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功 功率
功(用W表示,work的首字母)
1.功:物理学中规定: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功的计算
1.功的大小:功等于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
2.公式:W=Fs.
3.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 J=1N·m.
4.重力做功表达式:W=Fs=Gh,G表示物体的重力,h是物体上升或下降的竖直高度.Gh叫作克服重力做功,如爬楼梯.
5.摩擦力做功表达式:W=fs,f表示摩擦力,s表示在摩擦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率(用P表示,power的首字母)
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之比叫作功率.
3.公式:P=.
4.单位:国际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
5.1 W的物理意义:1 W=1 J/s,其意义为1_s内完成的功为1_J,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马力等.
6.功率的导出公式:将v=代入P=,可得P===Fv,即P=Fv.
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对功的原理的理解
(1)功的原理对一切机械都适用,功的原理曾被誉为“机械的黄金定律”,对机械的使用和研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3)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机械,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功
典例1 [2024·阳谷模拟]在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中,人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 )
判断物体是否被做功,首先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和力的方向,然后,判断力的方向上是否有距离,即是否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特别注意“垂直无功”,即虽然物体受到力,也移动了距离,但因为两者方向垂直,实质上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故没有做功.
变式 [2024·常州]起重机将1 000 N的重物先竖直向上匀速提升3 m,再悬停6 s,起重机对重物做功情况是( D )
A.提升过程做了功,悬停过程做了功
B.提升过程不做功,悬停过程不做功
C.提升过程不做功,悬停过程做了功
D.提升过程做了功,悬停过程不做功
功的计算
典例2 [2024·乐山]如图所示,某次比赛中,运动员推着冰壶从A点运动6 m到达B点时轻轻松手,随后冰壶沿冰道运动30 m 停在O点.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水平推力为9 N,冰壶运动中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大小恒定为1.5 N.从A点到O点冰壶沿直线运动,此过程中( C )
典例2图
A.推力对冰壶做功为270 J B.推力对冰壶做功为324 J
C.冰壶克服阻力做功为54 J D.冰壶克服阻力做功为45 J
功的计算需严格找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然后运用公式W=Fs计算.分析题意知:推力为9 N,阻力为1.5 N,推力方向上运动的距离为6 m,阻力“方向”上的距离为36 m,带入公式计算就能得出结论.
变式 [2024·梁山二模]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 t和v t图像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第4 s摩擦力的大小为4N,在6 s~9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2J.
变式图
功率
典例3 [2024·上海]塔吊吊起重物,在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此重物是运动(填“运动”或“静止”)的.若拉力为1×104 N,重物上升的距离为40 m,重物上升所用的时间为50 s,则拉力做功为4×105焦,功率为8_000瓦.
(1)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看两者的空间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物体相对参照物是运动的;(2)功的计算需严格找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然后运用公式W=Fs计算;(3)功率可使用P=或P=Fv计算,注意t的单位必须是s.
变式 [2024·菏泽二模]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s t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C )
变式图
A.0~12 s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于12 s~24 s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B.0~12 s与12 s~24 s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为3∶2
C.0~12 s拉力做的功大于12 s~24 s拉力做的功
D.0~12 s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12 s~24 s拉力做功的功率
1.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 )
2.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一定少
C.功率大的机械工作时所用的时间一定少
D.功率大的机械工作时做功一定快
3.[2024·连云港]如图所示,一个人先后两次用同样的时间、同样大小的力,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的表面上分别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在此过程中所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功率的大小分别为P1、P2,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3题图
A.W1<W2 P1<P2 B.W1>W2 P1>P2
C.W1=W2 P1=P2 D.W1<W2 P1>P2
4.[2024·达州]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GA=80 N,GB=20 N,A、B均为正方体,棱长长分别为20 cm、10 cm.在拉力F=30 N的作用下,5 s内,物体A、B一起向右匀速直线移动了3 m.若不计滑轮和绳自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第4题图
A.A与B之间的摩擦力为0
B.A对地面的压强为2 500 Pa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1.2 m/s
D.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0 W
5.在水平地面上,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 N的木箱沿拉力的方向前进了20 m,所用的时间为20 s,则在这段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为1_000J,功率为50W.
6.[2024·菏泽三模]扫地机器人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如图甲所示的扫地机器人,质量为3 kg,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为100 cm2,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所受推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求:
(1)该扫地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该扫地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150 N时,扫地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运动30 s,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水平推力的功率是多大?
第6题图
解:(1)该扫地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F压=G=mg=3 kg×10 N/kg=30 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3 000 Pa;
(2)由图像可知,水平推力为150 N时扫地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速度为
0.5 m/s,
匀速运动30 s通过的路程为
s=vt=0.5 m/s×30 s=15 m,
水平推力做的功为
W=Fs=150 N×15 m=2 250 J,
则水平推力的功率为
p===75 W.
7.[2024·菏泽一模]如图所示一家用轿车质量为1.5 t,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5 m2.现驾驶该汽车通过距离为20 km区间测速路段(限速70 km/h),用时20分钟.(g取10 N/kg)求:
(1)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汽车在通过区间测速路段是否超速行驶;
(3)当该汽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段平直公路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 kW,此时汽车受到的阻力.
第7题图
解:(1)汽车的重力:G=mg=1.5×1 000 kg×10 N/kg=1.5×104 N,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F压=G=1.5×104 N,
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1.5×105 Pa;
(2)汽车的速度:v车===60 km/h<70 km/h,汽车在通过区间测速路段没有超速行驶;
(3)由P===Fv得到牵引力:F===1 000 N,
汽车匀速运动,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汽车受到的阻力:f=F=1 000 N.第3节 功 功率
功(用W表示,work的首字母)
1.功:物理学中规定:如果物体 ,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 .
(2) .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功的计算
1.功的大小:功等于 与 的乘积.
2.公式: .
3.单位: ,简称焦,符号是J,1 J=1 .
4.重力做功表达式:W=Fs=Gh,G表示物体的重力,h是物体上升或下降的竖直高度.Gh叫作克服重力做功,如爬楼梯.
5.摩擦力做功表达式:W=fs,f表示摩擦力,s表示在摩擦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率(用P表示,power的首字母)
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定义: 与 之比叫作功率.
3.公式: .
4.单位:国际单位是 ,简称瓦,符号为 .
5.1 W的物理意义:1 W=1 J/s,其意义为 _ _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马力等.
6.功率的导出公式:将v=代入P=,可得P===Fv,即P=Fv.
功的原理
1.内容: .
2.对功的原理的理解
(1)功的原理对一切机械都适用,功的原理曾被誉为“机械的黄金定律”,对机械的使用和研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3)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机械,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功
典例1 [2024·阳谷模拟]在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中,人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判断物体是否被做功,首先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和力的方向,然后,判断力的方向上是否有距离,即是否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特别注意“垂直无功”,即虽然物体受到力,也移动了距离,但因为两者方向垂直,实质上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故没有做功.
变式 [2024·常州]起重机将1 000 N的重物先竖直向上匀速提升3 m,再悬停6 s,起重机对重物做功情况是( )
A.提升过程做了功,悬停过程做了功
B.提升过程不做功,悬停过程不做功
C.提升过程不做功,悬停过程做了功
D.提升过程做了功,悬停过程不做功
功的计算
典例2 [2024·乐山]如图所示,某次比赛中,运动员推着冰壶从A点运动6 m到达B点时轻轻松手,随后冰壶沿冰道运动30 m 停在O点.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水平推力为9 N,冰壶运动中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大小恒定为1.5 N.从A点到O点冰壶沿直线运动,此过程中( )
典例2图
A.推力对冰壶做功为270 J B.推力对冰壶做功为324 J
C.冰壶克服阻力做功为54 J D.冰壶克服阻力做功为45 J
功的计算需严格找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然后运用公式W=Fs计算.分析题意知:推力为9 N,阻力为1.5 N,推力方向上运动的距离为6 m,阻力“方向”上的距离为36 m,带入公式计算就能得出结论.
变式 [2024·梁山二模]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 t和v t图像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第4 s摩擦力的大小为 N,在6 s~9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J.
变式图
功率
典例3 [2024·上海]塔吊吊起重物,在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此重物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若拉力为1×104 N,重物上升的距离为40 m,重物上升所用的时间为50 s,则拉力做功为 焦,功率为 _ 瓦.
(1)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看两者的空间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物体相对参照物是运动的;(2)功的计算需严格找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然后运用公式W=Fs计算;(3)功率可使用P=或P=Fv计算,注意t的单位必须是s.
变式 [2024·菏泽二模]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s t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
变式图
A.0~12 s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于12 s~24 s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B.0~12 s与12 s~24 s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为3∶2
C.0~12 s拉力做的功大于12 s~24 s拉力做的功
D.0~12 s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12 s~24 s拉力做功的功率
1.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2.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一定少
C.功率大的机械工作时所用的时间一定少
D.功率大的机械工作时做功一定快
3.[2024·连云港]如图所示,一个人先后两次用同样的时间、同样大小的力,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的表面上分别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在此过程中所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功率的大小分别为P1、P2,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W1<W2 P1<P2 B.W1>W2 P1>P2
C.W1=W2 P1=P2 D.W1<W2 P1>P2
4.[2024·达州]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GA=80 N,GB=20 N,A、B均为正方体,棱长长分别为20 cm、10 cm.在拉力F=30 N的作用下,5 s内,物体A、B一起向右匀速直线移动了3 m.若不计滑轮和绳自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4题图
A.A与B之间的摩擦力为0
B.A对地面的压强为2 500 Pa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1.2 m/s
D.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0 W
5.在水平地面上,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 N的木箱沿拉力的方向前进了20 m,所用的时间为20 s,则在这段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为 _ J,功率为 W.
6.[2024·菏泽三模]扫地机器人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如图甲所示的扫地机器人,质量为3 kg,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为100 cm2,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所受推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求:
(1)该扫地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该扫地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150 N时,扫地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运动30 s,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水平推力的功率是多大?
第6题图
7.[2024·菏泽一模]如图所示一家用轿车质量为1.5 t,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5 m2.现驾驶该汽车通过距离为20 km区间测速路段(限速70 km/h),用时20分钟.(g取10 N/kg)求:
(1)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汽车在通过区间测速路段是否超速行驶;
(3)当该汽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段平直公路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 kW,此时汽车受到的阻力.
第7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