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描述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培养提炼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比分析的教学过程,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1、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早期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难点:1、鸣叫、抱对的生殖意义。 2.、变态发育的概念。 3、初步认识两栖动物
4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唤起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意识: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为什么小蝌蚪找妈妈那么困难?小蝌蚪千辛万苦找到了妈妈,找到之前与找到之后为什么不一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题《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二、温故而知新
1、昆虫的发育方式有 完全变态发育 和 不完全变态发育 两种方式。
2、家蚕的发育为_完全变态发育_,要经过 受精卵 、 幼虫 、 蛹 和 成虫 四个时期。
3、蝗虫的发育为_不完全变态发育_,要经过_受精卵_、_幼虫_、_成虫_ 三个时期。
(教师抽查,答对的小组给予加分鼓励!)
三、检查自主预习
(一)蛙的生殖和发育
1、哪一方发出的交配信号? 雄蛙
2、交配一般发生在什么季节? 春末夏初
3、蛙的生殖与发育在何处进行? 水中
4、精子和卵细胞如何相遇? 雌雄蛙抱对
(二)蛙的变态发育:
1、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了 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 成蛙 四个时期,这种发育方式叫变态发育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除青蛙外, 大鲵 、 蟾蜍 、 蝾螈 等也属于两栖动物。
(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各小组派代表展示答案,答对的小组给予加分鼓励!)
四、合作探究
通过观看《蛙的生殖和发育》视频,阅读教材,再小组讨论导学案中的5个问题,并在导学案上作出解答。
1、是不是所有的蛙都能鸣叫?雄蛙鸣叫的意义是什么?
不是,只有雄蛙才能鸣叫 吸引雌蛙
2、雌雄蛙抱对的意义是什么?
有利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提高受精率。
3、请同学们填表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
比较
比较 早期蝌蚪 成蛙
生活环境 水中 水中和潮湿的陆地
四肢 无 有
尾 有 无
运动器官 尾 四肢
呼吸器官 鳃 肺和皮肤
4、青蛙的发育过程为什么属于变态发育?
(图片展示蛙的发育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
青蛙在发育过程中,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方面差别较大,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变态发育。
5、有人说:“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该观点是否符合科学道理?鳄、龟属于两栖动物吗?试着说一说两栖动物的概念?21教育网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21cnjy.com
(讨论完毕,小组成员展示答案,给予加分鼓励!)
通过视频,图片、设问和对比,让学生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概念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21·cn·jy·com
五、当堂检测(见多媒体)
第一轮:抢答题(答对的小组给予加分鼓励)
第二轮:风险题(答对的小组加1分,答错的小组扣1分。)
六、拓展延伸
1、青蛙具有“田园卫士”的美誉,请你列举几种被青蛙捕食的农业害虫的名称。
2、现在的青蛙的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主要是 人类的捕杀 和 生存环境被破坏。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做?
结合书本P22的问题: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能捕食害虫:蝼蛄、蝗虫、天牛、玉米螟等。但是,尽管青蛙对人类有益,人类却仍在无情地捕杀它,破坏它的生存环境。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通过学生的激情发言,引导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www.21-cn-jy.com
七、课堂小结
青蛙的生殖 过程:鸣叫→抱对→受精
特点:雌雄异体 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
青蛙的发育 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特点:变态发育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小结小组得分情况,给予鼓励!)
八、布置作业
4.1.2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