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
2.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理论。
二、能力目标
1.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实质。
2.能运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有关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达尔文细心观察和实验,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
2重点难点
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生物进化学说
一、情景引入
用恐龙的故事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讨论。
二、 探究过程
活动一: 探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教师展示达尔文地雀喙进化的图片)
学生分小组,通过观察达尔文地雀喙进化的图片,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和辩论,论述种达尔文地雀如何从取食昆虫的地雀发展而来的。21教育网
[讨论]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教师指导: 加拉帕戈斯雀的形态等的改变与取食的食物类型有关,也不是一两代就能完成的。
教师: 后人把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下面我们对这四点进行分析。21cnjy.com
教师: 引导学生说出生物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学生说出自己查找的资料)
学生: 我们看过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产生上万粒的种子。杨树、柳树等植物的繁殖力很强。
学生: 大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假如一头雌象一生(30~100岁)产崽6头,每头活100岁,而且都能繁殖的话,750年后,一对象的后代是1900万头。21·cn·jy·com
教师: 继续对学生进行引导,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 为什么到现在为止物种生存下来的个体数并没有那么多?而且自然界里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呢?(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进行回答)www.21-cn-jy.com
学生: 因为生物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有限,而且有天敌的控制,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必然有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2·1·c·n·j·y
学生: 在生物生存的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
教师: 综合学生所说的答案,那些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异个体是怎样产生的呢?即生物进化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 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怎样理解?
学生: 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环境淘汰,这便是自然选择。www-2-1-cnjy-com
教师: 自然选择在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 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并且连续的过程,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有利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2-1-c-n-j-y
教师: 生物进化是不是进化到人类就停止了呢?
学生: 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样就使生物在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不断进化,而且是永远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所以,生物进化是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的,即使进化到人类,将来还要不断进化下去。 21*cnjy*com
教师: 下面我们以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为例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请同学们分组观察达尔文地雀的进化图片并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 它们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设想一下如果达尔文地雀不改变取食的食物种类,将会发生什么情况?21·世纪*教育网
学生: 达尔文地雀的喙发生了变化,有的粗而尖,有的尖而长,有的变得粗壮。
学生: 我们发现角质喙的变化都和它们要食用的食物有关,都是为了有利于取食。
学生: 可能是达尔文地雀太多了,昆虫不够了,一部分达尔文地雀不得不改变所食的食物种类。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可能达尔文地雀的喙就不会发生改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 我们认为如果有些达尔文地雀的喙没有变化,又找不到它们原来食用的昆虫,它们有可能会被淘汰。
学生: 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能适应环境,生存能力强的达尔文地雀。
教师总结: 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都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大自然能是一个和谐的世界,原因之一是自然选择。在现实生产中人们用人工方法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新品种,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有目的性强、速度较快的优点。有关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探究一下。
活动二: 学生读课本,了解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与探究,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和收获。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自我评价
完成课后自我评价
随堂练习
教师展示练习题,学生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