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粤教粤科版(2019)四年级下册科学23、《变化的月相》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粤教粤科版(2019)四年级下册科学23、《变化的月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25 14:19:33

文档简介

粤教粤科版(2019)四年级下册科学22、《变化的月相》
一、填空题
1.(2024四下·宁津期末)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   和   都会发生变化。
2.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月球被   照亮的部分。
3.(2024四下·卫辉期末)分析月相变化规律图,尝试写出应的日期
满 月十五、十六
上弦月   
新 月   
下弦月   
4.(2024四下·夏津期中)农历下半月,月相由   到   ,亮面在   。
5.(2024四下·德城期中)小明计划在中秋节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他   (选填“能”或“不能”)观测到,原因是   。
二、判断题
6.(2024四下·德江期末)月相是月亮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引起的自然现象。 (  )
7.(2024四下·曾都期末)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按照农历确定的。(  )
8.(2024四下·西峡期末)月亮升落时间每天会比前一天晚约50分钟。 (  )
9.(2024四下·河南期末)农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制定的。 (  )
10.(2024四下·安丘期末)月相的变化周期是一个月。(  )
三、单选题
11.(2024四下·德江期末)“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说的是月相的特征,下列月相中可能出现在我们家乡农历上旬的是(  )。
A. B. C. D.
12.(2024四下·平度期末)唐代诗人白居品《暮江吟》一诗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所描述的月相更有可能是(  )。
A. B. C. D.
13.(2024四下·库伦旗期末)下图中属于上弦月的是 (  )。
A. B. C.
14.(2021四下·双柏期末)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15.(2024四下·宁津期末)农历二十的月相叫 (  )
A.下弦月 B.上弦月 C.满月
四、综合题
16.(2024四下·寒亭期中)请你按照一个农历月中月相变化的顺序,给下面月亮的照片排序吧。
我的排序:   
17.(2024四下·开平期末)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奔月之旅,6月2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进行采样作业时,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挖掘和摆放月壤,使得表取完成后在月表呈现一个“中”字,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一种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新表达方式。与此同时,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
(1)月球是月空中最亮的天体,它的光来自于 (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2)嫦娥六号探测器升空时是农历三月二十五,此时月亮正处在(  )的过程。
A.上弦月→满月 B.满月→下弦月 C.下弦月→峨眉月
(3)月球的一个面(即正面)总是朝向地球,当农历十五时,月球背面 (  )
A.被太阳光照到 B.不被太阳光照到 C.自身发光
(4)下列是关于能看到月表呈现“中”字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在月表用颜料喷写
B.月球背面有光照
C.月壤颜色和质地的变化
(5)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的成功展开,让我们认识到 (  )
A.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现了我国综合实力和航天事业的进步
B.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执行采样任务其实很容易
C.在月球上展开的五星红旗与学校里飘扬的五星红旗一样
五、连线题
18.(2024四下·武胜期末)将月相图片与月相名称用线连起来。
六、简答题
19.(2024四下·法库期中)观察月相,我们发现每月的月相变化都有规律。请分别写出七夕和中秋节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月相 并写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
七、实验探究题
20.(2024四下·樊城期末)月球
(1)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我们知道月球表面没有____。
A.月海 B.月陆 C.阳光 D.环形山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月球像太阳一样,自身会发光
B.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样子叫作月相
C.有时候白天也能看到月亮
(3)为了研究月相变化,朱晓哲同学进行了实验,请你找到相应的月相,并在答题卡上将代表这个选项的字母代号涂黑。
(4)在地球A 点看到的月相是   ;
(5)在地球B点看到的月相是   ;
(6)在地球C点看到的月相是   ;
(7)在地球D点看到的月相是   。
(8)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这时的月相称为____。
A.凸月 B.弦月 C.蛾眉月 D.新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位置;形状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随着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运动,就使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朝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同一天的不同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向西移动的,形状基本不变,但是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亮在天空的位置是由西向东移动的,形状和位置都有变化。
2.【答案】太阳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3.【答案】初八、初九;初一、初二;二十二、二十三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在太阳照射下,月球总是被分为光明和黑暗两个半球,从地球上看来,这明暗两部分时刻发生变化。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初一、初二的月相是新月,初三、初四的月相是娥眉月,初八、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二、十三的月相是凸月,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十八、十九的月相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二十七、二十八的月相是残月。
4.【答案】圆;缺;左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5.【答案】能;中秋节是满月,朝向地球的一面被太阳光照亮,光线较强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小明计划在中秋节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他能观测到,原因是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满月,朝向地球的一面被太阳光照亮,光线较强。
6.【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月球的亮面和暗面不断变化所导致的。随着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朝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从而使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相发生变化。月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这使得月球的亮面在天空中逐渐移动,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
7.【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我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大多是按照农历确定的。
8.【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天体位置变化引起的,月亮升落时间每天会比前一天晚约50分钟,到农历二十时要等到22点左右才升起,农历二十以后可以选择早上观察。
9.【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根据月相变化周期确定的。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题目说法正确。
11.【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描述的是月相的变化。 月相是指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月亮的明亮部分会逐渐变化,有时像个圆盘(满月),有时像把镰刀(蛾眉月)。
12.【答案】D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规律:上半月变化规律,由亏到圆,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增大,直至满月,亮面在月球的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亮面面积逐渐减小,直至朔月,亮面在月球的左侧。我们通过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九月初三是指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月似弓是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所以D符合题意。
13.【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上弦月通常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到初八之间,此时月亮的亮面在右侧,形状类似于一个大写的D字。在月相变化中,上弦月表现为一个半圆形的月相,其中一部分被照亮,而未被照亮的部分朝向左侧。这种月相是观赏月亮的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它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半圆形,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角度使得我们从地球上看过去,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正好形成了一个半圆形 。
14.【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在一个月的周期内有不同的变化,所以月相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15.【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农历十五,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正对着地球,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农历二十的月相是下弦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
16.【答案】③⑤⑥①②⑦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凸月)、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然后再回到新月,这样循环往复。
17.【答案】(1)C
(2)B
(3)B
(4)A
(5)A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月相
【解析】【分析】(1)月球的光照过程是这样的: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表面,月球表面反射这些光线,然后这些光线再照射到地球上,我们才能看到月光。由于月球距离地球较近,因此月球在夜空中显得非常明亮 。
(2) 农历二十五时,月相由满月逐渐向下弦月过度。
(3)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其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2天。因此,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当农历十五时,月球正面被太阳光照到,我们看到的是明亮的满月 。当农历十五时,月球背面不被太阳光照射到。
(4)在月球表面看到“中”字的原因实际上是由于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行驶时,其轮子压过月球表面的尘埃和岩石,形成了类似汉字“中”的痕迹。这种现象是由于月球表面缺乏大气和植被,使得车轮的痕迹非常明显且持久 。
(5)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的成功展开,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现了我国综合实力和航天事业的进步。
18.【答案】(1) A (2) C (3) E (4) B (5) D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月”。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到初五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45°,日落时出现在西方或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即落到地平线以下,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随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个月球,称为“上弦月”。凸月是满月前后的月相,满月以前(即农历每月十二、十三日)的凸月称为“渐盈凸月”,以称上凸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此后,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只能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
19.【答案】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月相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
20.【答案】(1)C
(2)A
(3)A
(4)A
(5)C
(6)D
(7)B
(8)D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月相
【解析】【分析】(1)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和水,因此没有云雾雨雪等气象变化,也没有声音的传播。月球表面有月海、月陆和环形山。
(2)月球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光是它反射了太阳的光。月球是一个没有大气层的卫星,因此它不能像太阳那样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自己的光。我们看到的月光实际上是月球反射太阳光的结果。
(3)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A是新月,B是下弦月,C上弦月,D是满月。
(4)在地球A 点看到的月相是新月,即A。
(5)在地球B点看到的月相是C。
(6)在地球C点看到的月相是D。
(7)在地球D点看到的月相是B。
(8)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1 / 1粤教粤科版(2019)四年级下册科学22、《变化的月相》
一、填空题
1.(2024四下·宁津期末)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   和   都会发生变化。
【答案】位置;形状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随着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运动,就使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朝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同一天的不同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向西移动的,形状基本不变,但是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亮在天空的位置是由西向东移动的,形状和位置都有变化。
2.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月球被   照亮的部分。
【答案】太阳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3.(2024四下·卫辉期末)分析月相变化规律图,尝试写出应的日期
满 月十五、十六
上弦月   
新 月   
下弦月   
【答案】初八、初九;初一、初二;二十二、二十三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在太阳照射下,月球总是被分为光明和黑暗两个半球,从地球上看来,这明暗两部分时刻发生变化。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初一、初二的月相是新月,初三、初四的月相是娥眉月,初八、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二、十三的月相是凸月,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十八、十九的月相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二十七、二十八的月相是残月。
4.(2024四下·夏津期中)农历下半月,月相由   到   ,亮面在   。
【答案】圆;缺;左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5.(2024四下·德城期中)小明计划在中秋节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他   (选填“能”或“不能”)观测到,原因是   。
【答案】能;中秋节是满月,朝向地球的一面被太阳光照亮,光线较强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小明计划在中秋节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他能观测到,原因是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满月,朝向地球的一面被太阳光照亮,光线较强。
二、判断题
6.(2024四下·德江期末)月相是月亮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引起的自然现象。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月球的亮面和暗面不断变化所导致的。随着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朝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从而使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相发生变化。月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这使得月球的亮面在天空中逐渐移动,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
7.(2024四下·曾都期末)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按照农历确定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我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大多是按照农历确定的。
8.(2024四下·西峡期末)月亮升落时间每天会比前一天晚约50分钟。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天体位置变化引起的,月亮升落时间每天会比前一天晚约50分钟,到农历二十时要等到22点左右才升起,农历二十以后可以选择早上观察。
9.(2024四下·河南期末)农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制定的。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根据月相变化周期确定的。
10.(2024四下·安丘期末)月相的变化周期是一个月。(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题目说法正确。
三、单选题
11.(2024四下·德江期末)“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说的是月相的特征,下列月相中可能出现在我们家乡农历上旬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描述的是月相的变化。 月相是指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月亮的明亮部分会逐渐变化,有时像个圆盘(满月),有时像把镰刀(蛾眉月)。
12.(2024四下·平度期末)唐代诗人白居品《暮江吟》一诗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所描述的月相更有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规律:上半月变化规律,由亏到圆,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增大,直至满月,亮面在月球的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亮面面积逐渐减小,直至朔月,亮面在月球的左侧。我们通过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九月初三是指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月似弓是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所以D符合题意。
13.(2024四下·库伦旗期末)下图中属于上弦月的是 (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上弦月通常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到初八之间,此时月亮的亮面在右侧,形状类似于一个大写的D字。在月相变化中,上弦月表现为一个半圆形的月相,其中一部分被照亮,而未被照亮的部分朝向左侧。这种月相是观赏月亮的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它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半圆形,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角度使得我们从地球上看过去,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正好形成了一个半圆形 。
14.(2021四下·双柏期末)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在一个月的周期内有不同的变化,所以月相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15.(2024四下·宁津期末)农历二十的月相叫 (  )
A.下弦月 B.上弦月 C.满月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农历十五,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正对着地球,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农历二十的月相是下弦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
四、综合题
16.(2024四下·寒亭期中)请你按照一个农历月中月相变化的顺序,给下面月亮的照片排序吧。
我的排序:   
【答案】③⑤⑥①②⑦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凸月)、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然后再回到新月,这样循环往复。
17.(2024四下·开平期末)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奔月之旅,6月2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进行采样作业时,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挖掘和摆放月壤,使得表取完成后在月表呈现一个“中”字,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一种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新表达方式。与此同时,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
(1)月球是月空中最亮的天体,它的光来自于 (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2)嫦娥六号探测器升空时是农历三月二十五,此时月亮正处在(  )的过程。
A.上弦月→满月 B.满月→下弦月 C.下弦月→峨眉月
(3)月球的一个面(即正面)总是朝向地球,当农历十五时,月球背面 (  )
A.被太阳光照到 B.不被太阳光照到 C.自身发光
(4)下列是关于能看到月表呈现“中”字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在月表用颜料喷写
B.月球背面有光照
C.月壤颜色和质地的变化
(5)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的成功展开,让我们认识到 (  )
A.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现了我国综合实力和航天事业的进步
B.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执行采样任务其实很容易
C.在月球上展开的五星红旗与学校里飘扬的五星红旗一样
【答案】(1)C
(2)B
(3)B
(4)A
(5)A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月相
【解析】【分析】(1)月球的光照过程是这样的: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表面,月球表面反射这些光线,然后这些光线再照射到地球上,我们才能看到月光。由于月球距离地球较近,因此月球在夜空中显得非常明亮 。
(2) 农历二十五时,月相由满月逐渐向下弦月过度。
(3)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其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2天。因此,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当农历十五时,月球正面被太阳光照到,我们看到的是明亮的满月 。当农历十五时,月球背面不被太阳光照射到。
(4)在月球表面看到“中”字的原因实际上是由于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行驶时,其轮子压过月球表面的尘埃和岩石,形成了类似汉字“中”的痕迹。这种现象是由于月球表面缺乏大气和植被,使得车轮的痕迹非常明显且持久 。
(5)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的成功展开,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现了我国综合实力和航天事业的进步。
五、连线题
18.(2024四下·武胜期末)将月相图片与月相名称用线连起来。
【答案】(1) A (2) C (3) E (4) B (5) D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月”。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到初五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45°,日落时出现在西方或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即落到地平线以下,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随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个月球,称为“上弦月”。凸月是满月前后的月相,满月以前(即农历每月十二、十三日)的凸月称为“渐盈凸月”,以称上凸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此后,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只能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
六、简答题
19.(2024四下·法库期中)观察月相,我们发现每月的月相变化都有规律。请分别写出七夕和中秋节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月相 并写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
【答案】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月相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
七、实验探究题
20.(2024四下·樊城期末)月球
(1)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我们知道月球表面没有____。
A.月海 B.月陆 C.阳光 D.环形山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月球像太阳一样,自身会发光
B.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样子叫作月相
C.有时候白天也能看到月亮
(3)为了研究月相变化,朱晓哲同学进行了实验,请你找到相应的月相,并在答题卡上将代表这个选项的字母代号涂黑。
(4)在地球A 点看到的月相是   ;
(5)在地球B点看到的月相是   ;
(6)在地球C点看到的月相是   ;
(7)在地球D点看到的月相是   。
(8)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这时的月相称为____。
A.凸月 B.弦月 C.蛾眉月 D.新月
【答案】(1)C
(2)A
(3)A
(4)A
(5)C
(6)D
(7)B
(8)D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月相
【解析】【分析】(1)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和水,因此没有云雾雨雪等气象变化,也没有声音的传播。月球表面有月海、月陆和环形山。
(2)月球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光是它反射了太阳的光。月球是一个没有大气层的卫星,因此它不能像太阳那样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自己的光。我们看到的月光实际上是月球反射太阳光的结果。
(3)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A是新月,B是下弦月,C上弦月,D是满月。
(4)在地球A 点看到的月相是新月,即A。
(5)在地球B点看到的月相是C。
(6)在地球C点看到的月相是D。
(7)在地球D点看到的月相是B。
(8)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