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2课时
点偶数学号
重大(2023)版五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教学目标
能找出条件循环与计数循环的不同之处。
01
02
能根据流程图描述条件循环的执行过程。
03
能编写包含条件循环的程序。
新知导入
要点出45名同学中所有偶数学号,需要重复几次?
要点出45名同学中所有偶数学号,需要重复几次?
题目
已知条件
解决问题
45÷2=22……1
需要重复22次
解决问题
45名同学
所有偶数学号
学号1——45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输入文本
输入文本
学号=2
开始
重复22次
输出学号
学号增加2
退出
计数循环
否
是
学号=2
开始
重复22次
输出学号
学号增加2
退出
学号>45
计数循环
条件循环
否
是
探究新知
编写条件循环的程序时,可以使用“重复执行直到”指令。
退出条件
循环体
退出循环结构之后的指令
探究新知
任务二:制作点出45名同学中所有偶数学号的程序,保存并提交。
探究新知
点出45名同学中所有的偶数学号的完整示例程序如下:
1.编写并运行程序,从变量窗口观察“学号”值的变化情况。
2.为什么“学号”的初始值是2,而不是0?
3.为什么要先输出“学号”再增加“学号”的值?反过来可以吗?
探究新知
想一想:如果要从大到小点出学号是偶数的同学又该是怎样的流程图,程序又该如何制作呢?
请自己选择一种思路,制作自己的点出45名同学中所有偶数学号的程序。
课堂练习
任务三:完成UMU中第2课的练一练。
课堂总结
分层作业
展示与评价
评价同学本课展示的程序
介绍自己本课制作的程序
对自己本课表现进行评价
选一个同学进行评价
在画正多边形的循环结构外嵌套一个循环结构可以画出神奇的旋转图。
(1)请参照程序清单编写并运行程序。
(2)将程序中的两个计数循环修改成条件循环。
练一练
1.将下画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1)用关系表达式作为退出条件的循环结构称为__________。
(2)编写计数循环的程序时,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指令。
(3)编写条件循环的程序时,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指令。
条件循环
重复执行几次
重复执行直到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第2课时 点偶数学号
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计算小能手”单元的第2课时。教学内容是通过点出具有偶数学号同学的情境开展教学的,在这一情境中,由于全班只有45名同学,当点出的学号大于45时就表示所有的学号都已经点过了,此时可以使用关系表达式“学号>45”作为循环退出条件,这种使用关系表达式作为循环退出条件的循环结构称为条件循环。在编写程序时要使用“重复执行直到”指令。
2.课时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循环结构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习了计数循环。在这一节课中将使用关系表达式作为循环退出条件。学生在描述循环结构的执行过程时,要先计算出关系表达式的结果,再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循环执行。这一过程会运用到五年级上册关系表达式的知识,在使用之前学生需要对其进行复习和巩固。
3.课时教学目标 能找出条件循环与计数循环的不同之处。 能根据流程图描述条件循环的执行过程。 能编写包含条件循环的程序。
4.教学环境 有网络的计算机教室、流程图绘制软件、图形化编程软件
5.教学过程(2025年1月修改)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抛出问题:点偶数学号时,当学号大于45时就表示所有学生都点过了,如何能利用这一信息表示循环的退出条件? 出示任务:讨论新的循环退出条件的表示方法。 引导总结:可以使用关系表达式表示循环退出条件。 引出课题:条件循环。 课件播放程序演示效果。 设置情境。
任务一 学习新知:条件循环使用关系表达式作为循环退出条件。 出示任务:你们看条件循环与计数循环相比,有哪些不同? 抽生回答:退出条件不同。条件循环退出条件是关系表达式,计数循环退出条件是重复次数。 将关系表达式与循环结构的知识结合,理解条件循环。
任务二 学习新知:条件循环的执行过程。 出示任务:学生根据流程图,在纸上写出自己认为的循环结构执行过程,然后进行组内讨论,各小组统一意见后进行全班交流。 1.在流程图中,循环的退出条件是学号>45,“学号”的初始值为2,每次重复后它的值增加2。 2.第1次重复的执行过程: (1)循环的退出条件不成立(成立 / 不成立)。 (2)先输出“学号”的值为2,再将“学号”的值增加2,值为4。 3. 请使用上述方法描述第2次和第3次重复的执行过程。 让学生理解条件循环的流程图。
任务三 学习新知:“重复执行直到”指令。 出示任务:学生先运行程序案例,再模仿案例编写自己的程序。 1.编写并运行程序,从变量窗口观察“学号”值的变化情况。 2.为什么“学号”的初始值是2,而不是0? 3.为什么要先输出“学号”再增加“学号”的值?反过来可以吗? 让学生学会使用“重复执行直到”指令编写具有条件循环的程序。
6.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条件循环 判断框(关系表达式) 表达式为假:继续重复执行 表达式为真:退出循环
7.课时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第1单元数学计算小能手0
第
2
课
点偶数学号
要,点出45名同学中所有偶
数学号,需要重复几次?
先让我来算一算,45除以2…
不用这么麻烦,我有一个好方法。
7
口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
5学一学
1条件循环流程图
看看下面循环结构的退出条件有什么特别之处?
开始
学号←2
是
学号>45
否
输出:学号
增加2:学号
结束
这种用关系表达式作为退出条件的循环结构称为条件循环。
月试一试
1.在上面的流程图中,循环的退出条件是
“学号”
的初始值为
每次重复后它的值增加
8
第1单元数学计算小能手⊙
2.第1次重复的执行过程:
(1)循环的退出条件
(成立1不成立),
(进入/不进入)循环体。
(2)先输出“学号”的值为
再将“学号”的
值增加2,值为
3.请使用上述方法描述第2次和第3次重复的执行过程。
2条件循环程序
编写条件循环的程序时,可以使用“重复执行直到”指令。
退出条件
重复执行直到
循环体
退出循环结构之后的指令
点出45名同学中所有的偶数学号的完整程序如下:
当刷被点击
将,学得
设为
重复执行直到
学号
45
说
连接
学号和号
0.1秒
将
学号。增加
9
。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
尽试一试
1.编写并运行程序,从变量窗口观察“学号”值的变化情况。
2.为什么“学号”的初始值是2,而不是0?
3.为什么要先输出“学号”再增加“学号”的值?反过来可以吗?
练—练
1.将下画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1)用关系表达式作为退出条件的循环结构称为
(2)编写计数循环的程序时,可以使用
指令。
2.如果要从大到小点出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请参考书上的例子
画出流程图并编写程序。
◆探一探
在画正多边形的循环结构外嵌套另一个循环结构可以画出神
奇的旋转图。
(1)请参照程序清单编写并运行程序。
(2)将程序中的两个计数循环修改成条件循环。
10
第1单元数学计算小能手0
当和被流
尸将笔9色设为
将笔的阳细收为
5
全部除
移到xOrO
面向(90)方向
尸落笔
将
边数”设为
5
将
个数。设为
5
外层循环控制画正多边形的个数
复行(个数次
理复执行
边数次
移动(100)步
内层循环控制画正多边形的边数
转C
360
边数
转c【360)/
个数
要画几个正多边形,就
拾
把圆周平均分成几份
11第2课 点偶数学号
导 学 单
试一试1
1.在右侧的流程图中,循环的退出条件是____________,“学号”的初始值为__________,每次重复后它的值增加__________。
2.第1次重复的执行过程:
(1)循环的退出条件_________(成立 / 不成立)。
(2)先输出“学号”的值为__________,再将“学号”的值增加2,值为_____________。
3.请使用上述方法描述第2次和第3次重复的执行过程。
二、试一试2
1.编写并运行程序,从变量窗口观察“学号”值的变化情况。
2.为什么“学号”的初始值是2,而不是0?
3.为什么要先输出“学号”再增加“学号”的值?反过来可以吗?
三、练一练
1.将下画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1)用关系表达式作为退出条件的循环结构称为__________。
(2)编写计数循环的程序时,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指令。
(3)编写条件循环的程序时,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指令。
2.如果要从大到小点出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请参考书上的例子画出流程图并编写程序。
开始
学号←2
是
学号>45
否
输出:学号
增加2:学号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