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6 10:4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标解读·重难批注
1.回顾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史实,分析其每个阶段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过程及其世界意义,培
重点
养学生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分析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认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重难点
数字识记·纲目概览
时空定位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点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地区 概况
亚洲 印度 (1)在国大党领袖    、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   印巴分治为地区冲突埋下火种 (2)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     (3)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     
其他 地区 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等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非洲 埃及 (1)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第二年成立       (2)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          ,英军撤离运河区
阿尔及 利亚 (1)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与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2)    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1)    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2)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国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拉丁 美洲 古巴 (1)1959年,以    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2)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拿马     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是20世纪伟大变化之一,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知识点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发展中国家:又称“    ”,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       。这些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
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在政治独立后,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
地区 概况
亚洲 (1)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        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        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2)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    ”和经济起飞
非洲 (1)1960—197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3)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拉丁 美洲 (1)大力发展    ,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2)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     国家
知识点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发展之路艰辛曲折任重道远
1.不同地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亚洲
①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②1997年的亚洲    曾使它们受到巨大打击,促使它们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2)拉丁美洲
①过于依赖    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②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3)非洲
①是发展      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②成立了各种    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需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1)不平等的        。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        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        、人口过快增长、        、贪污腐败等问题。
1.【知识拓展】 “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治
1947年,英国公布印巴分治方案,使这一地区分裂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遗留下宗教矛盾、克什米尔归属等严重问题,致使印巴之间的冲突持续很久。
2.【名师指津】 学思之窗 教材P128
为什么伊斯梅对印度独立前的形势做这样的描述?
试答:                                    
3.【图说历史】 纳米比亚独立
1990年,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宣告独立,西方列强在非洲建立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4.【概念阐释】 “亚洲四小龙”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5.【学习情境】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思考: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和沙特两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及两国经济发展各自呈现出的特色。
试答:                                    
                                    
6.【图解历史】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7.【图解历史】 发达国家的“剪刀差”
“剪刀差”是指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一方面压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又提高发达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如果把这一现象用图表示出来就像一把张开的剪刀。发达国家通过这种交换手段可以赢得高额利润。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一 建立国际新秩序——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01史料实证——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导读] 史料的关键信息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
[探究] 
(1)根据史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历史意义。
02历史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德国、日本、意大利的法西斯统治,严重削弱了欧洲殖民大国英、法、西、葡、荷等国的实力,这些国家已经无力镇压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觉醒,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愈加强烈。
(2)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很多国家成立了自己的政党,壮大了反殖民的力量。
(3)美国企图建立世界霸主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打击英、法等国的国际地位,提出了“反殖民化”的口号,借此摧毁英、法等欧洲老牌强国的殖民体系,建立以全球化为途径,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世界霸主地位。
(4)苏联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积极支持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希望以此与美国争夺第三世界,扩大苏联的影响,将第三世界引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5)世界政治民主化趋势的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不得人心,遭到世界进步舆论的谴责。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得到世界各国的同情和支持。
03家国情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导致了野蛮的殖民主义制度的最终瓦解,搬掉了阻碍人类社会前进的绊脚石,是个伟大的历史性进步。
(2)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牵制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支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壮大与发展。
(3)亚非拉新独立国家普遍奉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霸权政策,是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4)亚非拉新独立国家相继走上世界政治舞台,为第三世界的兴起打下了基础,并成为改变战后世界战略格局的重要因素。
探究主题二 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01史料实证——亚洲国家发展的启示
 史料 1959年,新加坡颁布《新兴工业法令》,1961年成立经济发展局,后相继颁布《经济扩展鼓励法令》《雇佣法》和《工业关系法令》等,确立以面向出口的工业发展方针。
新加坡经济发展概况表
1960—1975年 国民经济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1%
1960—1978年 国内工业产品的直接出口值由164.3百万元增至9 575.9百万元
1976年 国内产品出口美国1 623.3百万元,占17.3%,居第一位;其次日本1 384.4百万元,占14.9%;第三西德423.2百万元,占4.6%
——摘编自何启拔《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速度问题》
[导读] 新加坡作为新兴民族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以法律保障经济建设,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工业,成果显著。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特点。
02唯物史观——发展中国家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立足自身优势,抓住一切发展机遇(如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新科技革命等),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2)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3)不断进行改革,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4)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尽量实现粮食自给。
(5)加强经济合作(如区域合作、“南南合作\”)。
(6)开展“南北对话”,逐步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03探究论证——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史料一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贸易自由化所创造的财富70%被发达国家获得……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史料二 部分国家主要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
[导读] 史料一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等关键语句,理解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
史料二中发展中国家单一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较高的数据是重要信息。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探究] 
根据史料一、二,指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04历史解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第三世界国家自身经济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2)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第三世界国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依然是被剥削的对象。
(3)经济全球化下,外国跨国公司的垄断、外来的廉价商品冲击着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工业。
(4)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边界冲突和民族矛盾,造成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影响良好建设环境的构建。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知识体系]
[必备术语]
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20世纪伟大的变化,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从20世纪4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
3.许多亚非拉国家赢得了政治自由,建立民族国家。
4.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数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
5.宣告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且重要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6.发展中国家由于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再加上原有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面临很大挑战。
7.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独立后,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发展中国家发展之路艰辛曲折、任重道远。
多维训练·创新应用
经典示例 触类旁通
[典例] [2023·广西学业水平]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一份声明中说:“今天,非洲的政治局势是令人振奋的……如此之多的国旗飘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指的是(  )
A.万隆会议顺利召开
B.中非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C.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民族独立运动席卷非洲
[尝试解答]     
[通法悟道] 
创新应用 随堂检测
1.[2024·深圳高一期末]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以下两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
人物 观点
艾德礼(1945—1951年英国首相) 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
伊斯梅(英国最后一位印度总督的助手) 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据此,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
A.历史事实难以捉摸不可研究
B.研究历史需要对史料进行辨析
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D.综合多种解释就可以认清真相
2.20世纪50年代的非洲独立浪潮始于北非,随后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1951年利比亚独立,1952年埃及建立共和国,1956年苏丹、摩洛哥、突尼斯先后独立。这说明(  )
A.美苏在非洲争夺激烈
B.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C.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D.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3.为巩固已获得的政治独立,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振兴、发展民族经济,进行了现代化改革。下列国家中,迅速转变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是(  )
A.新加坡和印度 B.印度和中国
C.中国和韩国 D.韩国和新加坡
4.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标志着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要求是(  )
A.争取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
B.彻底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C.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D.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温馨提示:请完成课时作业(二十一)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材探究 活动点拨
[问题探究]
二战后殖民帝国迅速瓦解真如艾德礼所说是英国自愿放弃的结果吗?结合所学知识,探讨殖民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
(1)不是。艾德礼的观点不符合历史事实,实际上英国是不情愿放弃其殖民地的,二战后它采取了各种措施控制殖民地,试图维持或延长其殖民统治。
(2)原因
①二战后国家要独立、人民要解放的世界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非殖民化”的推动下,殖民地人民独立运动掀起了一个新高潮,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者。
②二战后,帝国主义殖民列强实力遭到严重削弱,英国力量衰退。
③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以“占领”“奴役”为主要手段的旧的殖民主义统治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学习拓展]
分析这一宣言发表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1)背景
①21世纪来临,和平与发展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世界仍然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和巨大的南北差距;国际体系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现象,对南方国家的发展不利,它们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经济全球化目前对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利;非洲大陆整体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②中国和非洲有着相似的为摆脱殖民统治的斗争经历和对发展国民经济的强烈期盼,中非之间有着长期友好合作的历史。
(2)意义
①有利于中非之间的战略合作,推动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②有利于团结一致反对世界霸权主义,推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③有利于推动国际和平,降低世界安全风险。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导学
2.提示:面对印度爆发的反抗斗争,英国殖民当局认识到印度的独立是大势所趋,为了继续保持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受二战打击实力下降的英国不得不调整殖民政策,但仍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通过“印巴分治”方案,英国把印度的权力“平稳而顺利”地移交给了印度资产阶级和大地主,既避免了英国在印度统治的完全崩溃,又防止了印度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5.提示:机遇:世界局势相对稳定;亚洲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走上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韩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沙特阿拉伯,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知识点1
甘地 自治领 共和国 埃及共和国 苏伊士运河主权 法国殖民者 1962 1960 卡斯特罗 社会主义国家
1999
知识点2
1.第三世界 新兴民族国家
2.产业结构调整 劳动密集型 石油繁荣 民族工业 中等收入
知识点3
1.(1)②金融危机 (2)①出口贸易 (3)①最不平衡 ②经济合作
2.(1)国际经济旧秩序 (2)殖民主义侵略 (3)政策失误 社会两极分化
共研
探究主题一
1.提示:(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反法西斯同盟确立的原则;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
(2)历史意义: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探究主题二
1.提示:立法保护;以出口工业为主体;速度快;工业生产依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提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是发达国家占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精练
[经典示例·触类旁通]
典例 D
[创新应用·随堂检测]
1.解析:材料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两种观点所站立场不同,对印度独立的看法也不同,说明研究历史需要对史料进行辨析,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历史事实是可以研究的,排除A项;根据科学的史学研究,久远的历史也是可以认识的,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认清历史真相不是单纯地依靠历史解释,排除D项。
答案:B
2.解析:材料主要讲述20世纪50年代非洲独立浪潮,说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故B项正确;美苏在非洲的争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至80年代末结束,题干材料强调非洲国家的独立,故A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但是世界多极化格局没有形成,故C项错误;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故D项错误。
答案:B
3.解析: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故选D项。
答案:D
4.解析: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之一,所以七十七国集团建立后,其主要要求是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故选D项。
答案: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