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标解读·重难批注
1.结合早期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事实,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运用唯物史观,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2.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重点
3.梳理“第一国际”、巴黎公社革命等史实并掌握其各自的历史影响,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意义。 难点
数字识记·纲目概览
一个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两大思潮: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四点内容: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规律;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点1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825年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
1.原因: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__________逐渐显现;
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他们的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工人的劳动条件相当恶劣。
2.表现
均以失败告终,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1)三大工人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________工人武装起义、英国________、德意志________织工起义,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人________、________和英国人________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但是,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暴力革命 无产阶级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1.诞生
标志 内容 意义
1848年2月发表 《____________》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________的诞生
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肯定________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发展
奠定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1)《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2)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知识点3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工人阶级联合起来
1.第一国际:1864年,____________在________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2)成立: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3)措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________与________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⑤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4)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德国联合扼杀。
(5)意义: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暴力革命
1.【概念阐释】 卢德运动
卢德运动是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19世纪初,英国工人不满日益贫困的现状,但他们错误地认为机器工业是贫困的原因,于是展开大规模捣毁工厂、破坏机器的运动。据说运动由一名叫卢德的工人发起,所以称“卢德运动”。
2.【图解历史】 工业革命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推动
3.【易错提醒】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2)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概念阐释】 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指劳动者生产商品时,超过维持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产材料和工具成本的那部分价值。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转化为利润,而劳动者无法分享其中的价值,从而造成了阶级斗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基础,同时也是阶级矛盾的核心所在。
5.【图解历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6.【名师指津】 学思之窗 教材P68
阅读“学思之窗”材料,观察图片“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绘画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试答: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一 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影响
01史料实证——从空想到科学
史料一 资料卡片
人物 出身 憧憬
圣西门 贵族 实行实业制度,平均分配产品,财产共有
傅立叶 资产 阶级 建立“法郎吉”,人人都可按兴趣爱好从事工作
欧文 资产 阶级 建立“新和谐公社”,人人平等,民主管理
——据马世力《世界史纲》整理
史料二 从巴黎到布鲁尔,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克思老爹”。——弗·列斯纳《一个工人对马克思的回忆》
[导读]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既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和精神。他们经过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批判地继承了优秀的文化思想遗产,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探究]
对比两则史料,解释为什么“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
02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
(1)根本条件: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后导致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资本主义的本质提供了条件。
(2)阶级条件:工业革命促使两大对立阶级形成;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的斗争充分展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使马克思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3)人类文化成果的奠基: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等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提高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4)时代的呼唤:空想社会主义不能科学地阐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改造社会的正确途径,而工人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03家国情怀——《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
(1)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2)第一次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第一次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人运动,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4)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成功地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探究主题二 从理论到实践——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01史料实证——巴黎公社的建设与影响
史料一 巴黎公社颁发了法令,全面摒弃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民主选举出巴黎公社的执政人员,建立了民主监督机制,以监督领导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
——冯国超《世界通史》
史料二 巴黎公社的许多革命措施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它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由于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巴黎公社没有妥善处理好政治文明与这两种文明的关系;况且,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措施超过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很难落到实处,最终也导致了巴黎公社失败。
——丰云《论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导读] 史料一介绍了巴黎公社在政权组织方面的特点。巴黎公社建立了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建立民主监督机制等。
史料二指出了巴黎公社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价值及其缺陷。巴黎公社的许多革命措施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巴黎公社并非成熟的社会主义运动,巴黎公社的措施很难落到实处,最终也导致了巴黎公社失败。
[探究]
(1)史料一反映出巴黎公社在政权组织方面有什么特点?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开启了哪些重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02唯物史观——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从成立背景上看,它是在巴黎工人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公社的产生过程来看,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
(3)从实行的政策措施来看,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旧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公社的经济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03探究论证——巴黎公社的教训
史料 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导读] 巴黎公社之所以失败,是因为1871年的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上升时期,且巴黎公社缺乏成熟政党与科学理论的指导。
[探究]
试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史料中的观点。
04历史解释——多维视角认识巴黎公社革命
爆发的 偶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失败的 必然性 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意义的 深远性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教训的 深刻性 巴黎公社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等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知识体系]
[必备术语]
1.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根本无法实现。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3.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4.巴黎公社虽然被扼杀,但它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多维训练·创新应用
经典示例 触类旁通
[典例] [2023·湖南学业水平]《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 )
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进步作用
B.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C.论证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D.系统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尝试解答] ________
[通法悟道]
创新应用 随堂检测
1.1842年,英国全国宪章派协会的请愿书指出:“议会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这一请愿运动( )
A.说明工人阶级成为“光荣革命”主力军
B.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C.解决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
D.反映出国际工人运动已蓬勃开展起来
2.[2023·北京合格考真题]下图为某历史人物传记目录的节选,该传记名称应为( )
第一章 青年时代 第二章 黑格尔的弟子 …… 第五章 亡命布鲁塞尔 …… (四) 历史唯物主义 …… (八) 《共产党宣言》 …… 第十二章 《资本论》 ……
A.《牛顿传》 B.《华盛顿传》
C.《拿破仑传》 D.《马克思传》
3.[2023·广东学考真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分析,创立的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秘密的学说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剩余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 D.阶级斗争学说
4.[2024·肇庆高一期末]巴黎公社一成立就发布《告法兰西人民书》,强调“公民持续参与公社事务,自由发表他们的意见,维护其自身权益”“民众始终有权对公社各级官员进行监督和予以撤换”。鲍狄埃等经直接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联名出示公告,主动请求群众监督。这些举措意在( )
A.获得国际无产阶级同情 B.完善发展代议制政体
C.实践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D.巩固和扩大工农联盟
温馨提示:请完成课时作业(十一)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教材探究 活动点拨
[问题探究]
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1)观点:材料主要叙述了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即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理解: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适合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学习拓展]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之一。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1)德国古典哲学指德国哲学中从康德到费尔巴哈发展阶段的哲学。黑格尔集德国唯心主义之大成,建立起包含着丰富辩证法思想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费尔巴哈对德国唯心主义进行了清算,重新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导学
6.提示:巴黎公社普选产生权力机关,公职人员接受选民监督,显示出人民掌权的政治趋势。巴黎公社的实践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很明显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验证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知识点1
1.弊病
2.(1)里昂 宪章运动 西里西亚 (2)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知识点2
1.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
2.(1)剩余价值学说 (2)人民群众
知识点3
1.国际工人协会 伦敦
2.(3)①立法 行政
共研
探究主题一
1.提示:19世纪中期,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同时工人运动展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理论和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能够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提出了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正确途径。
探究主题二
1.提示:(1)特点:巴黎公社是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其公职人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并且受到民主监督机制的制约。
(2)建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实行选举等社会主义民主。
3.提示: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矛盾还未激化到急需革命的程度;当时法国的无产阶级尚未建立自己的政党,缺少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精练
[经典示例·触类旁通]
典例 A
[创新应用·随堂检测]
1.解析:根据材料“1842 年”“议会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可知,这一请愿运动是英国宪章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宪章运动为代表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光荣革命”发生于 1688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宪章运动并未解决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排除D项。
答案:B
2.解析:据材料“《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及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都是马克思的著作,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该传记名称应为《马克思传》,故选D项;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排除A项;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实现美国的独立,主持制定了美国宪法,领导创立了共和政体,担任美国首任总统,被称为“美国国父”,排除B项;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雾月政变后,其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在1804年加冕为帝,颁布《拿破仑法典》,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排除C项。
答案:D
3.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分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故选B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排除A项;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排除C项;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它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与斗争,排除D项。
答案:B
4.解析:材料强调公民参与公社事务并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公社委员主动请求群众监督,体现了巴黎公社实践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故C项正确;这些举措意在获得本国无产阶级的支持,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与代议制的完善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权益,排除D项。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