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6 10:3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时空定位
线索主旨
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引起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造成阶级的分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弊端凸显: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并日益尖锐。 世纪觉醒: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理论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留下了重要启示。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标解读·重难批注
1.运用唯物史观,结合18世纪中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及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了解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2.在时空框架下,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及成就,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
3.搜集相关史料,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重难点
数字识记·纲目概览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点1工业革命的背景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机器取代手工的飞跃
1.概念: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________________的重大飞跃。
2.发源地: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________。
3.条件需求创造发明
(1)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2)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4)技术条件: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5)科技条件:______________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6)必要性: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
知识点2工业革命的进程
1.第一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
    以英国为中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工业革命的开始:棉纺织业的革新
①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开端,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②通过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③1771年,________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2)动力的革新工业革命的核心
①1782年,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______________”,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②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3)交通工具的革命:19世纪初,____________先后问世,人类进入“____________”。
标志工业革命的完成
(4)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
(5)工业革命的扩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各国政府通过______________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2.第二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条件科学技术成为重要推动力
①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②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2)主要表现
①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____________”。
②________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
③化学工业的兴起,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④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3)特点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________,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
③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
知识点3工业革命的影响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1.积极影响
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1)生产力: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①工业资产阶级和________________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②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
                  
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
③工人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
④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开始发展。
(4)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①以________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它们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②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③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④女性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女性走向工厂的需要
⑤人口增加明显。
(5)世界市场: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也就是帝国主义阶段
2.消极影响
(1)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立法解决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________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
1.【图解历史】 工业革命
2.【概念阐释】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被称为“羊吃人的运动”。它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在经济上,它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在社会层面上,它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18世纪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
3.【图解历史】 瓦特改良蒸汽机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希腊数学家希罗于公元1世纪发明的汽转球,这是蒸汽机的雏形。1698年托马斯·塞维利和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制造了早期的工业蒸汽机。瓦特从1765年到1790年,进行了一系列改良,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改良为工业用的蒸汽机。
4.【图解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5.【社会情境】 石油工业的发展
思考:导致这一时期世界石油产量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试答:                                    
                                    
                                    
6.【名师指津】 学思之窗 教材P61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起到了什么作用?
试答:                                    
                                    
                                    
                                    
7.【概念阐释】 手工工场、工厂和垄断组织
(1)手工工场和工厂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以手工劳动为主,后者实现了机器大生产。
(2)垄断组织指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控制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通过兼并或相互联合而结成的经济联盟。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8.【学术情境】 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通史》中记载:“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秒为单位……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思考:根据史料,说明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的?
试答:                                    
                                    
                                    
                                    
                                    
9.【图解历史】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一 一枝独秀——兴起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01史料实证——英国率先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
史料一 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银行业在英国发展得更早、更有效,为个人企业和社团企业提供了共同基金。……企业家中的人才令人印象深刻地集中在英国。摆脱常规和对个人责任的强调使在非国教徒中间产生很大一部分实验者和发明者,而他们的节俭使他们把利润再投资于实业。……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导读] 史料一有两层,第一层:商业、金融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第二层:资产阶级的节俭思想和圈地运动也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史料二指出蒸汽机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
[探究] 
(1)依据史料一,概括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主要因素。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请指出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历史意义。
02历史解释——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17世纪,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从法律上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各要素的自由流通,从而为工业革命创造前提。
(2)英国拥有广阔的商品市场。到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在北美和南亚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使其成为商品倾销地。
(3)奴隶贸易和海外市场拓展为英国积累了大量资本。英国积极参与奴隶贸易,成为最大的奴隶贩子。
(4)英国国内的圈地运动,一方面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兴起,另一方面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的雇佣劳动力。
(5)英国国内煤铁资源丰富,为制造机器提供了原料。
(6)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为大机器发明创造了技术前提。
(7)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直接促进了生产技术发生重大变革。
03唯物史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 从珍妮机的发明到蒸汽机的改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地提高
生产组织 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经济结构 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生活方式 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人们生活方式日趋城市化
阶级关系 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社会变革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世界市场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探究主题二 遍地开花——多国同时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01史料实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史料 1870年以后,科学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它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导读] 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是“科学……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验室……科学家……取代……阁楼和作坊”。
[探究] 
根据史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02历史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了生动体现。
(2)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3)几乎同时发生在美、德、英、法等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4)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03探究论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史料 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导读]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但也造成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差距。
[探究]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影响。
04唯物史观——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
(3)为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促进了国际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改变了世界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知识体系]
[必备术语]
1.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资本主义列强用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暴力,把世界联结为一个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整体。
4.世界走向整体的趋势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与冲突。
 多维训练·创新应用
经典示例 触类旁通
[典例] [2023·北京合格考真题]据统计,英国的煤炭产量由1770年的600万吨增加到1850年的4 950万吨,这是由于(  )
A.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B.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C.内燃机的普遍使用 D.通信工具不断革新
[尝试解答] ________
[通法悟道] 
创新应用 随堂检测
1.假定举办一次博览会,展示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初的重大发明,参观者要投票产生一个最具影响力发明奖。下列成果获奖可能性最大的应是(  )
A.珍妮纺纱机 B.水力织布机
C.改良蒸汽机 D.火车机车
2.[2023·浙江学考]“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汽车的发明缩短了通行时间,而飞机的发明更是为人类的出行插上了翅膀。汽车、飞机这些新式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主要有赖于(  )
A.电力技术的开发 B.蒸汽机的改进
C.化学工业的兴起 D.内燃机的应用
3.1851年的人口普查表明,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1%,而同期的法国是25.2%,美国是13%。曼彻斯特等制造业和采矿业发展速度最快,诺里奇等传统老城却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
A.加剧了贫富差距 B.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C.使美国落后于英国 D.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4.[2023·云南学业水平]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 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
温馨提示:请完成课时作业(十)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材探究 活动点拨
[问题探究]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议一议: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1)工业革命通过先进的技术、低廉的商品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工业革命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使工业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
(3)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对外输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但同时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学习拓展]
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化浪潮。我们能够从工业革命的历史中获得哪些启示?
(1)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前提。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一个国家只有掌握先进的科技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3)发展经济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
(4)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导学
5.提示: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6.提示:科技创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推动力,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应用于生产,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8.提示:工业革命使人们非常重视时间,交通工具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的时间观念得以加强。
知识点1
1.机器生产
2.英国
3.(2)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5)17世纪
知识点2
1.(1)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③阿克莱特
(2)①复动式蒸汽机
(3)汽船、火车 蒸汽时代
(5)税收、立法、直接投资
2.(2)①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 (3)①紧密结合
知识点3
1.(2)资本主义大工厂 (3)①工业无产阶级 (4)①工厂
2.(2)工业革命
共研
探究主题一
1.提示:(1)商业贸易与金融业发达;企业人才的聚集和技术的积累;非国教徒节俭和投资思想的影响;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与粮食。
(2)①解决工业革命动力问题,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推动生产力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化速度加快,工业城市兴起,被称作“工业城市之母”。③带来了交通工具的革命,进入铁路时代。④欧洲以此为技术基础,取得了支配世界的地位。
探究主题二
1.提示:特点: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3.提示:工业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以英国等西方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客观上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另外,国际分工的扩大逐渐造成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拉大了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差距;还造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间产生新的矛盾。
精练
[经典示例·触类旁通]
典例 A
[创新应用·随堂检测]
1.解析:本题考查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初的重大发明,即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即改良蒸汽机,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生产方式的变革,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选C项;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的影响没有蒸汽机大,排除A、B项;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火车机车的发明,排除D项。
答案:C
2.解析:据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汽车”“飞机”并结合所学可知,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的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故选D项;电力技术的开发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飞机使用的动力为石油而不是电,排除A项;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排除B项;化学工业的兴起,推动了石油化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
答案:D
3.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情况比较而言,英国的城市化率高,且在英国国内,从事制造业和采矿业的城市发展比传统老城速度快,综合国内外发展情况可知,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故选D项。
答案:D
4.解析:从材料“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材料“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反映了工业革命也引发了民生等社会问题,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但材料没有体现出来,均排除。
答案: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