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19 08:4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苏教版8年级《生物》上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能概括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2.能力培养(1)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3.情感体验(1)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2)认同科学研究和假设要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2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化石的录像、图片;始祖鸟的图片;恐龙的图片等。
(2)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查找有关生物化石的标本、图片、或文字资料。
(2)列出各类动物、植物的共同特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1. 不同地层的化石进行比较。
2. 理解各种生物在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流程】
学习内容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历程
一、研究进化的证据和方法
1、重要证据:化石
概念:
资料分析1.不同地层中化石类型不同
资料分析
2.关于始祖鸟化石的图文资料
资料分析3.比较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比较
概念: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二)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三)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技能训练:评价证据和假说
小结: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创设意境、点出主题
引言:这是一幅美丽的九寨沟自然风光,青山绿水,真是令人如进仙境。在这生机勃勃的生物世界里,多种多样的生物从何而来呢?我们来学习第二节《生物的进化历程》。
二、展开新课——共同探索,解读主题
质疑:形形色色的是怎样由原始生命演变而来的呢?生物进化的证据是什么呢?科学家怎样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
(播放录像:化石的形成)
(展示:三叶虫、恐龙化石图片)
(组织学生交流资料)
(设计思想: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兴趣,认同化石证据的重要性。)
提问:1.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是什么?
2.什么是化石?(组织学生回答)
讲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是化石。化石:是生物体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千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的类型包括:遗体化石(骨骼)、遗物化石(牙齿、羽毛)、生活痕迹化石(如:足迹)。
(幻灯片演示:板书内容)
质疑:化石为什么能证明生物是进化的?
(演示幻灯片:分析资料1.不同地层中化石类型不同。组织学生分析。 )
提问:1.地层的特点是怎样的?
2.在不同的底层中化石的分布有何规律?
3.从上述的资料中,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组织交流,回答)
教师讲述:地层是构成地球表层的岩石,本来是一层一层底沉积而形成的,一般说来,越向下的底层越古老,越向上的底层越晚近。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的化石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水生种类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化石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陆生种类越多。
根据不同地层中化石的分布顺序,可以推断:生物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进化的趋势。
(设计思路: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化石的分布规律,初步得出生物进化的趋势。)
质疑:生物进化的历程有具体的证据吗?
(组织分析资料2,演示幻灯片:始祖鸟化石及复原图文资料)
提问:1.始祖鸟的外形有何特点?
2.始祖鸟与鸟类有什么相似之处? 有什么不同之处?
3.始祖鸟与爬行动物有什么相似之 处?
4.从这个资料可以作出什么推断?
(组织交流,回答)
教师讲述:始祖鸟与现代鸟类的相同点:大小和乌鸦差不多,被覆羽毛,具有翼,嘴像鸟喙;不同点:前肢末端有指,指的末端有爪,口中有牙齿。
始祖鸟与爬行动物的相似点:前肢末端有指,指末端有爪,口中有牙齿。
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与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有何鸟类有相似之处,说明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和鸟类的中间过渡类型,鸟类是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设计思想:学生通过分析鸟类的进化过程,进行比较和逻辑推理,了解生物进化的具体过程。)
质疑:生物的进化历程还有其他证据吗?
(组织资料分析3,演示幻灯片:比较人与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
提问:1.通过对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比 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组织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讲述:细胞色素C是一种缓慢进化的蛋白质,常用作比较生物进化和分类的证据。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种氨基酸的组成不同。
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越紧;差别越大,亲缘关系越远。通过分析数据得出: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生物之间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提问:1.通过三个资料分析,,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2.通过这三个资料,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教师讲述:以上资料中,研究生物进化的共同方法是比较法。比较: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比如:相关的科学有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等。
总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生物之间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演示幻灯片:比较的概念;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设计思想:通过总结三个资料分析,让学生了解比较的方法;通过各种证据,获得生物进化的趋势;培养分析资料、解读数据、逻辑判断能力。)
人类探索生物进化的历程中,有一位科学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十九世纪英国的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你知道达尔文的贡献吗?
(组织交流有关达尔文的资料)
(演示幻灯片:达尔文的图文资料)
教师讲述:达尔文在著作《物种起源》中,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即现代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生物是进化的。他的进化论被恩格斯列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在达尔文之后,科学家通过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质疑: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称为什么?对,是原始生命。
若把生物进化的历程比作一棵树,原始生命如何进化成形形色色的生命?
原始生命经过漫长的时期,一部分向植物方向进化,一部分向动物方向进化。
提问:1.最低等的动物类群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征?
2.无脊椎动物有哪些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什么?
3.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是哪一类群?有哪些主要特征?
4.脊椎动物有哪些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什么?
5.植物包括那些类群?它们各有哪些特征?
6.在植物类群中,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什么?
(演示幻灯片:渐现进化树的各环节,组织学生填出各类动物和植物的相应位置,完善进化树。)
提问:1.通过这棵进化树,动物的主要进化历程
是什么?植物的主要进化历程是什么?
2.你能说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吗?
(演示幻灯片:总结动植物进化的历程、总趋势)
教师总结: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原始生命→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鱼类
→ 两栖动物→ 爬行类和鸟类→哺乳类
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原始生命→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设计思想:让学生课前总结动植物分类知识,以提问的形式,以渐现的方式,师生共同完善进化树,使学生对生物的进化历程进行全面地认识。)
质疑:科学家对生物进化的历程完全研究清楚了吗?没有,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清楚,化石方面的证据是不全面的。
(演示幻灯片:“会爬树的恐龙化石的发现”图片资料)
提问:会爬树的恐龙化石被发现,能证明什
么?你有其他资料吗?(组织讨论、交流)
教师讲述:“会爬树的恐龙化石被发现”,还有“中华鸟龙化石”等,为鸟类飞行起源提供了有力证据,今后的研究中,新的研究手段在不断应用,新的证据在不断发现。
(设计思想:通过讨论和交流资料,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问题的不断探索,培养处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技能训练:评价证据和假说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56页:评价证据和假说,关于恐龙灭绝之谜的资料,完成讨论题)
(演示幻灯片:展示恐龙的图片)
四、学习小结:本节课通过三个资料分析活动,了解了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方法;通过回顾动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绘出了生物进化树,列出了动植物有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总结出生物的总体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能适应环境的物种灭绝,同时也有新的物种产生。当然生物进化的问题人类还将继续研究。
(演示幻灯片:展示小结内容)
(设计意图:画龙点金,升华主题。明确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发展的关注和不断探索。)
五、延伸拓展: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收集和整理关于生物进化的资料,关注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
激发兴趣
学生活动:
思考问题
观看录像及图片
各小组交流获得的化石资料
回答问题
总结化石的概念
了解化石的类型。
资料分析1:
观察图片,阅读文字
思考,讨论,
交流,回答,
作出推测
资料分析2.
阅读资料,观察始祖鸟图片,与现代鸟类作比较。
思考,讨论
交流,回答
作出推断
资料分析3
阅读资料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思考,回答
讨论:资料分析中所用的科学方法
回答
总结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交流收集的资料,介绍达尔文的生平及贡献,激发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热爱。
观看图文资料
回顾动植物分类知识,
根据课前总结的动植物分类表来回答
完善进化树
总结动物、植物的进化历程
总结生物进化的趋势
回答
思考,
激发探索兴趣
讨论,
交流资料
回答
阅读资料,激发兴趣。探索恐龙灭绝之谜,练习评价证据和假说
【总体设计构想】:
一、遵循媒体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规律,围绕教学目标,努力构建知识向能力迁移的动态系统。《第二节生物的进化历程》是生物进化部分的重点章节,适于多媒体教学形式,需要丰富的图片、资料、课外资源来丰富这一节课,让学生认同化石证据的重要性,比较的方法,认识生物进化的历程。达到掌握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内容,完成教学目标。由于本节内容丰富,容量大,借助课件可以在45分钟内有效地完成教学双边活动,优化教学效果。
二、针对重点和难点的方法措施:
(一)重点1.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通过化石的录像、图片、及三个资料分析,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讨论、交流、分析资料,获得生动、直观的感受;通过比较分析、判断推理,使其认同化石证据的重要性,理解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方法。
(二)重点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同时又是难点。让学生课前回顾动植物分类知识,列出主要特征;演示幻灯片,渐现式展示生物进化树,师生互动,按进化顺序填出相应位置的生物种类;共同总结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及进化的总趋势。通过完善生物进化树,以生动的图片信息,使学生对生物的进化历程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
三、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1.以生动丰富的课件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分析资料,同时培养了收集、处理信息、比较分析、逻辑判断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复习、归纳知识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家的敬仰。
5.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6.关注科学的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