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功与能
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每题2分,11~15题为多选,每题3分,共35分)
1.下列四幅图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1题图
A.图甲“轧蔗取浆”中,牛拉“犂擔”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图乙“湿田击稻”中,用力甩稻秆,稻粒落入木桶中,是因为受到惯性力
C.图丙“北耕兼种”中,耧下端的“鐵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的
D.图丁“长流漂米”中,水从高处流下,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2题图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卫星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3.原地纵跳摸高是同学们经常玩的游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游戏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第3题图
A.在离地前的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B.在离地前的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小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C.在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在落地前的下降过程中,人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4.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会在A、C两点之间来回摆动,最终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4题图
A.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球能从B点摆动到C点是由于受到惯性
C.小球每次经过B点,其动能都比上一次小
D.小球最终静止在A点
5.如图所示为某次蹦极运动的精彩瞬间,若一游客从平台上由静止开始下落.从开始下落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游客的( B )
第5题图
A.动能一直增大
B.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一直增大
6.抛实心球是初中学生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小刚在测试时将实心球抛出后,实心球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6题图
A.以运动中的实心球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B.实心球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实心球在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是增大的
7.如图甲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如图乙所示为其截面图.做好后如图丙所示,将该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A点由静止释放,滚到水平面D点停止,然后返回,自行滚上斜面的B点停止后又滚下斜面……如此往返,最后停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7题图
A.罐子在A点的重力势能最大,橡皮筋在D点的弹性势能最大
B.罐子从A点滚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只转化为动能
C.若罐内没有橡皮筋和小铁块,罐子可能返回滚上斜面
D.第一次返回斜面,向上滚动的过程中,罐子整体在C点时的机械能小于在B点时的机械能
8.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水平向右拉力.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8题图
A.4~6 s,物体运动路程为18 m
B.4~6 s,拉力F的功率为12 W
C.t=1 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大于2 N
D.拉力为6 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9.某同学玩滑板车时的情境如图所示,一开始,人用力蹬地,人和滑板车一起向前运动;停止蹬地后,人和滑板车运动得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9题图
A.人用力蹬地,使滑板车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人对滑板车没有做功
B.人停止蹬地后,人和滑板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他们受到惯性的作用
C.人停止蹬地后,人和滑板车继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不再受到力的作用
D.人停止蹬地后,人和滑板车运动得越来越慢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0.如图所示,用F的力直接将物体A匀速提升h,做功300 J,若借助长5 m的斜面用100 N的力在3 s内把A匀速提升到相同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10题图
A.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为500 J
B.物体克服斜面摩擦力做的额外功是300 J
C.物体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400 N
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0%
1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两次平拉同一块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是它运动的s 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第11题图
A.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速度之比为1∶2
B.木块两次受到拉力之比为2∶1
C.木块两次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1∶1
D.拉力两次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之比为2∶1
12.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做功快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B.做功多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C.做功多并且用的时间长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D.做功相同,所用时间短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13.如图所示,木板A放在一个水平面上,用10 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2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与物块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第13题图
A.木板A与地的摩擦力为2 N
B.滑轮向右移动的速度为0.2 m/s
C.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3 N,方向水平向右
D.绳子拉木板A的功率为0.6 W
14.两个相同的小球a、b处于相同的高度,a在空中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时间t1落到地面;b沿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经时间t2滑到地面,t1<t2.a、b从最高点到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分别是W1、W2,重力的功率分别是P1、P2,它们到达地面的速度分别是v1、v2,忽略空气阻力,则以下关系成立的是( ABD )
A.W1=W2 B.P1>P2 C.v1<v2 D.v1=v2
15.为了赶在雨季之前给住在青山的奶奶做一次房屋维修,爸爸专门请了一个小施工队.这个施工队利用3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材料运到6 m的高处.已知每个滑轮重50 N,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 000 N,拉绳工人重700 N.忽略绳重和机械之间的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第15题图
A.装置中有2个定滑轮,分别是a、b
B.工人用300 N的力可以拉起900 N的材料
C.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时,拉起的材料重200 N
D.工人最多能拉起重2 950 N的材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6.2024年3月26日,美国“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被“达利”号集装箱船撞毁,如图所示,撞击前,船突发故障失去动力,但并没有立即停下,这是因为船具有惯性 ,当船以10.8 km/h、合3m/s的速度撞击大桥时,虽然船速较慢,但由于船的质量很大导致其动能很大,使得船将大桥撞毁.
第16题图
1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弓箭的国家之一,把弓拉弯将箭射出的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18.如图所示是中国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郑钦文的击球画面,球拍的网面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将弹性势能转化为球的动能.
第18题图
19.一个小车往斜坡向上运动时,它的s t图像如图所示.它在30 s内通过的路程为90米,在此过程,小车的动能不变(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的.若小车突然急刹车,则它的惯性不变(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第19题图
2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体育课上进行竖直爬杆训练,双脚离地静止时,手握得越紧,小明与杆之间的摩擦力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匀速上爬过程中小明受到竖直的摩擦力向上(填“向上”或“向下”);匀速下滑时小明的机械能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20题图
21.放假期间,小明随爸爸去建筑工地劳动体验.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材料,当提升的材料重力为300 N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75%,则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 N,则该滑轮组能提起材料的最大质量为90kg.(空气阻力、摩擦力及绳重不计,g取10 N/kg)
第21题图
22.如图所示,滑轮组自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力不计,物体重300 N,在F=40 N的拉力作用下,物体0.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则物体A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120N;在10 s内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是240J,拉力F的功率是24W.
第22题图
23.如图所示,将重为40 N的物体G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向左拉动2 m,用时5 s.已知滑轮组中动滑轮重为6 N,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10 N,F的功率为12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
第23题图
24.你一定剪过指甲吧!为什么指甲被剪断之后不是原地掉下来,而是“飞”出去?原来,指甲受到指甲钳的挤压,改变了形状,当指甲被指甲钳剪断后,指甲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指甲的动能,让指甲“飞”出去.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
25.提高机械效率可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对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第25题图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2%(保留一位小数).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图丙(填“甲”“乙”或“丙”)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4)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高度无关(填“有关”或“无关”);通过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根据以上结论和生活经验,你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ABC.(多选,填写字母)
A.减轻动滑轮重量 B.增加所提物体重量
C.给机械加润滑油 D.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6)实验过程中边拉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摩擦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7)若将第4次实验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物重不变,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第26题图
(1)此实验是研究碰撞前小球(填“碰撞前小球”“碰撞后小球”或“碰撞后木块”)的动能,通过木块在水平面运动距离的大小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2)图甲中两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3)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乙探究的是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若图乙中,上图木块的质量小于下图,碰撞后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不能(填“能”或“不能”)完成该实验目的.
四、计算题(27题12分,28题14分,共26分)
27.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00 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深度为40 cm的水.电动机吊着一个底面积为50 cm2的圆柱形金属块,从金属块底面距水面20 cm高处开始竖直下降,然后进入水中,最后静止在容器底部,金属块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水未溢出.整个过程中,电动机对金属块拉力的功率P与金属块运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金属块下降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和绳子自重不计.求:
(1)金属块下降的速度大小;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3)金属块静止在容器底部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
第27题图
解:(1)由图乙知,前1 s内,功率不变,且最大,此过程中,金属块未浸入水中,
由图甲知,金属块下降的高度为h=20 cm=0.2 m,则金属块下降的速度:v===0.2 m/s;
(2)根据P===Fv可得,前1 s内金属块受到的拉力:F===30 N,此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金属块的重力:G=F=30 N,
由图乙可知,当功率为5 W时,且保持不变,说明金属块已当浸没在水中,根据P===Fv可得,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拉力:F′===25 N,
此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30 N-25 N=
5 N;
(3)金属块的体积等于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即V金=V排===5×10-4 m3=500 cm3,金属块的高度:h金===10 cm,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容器中水的总高度:h水′===45 cm,
金属块静止在容器底部时上表面距水面的高度:h′=h水′-h金=45 cm-10 cm=35 cm=0.35 m,根据p=ρ液gh和p=可得,金属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上=ρ水ghS金=1.0×103 kg/m3×10 N/kg×0.35 m×50×10-4 m2=17.5 N.
28.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重力G物=1 000 N,动滑轮重力G动=200 N.在工人用力F作用下,重物匀速上升,30 s达到规定高度6 m处.不计绳重和机械之间的摩擦.求:
第28题图
(1)拉力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用该装置提升另一重物时,机械效率达到90%,则该重物的重力是多少?
解:(1)有用功为W有=G物h=1 000 N×6 m=6 000 J,
额外功为W额=G动h=200 N×6 m=1 200 J,
总功为W总=W有+W额=6 000 J+1 200 J=7 200 J,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240 W;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83.3%;
(3)不计绳重和机械之间的摩擦,根据η===可知,
机械效率达到90%时,有90%=,解得:G′物=1 800 N.第十章 功与能
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每题2分,11~15题为多选,每题3分,共35分)
1.下列四幅图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图甲“轧蔗取浆”中,牛拉“犂擔”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图乙“湿田击稻”中,用力甩稻秆,稻粒落入木桶中,是因为受到惯性力
C.图丙“北耕兼种”中,耧下端的“鐵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的
D.图丁“长流漂米”中,水从高处流下,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卫星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3.原地纵跳摸高是同学们经常玩的游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游戏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在离地前的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B.在离地前的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小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C.在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在落地前的下降过程中,人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4.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会在A、C两点之间来回摆动,最终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球能从B点摆动到C点是由于受到惯性
C.小球每次经过B点,其动能都比上一次小
D.小球最终静止在A点
5.如图所示为某次蹦极运动的精彩瞬间,若一游客从平台上由静止开始下落.从开始下落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游客的( )
第5题图
A.动能一直增大
B.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一直增大
6.抛实心球是初中学生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小刚在测试时将实心球抛出后,实心球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以运动中的实心球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B.实心球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实心球在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是增大的
7.如图甲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如图乙所示为其截面图.做好后如图丙所示,将该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A点由静止释放,滚到水平面D点停止,然后返回,自行滚上斜面的B点停止后又滚下斜面……如此往返,最后停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罐子在A点的重力势能最大,橡皮筋在D点的弹性势能最大
B.罐子从A点滚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只转化为动能
C.若罐内没有橡皮筋和小铁块,罐子可能返回滚上斜面
D.第一次返回斜面,向上滚动的过程中,罐子整体在C点时的机械能小于在B点时的机械能
8.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水平向右拉力.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4~6 s,物体运动路程为18 m
B.4~6 s,拉力F的功率为12 W
C.t=1 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大于2 N
D.拉力为6 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9.某同学玩滑板车时的情境如图所示,一开始,人用力蹬地,人和滑板车一起向前运动;停止蹬地后,人和滑板车运动得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人用力蹬地,使滑板车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人对滑板车没有做功
B.人停止蹬地后,人和滑板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他们受到惯性的作用
C.人停止蹬地后,人和滑板车继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不再受到力的作用
D.人停止蹬地后,人和滑板车运动得越来越慢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0.如图所示,用F的力直接将物体A匀速提升h,做功300 J,若借助长5 m的斜面用100 N的力在3 s内把A匀速提升到相同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为500 J
B.物体克服斜面摩擦力做的额外功是300 J
C.物体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400 N
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0%
1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两次平拉同一块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是它运动的s 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第11题图
A.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速度之比为1∶2
B.木块两次受到拉力之比为2∶1
C.木块两次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1∶1
D.拉力两次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之比为2∶1
12.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做功快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B.做功多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C.做功多并且用的时间长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D.做功相同,所用时间短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13.如图所示,木板A放在一个水平面上,用10 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2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与物块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第13题图
A.木板A与地的摩擦力为2 N
B.滑轮向右移动的速度为0.2 m/s
C.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3 N,方向水平向右
D.绳子拉木板A的功率为0.6 W
14.两个相同的小球a、b处于相同的高度,a在空中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时间t1落到地面;b沿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经时间t2滑到地面,t1<t2.a、b从最高点到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分别是W1、W2,重力的功率分别是P1、P2,它们到达地面的速度分别是v1、v2,忽略空气阻力,则以下关系成立的是( ABD )
A.W1=W2 B.P1>P2 C.v1<v2 D.v1=v2
15.为了赶在雨季之前给住在青山的奶奶做一次房屋维修,爸爸专门请了一个小施工队.这个施工队利用3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材料运到6 m的高处.已知每个滑轮重50 N,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 000 N,拉绳工人重700 N.忽略绳重和机械之间的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第15题图
A.装置中有2个定滑轮,分别是a、b
B.工人用300 N的力可以拉起900 N的材料
C.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时,拉起的材料重200 N
D.工人最多能拉起重2 950 N的材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6.2024年3月26日,美国“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被“达利”号集装箱船撞毁,如图所示,撞击前,船突发故障失去动力,但并没有立即停下,这是因为船具有惯性 ,当船以10.8 km/h、合3m/s的速度撞击大桥时,虽然船速较慢,但由于船的质量很大导致其动能很大,使得船将大桥撞毁.
第16题图
1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弓箭的国家之一,把弓拉弯将箭射出的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18.如图所示是中国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郑钦文的击球画面,球拍的网面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将弹性势能转化为球的动能.
第18题图
19.一个小车往斜坡向上运动时,它的s t图像如图所示.它在30 s内通过的路程为90米,在此过程,小车的动能不变(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的.若小车突然急刹车,则它的惯性不变(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第19题图
2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体育课上进行竖直爬杆训练,双脚离地静止时,手握得越紧,小明与杆之间的摩擦力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匀速上爬过程中小明受到竖直的摩擦力向上(填“向上”或“向下”);匀速下滑时小明的机械能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20题图
21.放假期间,小明随爸爸去建筑工地劳动体验.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材料,当提升的材料重力为300 N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75%,则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 N,则该滑轮组能提起材料的最大质量为90kg.(空气阻力、摩擦力及绳重不计,g取10 N/kg)
第21题图
22.如图所示,滑轮组自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力不计,物体重300 N,在F=40 N的拉力作用下,物体0.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则物体A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120N;在10 s内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是240J,拉力F的功率是24W.
第22题图
23.如图所示,将重为40 N的物体G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向左拉动2 m,用时5 s.已知滑轮组中动滑轮重为6 N,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10 N,F的功率为12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
第23题图
24.你一定剪过指甲吧!为什么指甲被剪断之后不是原地掉下来,而是“飞”出去?原来,指甲受到指甲钳的挤压,改变了形状,当指甲被指甲钳剪断后,指甲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指甲的动能,让指甲“飞”出去.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
25.提高机械效率可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对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第25题图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2%(保留一位小数).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图丙(填“甲”“乙”或“丙”)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4)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高度无关(填“有关”或“无关”);通过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根据以上结论和生活经验,你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ABC.(多选,填写字母)
A.减轻动滑轮重量 B.增加所提物体重量
C.给机械加润滑油 D.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6)实验过程中边拉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摩擦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7)若将第4次实验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物重不变,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第26题图
(1)此实验是研究碰撞前小球(填“碰撞前小球”“碰撞后小球”或“碰撞后木块”)的动能,通过木块在水平面运动距离的大小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2)图甲中两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3)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乙探究的是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若图乙中,上图木块的质量小于下图,碰撞后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不能(填“能”或“不能”)完成该实验目的.
四、计算题(27题12分,28题14分,共26分)
27.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00 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深度为40 cm的水.电动机吊着一个底面积为50 cm2的圆柱形金属块,从金属块底面距水面20 cm高处开始竖直下降,然后进入水中,最后静止在容器底部,金属块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水未溢出.整个过程中,电动机对金属块拉力的功率P与金属块运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金属块下降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和绳子自重不计.求:
(1)金属块下降的速度大小;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3)金属块静止在容器底部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
第27题图
解:(1)由图乙知,前1 s内,功率不变,且最大,此过程中,金属块未浸入水中,
由图甲知,金属块下降的高度为h=20 cm=0.2 m,则金属块下降的速度:v===0.2 m/s;
(2)根据P===Fv可得,前1 s内金属块受到的拉力:F===30 N,此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金属块的重力:G=F=30 N,
由图乙可知,当功率为5 W时,且保持不变,说明金属块已当浸没在水中,根据P===Fv可得,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拉力:F′===25 N,
此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30 N-25 N=
5 N;
(3)金属块的体积等于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即V金=V排===5×10-4 m3=500 cm3,金属块的高度:h金===10 cm,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容器中水的总高度:h水′===45 cm,
金属块静止在容器底部时上表面距水面的高度:h′=h水′-h金=45 cm-10 cm=35 cm=0.35 m,根据p=ρ液gh和p=可得,金属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上=ρ水ghS金=1.0×103 kg/m3×10 N/kg×0.35 m×50×10-4 m2=17.5 N.
28.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重力G物=1 000 N,动滑轮重力G动=200 N.在工人用力F作用下,重物匀速上升,30 s达到规定高度6 m处.不计绳重和机械之间的摩擦.求:
第28题图
(1)拉力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用该装置提升另一重物时,机械效率达到90%,则该重物的重力是多少?
解:(1)有用功为W有=G物h=1 000 N×6 m=6 000 J,
额外功为W额=G动h=200 N×6 m=1 200 J,
总功为W总=W有+W额=6 000 J+1 200 J=7 200 J,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240 W;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83.3%;
(3)不计绳重和机械之间的摩擦,根据η===可知,
机械效率达到90%时,有90%=,解得:G′物=1 80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