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25 15: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果酒、腐乳、泡菜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它们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腐乳和泡菜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均含有细胞核
B.制作腐乳时主要利用了毛霉产生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单糖
C.泡菜咸而不酸的原因可能是加入食盐过少导致杂菌大量增殖
D.制作果酒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
2.乳酸菌能分解牛奶中的乳糖,避免乳糖不耐受者产生不适,同时乳酸菌合成的维生素B 族能提高酸奶的营养价值。进入机体的乳酸菌还能促进抗体的分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B.乳酸菌能够提高浆细胞的分泌功能
C.可从酸奶和泡菜中采集分离乳酸菌
D.pH越低越有利于乳酸菌的生存
3.聚乙烯醇(PVA)是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降解PVA。PVA可与碘形成蓝绿色复合物,复合物被降解后蓝绿色消失;形成透明圈。下图为PVA分解菌的筛选过程,其中SG培养基为一种分离培养基,①~⑤表示过程,I~Ⅲ表示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培养基为添加PVA和碘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PVA分解菌
B.过程③应选菌落Ⅱ中的菌种进行接种,该菌种分解PVA的能力最强
C.过程①和③所用接种方法可准确计数菌液中的PVA分解菌的活菌数
D.利用以PVA为唯一碳源的丙培养基对筛选出的PVA分解菌进行扩大培养
4.在微生物学中使用选择培养基让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过程称为选择培养。在选择培养基中添加一些特殊物质,则可配制成鉴别培养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分离出的细菌可能不止一种
C.固氮菌能在不加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说明固氮菌为自养型生物
D.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5.乳糖不耐受人群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完全消化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从而引起腹痛、腹胀、腹泻等肠胃不适。为了去除牛乳中的乳糖,某科研团队从奶酪中分离纯化出了高产乳糖酶的酵母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X-gal是一种无色物质,能被乳糖酶分解为半乳糖和蓝色的溴靛蓝,使菌落呈蓝色。
A.对培养基甲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乙采用干热灭菌
B.培养基甲进行振荡培养时能更高效增大酵母菌的数量
C.若培养基乙中菌落数超过300,说明接种菌液的稀释倍数过大
D.以菌落为中心,透明圈最大的菌落乳糖酶产量最大或酶活性最高
6.酵母菌的纯培养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倒平板时冷却后的培养皿需倒置主要是为了方便观察
B.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接种环只蘸取一次酵母菌液
C.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需要先进行灭菌,再对pH进行调节
D.纯培养物是由单一酵母菌繁殖所获得的酵母菌群体分泌的代谢物
7.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发酵之前需要利用固体培养基对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B.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得到谷氨酸
C.发酵结束后,可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分离出微生物细胞本身
D.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用来生产微生物饲料
8.我国科研团队利用普通柑橘培育出了无籽柑橘,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N代表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柑橘甲细胞、柑橘乙细胞可获得原生质体
B.为防止杂菌污染,融合甲、乙原生质体时应置于无菌水中操作
C.原生质体的活性、甲和乙原生质体的比例都会影响融合成功率
D.诱导融合细胞发育为无籽柑橘植株的过程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通过PEG融合法、电融合法等方法可以诱导两个动物细胞相互识别而融合为一个细胞
②动物细胞和癌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均会出现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的现象
③灭活的病毒失去了其抗原结构,但保留其感染能力,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④现阶段,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率非常低,而且绝大多数动物存在健康问题
⑤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为40条,其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0条,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DNA分子数为80个
⑥动物细胞培养材料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其主要原因是这样的组织或细胞具有更高的全能性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10.如图是科学家制备iPS细胞的一种方法,可用于治疗镰状细胞贫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可以取成纤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
B.过程②需要加入适当的诱导分化的因子
C.过程③包含细胞分化,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将 iPS 技术制备的专用干细胞移植回患者后,不发生免疫排斥
11.如图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团队制备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过程示意图:①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培养→②用分别含有Oct4、Sox2、c-Myc、Klf4基因的四种慢病毒载体感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③置于含有饲养层细胞的胚胎干细胞培养基中培养→④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脱分化,形成iPS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应在含10%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B.步骤②由于慢病毒载体会受到免疫细胞的攻击,可能导致感染效率的降低
C.步骤③培养基中的饲养层细胞可为成纤维细胞提供所必需的生长因子
D.步骤④形成iPS细胞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其功能趋向于专门化
12.获得纯净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可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B.酒精能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变性,95%的酒精较75%的酒精消毒效果好
C.为了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接种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巴氏消毒可杀死绝大多数微生物同时不破坏物质的营养成分,可用于果酒消毒
13.在发酵工程中,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是关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等,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等
B.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将单个微生物分散在固体培养基上
C.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利用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的结果往往偏大
D.血细胞计数板常用于相对较小的细胞计数,细菌计数板常用于相对较大的细胞计数
14.猴的克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往往出现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修饰以及胎盘发育异常,导致克隆成功率较低。我国科学家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克隆胚胎进行处理,如图所示,提高了克隆成功率,并在2024年获得了首个活到成年的克隆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成纤维细胞应注入去除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的食蟹猴MII期卵母细胞
B.Kdm4d的mRNA和酶TSA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促进胚胎细胞的正常分化
C.动物细胞核移植包括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且前者难度小于后者
D.该技术在克隆具有特定疾病的模型动物以及辅助生殖等领域有广阔前景
15.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尽管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但由于其繁殖能力及幼仔成活率均较低,数量仍然非常少。有科学家尝试采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来克隆大熊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法
B.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大熊猫,体现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有望增加濒危物种的存活数量
D.梯度离心法可在不穿透卵母细胞透明带的情况下对卵母细胞去核
16.“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的技术流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培育过程涉及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等技术
B.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C.卵母细胞捐献者的红绿色盲基因能够传递给“三亲婴儿”
D.“三亲婴儿”同时拥有自己父亲、母亲及卵母细胞捐献者的部分基因
17.哺乳动物细胞合成DNA有D途径和S途径,氨基蝶呤可阻断细胞利用D途径合成DNA,S途径合成DNA需要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简称HGPRT)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简称TK)的参与,这两种酶可以催化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分别产生肌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它们可以用来合成DNA。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一般用HAT培养基来筛选杂交瘤细胞,HAT培养基中通常会加入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核苷3种关键成分。B淋巴细胞中有HGPRT和TK两种酶,而骨髓瘤细胞没有这两种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功能上划分,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使用的HAT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在HAT培养基中,骨髓瘤细胞的D途径被阻断,也无S途径,不能合成DNA
C.在HAT培养基中,杂交瘤细胞的D途径被阻断,但可利用S途径合成DNA
D.经HAT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用于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
18.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需要用到PEG来诱导细胞融合
B.生产中获得草莓脱毒苗和动物干细胞的培养均使用固体培养基
C.白菜—甘蓝细胞杂交和克隆猕猴的获得均可打破物种间生殖隔离
D.愈伤组织和小鼠iPS细胞的诱导形成均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9.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可有效调控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从而实现植物高效繁殖和遗传改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母本植株上选取茎尖、叶片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B.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为试管苗
C.在脱分化阶段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以获得单个细胞
D.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都需要一定强度光照以提供能量
20.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在生产中已得到应用。某兴趣小组利用该技术培养胡萝卜细胞并获取番茄红素实验流程见下图。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悬浮培养形成细胞团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番茄红素是次生代谢物,一般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产生
C.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主要是利用促进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提高了单个细胞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
D.胡萝卜根外植体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后,再用蒸馏水清洗2~3次
二、多选题(每题4分,少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21.欧拉羊自然繁育力低,为加速其繁殖,科研小组利用欧拉型良种公羊和滩羊母羊,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克隆胚胎后,将其移植到滩羊母羊体内,发育足月获得了一只雄性克隆羊“青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对滩羊母羊进行特殊处理可以获得更多卵母细胞
B.应将良种公羊的体细胞植入培育到MⅡ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
C.可以使用聚乙二醇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D.雄性克隆羊“青青”是对某只欧拉型良种公羊100%的复制
22.我国是世界上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其工业化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性状优良的酵母菌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获得
B.焙烤在杀死活细胞的同时会使淀粉酶失去活性,这有利于后续的步骤
C.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
D.啤酒在分装前要进行消毒,分装销售的啤酒中没有活的微生物
23.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顺利完成生物学实验的前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用于筛选产脲酶的细菌
B.将配制的酵母培养基煮沸后冷却至室温,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
C.稀释涂布平板法既可用于分离菌株又可用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目
D.接种环和涂布器在使用前后均需彻底消毒
24.玉米赤霉烯酮(ZEN)是一种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研究人员从连作玉米田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了可高效降解ZEN的细菌菌株,实验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②③④中所用的培养基均为以玉米赤霉烯酮(ZEN)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B.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培养皿、培养瓶、涂布器和培养基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灭菌
C.可通过步骤③中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量计算出土壤样品中ZEN分解菌的数量
D.“(a瓶ZEN浓度-b瓶ZEN浓度)/a瓶ZEN浓度”可衡量b瓶中菌株的ZEN降解能力
25.某些种类的癌细胞表面高表达膜蛋白PSMA,能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其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位聚集可有效激活T细胞。科研人员尝试通过诱导两种交杂瘤细胞融合形成双杂交瘤细胞,构建既能结合PSMA,又能结合CD28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SMA×CD28的结合不会改变PSMA和CD28原有的氨基酸序列
B.临床上给癌症患者注射抗CD28受体的抗体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C.同时将PSMA和CD28注射到小鼠体内,可获得同时产生两种抗体的浆细胞
D.与PSMA×CD28生产有关的技术有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26.(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大肠杆菌是一类引起人体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为检测某品牌冰激凌中的大肠杆菌含量是否超标,高二学习兴趣小组按图示方法分离大肠杆菌,在适宜温度下培养,统计菌落数目。
(1)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 (1分)水、无机盐等营养成分,为了便于肉眼区分大肠杆菌与其他微生物,需在培养基中添加伊红-亚甲蓝,可观察菌到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从用途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1分)培养基。
(2)兴趣小组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1×10-1~1×10-4每个浓度涂3个平板。运用该方法统计菌落数目时应该设置两组对照组。一组为阴性对照组,具体做法是不进行涂布或者用无菌水涂布平板,目的是 ;另一组为阳性对照组,具体做法是 ,目的是说明实验组培养基是否培养出了大肠杆菌。
(3) 兴趣小组只对一个冰激凌进行了检测,该做法 (填“合理”或“不合理”),
理由是 。
(4) 接种后平板要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 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如果以菌落数代表样品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则统计结果比实际值偏小,原因
是 。
27.(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土地盐碱化不但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另外,盐碱化过程通常与荒漠化过程相伴生,甚至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下图是培养耐盐植株的实验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耐盐植株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项中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的是 (1分),采用灼烧方法进行灭菌的是 (1分)。(两空均填序号)
①培养皿 ②培养基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④三角锥形瓶 ⑤接种环 ⑥茎段
(2)处理2中添加的物质X为 (1分),再分化形成根、芽的过程一般需要提供光照,原因是 。用射线处理愈伤组织而不直接处理茎段的原因是 。
(3)培育脱毒苗时,一般选择植物的 进行组织培养,理由是 。
(4)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也能培育耐盐植株,该技术的原理是 ,意义是 。
28.(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抗HPV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准确检测出HPV,从而及时监控宫颈癌的发生。如图是以HPV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向小鼠注射的A是 。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是 。
(2)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工程中的
和 两大技术。
对应的原理分别是 、 。
(3) 筛选②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 。图中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有 (2分)的特点。
(4)单克隆抗体注入体内后可以自动追踪抗原(病原体或癌变细胞等)并与之结合,而且绝不攻击任何正常细胞,故称为“生物导弹”,这体现了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2分)。
1.D
2.D
3.B
4.C
5.B
6.B
7.C
8.B
9.C
10.C
11.C
12.B
13.D
14.C
15.B
16.C
17.D
18.D
19.B
20.B
21.CD
22.BD
23.BD
24.AD【
25.BCD
26.(14分) (1) 碳源、氮源 (1分) 鉴别(1分)
(2) 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涂布大肠杆菌
(3) 不合理 只检测一个冰激凌数据太少,不能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4) 菌落数目稳定时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有些菌落可能会重叠,统计时容易将其误认为是一个菌落)
27.(15分)(1)③⑥(1分) ⑤(1分)
(2) 盐分(1分) 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 愈伤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诱发突变
(3) 分生区组织 该部位携带病毒少或不携带病毒
(4) 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28.(11分)(1) HPV衣壳蛋白 灭活病毒诱导法
(2)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增殖 细胞膜的流动性
(3) 抗体检测 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2分)
(4)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2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PAGE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