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课件18张PPT+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课件18张PPT+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18 22:20:17

文档简介

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1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生物的分类等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以概念为主,不容易记忆和理解。因此选区大量资料作为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己对生物进行分类,也可以考核学生的理解情况。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她们对于生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己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时就浅显的接触了生物的分类例子,又因学生对生活实际中商店中的东西分类摆放情况很了解,这对学生接受本节课内容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教学难点:描述种的概念。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
师出示幻灯片,提问思考:当我们去商品繁多超市买钢笔,会去以下哪个区域买呢?要买裤子呢?为什么?
讲述:这说明超市里的商品的摆放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方法的。而目前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现有的生物估计有400多万种,它们有的形态结构相似,有的彼此千差万别,我们怎样认识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呢?我们可以采用类似商品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的分类,引入新课。
活动2【导入】新课教学:
一、生物分类的依据:
师出示学习目标,举例讲解生物分类的概念及目的并板书。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师出示幻灯片,共同和学生进行一项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从画面中寻找哪些生物是属于植物、哪些属于动物,为什么?
请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得出答案。通过活动加深对生物分类依据的理解,并且强调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等,将生物分成若干个类群。(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真菌)
师举例讲述生物分类的原则:同则并,异则分。
活动3【导入】二、生物分类的等级: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文、观察图示,自主学习分类等级的名称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师讲述:我们寻找一个同学是根据他的一些特征来寻找,这些特征能区别其他同学。同样生物界中有许多生物,为了便于我们认识它们,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分类,那么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时,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其次是门,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它们是一一从属的关系。(见幻灯片图示)
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对人和黑猩猩进行分类(师提供以下内容:人是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的动物,黑猩猩是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猩猩科黑猩猩属黑猩猩种的动物),通过电子白板让学生完成。
结合课文,找一位学生描述“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种的特征。
种的概念: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总结种的特点: 1.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 2.生态分布基本相同。 3.能繁殖后代,且后代也具有生殖能力。
活动4【导入】讨论:驴和马是否同属一种生物?为什么?
活动5【导入】观察插图,在图上发现动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的分类单位越小;相似程度越小,亲
活动6【导入】练习巩固:(见课件) 课堂小结: 拓展练习: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活动7【导入】课后反思:
新教材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观察身边的事物将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及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猜想,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作用。本节课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配合非常默契,效果较好。
活动8【导入】板书:
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一、生物分类的依据
1、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营养方式的不同
3、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4、生物进化过程中相互间的亲疏远近关系
二、生物分类的等级
1、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2、种又称物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3、种是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1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生物的分类等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以概念为主,不容易记忆和理解。因此选区大量资料作为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己对生物进行分类,也可以考核学生的理解情况。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她们对于生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己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时就浅显的接触了生物的分类例子,又因学生对生活实际中商店中的东西分类摆放情况很了解,这对学生接受本节课内容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教学难点:描述种的概念。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
师出示幻灯片,提问思考:当我们去商品繁多超市买钢笔,会去以下哪个区域买呢?要买裤子呢?为什么?
讲述:这说明超市里的商品的摆放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方法的。而目前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现有的生物估计有400多万种,它们有的形态结构相似,有的彼此千差万别,我们怎样认识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呢?我们可以采用类似商品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的分类,引入新课。
活动2【导入】新课教学:
一、生物分类的依据:
师出示学习目标,举例讲解生物分类的概念及目的并板书。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师出示幻灯片,共同和学生进行一项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从画面中寻找哪些生物是属于植物、哪些属于动物,为什么?
请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得出答案。通过活动加深对生物分类依据的理解,并且强调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等,将生物分成若干个类群。(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真菌)
师举例讲述生物分类的原则:同则并,异则分。
活动3【导入】二、生物分类的等级: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文、观察图示,自主学习分类等级的名称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师讲述:我们寻找一个同学是根据他的一些特征来寻找,这些特征能区别其他同学。同样生物界中有许多生物,为了便于我们认识它们,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分类,那么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时,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其次是门,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它们是一一从属的关系。(见幻灯片图示)
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对人和黑猩猩进行分类(师提供以下内容:人是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的动物,黑猩猩是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猩猩科黑猩猩属黑猩猩种的动物),通过电子白板让学生完成。
结合课文,找一位学生描述“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种的特征。
种的概念: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总结种的特点: 1.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 2.生态分布基本相同。 3.能繁殖后代,且后代也具有生殖能力。
活动4【导入】讨论:驴和马是否同属一种生物?为什么?
活动5【导入】观察插图,在图上发现动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的分类单位越小;相似程度越小,亲
活动6【导入】练习巩固:(见课件) 课堂小结: 拓展练习: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活动7【导入】课后反思:
新教材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观察身边的事物将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及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猜想,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作用。本节课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配合非常默契,效果较好。
活动8【导入】板书:
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一、生物分类的依据
1、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营养方式的不同
3、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4、生物进化过程中相互间的亲疏远近关系
二、生物分类的等级
1、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2、种又称物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3、种是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课件18张PPT。欢迎各位老师指导同学们,如果你要去商品繁多的超市买钢笔,你会去以下哪个区域买呢?要买裤子呢?为什么?服装区饮料区生鲜区家电区体育用品区文具区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本节目标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生物分类的概念: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主要是依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它们并加以利用。ABCDEFMNS二.生物分类的依据: 1.形态结构特征; 2.营养方式; 3.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生物分类的原则:同则并,异则分常见的生物分类   生物分类应用分类系统来安排每一种生物。每一种生物在生物分类系统中都有其特有的位置。分类系统是按等级排列的,好象台阶一样。分类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三.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的分类等级 猫虎豹狼狗 黑猩猩人 生物种的概念及其特征 种:又称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其主要特征是:1.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2.生态分布基本相同。
3.能繁殖后代,且后代也具有生殖能力。   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1.下列属于生物分类依据的是( ) A.形态结构特征???????????????? B.营养方式 C.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D.以上都是
2.如果增加“亚纲”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 A.界与门之间??????? B.门与纲之间 C.纲与目之间??????? D.科与属之间
3.在生物分类单位中,最高和最低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门、界?? B.界、科?? C.纲、种?? D.界、种 DCD练习巩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则越小 B.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则越大 C.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远 D.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近
5.在下列分类单位中,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纲?? B.目? ? C.科?? D.属
DD知识总结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仔细观察下列六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肾蕨油松葫芦藓玉米水绵向日葵活动1: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玉米、向日葵、油松肾蕨、葫芦藓、水绵玉米、向日葵油松玉米向日葵肾蕨、葫芦藓水绵肾蕨葫芦藓水绵玉米向日葵油松肾蕨葫芦藓水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