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植物的生殖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1植物的生殖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26 11:1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7.1.1植物的生殖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
的延续和发展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1.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体会不同的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科学思维
能够识别无性生殖,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提高判断、推理的能力。
展示一段地球上各种生物繁衍生息的视频,涵盖植物的开花结果、动物的繁殖后代以及人类的生育等场景。
提问学生:“从视频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不断延续,那你们知道生物是如何将自己的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的?生命又是怎样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呢?” 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有趣的生命延续或生物进化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20 分钟)
植物的生殖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如桃花的传粉和受精、种子的形成等,讲解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强调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以及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展示植物无性生殖的实例,如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通过实物或图片介绍操作方法,让学生理解无性生殖的概念和优势,如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母体优良性状等。
组织学生讨论:在农业生产中,哪些植物适合用有性生殖,哪些适合用无性生殖,为什么?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以昆虫为例,展示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图片和视频,对比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特点,让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昆虫。
介绍两栖动物(如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强调其变态发育的特点,以及水环境对其生殖和发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两栖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
展示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阶段,讲解鸟卵的结构及其功能,让学生理解鸟类生殖发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
利用图片和动画展示人类生殖系统的结构,简要介绍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产生以及受精过程。
讲解胚胎发育的过程,从受精卵的形成、着床到胎儿的发育成熟,强调母体对胚胎发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0 分钟)
遗传的物质基础
展示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结构示意图,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即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举例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等,让学生理解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利用遗传图谱,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过程,重点介绍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讲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析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表现以及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用遗传图谱解释简单的遗传现象。
人的性别遗传
展示人类染色体图谱,讲解男女染色体的差异,即男性性染色体为 XY,女性性染色体为 XX。
利用遗传图谱分析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让学生理解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消除性别歧视观念。
生物的变异
展示不同品种的菊花、果蝇的变异等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变异的现象,讲解变异的概念,即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组织学生讨论变异的类型,如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和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以及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进行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统计和分析数据,体会变异的普遍性和特点。
(四)生物的进化(15 分钟)
生物进化的历程
利用生物进化树的图片,展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趋势。
介绍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展示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图片,让学生了解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引导学生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方面寻找证据。
生物进化的原因
介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通过实例分析,如长颈鹿的进化、桦尺蛾体色的变化等,让学生理解自然选择是如何推动生物进化的,即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组织学生讨论:在现代社会,人类活动对生物进化有哪些影响?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五)课堂总结(3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以及生物进化的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强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过程,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生命的奥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主要是通过生殖和发育。
生物界还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呢?与人类又有什么关系呢?
花生、马铃薯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它们繁殖后代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花生
马铃薯
这是用了什么方法,使马铃薯和番茄长在了同一株植物上呢?
任务一、认识有性生殖
柱头
花柱
子房
雌蕊
花托
萼片
花瓣
花药
花丝
雄蕊
胚珠
花柄
识图记忆
受精作用
识图记忆
花粉
花粉管
精子
精 子
卵细胞
子房壁
果皮
珠被
种皮

受精卵
果实
种子
种子
子房
果实
胚珠
某植物子房结构示意图
识图记忆

花丝
雄蕊
受精卵
子房
花药
胚珠
卵细胞
精子
雌蕊
花柱
种子的胚
柱头
花粉
新一代植株
总结
成熟的植株

花萼、花冠等
花蕊
柱头
花柱
花丝
胚珠
花粉
受精卵
种子的胚
新一代植株
雌蕊
雄蕊
花药
子房
卵细胞
精子
建构概念图
(1)桃子通过什么来繁殖后代?
(2)种子中的哪部分结构发育成新个体?
(3)种子的胚是由什么结构发育而来的?
种子
果皮
提问
种子。
胚。
受精卵。
概念: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
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特点: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总结
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
椒草叶片长成新植株
任务二、认识无性生殖
椒草、马铃薯的生殖方式
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概念: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特点: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总结
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大蒜
落地生根
植物的无性生殖举例
试管婴儿和克隆羊都属于有性生殖吗?
属于无性生殖。
易错提醒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等,以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和保持遗传特性的一致性。
人工无性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嫁接、压条、分根、组织培养等。最常用的是扦插和嫁接。
任务三、掌握无性生殖的应用
1. 无性生殖的应用
定义: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仙人掌与蟹爪兰的嫁接
2. 嫁接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
适合用嫁接的方式繁殖的植物有哪些?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常见植物:柿树、苹果、梨、桃等果树。
接穗与砧木
嫁接得到的苹果梨
嫁接的方式
枝接
芽接
接穗
砧木
接穗
砧木
识图记忆
月季、葡萄等植物,可以剪取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这些枝段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
3. 扦插
健壮的,上有芽的枝条。
扦插的茎段应具备什么条件
扦插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外部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
探究
适宜扦插的材料,需要怎样处理才容易成活呢?
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的。
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也易辨别正反方向。
提问
实验材料要求保留两个节,而且对每一节上的叶片都有要求。为什么上一个节上的叶片要去掉部分叶片,而下一个节上的叶要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呢?
更有利于成活,减弱蒸腾作用。
提问
学以致用
小明家的桃园产量较低,品质欠佳,想尽快引进肥城蜜桃。
小明想请你帮他分析一下用哪种方法既经济实惠,收益又快?
A.种子繁殖 B.全部换栽 C.果枝嫁接
肥城蜜桃

植物的组织培养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
科学·技术·社会
组培苗
草莓部分组织
形成愈伤组织
分化成丛芽
试管苗生根
优点:
植物材料用量少,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相对容易;繁殖脱毒植株;培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为外源基因的导入提供了便利。
1.[2024·广州模拟]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当前,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科研专家在柴达木盆地开展了青稞等粮食作物的耐盐碱性研究。青稞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出芽生殖
C.分裂生殖 D.孢子生殖
A
2
3
4
5
6
7
8
9
1
10
11
12
13
14
2.植物的个体发育是指植物生命所经历的全过程。绿色开花植物个体发育的顺序是(  )
A.胚珠→胚→植株
B.受精卵→胚乳→植株
C.受精卵→胚→植株
D.植株→受精卵→胚
C
2
3
4
5
6
7
8
9
1
10
11
12
13
14
【概念建构】根据生物学科的学习要求,学校开辟了校园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植物种植的实践活动。请根据所学内容,完成3~4题。
3.想要实现一棵杜鹃花上有的枝条开红花,有的枝条开白花,所采用的方法是(  )
A.种子繁殖 B.嫁接
C.扦插 D.组织培养
B
2
3
4
5
6
7
8
9
1
10
11
12
13
14
4.同学们准备在校园实践基地栽培下列植物,适合用嫁接来栽培的是(  )
A.大蒜
B.茄子
C.水蜜桃
D.小麦
C
2
3
4
5
6
7
8
9
1
10
11
12
13
14
5.[2024·岳阳模拟]有句谚语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中描述了柳树的生长繁殖特点,在此谚语的描述中,柳树的繁殖方式为(  )
①有性生殖 ②无性生殖 ③扦插 ④嫁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2
3
4
5
6
7
8
9
1
10
11
12
13
14
6.[2023·北京顺义区期末]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能进行细胞分裂
B.是否能产生健康的后代
C.是否具有遗传性
D.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D
2
3
4
5
6
7
8
9
1
10
11
12
13
14
7.[2024·长春中考]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玉米用种子繁殖
B.月季的扦插繁殖
C.椒草用叶片繁殖
D.柿树的嫁接繁殖
A
2
3
4
5
6
7
8
9
1
10
11
12
13
14
8. 在森林中,有时会发现有两株靠得很近的树木或花草的枝条竟然合二为一了,成为人们常说的“连理枝”,并且它们能够继续生长下去,人们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生产实践,成为人工繁殖的一种方式,叫(  )
A.扦插
B.嫁接
C.种子繁殖
D.组织培养
B
2
3
4
5
6
7
8
9
1
10
11
12
13
14
解题思路:找出关键词“合二为一”,嫁接是接穗和砧木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体现了嫁接的特点。
9. 柿树常以黑枣作为砧木来嫁接繁育(如图),接穗上结出的果实是(  )
A.柿子
B.黑枣
C.柿子与黑枣数量各占一半
D.柿子与黑枣结合形成的新品种
A
易错点睛:嫁接后的植物体只表现出接穗的性状,与砧木无关。
2
3
4
5
6
7
8
9
1
10
11
12
13
14
10.[2023·河南中考]用野生番茄作砧木进行番茄嫁接,可预防青枯病。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番茄的嫁接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
B.选用性状优良的番茄枝条作接穗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D.嫁接的植株主要表现砧木的性状
D
2
3
4
5
6
7
8
9
1
10
11
12
13
14
11.[2024·北京昌平区期末]软枣猕猴桃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可将其嫩茎段放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进而培育为植株,对其进行保护。关于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够增加后代的变异性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D.能够快速大量繁殖后代
A
2
3
4
5
6
7
8
9
1
10
11
12
13
14
植物的生殖
无性生殖的应用—嫁接、扦插
有性生殖—定义、优点
无性生殖—定义、优点
区分关键: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教材习题:完成P6课后练习。
2.实践性作业:选取一种常见的植物进行扦插,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并交流、分享。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