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19 08:21:25

文档简介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
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2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生物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改善,已经掌握了一些生物学基本知识。但是各班学生基础不同,学习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教师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教学难点:
1.说出植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2.说出植物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探究水生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常见的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思考问题:(1)你认识图片中的哪些植物?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你还收集到哪些植物图片?(学生上前展示图片)学生经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植物形形色色,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各异,植物世界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引入新课。
设计思想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活动2【活动】探究新知:
活动一:藻类植物
(1)创设情境:
一个学生出示一个水已经变绿的鱼缸,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
引起其他学生们的议论,有的说是鱼排出的粪便染绿的。有的猜水中生有绿色植物。有的说是因为水中生有大量的藻类植物……
设计思想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降低了知识的起点,缩短了课本和生活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同时提醒学生,平时要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2)实验: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上P25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A 你所观察到的藻类植物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B 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C 它们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D 对于藻类植物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①爱护实验器材②正确使用显微镜③仔细观察。最后把学生中存在的有共性的问题拿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通过学生课前查找的资料和课上的观察、讨论和交流,很容易回答出前两个问题,但对于第3个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设计思想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给出思考题,使学生学习的目标具体、明确,避免盲目性。同时为下面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埋下了伏笔,也有利于学生对将这三类植物进行对比。
(3)展示成果:
最后,教师把学生做的好的临时装片(衣藻、水绵)用显微投影来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概括出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
设计思想通过展示成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活动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根据平日的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趁此机会用课件来展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二者有相似之处,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实验: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及其生活习性
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上P26的步骤进行,有条件的学校用盆栽的葫芦藓和铁线蕨为实验材料,没有条件的可以观察标本或图片。
学生:思考屏幕上的问题:A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吗?B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植株高矮一样吗?C 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环境。
活动: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来进行。这些植物不但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还具有机械组织和疏导组织,因此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教师:将带有孢子囊群的蕨类植物的标本发给学生。
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靠孢子繁殖的。它们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设计思想前面学习了藻类植物的基础上,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不需过多参与,学生完全可以自行解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3【讲授】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录像,通过观看,回顾这三类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生活环境,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设计思想通过看录像,使学生对这三类植物有了一个更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对“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更加深了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活动4【练习】课内评价:
(1)学生独立完成P32的自我评价1 2 3,然后组内互评。
(2)小组讨论“思维拓展”部分1,最后全班互评。
(3)讨论:“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三句诗词中分别涉及到了哪几种植物?
设计思想通过对以上三句诗词的讨论、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件31张PPT。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青山绿水春意昂然百花齐放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我们身边是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这么多种植物,我们怎样认识它们呢?这是显微镜下的藻类植物生活中我们还接触到很多大
型的藻类,你们知道哪些?长紫菜金鱼藻裙带菜水云孔石莼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既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等),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等),结构都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水中。地钱葫芦藓我们观察到的苔藓植物有什么特点?植物体矮小
没有根,有茎、叶,无输导组织我们再来看看蕨类植物有什么特点!桫椤铁线蕨凤尾蕨大叶骨碎补光石韦鸟巢蕨鹿角蕨肾蕨松叶蕨线蕨蕨背面的孢子囊群蕨类植物的特点有真正的根、茎、叶
有输导组织
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藻类:
饵料、食物等 苔藓:
保持水土、指示植物 蕨类:
食用、观赏、药用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形态结构特征 有无输导组织 生活环境 作用代表植物 结构简单,
无根、茎、叶 植株矮小,有茎、叶,无根
有根、茎、叶



水中
阴暗潮湿环境 潮湿陆地 单细胞:衣藻、硅藻
多细胞:紫菜、海带 葫芦藓、地钱 桫椤、石松 三类植物特征比较饵料、食用
保持水土
指示植物
食用、观赏、药用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1、生殖过程都在水中进行。
2、都可以进行孢子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