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2 滑 轮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章 2 滑 轮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5 22:24:16

文档简介

2 滑 轮
定滑轮
1.滑轮及其分类: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作定滑轮;滑轮的位置随被拉动物体一起改变的叫作动滑轮.
2.定滑轮的特点
(1)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2)力的关系:F=G(F指作用于绳自由端的拉力,G指物体的重力大小).
(3)距离关系:s=h(s指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指物体上升的高度).
3.定滑轮的实质:如图所示,定滑轮使用时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这个杠杆的支点是O,动力F的力臂为L1,物重对滑轮拉力为阻力,其力臂为L2,由圆的基本知识可知,两个力臂均为圆的半径,故L1=L2,F=G,所以定滑轮属于等臂杠杆.
动滑轮
1.动滑轮的特点
(1)省一半的力,多移动一倍的距离,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2)力的关系:F=(G物+G动)
(3)距离关系:s=2h.
2.动滑轮的实质:如图所示,动滑轮使用时可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这个杠杆支点在O点,动力F的力臂为滑轮圆的直径,阻力臂为滑轮圆的半径.
3.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的关系: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有关,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省力最多),必须使绳子沿竖直方向拉.
滑轮组
1.定义: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2.使用特点
(1)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2)力的关系:若不计绳重及摩擦,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被几股绳(连接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n)承担,提起重物的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即F=(G物+G动).
(3)距离关系:s=nh;速度关系:v绳=nv物.
3.滑轮组的组装与设计: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点一般从动滑轮开始,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点一般从定滑轮开始,称为“奇动偶定”.绕线注意;先绕小轮后绕大轮,由内向外绕,所绕绳子用直线表示.
定滑轮
典例1 [2024·内江]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物体上,另一端拴在弹簧测力计上,沿四个不同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D )
典例1图
A.F1>F2 B.F3>F4
C.F1<F4 D.F1=F2=F3=F4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定滑轮的特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不费力,无论沿哪个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力的大小都相等.
变式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G1重为100 N,物体G2重为10 N,G2恰能匀速下降.G1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0_N,方向向左.(不计拉绳的重及滑轮边缘的摩擦)
变式图
动滑轮
典例2 [2024·青岛二模]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2 N,拉力F为6 N,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重物G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不计绳重和摩擦)( C )
典例2图
A.4 N 5 N B.9 N 10 N
C.10 N 6 N D.9 N 5 N
拉力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相等,依此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不计摩擦和绳重时,F=(G物+G动),公式变形带入数据可求重物重力G物.
变式 如图所示,当物体A在滑轮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甲示数为30 N,则测力计乙示数为60N,A受到的摩擦力为60N.(测力计及滑轮重不计)
变式图
滑轮组
典例3 [2024·济宁二模]如图所示,用110 N的拉力刚好可以拉动一重为300 N的物体匀速上升,现用同样的滑轮组拉动重为600 N的物体上升0.1 m(g取10 N/kg,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则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和拉力分别为( C )
典例3图
A.140 N 185 N B.30 N 185 N
C.30 N 210 N D.80 N 210 N
由图可知,n=3、拉力F=110 N、重物G=300 N,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由F=(G+G轮)可知动滑轮的重力;同理,由F=(G+G轮)可知,拉动重为600 N的物体时绳子自由端拉力F′,根据计算结果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
变式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 N的物体A匀速移动1 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5 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滑轮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5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
变式图
1.[2024·天津]高高的旗杆矗立在操场上.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关于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它是动滑轮 B.利用它可以省力
C.利用它可以省距离 D.利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2024·牡丹江]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 s内匀速上升
4 m,物体的重力为10 N,动滑轮的重力为2 N,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2题图
A.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为4 m/s
C.拉力的大小为5 N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8 m
3.[2024·菏泽二模]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A )
4.[2024·重庆二模]为了赶在雨季之前给住在青山的奶奶做一次房屋维修,爸爸专门请了一个小型施工队.这个施工队利用3个相同的滑轮组成滑轮组将材料运送到高处,滑轮组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滑轮重50 N,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500 N,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此滑轮组提升材料,下列说法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D )
第4题图
A.a是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B.b是动滑轮,省力但费距离
C.每次将材料匀速提起,需要施加材料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的力
D.工人以0.2 m/s的速度拉绳子时,材料上升的速度为0.4 m/s
5.如图所示,我国古代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组合机械,图中的滑轮为定滑轮,其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图中杠杆的支点是C(填“A”“B”或“C”)点,它属于省力(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第5题图
6.[2024·凉州三模]如图所示,物体重180 N,动滑轮重30 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用时2 s将物体提升了2 m.求:
(1)拉力F的大小;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第6题图
解:(1)由图可知,n=3,绳重和摩擦不计,拉力F的大小为:
F=(G+G动)=×(180 N+30 N)=70 N;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3×2 m=6 m;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v===3 m/s.2 滑 轮
定滑轮
1.滑轮及其分类: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作 ;滑轮的位置随被拉动物体一起改变的叫作 .
2.定滑轮的特点
(1)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 .
(2)力的关系:F=G(F指作用于绳自由端的拉力,G指物体的重力大小).
(3)距离关系:s=h(s指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指物体上升的高度).
3.定滑轮的实质:如图所示,定滑轮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这个杠杆的支点是O,动力F的力臂为 ,物重对滑轮拉力为阻力,其力臂为 ,由圆的基本知识可知,两个力臂均为圆的 ,故L1=L2,F=G,所以定滑轮属于 杠杆.
动滑轮
1.动滑轮的特点
(1)省 的力,多移动 的距离,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2)力的关系:F=(G物+G动)
(3)距离关系:s=2h.
2.动滑轮的实质:如图所示,动滑轮使用时可看成是一个 杠杆,这个杠杆支点在O点,动力F的力臂为滑轮圆的 ,阻力臂为滑轮圆的 .
3.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的关系: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有关,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省力最多),必须使绳子沿竖直方向拉.
滑轮组
1.定义:把 滑轮与 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2.使用特点
(1)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2)力的关系:若不计绳重及摩擦,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被几股绳(连接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n)承担,提起重物的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即F=(G物+G动).
(3)距离关系:s=nh;速度关系:v绳=nv物.
3.滑轮组的组装与设计: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点一般从动滑轮开始,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点一般从定滑轮开始,称为“奇动偶定”.绕线注意;先绕小轮后绕大轮,由内向外绕,所绕绳子用直线表示.
定滑轮
典例1 [2024·内江]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物体上,另一端拴在弹簧测力计上,沿四个不同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典例1图
A.F1>F2 B.F3>F4
C.F1<F4 D.F1=F2=F3=F4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定滑轮的特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不费力,无论沿哪个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力的大小都相等.
变式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G1重为100 N,物体G2重为10 N,G2恰能匀速下降.G1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_ ,方向向 .(不计拉绳的重及滑轮边缘的摩擦)
变式图
动滑轮
典例2 [2024·青岛二模]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2 N,拉力F为6 N,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重物G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不计绳重和摩擦)( )
典例2图
A.4 N 5 N B.9 N 10 N
C.10 N 6 N D.9 N 5 N
拉力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相等,依此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不计摩擦和绳重时,F=(G物+G动),公式变形带入数据可求重物重力G物.
变式 如图所示,当物体A在滑轮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甲示数为30 N,则测力计乙示数为 N,A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测力计及滑轮重不计)
变式图
滑轮组
典例3 [2024·济宁二模]如图所示,用110 N的拉力刚好可以拉动一重为300 N的物体匀速上升,现用同样的滑轮组拉动重为600 N的物体上升0.1 m(g取10 N/kg,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则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和拉力分别为( )
典例3图
A.140 N 185 N B.30 N 185 N
C.30 N 210 N D.80 N 210 N
变式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 N的物体A匀速移动1 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5 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滑轮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
变式图
1.[2024·天津]高高的旗杆矗立在操场上.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关于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动滑轮 B.利用它可以省力
C.利用它可以省距离 D.利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2024·牡丹江]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 s内匀速上升
4 m,物体的重力为10 N,动滑轮的重力为2 N,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为4 m/s
C.拉力的大小为5 N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8 m
3.[2024·菏泽二模]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4.[2024·重庆二模]为了赶在雨季之前给住在青山的奶奶做一次房屋维修,爸爸专门请了一个小型施工队.这个施工队利用3个相同的滑轮组成滑轮组将材料运送到高处,滑轮组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滑轮重50 N,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500 N,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此滑轮组提升材料,下列说法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第4题图
A.a是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B.b是动滑轮,省力但费距离
C.每次将材料匀速提起,需要施加材料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的力
D.工人以0.2 m/s的速度拉绳子时,材料上升的速度为0.4 m/s
5.如图所示,我国古代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组合机械,图中的滑轮为 滑轮,其作用是 ;图中杠杆的支点是 (填“A”“B”或“C”)点,它属于 (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第5题图
6.[2024·凉州三模]如图所示,物体重180 N,动滑轮重30 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用时2 s将物体提升了2 m.求:
(1)拉力F的大小;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第6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