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了解863计划的涵义及其形成过程。
2.让学生了解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邓小平的批示及863计划涉及的领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资料图片让学生深切认识掌握我国的科技规划。
2.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网络的利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语言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已任的爱国主义情感。
2.继承传统立志成材,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小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21教育网
二.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进入21世纪七十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后,面对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和各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制定实施了“863”计划,并选定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8个学科领域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在这个阶段,各种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本课所述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2·1·c·n·j·y
三.教学重点
863 计划的制定
四.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863 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五.教学准备:
1.收集与863计划相关的图片与资料,并制成幻灯片。
2.让学生了解关于网络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
出示多媒体:
在近现代人类史上,由农业转入工业社会,共发生过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蒸汽时代,主要发明:蒸汽机、火车、轮船。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叶)------电气时代,主要发明:电灯、汽车和飞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信息时代,主要发明:电子计算机为核心。
各国为此做出的努力: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那么,我们中国该怎么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下面请同学们进入自主学习环节,认真阅读教材后思考预习提纲的题目。
(二)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三)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一、863计划
【教师设问】1、“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86”指1986 年,“3”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当年3 月。那时王淦(gàn)昌、王大衍(héng) 、杨嘉墀(chí) 、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了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 作决断”,所以称作“863”计划。21cnjy.com
教师出示邓小平图片及资料让学生体会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
邓小平对四位科学家的建议的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21·世纪*教育网
教师出示四位科学家的图片资料让学生体会老一辈科学家们,系民族发展为已任的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传统立志成材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小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www-2-1-cnjy-com
【教师设问】《863计划纲要》涉及哪些高科技领域?
【学生回答】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教师设问】你能说出计算机的发明过程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补充
过程: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银河亿次计算机系统)
第四代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曙光4000L)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看待计算机的应用产生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回答】
影响:
有利:网络学习、网上购物、网络联系等
有弊:网上犯罪、网瘾等
【教师设问】你喜欢上网吗?你知道《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吗?是否愿意遵守 ?
学生讨论后回答并齐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内容: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最后共同体会: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21·cn·jy·com
(五)总结:学生谈收获,教师完善板书。
(六)当堂检测
1.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D.21世纪初
2.中国科技发展的“863计划”形成于( )
A.1978年B.1986年C.1996年D.2002年
3.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
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D.江泽民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材料中的“计划”指的是什么 是在哪一年制定的?
(2)该计划的显著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特点?
参考答案:1.B 2.B 3.D
4. (1)“863计划”。1986年。
(2)发展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七.板书设计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一.“863”计划
1.实施“863”计划的背景
2.“863”计划选定的8个优先发展学科重点领域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表现
2.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的两面性
八.教学反思
1.本课是中国现代史中一课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典型的进行热爱科学教育的题材,因此教师在组织本课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讲解“863”计划确定的8个重点战略学科领域时可以适当联系生物、物理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www.21-cn-jy.com
2.本节课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分析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利弊,树立起文明上网的行为规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4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评测练习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选项前的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
1. 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迅速指示:“此事亦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决定,实施《863计划纲要》。材料反映 ( )21教育网
①邓小平的果断决策② 科学家的时代责任感③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④国防力量的增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批准“863计划”的国家领导人是 ( )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3.谁抢占了高科技这个前沿阵地,谁就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了( )21cnjy.com
A. 星球大战计划 B. 尤里卡计划
C.《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 D. 863计划
4.2015年3月,我国7000米级载人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潜器“蛟龙”号圆满完成西南印度洋热液区取样调查,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有重大突破。我国为了发展高科技制定的一项计划是( )
A. 星球大战计划 B. 尤里卡计划 C. 863计划 D. 一五计划
5.新华社电:2012年6月,中国自己制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7 000米深的海底进行科学实验。这次科学实验属于“863计划”中高技术领域的( )
A.生物技术 B. 自动化技术 C.海洋高技术 D.信息技术
6. 巴西世界杯已于2014年6月12日开幕,球迷们如果错过比赛直播,可以利用网络搜索比赛实况进行播放。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创造了全球互联网发展史上视频直播在线观众最高的历史记录。这些都充分表明哪一领域的的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 )
A. 航天技术 B. 计算机网络技术 C. 自动化技术 D. 新材料技术
7. 1986年3月,中国科学院四位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发展水平、发展高新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中国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计划后来被命名为:( )2·1·c·n·j·y
A. “863”计划 B. 星火计划 C. 火炬计划 D. “五个一”工程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9.张明同学为了加强对中国现代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自己对课本知识进行了概括总结。为此他将“义务教育法”“863计划”“籼型杂交水稻”等知识点罗列在一起,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要总结的是我国的( ) 21·世纪*教育网
A. 九年义务教育 B. 科教兴国战略
C. 农业发展状况 D. 民族团结发展
10.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www-2-1-cnjy-com
A. 计算机网络 B. 电视 C. 报纸 D. 课本
11.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材料二: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
1980年 5.02亿公斤
1981年 5.70亿公斤
1982年 7.15亿公斤
请回答:
(1)1978年中共召开什么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立了一项伟大的决策是什么?党和政府决定在农村开始推广凤阳经验的是什么改革?从材料二看这项农村改革有什么作用?
(2)你认为:袁隆平在农业科技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3)联系上述材料,你认为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关键靠那两条?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到了科学家的建议,说明科学家有时代责任感;提到了邓小平的迅速指示,说明了邓小平的果断决策;提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说明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①②③正确,④国防力量的增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排除。故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对863计划史实的识记能力,难度中等。
2.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可知,“863计划”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一些有限的领域为研究目标的一个基础研究的国家性计划。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和朱光亚极力倡导下,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由此可知,“863计划”是邓小平批准的,故选C。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863计划”的相关史实,相对较容易。
3.答案D
解析:【分析】19 ( http: / / www.21cnjy.com )86年3月,几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后党中央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即“863计划”,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863计划”的相关史实,相对较容易。
4.答案C
解析:【分析】1986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863”计划,故选C。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863计划”的相关史实,相对较容易。
5.答案C
解析:【分析】中国自己制造的“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海底实验,这属于海洋高技术,故选C。2-1-c-n-j-y
【点评】本题考查:“863计划”的知识,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难度中等。
6.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教材知识:上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新闻、购物、上课、看病……题文中利用网络搜索比赛实况进行播放,体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故选B 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7.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 ( http: / / www.21cnjy.com )6年3月,中国科学院几位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家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863计划”。故选A。【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863计划”的相关史实。
8. 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分析】义务教育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我国政府为发展基础教育颁布的法律;863计划,是为了发展高新技术而制定的;籼型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在1973年培育的,比普通水稻增产20%,是在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题干中的内容属于科技和教育,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A
解析:【分析】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帮助我们实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故选A。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11.答案(1)实行对内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外开放(或改革开放)的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 提高了粮食产量,使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等。(回答任意一句均可给满分。符合题意的其它文字表述均可给分。)
(2)杂交水稻(或籼型杂交水稻)。
(3)一靠好政策,二靠好种子。回答靠科技、政策和管理,也可给满分。回答土壤、肥料、水利、种子、合理密植等也可给分。【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征是包产到户。1982年包产到户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农村。农民走出了一条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之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版权所有:21教育】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科学家袁隆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经过多年艰辛探索,终于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启迪学生思维。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袁隆平的有关史实。重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5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0张PPT)
在近现代人类史上,由农业转入工业社会,共发生过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蒸汽时代 主要发明:蒸汽机、火车、轮船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叶)------电气时代
主要发明:电灯、汽车和飞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信息时代
主要发明:电子计算机为核心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西欧“尤里卡计划”
苏联和东欧“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
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中国怎么办?
各国为此做出的努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自主预习提纲:
认真阅读教材,进行预习。(可参考下列预设题目)
1、“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863计划纲要》涉及哪些高科技领域?你对哪些领域较感兴趣?能否向大家介绍你对这些领域的了解?
2、你能说出计算机的发明过程及应用产生的影响吗?
3、 你喜欢上网吗? 你知道《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吗?是否愿意遵守 ?
1、(1)“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
“86”指1986 年,“3”指当年3 月。那时王淦(gàn)昌、王大衍(héng) 、杨嘉墀(chí) 、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了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 作决断”,所以称作“863”计划。
预习成果展示:
邓小平对四位科学家的建议的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王淦昌
著名高能物理学家
杨嘉墀
著名空间自动控制专家。
王大珩
应用光学及光学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陈芳允
著名电子学家。
(2)、《863计划纲要》涉及哪些高科技领域?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 术。
2、你能说出计算机的发明过程及应用产生的影响吗?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银河亿次计算机系统)
第四代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曙光4000L)
近年来,网吧猝死事件频发,让玩家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引起一定的警觉,最近,又一起网吧死亡事件引起网友关注——20岁男青年阿胜上个月27日在广州市白云区一间网吧死亡。死亡原因尚未有法医鉴定,但从上网记录来看,从2月20日至27日,他每日都在该网吧上网,上足80个钟头 。
影响:
有利:网络学习、网上购物、网络联系等
有弊:网上犯罪、网瘾等
3、 你喜欢上网吗? 你知道《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吗?是否愿意遵守 ?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的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1.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2.中国科技发展的“863计划”形成于( )
A.1978年B.1986年C.1996年D.2002年
3.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
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D.江泽民
当堂练习
B
B
C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
(1)材料中的“计划”指的是什么 是在哪一年制定的?
(2)该计划的显著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特点?
“863计划”。1986年。
发展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谈收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