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1.将一块铁,一次浸没于水中,另一次浸没于酒精中,则( )
A.铁块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B.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受的浮力大
C.这两次铁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这两次浮力的大小
2.[2024·临沂二模]如图所示,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当两个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甲容器中物块排开盐水的重力较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盐水的压力较小
C.乙容器中物块受到盐水的浮力较小
D.甲容器中盐水的密度较小
3.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桶放在脸盆中,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按得越深排开的水越多,人会感到越吃力.针对此现象,下列猜想合理的是( )
第3题图
A.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D.浮力大小可能等于物体的质量
4.[2024·济南模拟]如图所示,小红发现将一个不带皮的沙糖橘放入水中后,砂糖橘在水中下沉,最终静止在杯底.则不带皮的沙糖橘( )
第4题图
A.放入水中会下沉,说明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在水中逐渐下沉的过程中,浮力在逐渐减小
C.沉到杯底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不再受到浮力
D.无论下沉还是静止在杯底,浮力总小于重力
5.[2024·济宁二模]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B.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D.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
6.[2024·成都]小李同学想估算空气对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数据有: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 kg/m3)、空气的密度(约为1.3 kg/m3).则空气对小李的浮力大小约为( )
A.0.006 N B.0.6 N C.60 N D.600 N
7.[2024·临沂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不同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B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A悬浮、B漂浮,容器中的液体均未溢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小 B.物体A受到的浮力大
C.物体B排开液体的体积小 D.物体A的体积比B的小
8.[2024·济南二模]晓华组使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当把圆柱形金属块的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 N.以下操作可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1 N的是( )
第8题图
A.金属块下移一点 B.金属块上移一点
C.往烧杯里加些盐 D.往烧杯里加点水
9.[2024·曲阜一模]如图甲所示,将一圆柱体木块用细线拴在没有水的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如图乙所示是木块所受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木块的重力为10 N
②木块的底面积为100 cm2
③木块刚好浸没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 600 Pa
④木块的密度为0.8×103 kg/m3
第9题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济宁四模]用手将一重为6 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 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11.[2024·金乡二模]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提着一个实心圆柱体A,图甲中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g取10 N/kg).
第11题图
(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
(2)通过 两次实验,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3)分析实验步骤a、b、c,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4)小明又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铜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铜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铜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铜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的结论,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
(5)在利用某种液体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A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g取10 N/kg)
12.[2024·长清区模拟]学习了浮力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第12题图
(1)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所示,最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序号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由表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0.2 N.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红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以取 (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4)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乙所示.向下移动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A的示数和B的示数都在变化,且A、B示数的变化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
13.[2024·济宁二模]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270 g的铝块用轻质的不可伸缩的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铝块的下表面刚好接触未知液体的液面.将铝块缓慢浸入未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铝块浸入深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ρ铝=2.7×103 kg/m3)求:
(1)铝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2)未知液体的密度大小;(g取10 N/kg)
(3)刚好浸没时圆柱体铝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第13题图
14.[2024·达州]如图甲所示,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实心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忽略物体带出的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然后将体积为2 000 cm3 的实心物体B用细线和A连接在一起,如图丙所示放入水中,A、B刚好悬浮.细线的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ρ水=1×103 kg/m3,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4题图
A.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0 N B.A的底面积为50 cm2
C.B的重力为20 N D.B的密度为0.75×103 kg/m3
15.[2024·武汉]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00 g、底面积为100 cm2的圆柱形平底薄壁溢水杯,杯底上表面到溢水口的距离为15 cm,杯中装有部分水,此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0.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密度为ρ的圆柱体从水面上方逐渐浸入水中,当圆柱体一半浸在水中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1,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为p1;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 N,溢出到小桶中的水重为1 N,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2,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p2=p0+200 Pa,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第15题图
A.ρ=2.2 g/cm3 B.p1=1.5×103 Pa
C.p2=1.84×103 Pa D.F2-F1>1.5 N
16.[2024·云南](多选)一质量为900 g、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12 cm的不吸水圆柱体放在盛有4.2 kg水的薄壁(厚度不计)柱形容器内,容器底面积为300 cm2,如图所示.打开阀门K,放出3 kg的水后关闭阀门(ρ水=1.0×103 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6题图
A.圆柱体的密度为0.75×103 kg/m3
B.放水前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为14 cm
C.放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1 N
D.放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 Pa
17.[2024·曲阜二模]如图甲所示,体积可忽略不计的轻质硬杆B一端固定在容器底,一端与不吸水的实心正方体A固定.现缓慢向容器中加水,当水深为15 cm时正方体A刚好浸没,杆B受到正方体A的作用力F随注水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物体A的密度为 _ ,当F大小为0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_ _ .
第17题图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1.将一块铁,一次浸没于水中,另一次浸没于酒精中,则( A )
A.铁块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B.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受的浮力大
C.这两次铁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这两次浮力的大小
2.[2024·临沂二模]如图所示,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当两个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2题图
A.甲容器中物块排开盐水的重力较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盐水的压力较小
C.乙容器中物块受到盐水的浮力较小
D.甲容器中盐水的密度较小
3.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桶放在脸盆中,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按得越深排开的水越多,人会感到越吃力.针对此现象,下列猜想合理的是( B )
第3题图
A.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D.浮力大小可能等于物体的质量
4.[2024·济南模拟]如图所示,小红发现将一个不带皮的沙糖橘放入水中后,砂糖橘在水中下沉,最终静止在杯底.则不带皮的沙糖橘( D )
第4题图
A.放入水中会下沉,说明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在水中逐渐下沉的过程中,浮力在逐渐减小
C.沉到杯底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不再受到浮力
D.无论下沉还是静止在杯底,浮力总小于重力
5.[2024·济宁二模]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5题图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B.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D.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
6.[2024·成都]小李同学想估算空气对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数据有: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 kg/m3)、空气的密度(约为1.3 kg/m3).则空气对小李的浮力大小约为( B )
A.0.006 N B.0.6 N C.60 N D.600 N
7.[2024·临沂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不同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B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A悬浮、B漂浮,容器中的液体均未溢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第7题图
A.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小 B.物体A受到的浮力大
C.物体B排开液体的体积小 D.物体A的体积比B的小
8.[2024·济南二模]晓华组使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当把圆柱形金属块的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 N.以下操作可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1 N的是( B )
第8题图
A.金属块下移一点 B.金属块上移一点
C.往烧杯里加些盐 D.往烧杯里加点水
9.[2024·曲阜一模]如图甲所示,将一圆柱体木块用细线拴在没有水的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如图乙所示是木块所受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木块的重力为10 N
②木块的底面积为100 cm2
③木块刚好浸没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 600 Pa
④木块的密度为0.8×103 kg/m3
第9题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济宁四模]用手将一重为6 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 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0N;放手后,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6N.
11.[2024·金乡二模]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提着一个实心圆柱体A,图甲中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g取10 N/kg).
第11题图
(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0.5N.
(2)通过c、d两次实验,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3)分析实验步骤a、b、c,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4)小明又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铜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铜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铜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铜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的结论,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没有控制排开液体体积相同.
(5)在利用某种液体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A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g取10 N/kg)
12.[2024·长清区模拟]学习了浮力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第12题图
(1)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所示,最合理的步骤顺序是④①③②(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序号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由表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0.2 N.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红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只通过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会具有偶然性.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以取体积(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4)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乙所示.向下移动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A的示数和B的示数都在变化,且A、B示数的变化量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13.[2024·济宁二模]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270 g的铝块用轻质的不可伸缩的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铝块的下表面刚好接触未知液体的液面.将铝块缓慢浸入未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铝块浸入深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ρ铝=2.7×103 kg/m3)求:
(1)铝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2)未知液体的密度大小;(g取10 N/kg)
(3)刚好浸没时圆柱体铝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第13题图
解:(1)铝块的质量:m=270 g=0.27 kg,
铝块受到的重力:G=mg=0.27 kg×10 N/kg=2.7 N,
由图知,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1.5 N,
铝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浮=G-F拉=2.7 N-1.5 N=1.2 N;
(2)根据ρ=可得铝块的体积:
V铝===1×10-4 m3;
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铝=1×10-4 m3;
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未知液体的密度:
ρ液===1.2×103 kg/m3;
(3)由图可知,刚好浸没时圆柱体铝块下表面的深度为h=10 cm=0.1 m,
刚好浸没时圆柱体铝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
p=ρ液gh=1.2×103 kg/m3×10 N/kg×0.1 m=1.2×103 Pa.
14.[2024·达州]如图甲所示,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实心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忽略物体带出的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然后将体积为2 000 cm3 的实心物体B用细线和A连接在一起,如图丙所示放入水中,A、B刚好悬浮.细线的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ρ水=1×103 kg/m3,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14题图
A.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0 N B.A的底面积为50 cm2
C.B的重力为20 N D.B的密度为0.75×103 kg/m3
15.[2024·武汉]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00 g、底面积为100 cm2的圆柱形平底薄壁溢水杯,杯底上表面到溢水口的距离为15 cm,杯中装有部分水,此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0.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密度为ρ的圆柱体从水面上方逐渐浸入水中,当圆柱体一半浸在水中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1,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为p1;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 N,溢出到小桶中的水重为1 N,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2,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p2=p0+200 Pa,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第15题图
A.ρ=2.2 g/cm3 B.p1=1.5×103 Pa
C.p2=1.84×103 Pa D.F2-F1>1.5 N
16.[2024·云南](多选)一质量为900 g、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12 cm的不吸水圆柱体放在盛有4.2 kg水的薄壁(厚度不计)柱形容器内,容器底面积为300 cm2,如图所示.打开阀门K,放出3 kg的水后关闭阀门(ρ水=1.0×103 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第16题图
A.圆柱体的密度为0.75×103 kg/m3
B.放水前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为14 cm
C.放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1 N
D.放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 Pa
17.[2024·曲阜二模]如图甲所示,体积可忽略不计的轻质硬杆B一端固定在容器底,一端与不吸水的实心正方体A固定.现缓慢向容器中加水,当水深为15 cm时正方体A刚好浸没,杆B受到正方体A的作用力F随注水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物体A的密度为0.6×103_kg/m3,当F大小为0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_100_Pa.
第17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