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6 10:3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标解读·重难批注
1.分析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特点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重难点
2.通过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学习聚集等,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经过及阶段特点,总结亚洲觉醒以及非洲抗争的重要历史事件及特点,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数字识记·纲目概览
一条线索: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两大任务: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建设
三大表现: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亚洲的觉醒和非洲的抗争
四大影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点1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反对外族压迫争取国家独立
1.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①殖民压迫: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的火种。
②经济发展: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③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________意识日益增长。
④法国大革命:动摇了________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________和________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⑤美国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2)表现
①序幕:1804年________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②扩展:在________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3)结果
①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________。但是,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②________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③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推行“________”和“________”。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2.民主革命反对专制独裁
(1)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墨西哥革命
①时间:1910年,墨西哥爆发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赶走了独裁者,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
③意义: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____________,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2亚洲的觉醒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背景
(1)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亚洲国家的________进一步解体,民族________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表现: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________和中国的辛亥革命。
(1)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印度是殖民地,反帝任务更加突出
①背景: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积极要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
②概况: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________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引发了孟买10多万________的政治总罢工,要求释放提拉克。
③影响:这次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________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2)伊朗的立宪革命伊朗是半殖民地,反帝的同时还要反封建
①时间: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________。
②概况: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宪法,规定伊朗为________国家。
③结果:革命虽然在伊朗统治阶级和________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3)中国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封建帝制
①结果:1911年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________。
②影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________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知识点3非洲的抗争以反对外来侵略为主要目标
1.形式:________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
2.表现: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埃及的抗英斗争
        非洲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政党
①政党领导:祖国党成立,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________。
②概况: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后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2)苏丹马赫迪起义伊斯兰教的领袖人物
①时间:1881年,苏丹爆发大起义。
②概况:起义领导人自称“________”,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这次武装起义持续近20年,起义者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③结果: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一度维护了主权独立
①背景:1894年,________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②概况:埃塞俄比亚皇帝____________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③结果: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1.【图解历史】 民族民主革命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
2.【图说历史】 “大棒政策”
20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期间(1901—1909年)提出和实行了一种更加强势的外交政策,其特征是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他在一次演讲中引用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大棒政策”就是其中体现武力威胁的方面。
3.【概念阐释】 金元外交
因“大棒政策”遭到拉美国家的反对,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
4.【概念阐释】 亚洲的觉醒
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在资产阶级领导下掀起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以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
5.【学习情境】 孟买工人大罢工
1908年殖民当局以阴谋推翻英国政权的罪名逮捕了提拉克,愤怒的孟买工人举行总罢工,要求释放提拉克,这次孟买工人大罢工在印度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思考:孟买工人大罢工具有怎样划时代的意义?
试答:                                    
6.【社会情境】 亚洲民族独立运动
1907年,亚洲许多国家的革命者和流亡者在日本成立了“亚洲和亲会”明确提出:“本会宗旨在反对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并约定:“亚洲诸国,若一国有革命事,余国同会者应互相协助。”
思考: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试答:                                    
7.【名师指津】 学思之窗 教材P80
你如何理解列宁这句话?
试答:                                    
8.【图说历史】 埃及人民在亚历山大港进行抗英斗争
抗英斗争前埃及社会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英法殖民势力间的矛盾。因此1882年埃及抗英斗争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
9.【学习情境】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1895年9月,皇帝正式发表了《告人民诏书》:“敌人从海外入侵……危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已忍无可忍!我要采取行动捍卫国家,抗击敌人。……大家都快跟我来参加战斗,保卫祖国,人人出力!”
思考:皇帝、敌人分别指的是谁?这一诏书起到了什么作用?
试答: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一 民族意识觉醒——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01史料实证——拉丁美洲独立的条件
史料 到18世纪下半期,拉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器、铁器、玻璃、糖等手工工场及造船厂……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而推动着殖民地走上争取独立斗争的道路。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导读]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拉丁美洲自身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等因素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探究]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时拉丁美洲为什么会走上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
02唯物史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成功的主要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有利的国际条件——美、法革命的客观支持。
(3)有一批杰出领袖:南美洲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
(4)团结协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5)西班牙、葡萄牙在欧洲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
03探究论证——美国“门罗主义”
 史料 
在美洲,也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样,终将需要某一文明国家的干涉;而在西半球,美国之奉行门罗主义,迫使美国……行使一种国际警察的权力。
——1904年,西奥多·罗斯福致国会咨文
[导读] 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对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控制,企图迫使这些国家听命于美国。
[探究] 
根据上述图文,指出图片中“新的外交手段”是什么,并结合所学说明“将你的麻烦(问题)告诉警察”所体现的实质问题。
04历史解释——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意义
(1)结束了西、葡等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多个民族独立国家,除西印度群岛等地外,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格局。
(2)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中对民主制度的追求和实践为广大拉美国家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为拉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腐朽的封建势力,同西欧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配合,加速了欧洲、美洲封建主义的崩溃。
探究主题二 追求独立自由——亚洲的觉醒和非洲的抗争
01史料实证——亚洲觉醒的特点
 史料 在亚洲觉醒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两面战斗的旗帜,第一次赋予亚洲的革命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主义的目标并为之浴血奋战……各国的民主主义都要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用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政体,同时进一步提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发展民族经济,给人民以选举权和其他的自由平等权利……在革命中,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为之进行了英勇的实践……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革命斗争,这两股以往互无联系的潮流开始汇合到一起,形成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
——才家瑞《“亚洲觉醒”的内涵及该时期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类型与特点》
[导读] 史料介绍了亚洲觉醒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任务、斗争方式以及各国间的相互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人民必然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意识产生。
[探究]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特点。
02家国情怀——亚洲觉醒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对各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2)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的重要阵地。
(3)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基础。
(4)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5)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03探究论证——非洲的抗争
史料 1889年,埃塞俄比亚国王孟尼利克二世即位,立即着手统一内部,以捍卫国家独立。孟尼利克二世通过加强中央军事力量,平息各省封建主叛乱,结束了埃塞俄比亚多年的分裂混战状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孟尼利克二世的统一措施符合人民渴求停止封建内讧、统一国家的愿望,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参考》
[导读] 史料反映孟尼利克二世通过加强中央军事力量,结束分裂状态,号召人民参加保卫国家独立的战争,反对意大利的侵略,捍卫民族独立。
[探究] 
根据史料分析说明孟尼利克二世为捍卫民族独立作出的贡献。
04历史解释——19世纪末非洲抗争的特点
(1)武装斗争是非洲地区反殖民侵略斗争的主要形式。
(2)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3)领导者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或者传统社会的统治者。
(4)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
(5)非洲第一个政党出现,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知识体系]
[必备术语]
1.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的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为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2.亚洲的觉醒是一次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它具有比过去的运动更为先进的特点。
3.非洲的抗争中每一个国家凸显了自己独特的一面。非洲国家的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多维训练·创新应用
经典示例 触类旁通
[典例] [2023·辽宁学业水平]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欧洲列强的海外殖民活动愈演愈烈。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口和土地。下表是资本主义列强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的表现。据此推断,下表反映的主题是(  )
地区 时间 国家 表现
拉丁美洲 1822 巴西 摆脱葡萄牙的统治
非洲 1894 埃塞俄比亚 抗击意大利侵略
亚洲 1908 印度 抗英斗争
A.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C.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涨 D.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尝试解答] ________
[通法悟道] 
创新应用 随堂检测
1.[2023·广东学考真题]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独立运动。拉开这一运动序幕的是(  )
A.阿根廷的独立 B.巴西的独立
C.墨西哥的独立 D.海地的独立
2.[2024·广州高一期中]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反英斗争领导人提拉克,引发了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要求释放提拉克。这表明(  )
A.英国殖民当局策略失误
B.提拉克采取了机制灵活的斗争策略
C.印度工人运动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D.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3.相对于之前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亚洲少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B.亚洲地区成为列强的原料掠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C.亚洲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D.亚洲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了破坏
4.[2023·云南学业水平]非洲在近现代历史上曾饱受西方殖民侵略的折磨,但非洲人民从未放弃过争取自由独立。下列属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突出事件的是(  )
A.海地抗法独立斗争 B.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C.伊朗爆发立宪革命 D.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温馨提示:请完成课时作业(十三)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教材探究 活动点拨
[问题探究]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
(1)从横向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强了对印度的侵略扩张,在掠夺的同时,也在输出资本,客观上促进了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
(2)从纵向上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后,民族意识觉醒,要求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愿望更加强烈,进一步促进了反抗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斗争的发展。
[学习拓展]
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议一议:为什么“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
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一场以反帝反封建为特征的民族民主运动席卷亚洲很多国家,东方正在从“酣睡中觉醒”。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导学
5.提示: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6.提示:亚洲各国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
7.提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和欧洲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把矛头指向了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与之前各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有所不同。
9.提示:皇帝是指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敌人是指意大利侵略者。这一诏书动员了广大埃塞俄比亚人民,为反意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知识点1
1.(1)③民族民主 ④法国 西班牙 葡萄牙 (2)①海地 ②玻利瓦尔 (3)①共和国 ②英美 ③金元外交 大棒政策
2.(2)①资产阶级革命 ②资产阶级宪法 ③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知识点2
1.(2)封建经济 资本主义
2.立宪革命 (1)①民族平等 自治 ②人民群众 工人 ③无产阶级 (2)①立宪革命 ②资产阶级性质 君主立宪 ③俄英 (3)①共和国 ②民主共和
知识点3
1.武装斗争
2.(1)①民族意识 (2)②马赫迪 (3)①意大利 ②孟尼利克二世
共研
探究主题一
1.提示: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欧洲殖民者长期的压迫;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
3.提示:手段:“大棒政策”。实质:以实力威胁为核心,以武力和干涉为手段,以打造美国控制下的美洲体系为目标。说明美国的对外战略由地区防御型转变为地区主导型,开始挥舞起“大棒”,在反对欧洲干涉的同时,也开始直接干涉拉美国家内政。
探究主题二
1.提示:特点: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组成了资产阶级政党,高举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面旗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汇合;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
3.提示:贡献:平息国内封建主叛乱,结束了分裂状态;号召全国人民反抗意大利的侵略,捍卫了民族独立。
精练
[经典示例·触类旁通]
典例 答案:D
[创新应用·随堂检测]
1.解析: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1804年海地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故选D项;1816年,阿根廷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在海地独立之后,排除A项;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在海地独立之后,排除B项;1821年,墨西哥独立,在海地独立之后,排除C项。
答案:D
2.解析:英国当局逮捕提拉克引发10多万工人政治总罢工,说明以工人为主体的印度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故D项正确;提拉克号召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当局,因此英国殖民当局试图通过逮捕提拉克平息抗争,这一策略无误,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提拉克的斗争策略,排除B项;提拉克是资产阶级代表,印度工人通过罢工要求殖民当局释放提拉克是出于民族意识,并没有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排除C项。
答案:D
3.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故C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排除A项;B项“亚洲地区”表述太绝对,日本没有成为列强的原料掠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排除;19世纪中期亚洲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已经遭到了破坏,排除D项。
答案:C
4.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近现代史上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中的突出事件,B项正确;海地抗法独立斗争属于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排除A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伊朗立宪革命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C项;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部分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