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标解读·重难批注
1.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特点及历史意义。重难点
2.以时空观念为指导,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党的广泛成立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难点
重点
3.理解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认识人民群众对民族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
数字识记·纲目概览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点1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众多民族民主运动
1.背景及概况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2)概况
地区 事件
东亚(中国) 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②1924年,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③北伐战争中,收回________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④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东南亚 ①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________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②越南掀起了反抗________殖民统治的斗争
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印尼民族大起义早期由共产党领导,后期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阶段 领导 结果
1926—1927年 印尼共产党 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遭到镇压
1927年 印尼民族党 ________等人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取渐进的和平策略,体现了甘地独特的哲学思想
(1)主张: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
(2)方式: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
(3)概况
阶段 措施 结果
1920—1922年 ①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②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③恢复________和不买英国布;抗税 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1922年发生暴力事件后,宣布终止运动
1930—1934年 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 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食盐进军”,引发了印度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甘地的部分要求
1940—1942年 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英印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知识点2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觉醒程度在非洲各地区存在不平衡性,北非、东非觉醒较早
1.埃及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平方式为主
(1)领导: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________。
(2)方式: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街垒战等。
(3)过程:①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②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________国家;③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④此后进行了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2.摩洛哥反抗西班牙和法国侵略
(1)领导:克里姆。酋长领导,体现经济发展的落后性
(2)结果:1923年,克里姆建立________,但1926年被西班牙、法国殖民军扼杀。
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1)背景:________年,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兼并埃塞俄比亚。
(2)领导:塞拉西一世。
(3)结果:坚持游击战争,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知识点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1.背景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势的影响。
(2)拉美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3)十月革命的影响。
(4)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广泛传播。
2.表现
(1)概况
国家 事件
阿根廷 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
智利 左派力量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尼加拉瓜 ________领导抗美斗争
________ 卡德纳斯改革
(2)最具代表性事件
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
①桑地诺领导抗美斗争
目标:“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
结果: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
②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a.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
b.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3.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________,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________的重要因素。
1.【学术情境】 “战争与革命年代”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20世纪初)战争和革命的年代促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波高潮。
思考:结合所学指出这里的“战争和革命”的含义及其影响。
试答:
2.【图解历史】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3.【名师指津】 学思之窗 教材P99
你怎么理解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试答:
4.【学习情境】 甘地行动的意义
思考:甘地进行的这两次运动具有怎样的意义?
试答:
5.【图解历史】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6.【学习情境】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观察图片《上前线的埃塞俄比亚军队》。
思考: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试答:
7.【图说历史】 桑地诺
奥古斯托·塞萨尔·桑地诺(1893—1934年),尼加拉瓜反美游击战的领袖。1926年,他带领游击队,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两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进行不懈斗争。桑地诺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的反帝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武装斗争的思想始终激励着尼加拉瓜和拉美人民。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 掀起新浪潮——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01史料实证——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史料一 非暴力抵抗是一种自我纯洁的过程。而我们的斗争又是一个神圣的斗争,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自我纯洁的行动,似乎是很恰当的。让印度的全体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当作绝食和祈祷的日子。……孟买的总罢市是完全成功的……那时的盐税是极不得人心的,而且不久以前还有过一次争取取消盐税的强大运动。我因此建议人民可以置盐税法于不顾,在各人家里,用海水制盐,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售卖禁书……把这两本书加以重版并公开售卖似乎是进行文明的不服从的最轻易的办法。——《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史料二 乔治·奥威尔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还做出了另一番的解释:“在每次危机中,甘地都会挺身而出,制止暴力——从英国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在甘地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40多年里,警民总共将近8 000人死亡。在英国人撤离的一年之内,印度人自相残杀约达100万人。
[导读] 史料一阐述了甘地“非暴力抵抗”的内容,关键信息是“让印度的全体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当作绝食和祈祷的日子。……用海水制盐,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售卖禁书”。
史料二的关键信息是“‘从英国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在甘地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40多年里,警民总共将近8 000人死亡。”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甘地倡导“非暴力抵抗”的主要内容。
(2)史料二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存在什么不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
02唯物史观——认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特点:采取和平、合法的手段;非暴力与不合作相辅相成。体现了资产阶级领导斗争的革命性、策略性(实用性)和妥协性。
(1)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改良变成革命,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允许的范围内,以维护资产阶级领导地位。
(2)用不合作来发动群众,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独立自治。
2.评价
(1)积极
①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与解放。
③非暴力斗争理论,是印度人民伟大的精神财富,深刻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和平改革的国际运动。
(2)局限
①局限于非暴力,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影响了革命的深入开展,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②开展“手纺车运动”等,以农耕文明抵制工业文明,不利于印度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反帝斗争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03探究论证——埃及的独立
史料 1919年春,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引发了埃及人民的反英大起义。1919年3月,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迅速席卷全国。后来,和平示威又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开罗等大城市发生了激烈的巷战。农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袭击英军,破坏铁路。在埃及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及有关资料整理
[导读] 埃及人民的独立是斗争的结果,同时注意,埃及的独立具备了充分的条件:有领导者、阶级广泛、人民团结斗争。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迫使英国政府“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的原因。
04历史解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1)广泛性:不仅表现在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发生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地域范围更加广大,而且表现在斗争的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更多的民族主义运动突破了上层改革的范围,民族资产阶级,乃至更为广大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都被广泛地动员组织起来,在反帝反封建的目标下联合起来,形成规模更大、更具有全民族性的斗争。
(2)发展的持续性:在这一时期中,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从未间断,不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1929年经济危机后两次出现高潮,在20年代西方国家的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从总体上说仍在继续高涨。
(3)从总体上看,发展到了更高的层次: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的组织性、纲领性和群众性都加强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更趋激进。而无产阶级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则具有更明确的纲领、更大的彻底性、更强的组织性和群众性,成为新型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知识体系]
[必备术语]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主要表现有印尼的反荷起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抗英斗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等。
2.甘地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在斗争形式上属于和平方式的合法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流血和暴力,在亚洲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上独树一帜。
3.桑地诺坚持武装斗争,成为拉丁美洲反帝、反独裁运动的一面旗帜。卡德纳斯改革在深度、广度和民主性上是同时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中仅有的。
4.一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多维训练·创新应用
经典示例 触类旁通
[典例] [2023·黑龙江学业水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是( )
A.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B.伊朗的立宪革命
C.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D.埃及华夫脱运动
[尝试解答] ________
[通法悟道]
创新应用 随堂检测
1.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高涨,他们有的拿起武器抗争,有的用和平手段示威,印度圣雄甘地就是非暴力不合作的代表人物。下列事件中采用同样策略的是( )
A.印尼的苏加诺反荷
B.埃及华夫脱党反英
C.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
D.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意大利
2.1918年年底,扎格鲁尔组成反英民族统一战线,制定《民族要求宪章》,要求取消英国保护制,承认埃及独立。在宪章上签字的埃及人达200万之多。这说明,当时埃及( )
A.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 B.采用暴力手段反抗英国
C.脱离英国保护实现独立 D.颁布宪法维护民族利益
3.桑地诺明确提出“要祖国,要自由”,坚决反对民族压迫和独裁统治,明确提出美帝国主义是尼加拉瓜人民的主要敌人;实行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和各派政治力量共同对敌。材料反映了( )
A.美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尼加拉瓜经济的发展
B.桑地诺领导的反美斗争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C.桑地诺思想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D.桑地诺反美斗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帮助
4.一战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熟悉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使他们开阔眼界,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强化。与以往相比,一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
A.将反殖反封建相结合影响更加深入
B.推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走向了崩溃
C.都以推翻本国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
D.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温馨提示:请完成课时作业(十六)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材探究 活动点拨
[问题探究]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
(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以亚洲为主。
(2)运动领导具有层次性,既有共产党领导,也有其他民族主义政党的领导。
(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改变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民族资产阶级改良的局面,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
(4)运动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政府的目标更高,也更为明确,“民族自决”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诉求。
(5)运动具有持续性,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从未间断。
(6)由于各国、各地区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不同,这一时期的运动仍然呈现不平衡性。
(7)影响更加深远,虽然这些运动大多未能取得最终胜利,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学习拓展]
查找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共产党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中的领导作用。
(1)一战后,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亚洲多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且一些国家的共产党逐步掌握了本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权。
①在中国,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②在朝鲜,1925年朝鲜共产党成立,积极发动组织工人罢工、游行和集会,推动了工农运动与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
③在越南,胡志明代表共产国际东方部秘密召开会议,掀起多次苏维埃运动,实施初步的民主改革。
④在土耳其,共产党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⑤1920年,根据共产国际和东方许多革命组织的倡议举行的东方各族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开始相互支持和鼓励。
(2)各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克服了近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弱点和不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良好的组织和明确的纲领目标,但各国共产党还处于建立初期,不够成熟,斗争多以失败告终。从整体上看,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领导力量,但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这使得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气象。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导学
1.提示:含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提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是以印度教神学和伦理观为基础,结合现实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印度特有的民族主义的斗争学说,它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坚持真理”的斗争方法,对广大印度群众具有号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在发动印度民众投身民族独立斗争方面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
4.提示:手纺车和盐代表印度民族经济,是印度经济自由的象征。以手工纺织和自制食盐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了印度的民族经济,体现了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
6.提示:埃塞俄比亚军队没有屈服于法西斯势力,但缺乏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
知识点1
1.(2)汉口、九江 荷兰 法国
2.苏加诺
3.(3)手工纺织
知识点2
1.(1)华夫脱党 (3)君主立宪
2.(2)里夫共和国
3.(1)1935
知识点3
2.(1)桑地诺 墨西哥
3.殖民主义 国际秩序
共研
探究主题
1.提示:(1)内容:号召罢市、绝食、祈祷、自制食盐和售卖禁书。
(2)不足:限制了反帝运动的发展;无法阻止暴力冲突。积极影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最终独立奠定了基础。
3.提示:华夫脱党的领导;埃及人民采取多种斗争方式开展反英斗争;参与阶级广泛(空前团结),反映埃及民族的觉醒。
精练
[经典示例·触类旁通]
典例 答案:C
[创新应用·随堂检测]
1.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尼的苏加诺在反对荷兰殖民者时提出采用不合作的方式,与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相同,故A项正确;埃及华夫脱党反英运动中,后期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方式,排除B项;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和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意大利都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方式,排除C、D两项。
答案:A
2.解析:根据材料“1918年年底,扎格鲁尔组成反英民族统一战线,制定《民族要求宪章》,要求取消英国保护制,承认埃及独立。在宪章上签字的埃及人达200万之多”可知,埃及反英民众众多,说明当时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故选A项;制定《民族要求宪章》说明使用的是和平手段,排除B项;1922年,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排除C项;1923年,埃及宪法正式颁布,《民族要求宪章》不属于宪法,排除D项。
答案:A
3.解析:由题干可以看出桑地诺反美斗争具有反对独裁统治的内容,因此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A项错误;反对美国的殖民统治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C项错误;由材料无法看出反美斗争得到国际社会帮助的相关内容,D项错误。
答案:B
4.解析:根据材料“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强化”可知,一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既强调反殖民方面的民族独立,也强调反封建方面的民族自决,故选A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走向崩溃是在二战后,排除B项;一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并非都以推翻本国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如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