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3.2 物态变化
第4课时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思考:吹风机吹出的热风可以很快吹干湿头发上的水分,请说明其原理。
吹风机吹出的热风提高了湿头发表面水分的温度、加快了湿头发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故用吹风机吹头发能快速使湿头发变干。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液体的种类
蒸发: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
新知讲解
汽化和液化(二)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我们通常将水烧开饮用。烧水时,当水中出现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放出水蒸气,我们就说水烧“开”了,水“开”了在科学上叫作水沸腾了。
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那么,液体沸腾时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液体沸腾时有什么特点?
探索活动
按图中所示安装实验器材,用酒精灯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沸腾。观察水的沸腾过程,记录水沸腾时水面和内部出现的气泡现象。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是否会越来越高?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内部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由小变大,不断上升,到水面后破裂。这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水未沸腾时,水的温度不断升高。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注意:
①应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③安装实验器材时要由下向上安装;
④本探究活动可根据水中气泡的变化或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不变来判断水是否沸腾。
当水的温度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仿照熔化图像的绘制方法,在图中绘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接各点
沸腾时的特点:内部和表面同时汽化,温度保持不变。
沸腾的条件:需要达到一定温度,并不断吸热。
90
92
94
96
98
98
98
1
2
3
思考:你知道沸腾前后的气泡情况有区别吗?
原因:液体受热不均,下层温度高,上层温度低,气泡热胀冷缩。
原因:液体温度相等,深度越深,水的压强越大,气泡越小。
方法与技能
解读曲线图
数据可以用表格、图线等方式来表示。曲线图是一种采用图线表示数据的方式,它可以直观地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情况,如物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曲线图时,要明确纵坐标、横坐标所表示的量,分析图线的变化趋势,还要关注图线的起点、终点和变化特征,从而得出变量的变化规律。
思考:
尝试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沸腾过程发生在液体的哪些部位?
液体沸腾时,不但处于液面速度较大的分子要脱离液体表面跑到空气中,而且处于液体内部气泡壁上速度较大的分子也要脱离气泡壁跑到气泡中。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1.不同的液体的沸点如何?
2.看表头,你有什么发现?
3.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
4.低沸点物质一般处于什么状态?
1.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表头所列“在标准大气压下”是说明液体的沸点与液面的“气压 ”有关,气压越高,同一液体的沸点也越高;
3.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4.低沸点物质:液态氨、氧、氮、氢、氦常温下呈气态;
如何使水的沸点大于100℃?
改用猛火加热?增大气压?
几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物质 沸点 物质 沸点
水 100 液氨 -33
酒精 78 液氧 -183
乙醚 35 液氮 -196
根据沸点对某温度下各物质的状态进行判断:
(1) 40 ℃ 的乙醚 (2) -40 ℃的氨
(3) 100 ℃ 的酒精 (4)100 ℃的水
(5) -190 ℃ 的氧 (6) -190 ℃ 的氮
气态
液态
气态
气或液态
液态
气态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火箭发射塔下的导流槽
火箭发射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发射塔下会升起一团巨大的白雾。这些白雾是怎样产生的?
原来,在火箭发射塔的底部有一个导流槽,槽内装有大量的水。当火箭发射时,其尾部喷出的火焰温度高达3000℃左右,导流槽里的水会发生汽化,从而起到吸收热量、降低温度等作用。汽化的水遇冷液化,就形成了白雾。
思考与讨论
蒸发和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请你说说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比较。
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_____现象,都要_____热量 不 同 点 特 点 影响因素 汽化
吸收
3.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1.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上气流的快慢
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3.只在一定温度(沸点)发生
2.缓慢平和
2.剧烈
沸点受气压的影响
(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思考:盛有豆腐、水和调味品的纸锅直接放在固体酒精上烧,为什么纸不会燃烧?
由于纸锅里装有水,而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所以,在水烧干之前,纸锅的温度是不会超过100℃的。无法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在火焰上不会燃烧。
思考:试分析“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对沸腾得影响?
把汤舀到高处再倒回去,在增大液体表面积的同时加快了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汤快速蒸发使温度降低到沸点以下,会暂时停止沸腾。但由于汤重新回到锅中后仍可继续吸热,因此过一会儿就会重新沸腾。
停止加热,液体不能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则不能保持沸腾。
课堂总结
物态变化(四)
汽化现象
蒸发: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沸腾:在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
吸热
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_____现象,都要_____热量 不 同 点 特 点 影响因素 汽化
吸收
3.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1.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上气流的快慢
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3.只在一定温度(沸点)发生
2.缓慢平和
2.剧烈
沸点受气压的影响
(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课堂练习
1、有人在锅里煮鸡蛋,当水烧开之后,为了使鸡蛋快点煮熟,他加大火力,让水沸腾得更剧烈些。试用科学原理分析他的做法是否合理。
不合理,加大火力只是增加水沸腾的剧烈程度,却不能够提高水的温度。因为水在沸腾时温度是保持不变的。
2、有一种粘木料用的胶,需要在在100℃左右的温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温度再升高就会熬焦,失去黏性。所以熬这种胶一般用图示的两层锅,两层锅之间装有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这是为什么?
两层锅之间放有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时沸腾,温度保持不变,即给该胶提供的环境温度最多是100℃,故不会把胶熬焦。
3、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水,把它放入大烧杯中,不接触烧杯底和侧壁,然后给大烧杯中的水加热,则在加热过程中( )
A.烧杯中的水先沸腾
B.烧杯中的水与试管中的水同时沸腾
C.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D.试管中的水先沸腾
C
4、现有酒精(沸点78℃)、水(沸点100℃)、煤油(沸点150℃),试管和烧杯分别装什么液体,才能让试管中液体沸腾?
①烧杯中装水,试管中装酒精
②烧杯中装煤油,试管中装水或酒精
5、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a)、(b)所示的两种情景。
(1)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3)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a
(2)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 沸腾前温度计
的示数不断升高 沸腾后继续加热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3)适当减少水量 给烧杯加盖子 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
a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