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三节 浮与沉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第三节 浮与沉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5 16:09:17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浮与沉
1.[2024·临沂]2024年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成功首飞.如图所示,正在匀速升空的原型机( )
第1题图
A.机身由密度较大的材料制成
B.所受空气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小
D.机舱外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大
2.[2022·浙江]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后,小舟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薄气球中加满温水,扎紧后剪去多余部分,分别浸没于盛有冷水与热水的玻璃杯中(如图所示).若不计气球自重,放手后两气球的运动情况是( )
第2题图
A.冷水、热水中都下沉
B.冷水中下沉,热水中上升
C.冷水、热水中都上升
D.冷水中上升,热水中下沉
3.[淄博中考]课外实践活动中,小雨用橡皮泥造“船”并放入水中,往所造小船中装入豆粒来观察它的承载量,如图所示.在逐渐装入豆粒的过程中(船未沉底)( )
第3题图
A.小船受的浮力不变
B.小船排开水的质量变大
C.小船浸在水中的体积变小
D.小船受的浮力大于它和豆粒的总重力
4.[2024·内江]“青岛号”导弹驱逐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受到的浮力和吃水深度的变化是(ρ海水>ρ水,忽略驱逐舰自重的变化)( )
A.浮力变大 B.浮力不变
C.吃水深度变小 D.吃水深度不变
5.[2024·广安]2023年4月,我国东部战区组织了环台岛军事演习.当参演的航空母舰——“辽宁舰”上的战斗机从军舰上起飞后( )
A.飞行的战机以航母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B.航母所受浮力变小,会上浮一些
C.航母所受浮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D.航母两侧水域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6.[2024·自贡]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劳动人民一般采用“盐水选种”的方法挑选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种子上浮过程中盐水对种子的压强变大
B.漂浮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下沉的种子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大
D.沉底的种子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7.[2024·达州]如图甲所示,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实心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忽略物体带出的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然后将体积为2 000 cm3的实心物体B用细线和A连接在一起,如图丙所示放入水中,A、B刚好悬浮.细线的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ρ水=1×103 kg/m3,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0 N
B.A的底面积为50 cm2
C.B的重力为20 N
D.B的密度为0.75×103 kg/m3
8.[2024·潍坊期末](多选)如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B.在标记刻度时,B位置的示数应比A大
C.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D.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9.[2024·连云港二模](多选)取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同一个鸡蛋在三杯液体中呈现出如图所示的状态,放入鸡蛋后液面相平,则下列物理量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杯中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B.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C.杯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D.杯子底受到液体压强p甲<p乙<p丙
10.[2024·栖霞期末](多选)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个密度为ρ1的马铃薯(密度均匀)放入盛有密度为ρ2的浓盐水的容器中,马铃薯处于漂浮状态,现将马铃薯盐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后,将剩余部分再次放入容器中,不计盐水的损失.下列四个判断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ρ1<ρ2
B.马铃薯将漂浮在盐水中
C.盐水的液面将下降
D.马铃薯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11.[2023·成都]如图甲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其内部有两个气囊,主气囊内充满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副气囊内充有空气.当驻空的浮空艇要上浮时,排出副气囊内的部分空气,使浮空艇受到的重力 浮力,实现上浮.如图乙所示是国产大飞机C919,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机翼的上下表面形成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升力.
第11题图
12.[2024·淄博期末]潜水艇是靠改变 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轮船是采用 的办法增大了可以利用的浮力;世界上最大的矿砂船的排水量为40万吨,它在海水中满载航行时,船及所装货物的总重为 N.
13.[2024·天桥区期末]如图所示,小芳用手将重1.5 N、体积为1.6 dm3的苹果逐渐压入水中,直到苹果刚好浸没,松手后苹果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最后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第13题图
14.[2022·陕西]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悬停在水中,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在中国空间站中,乒乓球不再受到重力和 力的原因而悬停不动.在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做同样的实验: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会迅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乙所示.乒乓球露出水面前,浮力 重力且浮力大小 .
第14题图
15.[2024·苏州期末]请画出鸡蛋在水中下沉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O点为鸡蛋重心).
第15题图
16.[2024·烟台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掉深”
海水中有时会存在“跃层”,它是由于大海中的海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出现分层,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形成的“海中断崖”.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则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层,当潜艇在水下航行中突遭这样的“海中断崖”,就会急剧掉向海底,称为“掉深”.大多数常规潜艇的有效潜深为300 m,潜艇不受控制地掉到安全潜深以下时,会被巨大的海水压力破坏,造成失事.
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拥有一支核潜艇部队,能够有效地巩固海防,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目前世界上遇“掉深”唯一生还的是中国372核潜艇.在危机时刻,艇长瞬间发出命令:向所有水舵供气!不到10秒钟,应急供气阀门打开,所有水舵开始供气;2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潜艇“掉深”的速度有所减缓,但“掉深”依然继续;3分钟后,“掉深”终于停止,深度计开始缓慢回升.终于,372潜艇化险为夷,创造了我军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1)潜艇“掉深”是遇到了“海水跃层”,此时海水密度突然变 ,所受的浮力突然变 ,失去平衡而无法控制导致急速下沉.(均填“大”或“小”)
(2)潜艇在海水中潜行的过程中,通过什么方法实现上浮和下潜? .
中国372核潜艇艇长命令向所有水舱供气的目的是什么? .
(3)实施高压供气、关闭各种阀门后,潜艇“掉深”的速度有所减缓,但不会立即停止,这是什么原因? .
请试着判断潜艇在“掉深”速度有所减缓过程中,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第三节 浮与沉
1.[2024·临沂]2024年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成功首飞.如图所示,正在匀速升空的原型机( C )
第1题图
A.机身由密度较大的材料制成
B.所受空气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小
D.机舱外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大
2.[2022·浙江]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后,小舟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薄气球中加满温水,扎紧后剪去多余部分,分别浸没于盛有冷水与热水的玻璃杯中(如图所示).若不计气球自重,放手后两气球的运动情况是( D )
第2题图
A.冷水、热水中都下沉
B.冷水中下沉,热水中上升
C.冷水、热水中都上升
D.冷水中上升,热水中下沉
3.[淄博中考]课外实践活动中,小雨用橡皮泥造“船”并放入水中,往所造小船中装入豆粒来观察它的承载量,如图所示.在逐渐装入豆粒的过程中(船未沉底)( B )
第3题图
A.小船受的浮力不变
B.小船排开水的质量变大
C.小船浸在水中的体积变小
D.小船受的浮力大于它和豆粒的总重力
4.[2024·内江]“青岛号”导弹驱逐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受到的浮力和吃水深度的变化是(ρ海水>ρ水,忽略驱逐舰自重的变化)( B )
A.浮力变大 B.浮力不变
C.吃水深度变小 D.吃水深度不变
5.[2024·广安]2023年4月,我国东部战区组织了环台岛军事演习.当参演的航空母舰——“辽宁舰”上的战斗机从军舰上起飞后( B )
A.飞行的战机以航母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B.航母所受浮力变小,会上浮一些
C.航母所受浮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D.航母两侧水域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6.[2024·自贡]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劳动人民一般采用“盐水选种”的方法挑选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6题图
A.种子上浮过程中盐水对种子的压强变大
B.漂浮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下沉的种子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大
D.沉底的种子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7.[2024·达州]如图甲所示,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实心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忽略物体带出的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然后将体积为2 000 cm3的实心物体B用细线和A连接在一起,如图丙所示放入水中,A、B刚好悬浮.细线的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ρ水=1×103 kg/m3,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7题图
A.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0 N
B.A的底面积为50 cm2
C.B的重力为20 N
D.B的密度为0.75×103 kg/m3
解析:A.由图乙可知,当h处于0~10 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圆柱体A未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5 N,当h处于20 cm以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圆柱体A已完全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10 N,则圆柱体A受到的重力G=F示′=10 N,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示=10 N-5 N=5 N,故A错误;B.由F浮=ρ水gV排可得,圆柱体A的体积VA=V排===5×10-4 m3,若圆柱体A拉离水面时容器中的水面高度不变,则圆柱体A的底面积SA===5×10-3 m2=50 cm2,实际圆柱体A拉出水面时,容器中的水面在下降,物体A从刚露出水面到离开水面时移动的距离与圆柱体A的高度不相等,故B错误;C.将体积为2 000 cm3的实心物体B用细线和A连接在一起,放入水中,A、B刚好悬浮,则A、B的总重力G总=F浮′=ρ水gV排=ρ水g(VA+VB)=1.0×103 kg/m3×10 N/kg×(5×10-4 m3+2×10-3 m3)=25 N,则B的重力GB=G总-GA=25 N-10 N=15 N,故C错误;D.B的密度ρB====0.75×103 kg/m3,故D正确.故选D.
8.[2024·潍坊期末](多选)如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D )
第8题图
A.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B.在标记刻度时,B位置的示数应比A大
C.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D.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9.[2024·连云港二模](多选)取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同一个鸡蛋在三杯液体中呈现出如图所示的状态,放入鸡蛋后液面相平,则下列物理量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BC )
第9题图
A.杯中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B.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C.杯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D.杯子底受到液体压强p甲<p乙<p丙
10.[2024·栖霞期末](多选)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个密度为ρ1的马铃薯(密度均匀)放入盛有密度为ρ2的浓盐水的容器中,马铃薯处于漂浮状态,现将马铃薯盐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后,将剩余部分再次放入容器中,不计盐水的损失.下列四个判断正确的是( ABC )
第10题图
A.ρ1<ρ2
B.马铃薯将漂浮在盐水中
C.盐水的液面将下降
D.马铃薯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11.[2023·成都]如图甲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其内部有两个气囊,主气囊内充满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副气囊内充有空气.当驻空的浮空艇要上浮时,排出副气囊内的部分空气,使浮空艇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实现上浮.如图乙所示是国产大飞机C919,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的上下表面形成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升力.
第11题图
12.[2024·淄博期末]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轮船是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以利用的浮力;世界上最大的矿砂船的排水量为40万吨,它在海水中满载航行时,船及所装货物的总重为4×109N.
13.[2024·天桥区期末]如图所示,小芳用手将重1.5 N、体积为1.6 dm3的苹果逐渐压入水中,直到苹果刚好浸没,松手后苹果将上浮(填“上浮”“悬浮”或“下沉”),最后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5N.
(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第13题图
14.[2022·陕西]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悬停在水中,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在中国空间站中,乒乓球不再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原因而悬停不动.在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做同样的实验: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会迅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乙所示.乒乓球露出水面前,浮力大于重力且浮力大小不变.
第14题图
15.[2024·苏州期末]请画出鸡蛋在水中下沉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O点为鸡蛋重心).
第15题图
答案:如图所示:
第15题图
16.[2024·烟台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掉深”
海水中有时会存在“跃层”,它是由于大海中的海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出现分层,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形成的“海中断崖”.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则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层,当潜艇在水下航行中突遭这样的“海中断崖”,就会急剧掉向海底,称为“掉深”.大多数常规潜艇的有效潜深为300 m,潜艇不受控制地掉到安全潜深以下时,会被巨大的海水压力破坏,造成失事.
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拥有一支核潜艇部队,能够有效地巩固海防,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目前世界上遇“掉深”唯一生还的是中国372核潜艇.在危机时刻,艇长瞬间发出命令:向所有水舵供气!不到10秒钟,应急供气阀门打开,所有水舵开始供气;2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潜艇“掉深”的速度有所减缓,但“掉深”依然继续;3分钟后,“掉深”终于停止,深度计开始缓慢回升.终于,372潜艇化险为夷,创造了我军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1)潜艇“掉深”是遇到了“海水跃层”,此时海水密度突然变小,所受的浮力突然变小,失去平衡而无法控制导致急速下沉.(均填“大”或“小”)
(2)潜艇在海水中潜行的过程中,通过什么方法实现上浮和下潜?改变自身的重力.
中国372核潜艇艇长命令向所有水舱供气的目的是什么?向所有水舱供气的目的是将水舱中水排出,减小潜艇的重力,此时潜艇受到的浮力不变,使浮力大于重力,减小潜艇下降的速度.
(3)实施高压供气、关闭各种阀门后,潜艇“掉深”的速度有所减缓,但不会立即停止,这是什么原因?潜艇不会立即停止的原因是具有向下运动的惯性,会保持向下的运动状态.
请试着判断潜艇在“掉深”速度有所减缓过程中,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浮力大于重力;原因是“掉深”速度有所减缓过程中,合力方向应竖直向上,此时核潜艇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