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19 09: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生命的诞生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命起源的猜想和讨论,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以及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生命的起源,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情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和争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愿意学习、了解和乐于参与的话题,而且很多学生通过书刊、电视等媒体,对生命的起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根据教师所掌握的材料以及学生获取信息的程度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多媒体课件,以及精心设计疑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本节课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从中体验探索生命起源的乐趣。科学总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作出各种假设,经过重重关卡,最后寻找到真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难点
解释米勒实验和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生命的诞生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有关生命起源的视频。
: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样一个种类繁多的世界是怎样产生的呢?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学生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
设计思想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寻找、去认同,把学生原有的知识提取出来,把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出来,这样的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教师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并出示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说:
1、神创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由上帝设计创造的。
2、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物质可随时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迅速产生出来(如:腐肉生蛆)。
3、宇宙发生说:认为生命来自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到达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初始的生命。
4、化学进化说:生命在历史早期特殊环境中,由非生命物质经历长期的化学进化过程而产生的。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分析这四种假说,说说你同意哪种说法,看看哪一种假说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学生活动:自由发表看法,经过议论,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化学进化说。其他三种说法都不成立。
教师小结:地球生命的诞生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之一,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学者还是同意“化学进化说”。
设计思想通过自由发表议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想像,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达成共识,统一思想,同意“化学进化说”的观点。
教师活动: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完成思考题。
学生活动:了解原始地球的状况。
思考题(课件):
1、地球产生的年代
2、原始地球的状况如何?
3、原始大气是怎样形成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教师小结: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早期的地球是一个很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炙日炎炎、火山喷发、熔岩横溢、电闪雷鸣、烟尘滚滚。原始大气中只有甲烷、二氧化碳、氨、水蒸气、硫化氢等简单物质。于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便开始了。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自学,了解化学进化过程。
思考题:(课件)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分为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化学物质如何变化?
2、化学进化过程的第一阶段是谁通过实验证实的?
学生活动:总结归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并指出米勒通过实验证实了化学进化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的产生是完全可能的。
教师活动:进行简要点评,并播放米勒实验的flash动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分析实验。
思考题(课件):
1、米勒等人的模拟实验是怎样进行的?
2、本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证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讨论、回答,教师给予点评。
教师小结: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一个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实验。实验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
教师活动:那么其他阶段是否也被人们证实了呢?请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给大家讲讲另外三个阶段是怎样进行的 有没有证据证明这些阶段是可能发生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整理资料,几名学生分别解释第二、三、四阶段发生的过程,并且说出科学家们是否证实了这几个阶段的发生。
教师活动:结合图片总结点评和补充,并出示幻灯片归纳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阶段:推测已经得到科学实验的研究证实,表明此阶段的化学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阶段:推测还没有得到肯定的实验证实,但有一些线索。
第三阶段:推测有一些假说。
第四阶段:推测既无假说,更无实验证实。
教师活动:总结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并要求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思考题(课件):
1、原始生命起源于何处?
2、多分子体系有何特点?原始生命的标志是什么?
3、哪个阶段是最复杂,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
4、在现今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能不能再演化为原始生命了?
5、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存的生命,尤其是濒临灭绝的生物?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总结、回答,教师补充点评。
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原始生命的产生过程,地球上生命的出现是原始地球条件和各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现在的地球,不具备这些条件,现在的地球不再是一个到处炙日炎炎、火山喷发、电闪雷鸣、熔岩横溢的地球,而现在大气与原始大气的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现在的地球环境下是不可能产生新的原始生命的,正因为如此,倘若地球上灭绝一种生物,那么它将是永远的消失,一去不复返。因此,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生物,我们要保护生物,保护地球。
设计思想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主要认识地球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教师精心设置疑问,可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展开积极思考和讨论。通过学生的认真分析和讨论,提高了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
教师活动:出示幻灯片,介绍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即酵母菌体内转运丙氨酸的tRNA)。
教师活动:这两项发现,对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第二阶段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反映了我国在生命起源问题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设计思想通过介绍我国为生命起源问题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要为祖国科学事业而努力学习动力。
三、评价练习
做课后练习题、练习册。
四、课后拓展
1、收集资料,看看细胞的起源是什么?
2、思考:除了地球上,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吗?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1、原始生命产生的条件。
2、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教师活动:地球距今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而生命的起源也是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还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寻找更多的证据去证实。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我们相信这些科学奥秘总有一天会揭开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