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19 08:15:29

文档简介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1教学目标
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2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初中生物科有了大概的了解,并逐渐认识到生物的重要性,从而根据以往经验探索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本学期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内容较多,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 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本学期学生的不足之处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不积极,不善于回答问题,师生互动困难,影响课堂进度。 2、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老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点,一些学生还是记不住。 3、作业不够认真,效率不高,甚至课下有抄袭现象。
为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将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具体措施如下: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和创新。
2、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加深记忆。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3、坚持课前复习提问及时巩固上节知识点。课堂精讲多练,留下较多时间让学生记忆当节内容。
4、多与学生交流,个别辅导,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抓好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提高。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3重点难点
说出植物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说出孢子植物的类群及主要特征
4.1.2学时重点
孢子植物的类群及主要特征
4.1.3学时难点
孢子植物的类群及主要特征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检查,大家来找茬
导入新课: 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常见的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思考问题:
(1)你认识图片中的哪些植物?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发 现了什么问题?
(2)你还收集到哪些植物图片?(学生上前展示图片)学生经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植物形形色色,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各异,植物世界五彩缤 纷,绚丽多彩。
活动2【活动】活动
活动一:藻类植物 (1)创设情境: 一个学生出示一个水已经变绿的鱼缸,然后提出问题:
]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 引起其他学生们的议论,有的说是鱼排出的粪便染绿的。有的猜水中生有绿色植物。有的说是因为水中生有大量的藻类植物…… 设计思想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降低了知识的起点,缩短了课本和生活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同时提醒学生,平
时要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2)实验: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上P3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A你所观察到的藻类植物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
B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
C它们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D对于藻类植物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爱护实验器材
②正确使用显微镜
③仔细观察。最后把学生中存在的有共性的问题拿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通过学生课前查找的资料和课上的观察、讨论和交流,很容易回答出前两个问题,但对于第3个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设计思想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给出思考题,使学生学习的目标具体、明确,避免盲目性。同时为下面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埋下了伏笔,也有利于学生对将这三类植物进行对比。
(3)展示成果: 最后,教师把学生做的好的临时装片(衣藻、水绵)用显微投影来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概括出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 设计思想通过展示成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活动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根据平日的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趁此机会用课件来展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二者有相似之处,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实验: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及其生活习性 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上P4的步骤进行,有条件的学校用盆栽的葫芦藓和铁线蕨为实验材料,没有条件的可以观察标本或图片。 学生:思考屏幕上的问题: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吗?B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植株高矮一样吗?C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环境。
3、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录像,通过观看,回顾这三类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生活环境,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说出种子植物的类群及主要特征。了解我国的珍稀植物
4.2.2学时重点
种子植物的类群及主要特征
4.2.3学时难点
种子植物的类群及主要特征
4.2.4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活动
活动一: 教师:在初一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学生:思考问题:1.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哪些器官?
2.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方式很特殊,称为什么?
3.绿色开花植物又被称为什么植物?为什么?
活动二:裸子植物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录像“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殖过程”。 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松树的球果”进行观察。通过课前的实地考察和课上的观察,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进行对比,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结: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但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一类比较高等的植物。) 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举例说出自己知道的几种裸子植物的名称,展示课前收集到的相关图片、录像。通过成果展示和资源共享,学生知道,我国的裸子植物资源丰富,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
活动三:探究水生被子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步骤:(1)教师播放录像:几种水生被子植物及其生活环境。 (2)学生6人一组,尝试提出有关水生被子植物适应水生生活的问题(先猜测)。
(3)根据自己的猜测,作出相应的假设。
(4)利用推荐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作出的假设。
(5)得出结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6)小组内讨论:水生被子植物是如何适应水生生活的。最后全班交流。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中的被子植物有其特定的适应方式:生活在陆地上的,根系发达。生活在水中的,体内通常有气道,以运输氧气,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借助水的流动为其传播果实和种子。 设计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通过看录像来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和设计实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
活动四: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前查找的资料,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来讨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设计思想这样的交流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达自己见解,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 活动五:关注我国的珍惜植物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幅我国珍惜植物的图片. 师生:共同来关注这些稀有资源。
活动五:关注我国的珍惜植物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幅我国珍惜植物的图片. 师生:共同来关注这些稀有资源。
课内评价:学生独立完成P32的自我评价5,思维拓展2,然后组内互评。 课外延伸:实地考察校园内的绿色植物,拍成照片并进行分类,同学之间相互分享。
活动2【练习】活学活用
活学活用
1.水绵、海带、衣藻、紫菜等植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有根状体 B.都有叶状体 C.都能固着生活在海底 D.都能释放氧气 2.藻类植物都没有( )[ A.根、茎分化 B.茎、叶分化 C.叶、根分化 D.根、茎、叶的分化
3.下列植物不属于苔藓植物的是( ) A.葫芦藓 B.墙藓 C. 紫菜 D.地钱4.蕨类植物没有( ) A.根 B.茎 C.叶 D.花 5.肾蕨的地上部分是植物的( ) A.整个植物体 B.根、茎、叶 C.茎和叶子 D.叶片和叶柄 6.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这两类植物间的主要区别是( ) A.苔藓类由孢子繁殖,而蕨类由种子繁殖 B.苔藓是自养生物,而蕨类是异养生物 C.苔藓类没有发育完善的输导组织,而蕨类具有真正的根、茎、叶 D.苔藓类主要生长在潮湿处,而蕨类则常生长在水中 7.松树在受精的过程中( ) A.须在 水中进行 B.在阴湿的环境中进行 C.脱离了水的限制 D.要在雨季中进行 8.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美称的国家是( ) A.法国 B.中国 C.俄罗斯 D.加拿大 9.俗称“白果树”的植物是( ) A.银杉 B.水杉 C.银杏 D.苏铁
课件29张PPT。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思考并且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区分出这些植物所属植物类群 吗?
(2)这些植物类群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3)那些较高级,那些较为低级?用进化学的角度看他们是如何完成进化的?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是指能结种子的,并且是由种子发育而成的植物。松树的球果和种子桃树的果实和种子通过比较 ,你发现了什么?松树的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而桃树的种子是有果皮包被的。而松树和桃树的共同之外是都产生种子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征1、能够产生种子,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2、根、叶、茎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干旱的地方。裸子植物举例 落叶大乔木,高35-42m,胸径1.6-2.4m。中国特有种和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活化石”。20世界40年代在湖北、四川、湖南三省交界地区、生于海拔(800)1000-1200(1500)m的山谷潮湿和轻度积水处。在中国已广为栽培。国外各大植物园也有引种。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
水杉裸子植物银杏向日葵玉米水稻花生白菜茄被子植物特征:(1)一般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3)生殖不需要水,所以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4)为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举例甘草 多年生草本,高0.4-1m。根和根状茎粗壮,根味甜。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7。总状花序,花蓝紫色。荚果条形,镰刀形或弯曲成环形。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生于砂地、盐渍化草地和荒漠。前苏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也有分布。为著名中药材。
被子植物举例龙眼 常绿乔木,高10—10(40)m,胸径1m。复叶长15—30cm,小叶4—5对,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在型圆锥花序顶生或近枝顶腋生,密被星状毛。果近球形,直径1.2—2.5cm,外果皮革质,稍粗糙或近于光滑。种子由甜味肉质假种包围。海南、云南、广东、广西、贵州有野生树,零星分布于海拔800m以下的疏林中。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
被子植物举例云南含笑 常绿灌木,高达4m。芽、嫩枝、嫩叶上面及叶柄、花梗密被红色毛。叶革质,倒卵形或狭倒卵状椭圆形。花白色,芳香,花被片6-12(17)。聚合果含5-9个蓇葖。分布于云南中部、南部,生于海拔1100-2300m处的山地灌丛中。
课堂小结: 植物的类群:各种类群从简单到复杂排列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植物是自然界中的“生产者”,它们“生产”有机养料,为人类提供食物;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人类需要的氧气;
植物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作用;
植物在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银杉  世界上只有我国的广西、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分布有银杉。银杉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我国科学家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1979年用嫁接法繁育银杉成功。
水 杉水杉是一种高大落叶乔木。1943年,我国植物学家在湖北利川首次发现活水杉,引起了世界的震动。
水杉树形潇洒,适应力强,生长迅速,是优良的观赏和绿化树种。
珙 桐 珙桐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30m,枝干平滑,叶片大,许多小花聚集成球形花序。花序基部有两片乳白色的大苞片,像一只白鸽俏立在枝头,摆动着翅膀,所以珙桐也被称为“鸽子树”。
桫椤  桫椤又名树蕨,高可达8m。它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所以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植物。
  桫椤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常常生在林下或河边、溪谷两旁的阴湿之地。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有纺锤形或圆柱形肉质根,常分叉。掌状复叶,小叶3~5枚。初夏开花,花小,淡黄绿色,伞形花序生于茎顶。果扁球形,红色。产于我国东北等地,为“关东三宝”之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根含人参皂甙等,供药用。为重要的滋补强身药。人 参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银杉 水杉
珙桐 桫椤1、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桃树 B、松树 C、水稻 D、棉花
2.下列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3。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级的是( )
向日葵 B蕨 C葫芦藓 D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