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生物进化的学说学习目标
识记: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和评价。
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应用: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英国的博物学家达尔文通过研究提出了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生物进化学说。出生英国,从小就喜欢采集矿物、植物和昆虫标本19岁那年,被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仍热衷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他常到海边向当地人学习采集标本22岁,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远航考察船每到一处,他到认真观察、思考贝格尔号航行路线1859年,进化论者达尔文出版了他的巨著《物种起源》。他在该书中,根据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指出:生物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种通过遗传与变异、生存竞争、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引起性状分歧而进化。揭示了生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释了不同物种的起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是“自然选择”。他认为,既然在农业选种和畜牧育种上起主导作用的是“人工选择”,那么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动力只有具体的自然界,即“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生存斗争——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生存斗争——猎豹在追捕瞪羚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生存斗争——秃鹫在争斗2、生存斗争(1)概念: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2)原因:①生物的过度繁殖②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如食物和空间)有一定的限度(3) 结果:大量生物个体死亡,少量生物个体生存遗传和变异——地雀和树雀3、遗传和变异(1)具有普遍性(2)变异有的对生物生存有利,有的则不利,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但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即其性状适应环境的),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并留下后代。(3)有利变异可以传给下一代。适者生存——叶尾壁虎的保护色适者生存——竹节虫的拟态适者生存——秘鲁叶状螳螂的拟态4、适者生存(1)概念: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2)例:A、同一环境下的植物,长得快的会比长得慢的占有广大的地盘,因此发育就好、开花结实就多。B、跑得快的动物比跑得慢的更易得到食物并逃避敌害。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的结果——使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适应性。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取食果实取食昆虫取食仙人掌取食种子取食昆虫喙凿状喙不变喙尖而长喙粗而尖加拉帕戈斯雀的进化美洲雀的变化表明,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变异是不定向个体差异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适应环境新类型内因动力生存斗争逐代遗传积累内因长颈鹿祖先发生变异个体有长颈长前肢的也有短颈短前肢的长颈长前肢生存逐代选择现代长颈鹿缺乏青草的环境下自然选择实例生物进化过程结论:对生物进化的解释1、选择材料——由变异提供2、内在因素——遗传和变异3、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4、进化动力——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学说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和变异4、适者生存意义:(1)说明物种是可变的,是进化的。(2)正确解释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不足:对遗传和变异未能做出本质的阐明。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
综合进化学说——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材料,自然选择保留适应性变异。
分子进化学说——
所有生物的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积累微小的有利变异。我国为生物进化领域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澄江动物群
保存在澄江县级及其周围地区距今大约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泥浆中的大量栩栩如生的动物化石群。
—被国际上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寒武纪早期水下生物景观图奇虾的猎食景观
(奇虾是寒武纪早期巨形食肉类动物最重要的代表)澄江动物群发现的意义 将脊椎动物地质年代推前到寒武纪早期,被誉为“人类重塑地球生命史的一项惊人成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