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粤教粤科版(2019)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光和影》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粤教粤科版(2019)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光和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25 14:19:34

文档简介

粤教粤科版(2019)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光和影》
一、填空题
1.(2023四下·黄州期末)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有   、   和   。
【答案】光源;阻挡物;屏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不透明物体和光。
2.(2024四下·天门期末)古代的计时工具是   , 也叫   。
【答案】日晷;日规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日晷”指的是古代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量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它由暑盘和暑针组成,暑面是倾斜的,暑针朝北,并且晷针和晷面是垂直的。日晷是人类计时的重大发明,被沿用了几千年。
3.(2024四下·法库期中)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   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月球上表面除了有高山和“月海”,还有   ,它是因为流星   而形成的。
【答案】伽利略;环形山;撞击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4.(2024四下·陆丰期末)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是由圆变缺,亮面在   (选填“左侧”或“右侧”)。
【答案】左侧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是,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5.(2024四下·卫辉期末)分析月相变化规律图,尝试写出应的日期
满 月十五、十六
上弦月   
新 月   
下弦月   
【答案】初八、初九;初一、初二;二十二、二十三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在太阳照射下,月球总是被分为光明和黑暗两个半球,从地球上看来,这明暗两部分时刻发生变化。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初一、初二的月相是新月,初三、初四的月相是娥眉月,初八、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二、十三的月相是凸月,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十八、十九的月相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二十七、二十八的月相是残月。
二、判断题
6.(2024四下·武胜期末)观察月相,这次满月到下次满月所用的时间大约是一年。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亮圆缺不同的样子叫做月相。月相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相的变化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满月到下一次满月正好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7.(2024四下·新乡期末)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着地球公转。月球自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线,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农历一个月。
8.(2024四下·天门期末)地球和月球一样, 自己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能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球在旋转过程中,月球一直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们看不到它的背面。
9.(2024四下·天门期末)太阳的高度角越大,影子越长。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太阳高度角与影子长度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长度越短;反之,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长度越长。这一规律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原理来解释:当太阳高度角较大时,太阳光线几乎垂直照射到物体上,因此物体投射的影子会相对较短。相反,当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导致物体投射的影子相对较长。
10.一天中,正午时物体影子最短,气温也最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改变而变化的,一天中,正午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物体的影子最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
三、单选题
11.(2024四下·南海期末)如题图所示,将手电筒从1号点向2号点移动的过程中,圆柱体影子长短发生怎样的变化?
A.由短变长 B.长短不变 C.由长变短
【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光源发出的光被遮挡物挡住,在屏上形成的阴影部分就是影子。如题图所示,将手电筒从1号点向2号点移动的过程中,手电筒的高度由高变低,圆柱体影子长短由短变长。故选A。
12.(2024四下·建始期末) 用自制的日晷模型模拟计时,应当怎样摆放 (  )
A.坐南朝北 B.坐北朝南 C.坐东朝西
【答案】A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制作日晷:
①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圆形,剪下并在上面标上时间刻度,作为晷面。
②将晷面固定在水平底盘上,使晷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与当地的纬度相同。
③将一根长吸管垂直插入晷面中心,作为晷针。
④将制成的日晷面向北方摆放。就可以通过日晷测量了。
⑤日晷的原理是利用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故选A。
13.(2024四下·建始期末)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  )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答案】C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一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故选C。
14.(2024四下·武胜期末)2024年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如果到月球旅行,你不会观察到(  )。
A.环形山 B.高地 C.“月海” D.海洋
【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水,所以到月球旅行,不可能看得到海洋。
15.(2024四下·陵城期末)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四、连线题
16.把下列日期与其对应的月相连起来。
廿三 上弦月
十五 满月
初八 新月
初一 下弦月
【答案】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初一、初二的月相是新月,初三、初四的月相是蛾眉月,初八、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二、十三的月相是凸月,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十八、十九的月相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二十七、二十八的月相是残月。
五、综合题
17.(2024四下·金水期末)材料一: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早在1994年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就进行了探月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 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之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绕月探测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实现绕月飞行并送行对月球的探测。中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器,主要任务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的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等。
第二步:月面软着陆及巡视深则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岩石与矿物成分,进行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中国于2013年左右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探测器,分别实现了月球正面和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第三步:采样返回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中国于2020年11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从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的任务。
材料二:为了帮助宇航员们在月球上工作,科学工作者设计出一种叫“月球漂流者”的车辆。月球车必须足够轻,以便火箭可以把它发射出地球,月球上没有氧气,汽油发动机无法工作。月球车在每个轮子上用的是电动机,电能来自电池组。月球车的轮胎要足够大,以使车能碾过地面的凸起和裂沟。
为了减轻重量,工程师们用金属丝做成轮胎,看起来就像铁丝笼。月球车需要慢慢走,以便节约电池,慢慢走也有利于宇航员在凹凸不平的地方控制车辆。月球上昼夜温差达到 左右,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左右,夜晚,其表面温度可以降低到-183℃左右。
(1)下列天体中,属于太阳系中的行星的是 (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2)请根据材料一分析: “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后,于2020年12月17日顺利返回,这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 (  )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A.“探、落、回” B.“环、探、回” C.“绕、落、回”
(3)请根据材料二分析:下列设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月球车不需要防锈处理
B.月球车必须自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着陆
C.月球上可以放风筝
(4)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如右图),下列关于环形山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分布杂乱随机
B.大小分布均匀
C.数量众多,深浅不一
(5)“月亮之上”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识。标识以一双脚印踏在一轮圆月之上,象征着探月工程的终极梦想。如果你是“嫦娥十号”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要把3名中国航天员送到月球生活2天,你要解决航天员在月球生活遇到的什么问题 怎么解决 (至少写出两个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答案】(1)C
(2)C
(3)A
(4)B
(5)月球没有空气,登月航天员不能直接在月球上呼吸到空气(氧气)。需要携带氧气或者制氧设备登月。还可以从月球没有空气,面对面交流需要无线对讲,月球没有液态水,饮水的解决问题,月球表面温差大,产生的保持合适温度的问题等。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1)太阳属于恒星,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它们都是太阳系中的天体。
(2)根据材料可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后,于2020年12月17日顺利返回,这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回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3)月球没有空气和水,月球车不需要防锈处理,A观点正确;
降落伞是利用空气的阻力,降低下降速度,月球没有空气,不需要自备降落伞,B的观点错误;
有风才能放风筝,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月球没有空气,不能放风筝,C的观点错误。
(4)月球上有许许多多的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由于陨石撞击形成的,这些环形山分布杂乱随机,数量众多,深浅不一。
(5)月球上没有空气、水,温差大,没有食物,所以,航天员登月要准备好充足的氧气、水、食物、既能防寒又能抗热的衣服、通讯设备等等。
六、简答题
18.(2024四下·天门期末)下图是同一天中的两个不同时间里,同一根木棒和它的影子(如图)。你认为哪幅图中太阳的位置高,哪幅图中太阳的位置低 请说你的判断结果和理由.
【答案】图1太阳高度角低,图2太阳高度角高。因为图1影子较长,说明太阳高度角低。图2影子较短,说明太阳高度角高。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影子的长短变化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图1太阳高度角低,图2太阳高度角高。因为图!影子较长,说明太阳高度角低。图2影子较短,说明太阳高度角高。
19.影子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光源发出光,光照射到屏上,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0.(2023四下·谷城期末)简答:月相的变化和月球的什么运动有关系?
【答案】月球绕地球运动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和地球的运动有关,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1 / 1粤教粤科版(2019)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光和影》
一、填空题
1.(2023四下·黄州期末)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有   、   和   。
2.(2024四下·天门期末)古代的计时工具是   , 也叫   。
3.(2024四下·法库期中)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   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月球上表面除了有高山和“月海”,还有   ,它是因为流星   而形成的。
4.(2024四下·陆丰期末)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是由圆变缺,亮面在   (选填“左侧”或“右侧”)。
5.(2024四下·卫辉期末)分析月相变化规律图,尝试写出应的日期
满 月十五、十六
上弦月   
新 月   
下弦月   
二、判断题
6.(2024四下·武胜期末)观察月相,这次满月到下次满月所用的时间大约是一年。 (  )
7.(2024四下·新乡期末)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  )
8.(2024四下·天门期末)地球和月球一样, 自己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  )
9.(2024四下·天门期末)太阳的高度角越大,影子越长。 (  )
10.一天中,正午时物体影子最短,气温也最高。(  )
三、单选题
11.(2024四下·南海期末)如题图所示,将手电筒从1号点向2号点移动的过程中,圆柱体影子长短发生怎样的变化?
A.由短变长 B.长短不变 C.由长变短
12.(2024四下·建始期末) 用自制的日晷模型模拟计时,应当怎样摆放 (  )
A.坐南朝北 B.坐北朝南 C.坐东朝西
13.(2024四下·建始期末)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  )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14.(2024四下·武胜期末)2024年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如果到月球旅行,你不会观察到(  )。
A.环形山 B.高地 C.“月海” D.海洋
15.(2024四下·陵城期末)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
A.
B.
C.
四、连线题
16.把下列日期与其对应的月相连起来。
廿三 上弦月
十五 满月
初八 新月
初一 下弦月
五、综合题
17.(2024四下·金水期末)材料一: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早在1994年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就进行了探月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 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之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绕月探测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实现绕月飞行并送行对月球的探测。中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器,主要任务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的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等。
第二步:月面软着陆及巡视深则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岩石与矿物成分,进行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中国于2013年左右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探测器,分别实现了月球正面和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第三步:采样返回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中国于2020年11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从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的任务。
材料二:为了帮助宇航员们在月球上工作,科学工作者设计出一种叫“月球漂流者”的车辆。月球车必须足够轻,以便火箭可以把它发射出地球,月球上没有氧气,汽油发动机无法工作。月球车在每个轮子上用的是电动机,电能来自电池组。月球车的轮胎要足够大,以使车能碾过地面的凸起和裂沟。
为了减轻重量,工程师们用金属丝做成轮胎,看起来就像铁丝笼。月球车需要慢慢走,以便节约电池,慢慢走也有利于宇航员在凹凸不平的地方控制车辆。月球上昼夜温差达到 左右,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左右,夜晚,其表面温度可以降低到-183℃左右。
(1)下列天体中,属于太阳系中的行星的是 (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2)请根据材料一分析: “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后,于2020年12月17日顺利返回,这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 (  )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A.“探、落、回” B.“环、探、回” C.“绕、落、回”
(3)请根据材料二分析:下列设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月球车不需要防锈处理
B.月球车必须自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着陆
C.月球上可以放风筝
(4)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如右图),下列关于环形山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分布杂乱随机
B.大小分布均匀
C.数量众多,深浅不一
(5)“月亮之上”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识。标识以一双脚印踏在一轮圆月之上,象征着探月工程的终极梦想。如果你是“嫦娥十号”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要把3名中国航天员送到月球生活2天,你要解决航天员在月球生活遇到的什么问题 怎么解决 (至少写出两个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六、简答题
18.(2024四下·天门期末)下图是同一天中的两个不同时间里,同一根木棒和它的影子(如图)。你认为哪幅图中太阳的位置高,哪幅图中太阳的位置低 请说你的判断结果和理由.
19.影子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看法。
20.(2023四下·谷城期末)简答:月相的变化和月球的什么运动有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光源;阻挡物;屏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不透明物体和光。
2.【答案】日晷;日规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日晷”指的是古代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量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它由暑盘和暑针组成,暑面是倾斜的,暑针朝北,并且晷针和晷面是垂直的。日晷是人类计时的重大发明,被沿用了几千年。
3.【答案】伽利略;环形山;撞击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4.【答案】左侧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是,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5.【答案】初八、初九;初一、初二;二十二、二十三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在太阳照射下,月球总是被分为光明和黑暗两个半球,从地球上看来,这明暗两部分时刻发生变化。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初一、初二的月相是新月,初三、初四的月相是娥眉月,初八、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二、十三的月相是凸月,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十八、十九的月相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二十七、二十八的月相是残月。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亮圆缺不同的样子叫做月相。月相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相的变化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满月到下一次满月正好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7.【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着地球公转。月球自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线,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农历一个月。
8.【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能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球在旋转过程中,月球一直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们看不到它的背面。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太阳高度角与影子长度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长度越短;反之,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长度越长。这一规律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原理来解释:当太阳高度角较大时,太阳光线几乎垂直照射到物体上,因此物体投射的影子会相对较短。相反,当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导致物体投射的影子相对较长。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改变而变化的,一天中,正午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物体的影子最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
11.【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必须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光源发出的光被遮挡物挡住,在屏上形成的阴影部分就是影子。如题图所示,将手电筒从1号点向2号点移动的过程中,手电筒的高度由高变低,圆柱体影子长短由短变长。故选A。
12.【答案】A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制作日晷:
①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圆形,剪下并在上面标上时间刻度,作为晷面。
②将晷面固定在水平底盘上,使晷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与当地的纬度相同。
③将一根长吸管垂直插入晷面中心,作为晷针。
④将制成的日晷面向北方摆放。就可以通过日晷测量了。
⑤日晷的原理是利用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故选A。
13.【答案】C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一短--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故选C。
14.【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水,所以到月球旅行,不可能看得到海洋。
15.【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16.【答案】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初一、初二的月相是新月,初三、初四的月相是蛾眉月,初八、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十二、十三的月相是凸月,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十八、十九的月相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二十七、二十八的月相是残月。
17.【答案】(1)C
(2)C
(3)A
(4)B
(5)月球没有空气,登月航天员不能直接在月球上呼吸到空气(氧气)。需要携带氧气或者制氧设备登月。还可以从月球没有空气,面对面交流需要无线对讲,月球没有液态水,饮水的解决问题,月球表面温差大,产生的保持合适温度的问题等。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1)太阳属于恒星,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它们都是太阳系中的天体。
(2)根据材料可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后,于2020年12月17日顺利返回,这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回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3)月球没有空气和水,月球车不需要防锈处理,A观点正确;
降落伞是利用空气的阻力,降低下降速度,月球没有空气,不需要自备降落伞,B的观点错误;
有风才能放风筝,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月球没有空气,不能放风筝,C的观点错误。
(4)月球上有许许多多的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由于陨石撞击形成的,这些环形山分布杂乱随机,数量众多,深浅不一。
(5)月球上没有空气、水,温差大,没有食物,所以,航天员登月要准备好充足的氧气、水、食物、既能防寒又能抗热的衣服、通讯设备等等。
18.【答案】图1太阳高度角低,图2太阳高度角高。因为图1影子较长,说明太阳高度角低。图2影子较短,说明太阳高度角高。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影子的长短变化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图1太阳高度角低,图2太阳高度角高。因为图!影子较长,说明太阳高度角低。图2影子较短,说明太阳高度角高。
19.【答案】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光源发出光,光照射到屏上,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0.【答案】月球绕地球运动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和地球的运动有关,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