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19 09:1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
?教材分析及处理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社会经济伦理价值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个人兴趣与爱好中得以反映。它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内容的要求是学生能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从逻辑上讲,认识生物多样性是达成该目标的前提。因此,我认为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教材安排“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然而,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丰富而复杂,初中学生要弄清其真正的涵义,难度较大,教材依次按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项内容来编排,旨在以三个层次来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基本含义,是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术语,也是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本课我改变了教材的编排顺序,以“生态系统”发散学生思维引出新课,通过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化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仍然以生态系统为话题,从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的部分——生物,引导到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来。物种间物种内生物性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探寻其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生物的基因也存在着多样性。从宏观——中观——微观的思路展开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涵义,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能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能力目标
4、学会用图表和直方图等方式表达生物信息,在对资料的分析与处理中,提高归纳与综合能力;
5、了解国情,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逐步建立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观点。
学情分析与学法构想
基于学生学习状况较好的现实,本课的内容重在生物学观念的建立,知识的内容难度不大,因此我选择用谈话法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在各环节的具体教学中我分别采用了“观察法”、“资料分析法”、“比较法”、“思维法”、“归纳法”、“讨论法”的配合运用,达成让学生能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法设计
在尊重学生基本学情和认知的基础上,因学而教,我的教法设计也遵循了这一原则,具体的设计如下:
1、“认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环节:我让学生观察多种多样生态系统的图片,采用“启发”和“提问”的方式,了解生物圈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从而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1教育网
2、“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环节:我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出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生物。教师相继出示“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节选)”等资料,引导学生对比联想、分析生物类群,让学生感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理解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在此基础上,我还补充我国部分特有的生物种类,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一次有效的情感教育,同时也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危机感。21·cn·jy·com
3、“认识基因的多样性”环节:我是在学生观察种间差异和种内差异几幅典型图片的基础上,通过“问答法”的方式引出基因,了解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明确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一旦灭绝,基因库就丢失了。同时我播放一段有关基因多样性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认识基因多样性的意义与价值。21cnjy.com
4、“辨析生物多样性三层含义之间的关系”环节:采用小组讨论,中心发言人发言,教师指导并与学生共同归纳的方式来完成。www.21-cn-jy.com
教学基本流程
本课主要由以下四个基本环节组成:
环节一: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环节二: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环节三:认识基因的多样性;
环节四:辨析生物多样性三层含义之间的关系。
教学预期
学生有较好的学习基础,我预测他们在“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两环节中将十分顺利,极有可能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会产生一些精彩。“认识基因多样性”的环节,学生们也许会表现出较高地学习热情。教师若能有效地推出新信息新资料,学生们说不定会有出色的表现,我们试目一待。若说本课的难点,在于辨析生物多样性三层含义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可能会答得不太准确。我提醒自已要注意把握教学分寸,学生能答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生物种类多样性”相互影响,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也影响基因多样性即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掌握到该程度也算不错了,更深更复杂的内涵有待他们以后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