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2024级
三月月考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2025年3月21日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一类抗生素,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壁达到抗菌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能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
B.青霉素的合成和分泌离不开线粒体的作用
C.青霉菌和蓝细菌的遗传物质化学本质不同
D.光学显微镜下发现青霉菌的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
2.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B.ATP和DNA均含有C、H、O、N、P大量元素
C.糖类在供应充足时可大量转化为脂肪,供能不足时脂肪也会大量转化为糖类
D.生物大分子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
3.如图所示a、c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表示单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若b表示产生水分子的生理过程,则a、c不可能是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4.下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斐林试剂作为鉴定试剂
B.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通常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显微镜中观察到叶绿体逆时针运动时,实际是顺时针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视野中可观察到一个细胞内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
D.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
5.钙调蛋白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Ca2+感受器。小鼠钙调蛋白两端有近似对称的球形结构,每个球形结构可结合2个C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钙调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Ca2+是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
C.钙调蛋白球形结构的形成与氢键等有关
D.钙调蛋白结合Ca2+后,空间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6.变形虫可通过细胞表面形成临时性细胞突起进行移动和摄食。科研人员用特定荧光物质处理变形虫,发现移动部分的细胞质中聚集有被标记的纤维网架结构,并伴有纤维的消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被荧光标记的网架结构属于细胞骨架,与变形虫的形态变化有关
B.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将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小分子
C.变形虫通过胞吞方式摄取食物,该过程不需要质膜上的蛋白质参与
D.变形虫移动过程中,纤维的消长是由于其成分纤维素的不断组装和分解所致
7.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 Ca2+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的 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 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 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 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 CAX 完成跨膜运输,从而使 Ca2+以与 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 CAX 进行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2+通过 CAX 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Ca2+通过 CAX 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C.加入 H+焦磷酸酶抑制剂,Ca2+通过 CAX 的运输速率变慢
D.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8.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含有丰富的水通道蛋白,硝酸银(AgNO3)可使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膨胀
B.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不会变小
C.未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膨胀
D.未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变小
9.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
B.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
10.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差速离心法: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
B.控制变量法: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
C.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D.同位素标记法: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蛋白质的分泌过程
11.人们常用淡盐水浸泡菠萝之后再食用,可有效减轻“扎嘴”现象。有研究小组认为淡盐水缓解“扎嘴”现象可能与菠萝蛋白酶有关,并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吸光值越大,则酶的活性越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用盐水浸泡菠萝,浓度越高,口感越佳
B.本实验中温度为无关变量,温度的变化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适当的盐水浸泡可降低菠萝蛋白酶的活性,加食醋也可能获得相似效果
D.本实验可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酶活性,盐水处理后酶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减弱或消失
12.如图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无论图中何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始终等于氧气的消耗量
C.bd段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c点之后,无氧呼吸急剧上升,且不再进行有氧呼吸
13.光合作用效率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某研究人员将密闭容器内的某绿色植物先经黑暗再经恒定光照处理,容器内氧气的变化量如图所示(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点时该植物叶绿体中ATP从类囊体薄膜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中
B.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5含量将增加
C.5-15min内,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的平均速率是5×10-8mol/min
D.农业生产中使用农家肥主要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来提高产量的
14.叶绿素a(C55H72O5N4Mg)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下列正确的是( )
A.叶绿素a的尾部主要嵌在叶绿体的内膜中
B.镁元素在植物体内主要以叶绿素a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常用无水乙醇作层析液分离出绿叶中的叶绿素a
D.叶绿素a呈蓝绿色,合成时需要光照和适宜温度
15.图为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相关指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下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有CO2生成,叶绿体基质消耗CO2
B.给该植物浇灌含18O的H2O,一段时间后可在O2、CO2和糖类中检测到18O
C.30℃时,白天光照10小时,一天积累有机物的量相当于消耗52mmol·cm-2CO2产生的
D.超过40℃,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16.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各时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两组中心粒间的距离
B.曲线b代表牵引染色体的纺锤丝长度变化
C.曲线c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D.曲线d代表染色体的着丝粒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
17.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胞发生分化也可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恢复到原来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
B.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
C.卵原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卵原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
18.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②同一个体不同种类的细胞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
③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
④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小、色素含量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⑤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
⑥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9.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显性遗传因子的雌配子与隐性遗传因子的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B.“孟德尔发现性状分离比显性:隐性=3:1”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假说内容
C.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现象的本质
D.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
20.利用下图所示的小桶和小球可模拟生物有性生殖中基因的遗传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个小桶中的小球数量需要相同,以控制无关变量
B.每次取出的小球不需要再放回原小桶
C.从Ⅰ和Ⅱ中抓取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等位基因分离和受精过程
D.从Ⅱ和Ⅲ中抓取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基因自由组合和受精过程
二、非选择题(60分)
21.某同学利用不同种类植物叶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5g新鲜莴笋叶片剪碎放入研钵,加入少量石英砂进行快速充分研磨。
②向研磨液中加入50mL蒸馏水并搅拌,再用纱布过滤,得到酶提取液。
③将5mL莴笋的酶提取液分别用pH为4~10的7种缓冲液稀释1倍。
④用注射器吸取5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将注射器中的气体排出,然后吸5mL酶提取液,将针口处密封。
⑤室温下记录实验数据。
另取新鲜的菠菜、白菜叶片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如下图。
(1)请为此实验拟定题目为_________________。
(2)将酶提取液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比能大大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这说明酶具有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记录实验数据,结合题目信息,应该对酶提取液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如要进一步探究菠菜叶中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下一步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有所不同,图1是三种不同类型植物的CO2同化方式示意图,图2表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上述三种植物在晴朗夏季的CO2吸收速率日变化曲线。已知玉米叶肉细胞叶绿体固定CO2的酶对CO2的亲和力高于水稻;景天科植物白天气孔关闭,夜晚气孔打开。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植物在白天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光合作用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水稻、玉米和景天科植物中,最适应炎热干旱环境的植物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在10点到12点期间,B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C植物的光合速率继续升高,C植物最可能是图1中的_________。
(4)图2中,在12点时A植物________(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3.下图甲表示该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乙是细胞相关生命历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表示的是。
(2)图乙中①细胞对应于图甲中的(填“1”或“2”)时期。②细胞中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
(3)图乙中D过程是,该过程使⑥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4)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是解离→→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
24.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 亲本 F1 F2
① 甲×乙 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 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
② 丙×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 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缺刻叶齿皮。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3)缺刻叶有利于光合作用,网皮有利运输。实验②的F2缺刻叶网皮中稳定遗传的所占比例为,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缺刻叶网皮品种,育种中会选出F2缺刻叶网皮进行自交,问此时所得缺刻叶网皮中稳定遗传的所占比例为。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最可能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判断的依据是。
高一年级三月月考生物答案
1-5 BBDDB 6-10 AABDD 11-15 CBCDD 16-20 BDACC
21.每空3分,共15分
(1)探究对不同植物(叶片)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2)①高效性 ②与相比,酶降低过氧化氢分解所需的活化能更显著
(3)对酶提取液用相应缓冲液进一步稀释(或:减少酶提取液的用量)
(4)在为7--8之间再设置一系列较小梯度的分组实验
22.除批注外,每空2分,共17分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CO2+H2O(CH2O)+O2(3分)
(2)景天科植物 该类植物白天气孔关闭,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晚上气孔打开,夜晚吸收CO2,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合理即可) (4分)
(3)该时间段温度较高,水稻植株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合理即可) 玉米
(4)能
23.除批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 染色单体 (2) 2 0:1:1/0:8:8
(3) 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 漂洗→染色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4.除批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② (2) 甲和乙
(3)1/3 3/5(3分)
(4)果皮 F2中齿皮∶网皮=48∶16=3∶1,说明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