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 )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 huǎn( )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2)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fù( )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 )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坚持以我为主,但决不是搞自我封闭,更不是搞唯我独尊,_________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更好地_________中华文化和各国文化相互_________,实现共同进步,为建设命运与共的美好世界提供_________而深厚的精神动力。
A. 而是 促进 取长补短 持久
B. 却是 促进 扬长避短 持久
C. 而是 推进 取长补短 永久
D. 却是 推进 扬长避短 永久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刻苦努力。
B. 黑龙江以她厚积薄发的气势、不同凡响的底蕴和豪放洒脱的性格,在八方来客面前, 展现出她独有的魅力。
C.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改造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D. 从零起步,从领跑到跟跑,我国光伏行业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人当然要冷静,要温厚。不过,我们的冷静不是对丑恶的视而不见,我们的温厚不是遭遇不公时的胆小如鼠。关键时刻有担当,是一个社会人应有的道徳追求。
B.生活中要讲究“留白”。“留白”一说,源于艺术创作。画家叫作“意到笔不到”,诗人称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生活中“留白”的人,会进退有度,潇洒自如。
C.诗人说:“让我放弃梦想,就像让我用一条腿来走路。”梦想是对现实有效的支撑;如果没有雄鹰般的志存高远,我们容易匍匐在地,或者混迹泥潭。
D.艺术一定要讲究形式。有人怕讲形式,以为讲形式就是形式主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把为表达意境而讲究形式与根本排斥内容的形式主义区别开来。
5.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6.文学常识填空。
阿西莫夫,美国 作家、 家。 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 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 》,在 1940 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 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 年获奖),1972 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
7.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 )
(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 )
(4)如果在850 ℃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 )
8.学习了课文之后,班级举行了“走近恐龙”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请你为本次实践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给下面一段文字补写一个结论。
古生物学家告诉我们,恐龙的祖先原本都是小个子,经过亿万年的不断发福,它们最终变成生命史上最庞大的一类动物,从而走上穷途末路。今日世界上的大象、长颈鹿、大熊猫,当初都曾有灵活小巧的身躯,随着一代代自我膨胀,渐次沦为珍稀的自然保护动物。可见 ,
目前有一些恐龙化石被不法分子偷运出境,请你为保护恐龙化石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9、.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10、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 ② ③ ④ ⑤
11、.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① ; ② ,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12、.第④段文字中引号的作用是 ,第⑤段文字中括号的作用是 。
13、第②段文字中加点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14、第③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 ,主要是说明 。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粉过敏是鲜花的错吗
①正因为对花粉过敏,很多人都会“谈花色变”,想当然地认为这是鲜花盛开造成的,鲜花是罪魁祸首。其实这还真不是鲜花的错。花粉症的“主犯”,春季是树木,夏秋季是杂草,他们恰好都潜伏在鲜花旁边,所以鲜花背了黑锅。
②在自然界中,植物可根据其花粉传播方式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两大类。我们常见的迎春花、桃花、梨花、玉兰花、月季、蔷薇以及油菜等颜色鲜艳的美丽花朵,都属于虫媒花。虫媒花需要借助蝴蝶、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有芳香气味、花粉粘性大、粉量少,在空气中漂浮的更少,基本上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③树木和小草都会开花,例如春季的柏树、杨树、榆树以及雪松,夏季的艾蒿、青蒿以及灰灰菜等。这个类型的花属于风媒花。一般花型小,花色不鲜艳,大多数没有香味和蜜腺,甚至看不出来也闻不出来像花。风媒花大都简单粗暴,靠风即可传播花粉。一般人不了解树木和小草会开花,而且他们的花粉小到肉眼几乎看不见,因此基本不太关注。但是话又说回来,花粉虽小,但数量足够多,多到难以想象,而且他们表面光滑,质地轻,轻轻一阵风就能让它们漫天飞舞,能飞多高飞多高,能飞多远飞多远。据估算,每棵树可释放多达约几百万个花粉颗粒,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花粉,大量悬浮在空气中,附着在人们的眼睛、鼻子的黏膜上,刺激黏膜,引发各种过敏。
④春季比较常见的是柏树、梧桐等树的花粉,五六月份后开始出现禾本科植物的花粉,如狗尾草等,进入七月份莴草的花粉开始播撒。这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常见、也是引发过敏最多的花粉之一。在华北地区葎草花粉也是常见的致敏花粉,俗称“拉拉秧”。全国各地,风媒花种类不一样,具体花期也各不相同。
⑤一般来说,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都会影响花粉的浓度。风媒花特别喜欢晴朗、微风的天气,这样的条件最适合花粉产生和传播。如果风比较大,花粉浓度就相对较低。阴天下雨也不利于花粉传播。白天的花粉浓度肯定比夜间高。所以即使一个地区,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花粉浓度也各不相同。在这方面花粉过敏者的感受是最明显的。
⑥除了鲜花,柳絮也是“背锅侠”。很多人在柳絮四处飘飞的时候,刚好开始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发红、发痒,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柳絮过敏导致的。殊不知,柳絮是种子,并不是花粉,它基本不可能导致过敏。引起过敏的往往是柳絮出现之前就悄悄播撒花粉的风媒花。柳絮刚好和风媒花开花的时间重叠,于是就背了锅。
⑦躲避花粉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植物学家指出,风媒花类植物包括了大多数裸子植物和少数被子植物。全球森林约80%是裸子植物,它们分布广、数量大,我国又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种类最多,比如银杏、松树等。有资料说,一棵正在开花的裸子植物,方圆几千米甚至几百千米内,都可以检测到他的花粉,可见其威力之大。
⑧对于人体来说,花粉过敏其实是免疫系统反应过度的一种表现,和整体免疫力的高低并没有直接联系。过敏并不是“缺乏免疫力”,并不是“免疫力低下”,靠提高免疫力来对抗花粉过敏,有可能帮不上忙。
⑨目前人类面对致敏花粉的侵袭还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都无法将其根治。我们如何尽可能预防花粉过敏呢?过敏体质的人,最好在春秋时节减少出门频率,关闭门窗以减少室外致敏花粉的进入,不再室外晾晒衣服;尽量少去树木花草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口罩、眼镜,穿长袖的衣物,避免与花粉直接接触;花粉浓度高时,及时清洗鼻腔,减少吸入花粉颗粒对黏膜的刺激。
15. 选文围绕花粉过敏说明了哪些内容?
16. 请分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色的。
除了鲜花,柳絮也是“背锅侠”。
17. 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在自然界中,植物可根据其花粉传播方式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两大类。
18 下面语段是一对母女的对话,请结合文本,分析他们的对话存在哪些错误之处。
小红:“妈妈,最近柳絮满天飞,弄得我又过敏了,老打喷嚏,好难受。小丽说有一种抗过敏药很好用,你快给我买一点儿吧!”
妈妈:“那些药都有副作用,还是不要吃。你柳絮过敏,主要是免疫力低,你就应该多出去运动运动,提高免疫力。”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斗一号:向万米海底深潜
①这是一条能游弋于万米海底的“中国鱼”。身长3.8米,橘色的鱼背、黄色的鱼腹,一双大眼睛明亮有神!要问它是谁?它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一号”。
②水深范围从6000米到11000米左右的深海空间,被科学家称作“海斗深渊”。深海技术,代表了当前国际深海工程技术的顶级水平;深渊科学研究,代表了当前国际深海科学研究的最新前沿。可想而知,探索海斗深渊有多难。
③通信、控制、材料……处处是难题。最难的,是如何克服深海压力。因为,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压力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这意味着,在万米海底,一个手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就要承受一吨重量。
④克服这些困难是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要征服的高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联合国内十余家科研单位,用近4年的时间协同攻关,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⑤“海斗一号”在国内首次采用全海深高精度声学定位技术和机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能够满足科学研究的多种需求。它有灵活的手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电动机械手,能抓取、能布放、能采样;它还能“看”——通过高清摄像系统等设备,人类终于可以看清海斗深渊的真实面貌。
⑥2020年5月,“海斗一号”首探马里亚纳海沟。10884、10907、10802、10863……这些数字不仅代表着一次次被打破的无人潜水器世界纪录,更显示出“海斗一号”卓越的稳定性。它获取的样品与影像资料为我国科学家深入研究海底世界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至今仍在产出科研成果。
⑦2021年10月,“海斗一号”再探马里亚纳海沟。它在万米海底工作的航时、航程以及连续坐底工作时间等多项技术指标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在国际上实现对马里亚纳海沟深渊西部凹陷区进行大范围、全覆盖巡航探测。
⑧“海斗一号”连续万米深潜与科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无人潜水器技术与装备进入全海深探测与作业的新阶段,标志着我国在全海深无人潜水器领域迈向国际领先水平。
⑨“海斗一号”的故事还将继续,未来更加可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9.简要说明第⑥自然段中加点词“至今”的表达效果。
20.通读全文,说说你对第④自然段画线句的理解。
答案
1.(1) qiào 缓 (2)覆 báo 2.A 3.B 4.B 5.D 6.科普 科幻小说 偷乘飞船的人 雨果
7.(1)举例子 (2)打比方 (3)作比较 (4)列数字
8.(1)示例:探寻恐龙奥秘,激发科学兴趣。(2)躯体增大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3)示例:①加强出入境管理,严格把关,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②带动群众监督,依靠人民的力量,尽量避免恐龙化石的遗失。
9、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逻辑顺序
10、.①‖②③④‖⑤ 层意略
11、①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 ②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大火山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撞击说火山说
12、特定称谓 解释说明
13、不能删去。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
14、举例子 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以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15. 人们对花粉过敏原因的误解;引 起花粉过敏的真正原因:躲避花粉 的困难和应对花粉过敏的方法。
16. 拟人(比喻)。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柳絮并不是引起过敏的真正原因,柳絮引起过敏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17.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植物可根据其花粉传播方式的分类。
18. 柳絮是种子,并不是花粉。它基本不可能导致过敏。引起过敏的往往是柳絮出现之前就悄悄播撒花粉的风媒花。小红说自己是柳絮过敏有误。
花粉过敏并不是“缺乏免疫力”,并不是“免疫力低下”,靠提高免疫力来对抗花粉过敏,有可能帮不上忙。妈妈说小红是免疫力低引起的过敏有误。过敏体质的人,最好在春秋时节减少出门频率。妈妈说让小红多出去运动有误。(答 出两点即可)
19.限制了时间范围。强调2020年5月无人潜水器获取的样品与影像资料不但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科研资料,一直到今天,仍有科研价值。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0.运用比喻,将“克服通信、控制、材料等困难”比作“啃硬骨头”,“啃”“硬骨头”突出研究的艰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国科学家为了我国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技术发展不畏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