(指1898年),
辛丑条约(1901年)
辛亥革命(指1911年)等。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