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专题框架
政治体制改革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增强企业活力
文化、社会、生态
经济特区
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
沿海开放城市
打开国门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放
丰
内地
导
富
走向世界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
认识到
(
D
A.必须加强法治建设
B.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两个凡是”是不变的真理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新考法·对联】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
化底蕴。以下对联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新气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
C.总路线大放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
D.改革新潮催骏马,振兴大业起宏图
3.【跨学科·数学】据表分析,中国农业总产值
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主要
得益于
(C)
农业总产值
农村居民人均可
年份
(亿元)
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82.1
A.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新考法·流行词语】小明带着一个研究性
学习主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国有资产重
组”“股份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等资料,
由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C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国有企业改革
D.人民公社化
5.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25年
是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41
周年,下列城市不属于这一批次开放的是
(B)
A.福州
B.深圳
C.上海
D.广州
6.2001年,我国加入的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开辟了新途径的国际组织是
(B
A.欧洲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
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
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系统阐述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
(C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8.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
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博
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共34张PPT)
专题框架
民族
外交
独立自主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团结
的和平外
政策
“求同存异”方针
民族团结、
交政策
回归祖国
祖国统一与
外交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港澳
外交成就
“一国两制”
祖国
外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统一
成就
中日建交
台湾
“九二共识”
全方位外交
1.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
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载入宪法,此后
历次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
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
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
(A)
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B.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有充裕的经济支撑
D.有深远的历史根源
2.【新考法·对联】有一个干部为少数民族地
区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最后因公殉职。
他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副挽联:上联是“一尘
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下联是“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
如冈底斯山”。这副挽联形象地概括了他的
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他是
(A)
A.孔繁森B.杨利伟C.饯学森D.桂海潮
3.1997年6月30日晚的天安门广场,人如海,
歌如潮。“10、9、8.”伴随着迎回归倒计
时牌上的红色数字的闪动,人们有节奏地齐
声高呼起来。人们齐聚广场高呼的原因是
(B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神舟五号安然着陆
4.2025年是澳门回归26周年。近年来驻澳门
部队党委以“爱国爱澳,同心共圆中国梦”为
主题,精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创作了《莲成
一家》《吉洋澳门》《军歌嘹亮》《澳门同胞的
中国心》等作品,让党的政治主张春风化雨、
滋润人心。关于党在澳门的政治主张,说法
正确的是
A
A.一个中国原测是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的前提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澳门繁荣稳定的基
础
℃.“澳人治澳”是全体澳门人都有治理澳门
的权利
D.在澳门实行高度自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
5.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
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这使海峡两岸(A)
A.走向缓和
B.打破隔绝
C.实现统一
D.相互敌对
6.【家国情怀】我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
率台湾青年参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
辕黄帝典礼”。马英九指出“今天能带着台
湾的年轻人到陕西亲自祭黄帝感到意义重
大”。他希望随同到访的台湾青年“透过这(共35张PPT)
专题框架
人民陆军
人民海军
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
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国防建设
人民空军
强国强军
导弹部队一
火箭军
加
促
强
进
强军之路一成立五大战区、调整组建五大军种
闲
国历健设与
国防科技一“两弹一星”(钱学森、邓稼先)
科技成就、
社会生活的
航天工程一神舟飞船系列
科技成就
科技兴国
变迁
农业科技一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
医学领域一青蒿素(屠呦呦)
衣、食、住的变化
社会生活
收入、消费的变化
原因:改革开放的实施
的变迁
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
1.(教材插图改编)如下照片彰显了我国
(
20g
D】Fy6
DF-26
DF-26
DF-26
2L303
地空导弹部队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
习中进行实弹发射
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
A.积极开展军事交流协作
B.第二炮兵部队向现代化转变
C.强有力的战略威慑能力
D.国防和军队改革具有独立性
2.【唯物史观】三线建设,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党中央根据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保障
国家安全作出的以备战为中心的重大战略
决策。从1964年到1980年,三线建设在中
国腹地的十三个省、自治区全面展开。在三
线建设时期,国家共投资两千多亿元、动员
上千万人,在西部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工
业、交通、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材料说明
三线建设
B>
A.适应了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
B.为我国西部地区现代化奠定基础
C.促使我国建立起完善的交通网
D.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3.中国海军是我国驰骋大海的守护者,也是国
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中国人民
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4.【历史解释】2014年全军古田会议强调,新形
势下为强军日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是
(C)
A.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B.军队改革、军种主建
C.军队政治工作
D.军委管总、战区主战
5.【史料实证】20世纪80年代,钟少华先生抱
着“抢救活史料”的强烈责任感,采访了百位
年近古稀的科技专家。老人们的讲述与回
忆,在史料分类上应属于
A.文献史料
B.口述史料
C.实物史料
D.图像史料
6.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为此她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对人类
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发现了
C
(
A.麻沸散
B.五禽戏
C.青蒿素
D.青霉素(共39张PPT)
期未备考专题复三
专题一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专题框架
筹备
第一届政协会议
西藏和平解放
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巩固
标志
抗美援朝
开国大典
的成立和巩固
土地改革
“一五”计划
“大跃进”
成就
社会主义
失误
1954年宪法颁布
人民公社化运动
建设的探索
三大改造
英雄模范
“文化大革命”
王进喜、焦裕禄、
雷锋等
1.【历史解释】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华人
民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
席,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首都。这次会议是
(
B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某班级筹备“新中国发展图片展”。下边两
幅图片可以入选的栏目是
(A)
A.国家独立,人民做主
B.和平解放,民族团结
C.工业起步,成就喜人
D.获得土地,光荣翻身
3.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警
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
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
侵略而置之不理。”基于此,党中央最终作出
的决策是
(C)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B.进军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农民的土
地问题,巩固新生政权,中央人民政府推行
的土地政策是
B
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B.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5.【唯物史观】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
建设成就突出,其中开通川川藏、青藏、新藏公
路的作用是
(C)
A.保障了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建设
B.带动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C.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D.加速了长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
6.【新考法·新闻报道】《人民日报》记载:
“…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
来,从海岸的防哨来。放下钳子,放下犁耙,
放下镐头,放下笔杆、圆规…商议国家的
大事。”材料表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其有
(B)
A.先进性
B.广泛性
C.法制性
D.具体性
7.在党的带领下,中国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
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成功实现了中国
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