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二节 液体压强 (原卷板+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第二节 液体压强 (原卷板+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5 16:27:22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液体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1.[2023·尤溪期中]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深度,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
B.液体具有重力,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具有压强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对容器侧面的压强
D.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上的压强为零
2.著名的“木桶理论”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如图所示,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第2题图
A.最短的一块木板
B.最长的一块木板
C.木桶的粗细
D.木桶的轻重
3.[2024·云溪区期中]上下开口的甲、乙、丙三筒,下端都用一重力不计的薄片,恰好盖住筒的下端,然后浸入水中,如图所示.三个薄片的面积都相同,薄片离水面的深度也都相同,现将100克水倒入甲筒中,恰能使薄片下落,那么将100克水分别倒入乙筒和丙筒中,则它们各自的薄片( )
第3题图
A.都不落下来
B.都落下来
C.乙筒薄片落下来,丙筒薄片不落下来
D.乙筒薄片不落下来,丙筒薄片落下来
4.[2023·安达期中]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B.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
5.[2024·无锡]如图所示,将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要观察到这样的实验现象,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第5题图
A.同一个人操作
B.液体质量相等
C.操作时间相等
D.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6.[2023·株洲]如图所示,在一个不带瓶盖的塑料瓶侧壁打一个小孔,a、b为瓶中小孔下方位置不同的两点,用手堵住小孔,在瓶中装满某种液体.松手后,在液体喷出的过程中( )
第6题图
A.液体喷出的水平距离s变大
B.液体喷出的水平距离s不变
C.a、b两点间的液体压强差变小
D.a、b两点间的液体压强差不变
7.(多选)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7题图
A.乙液体的密度是2×103 kg/m3
B.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C.甲液体的压强小于乙液体的压强
D.同种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成正比
8.[2024·内江]饮料吸管一端都做得较尖,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 (填“压强”或“压力”);在水杯中加半杯水,然后将一根吸管插入水中不同深度处,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插入水中越深,吹气越费力,这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
9.[2023·赤峰]小亮学习了液体压强知识后,猜想: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有关.为此,他利用液体压强计、水、烧杯等相同的两套器材进行对比验证,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第9题图
(1)小亮向小明介绍自己的实验推理过程:在甲、乙两烧杯中,A、B两点到烧杯底部的距离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侧 ,判断出pA pB;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与该点到容器底部距离有关.
(2)小明反驳说:你在实验中没有控制 相同,所以你的结论是错误的.在你的实验基础上, (填序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A.把甲杯中的探头上移5 cm或把乙杯中的探头下移5 cm
B.从甲杯中抽出5 cm深的水或向乙杯中加入5 cm深的水
10.[2024·宜昌三模]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
第10题图
(1)实验前,某同学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按与不按金属盒的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两侧液面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其原因可能是 .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另一位同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所示,其调节的方法是 (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液体压强计通过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大小,反映液体压强大小,这是运用了 法,量筒、刻度尺、弹簧测力计这些测量工具的设计原理也应用了这种方法的是 .
(4)比较乙和丙图,可以得到: ;比较 两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实验小组的小天和小红利用压强计来鉴别水和酒精,现有两只相同的烧杯A和B,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
①如图戊所示,小红先后将调节好的压强计的金属盒没入两种液体中,她发现烧杯A的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烧杯A装的是水,小天认为她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理由是 .
②小天用自己改装并调试好的压强计进行实验,如图己所示,将压强计两个金属盒分别没入两种液体相同的深度,从而判断出图己中装水的是 (填“A”或“B”)烧杯.
11.[2022·福建]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如图所示.
第11题图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 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 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 .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是否有关.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 相等.第2课时 液体压强的比较及计算
1.[2024·肇源期中]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重1 N,容器中水重7 N,容器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100 c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6 cm,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水面高度h1=8 cm;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600 Pa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 Pa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7 N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8 N
2.[2024·济南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后设计了一种可以快速测出液体密度的方法: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底部用橡皮膜封住后放入水中,测得玻璃管底部距离水面的深度为h1,现向玻璃管中缓缓注入某种液体,当玻璃管内所注入的液体高度为h2时,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管内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B.管内液体的密度ρ液=ρ水
C.若将玻璃管下移,橡皮膜将向下凸
D.若换用更粗的玻璃管完成以上操作,当橡皮膜也恰好不发生形变时,管内液体的高度将小于h2
3.[2023·保康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比较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
第3题图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4.[2023·路南区期末]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纯水和盐水(ρ盐水>ρ水).关于a、b、c三点液体压强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a点处最大 B.b点处最大
C.c点处最大 D.b、c两点处一样大
5.根据表格和如图所示的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液体种类 水银 酒精 盐水
液体密度/(g·cm-3) 13.6 0.8 1.03
第5题图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当深度相同时,甲、乙两液体的压强之比为3∶2
C.当深度减小2 cm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少300 Pa
D.丙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像在甲、乙之间,则丙可能是盐水
6.[2024·青神期中]水平桌面上有一满杯水,当手指伸入水中时,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将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7.(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8.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装有水,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将容器倒置,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均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第8题图
9.[2022·黑龙江]将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则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强是 Pa;正立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1,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力为F2,则F1 (填“>”“=”或“<”)F2.(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第9题图
10.[2024·山西]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消防员在讲解如图所示的警示图片时强调:落水汽车车门所处深度平均按1 m算,车门很难被打开.正确的方法是立即解开安全带,用安全锤等尖锐物品破窗进行自救.有的同学很疑惑:落水汽车车门离水面仅有1 m深,为什么很难打开呢?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车门很难打开的原因.(提示:用数据解释更有说服力,g取10 N/kg)
第10题图
11.2021年9月,世界上最大的模锻液压机(8万吨级)在中国投入使用,图甲为液压机的结构简图,是利用液体来传递压强的设备.若不计机械摩擦和活塞自重,液压机工作过程中,液体对液缸中大活塞的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体对小活塞的压强.如图乙所示,汽车的油压千斤顶就是应用液压机原理工作的,假如一个油压千斤顶的大、小活塞横横截面积分别是120 cm2和4 cm2,当在小活塞上加2 700 N的压力时,最多可在大活塞上产生 N的举力.
第11题图第二节 液体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1.[2023·尤溪期中]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同一深度,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
B.液体具有重力,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具有压强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对容器侧面的压强
D.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上的压强为零
2.著名的“木桶理论”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如图所示,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 )
第2题图
A.最短的一块木板
B.最长的一块木板
C.木桶的粗细
D.木桶的轻重
3.[2024·云溪区期中]上下开口的甲、乙、丙三筒,下端都用一重力不计的薄片,恰好盖住筒的下端,然后浸入水中,如图所示.三个薄片的面积都相同,薄片离水面的深度也都相同,现将100克水倒入甲筒中,恰能使薄片下落,那么将100克水分别倒入乙筒和丙筒中,则它们各自的薄片( A )
第3题图
A.都不落下来
B.都落下来
C.乙筒薄片落下来,丙筒薄片不落下来
D.乙筒薄片不落下来,丙筒薄片落下来
4.[2023·安达期中]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4题图
A.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B.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
5.[2024·无锡]如图所示,将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装有同种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但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要观察到这样的实验现象,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D )
第5题图
A.同一个人操作
B.液体质量相等
C.操作时间相等
D.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6.[2023·株洲]如图所示,在一个不带瓶盖的塑料瓶侧壁打一个小孔,a、b为瓶中小孔下方位置不同的两点,用手堵住小孔,在瓶中装满某种液体.松手后,在液体喷出的过程中( D )
第6题图
A.液体喷出的水平距离s变大
B.液体喷出的水平距离s不变
C.a、b两点间的液体压强差变小
D.a、b两点间的液体压强差不变
7.(多选)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 )
第7题图
A.乙液体的密度是2×103 kg/m3
B.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C.甲液体的压强小于乙液体的压强
D.同种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成正比
8.[2024·内江]饮料吸管一端都做得较尖,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填“压强”或“压力”);在水杯中加半杯水,然后将一根吸管插入水中不同深度处,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插入水中越深,吹气越费力,这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9.[2023·赤峰]小亮学习了液体压强知识后,猜想: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有关.为此,他利用液体压强计、水、烧杯等相同的两套器材进行对比验证,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第9题图
(1)小亮向小明介绍自己的实验推理过程:在甲、乙两烧杯中,A、B两点到烧杯底部的距离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判断出pA>pB;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与该点到容器底部距离有关.
(2)小明反驳说:你在实验中没有控制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所以你的结论是错误的.在你的实验基础上,B(填序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A.把甲杯中的探头上移5 cm或把乙杯中的探头下移5 cm
B.从甲杯中抽出5 cm深的水或向乙杯中加入5 cm深的水
解析:(1)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时,根据转换法,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显示液体压强的大小;图甲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大于图乙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小亮判断出pA>pB;(2)探究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是否有关,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相同,图甲中探头到液面的距离hA=19 cm-7 cm=12 cm,图乙中探头到液面的距离hB=19 cm-12 cm=7 cm;因此,小明反驳说:你在实验中没有控制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所以你的结论是错误的,要控制探头所处深度相同,应从甲杯中抽出5 cm深的水,使hA=hB=7 cm;或向乙杯中加入5 cm深的水,使hA=hB=12 cm;故选:B.
10.[2024·宜昌三模]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
第10题图
(1)实验前,某同学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按与不按金属盒的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两侧液面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另一位同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所示,其调节的方法是B(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液体压强计通过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大小,反映液体压强大小,这是运用了转换法,量筒、刻度尺、弹簧测力计这些测量工具的设计原理也应用了这种方法的是弹簧测力计.
(4)比较乙和丙图,可以得到: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比较丙、丁两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实验小组的小天和小红利用压强计来鉴别水和酒精,现有两只相同的烧杯A和B,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
①如图戊所示,小红先后将调节好的压强计的金属盒没入两种液体中,她发现烧杯A的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烧杯A装的是水,小天认为她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理由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②小天用自己改装并调试好的压强计进行实验,如图己所示,将压强计两个金属盒分别没入两种液体相同的深度,从而判断出图己中装水的是A(填“A”或“B”)烧杯.
11.[2022·福建]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如图所示.
第11题图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深度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无关.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深度相等.第2课时 液体压强的比较及计算
1.[2024·肇源期中]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重1 N,容器中水重7 N,容器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100 c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6 cm,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水面高度h1=8 cm;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D )
第1题图
A.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600 Pa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 Pa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7 N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8 N
2.[2024·济南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后设计了一种可以快速测出液体密度的方法: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底部用橡皮膜封住后放入水中,测得玻璃管底部距离水面的深度为h1,现向玻璃管中缓缓注入某种液体,当玻璃管内所注入的液体高度为h2时,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第2题图
A.管内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B.管内液体的密度ρ液=ρ水
C.若将玻璃管下移,橡皮膜将向下凸
D.若换用更粗的玻璃管完成以上操作,当橡皮膜也恰好不发生形变时,管内液体的高度将小于h2
3.[2023·保康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比较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A )
第3题图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4.[2023·路南区期末]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纯水和盐水(ρ盐水>ρ水).关于a、b、c三点液体压强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4题图
A.a点处最大 B.b点处最大
C.c点处最大 D.b、c两点处一样大
5.根据表格和如图所示的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液体种类 水银 酒精 盐水
液体密度/(g·cm-3) 13.6 0.8 1.03
第5题图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当深度相同时,甲、乙两液体的压强之比为3∶2
C.当深度减小2 cm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少300 Pa
D.丙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像在甲、乙之间,则丙可能是盐水
6.[2024·青神期中]水平桌面上有一满杯水,当手指伸入水中时,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将会( C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7.(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第7题图
A.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8.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装有水,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将容器倒置,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均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第8题图
9.[2022·黑龙江]将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则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强是1.2×103Pa;正立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1,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力为F2,则F1>(填“>”“=”或“<”)F2.(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第9题图
10.[2024·山西]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消防员在讲解如图所示的警示图片时强调:落水汽车车门所处深度平均按1 m算,车门很难被打开.正确的方法是立即解开安全带,用安全锤等尖锐物品破窗进行自救.有的同学很疑惑:落水汽车车门离水面仅有1 m深,为什么很难打开呢?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车门很难打开的原因.(提示:用数据解释更有说服力,g取10 N/kg)
第10题图
解:当落水汽车车门所处深度为1 m时,此时受到水的压强为p=ρgh=1.0×103 kg/m3×10 N/kg×1 m=1×104 Pa;
车门的面积约为0.8 m2,则车门受到的压力F=pS=1×104 Pa×0.8 m2=8 000 N,此时车门受到水的压力远大于人的推力,因此车门很难被打开.
11.2021年9月,世界上最大的模锻液压机(8万吨级)在中国投入使用,图甲为液压机的结构简图,是利用液体来传递压强的设备.若不计机械摩擦和活塞自重,液压机工作过程中,液体对液缸中大活塞的压强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体对小活塞的压强.如图乙所示,汽车的油压千斤顶就是应用液压机原理工作的,假如一个油压千斤顶的大、小活塞横横截面积分别是120 cm2和4 cm2,当在小活塞上加2 700 N的压力时,最多可在大活塞上产生8.1×104N的举力.
第11题图
解析:液压机是通过液体来传递压强的,则液体对液缸中大活塞的压强,通过液体传递到小活塞时,压强不变,所以两个活塞所受的压强相等.小活塞上加2 700 N压力时,产生的压强p===6.75×106 Pa,最多可在大活塞上产生的举力F2=pS2=6.75×106 Pa×120×10-4 m2=8.1×104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