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机械与功 综合测试卷 (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章 机械与功 综合测试卷 (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5 22:42:09

文档简介

第11章 机械与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简单机械,在使用时费力的是( )
2.如图所示生活情境中,相关的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3.一位同学用20 s,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时的功率可能是( )
A.1.5 W B.15 W C.150 W D.1 500 W
4.地震发生时一个结构坚固的水塔因地基松软而倾斜.为阻止水塔继续倾斜,救援队借助山石用钢缆拉住水塔.下列方案中,钢缆对水塔拉力最小的是( )
5.《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
第5题图
A.“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D.增大“重”时,应换用更小的“权”
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弹簧测力计通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B.测量机械效率的原理:η=×100%
C.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有关
D.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
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 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 m,高是2 m,拉力为F=50 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第7题图
A.40% B.50% C.80% D.100%
8.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第8题图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9.如图所示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 N的物体2 s内匀速上升0.1 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9题图
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 N
B.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05 m/s
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83.3%
10.如图所示,用30 N的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绳子的一端,使重400 N的物体A以0.1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了10 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 )
第10题图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 m
B.滑轮组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为90 N
C.拉力F的功率为3 W
D.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72 J
11.将一个重为4.5 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1.2 m,高0.4 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 N(物体大小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0.3 N
B.有用功为0.36 J,机械效率为20%
C.有用功为1.8 J,机械效率为20%
D.总功为2.16 J,机械效率为83.3%
12.如图所示,木板A放在一水平面上,用16 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3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 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2题图
A.木板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2 N
B.滑轮向右移动的速度为0.3 m/s
C.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2 N,方向水平向左
D.绳子拉木板的功率为2.4 W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将重为5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4 m,所用拉力为300 N.已知滑轮重80 N,则此过程中工人所做的额外功是 J,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百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若提升的重物增加,滑轮的机械效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13题图
14.如图所示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设车箱和泥土的总重G=800 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大小至少是 N.
第14题图
15.一辆轿车以72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10分钟,轿车的质量为1 500 kg,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g取10 N/kg),则牵引力为 N 此时汽车的功率为 kW.
16.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重力为GA、GB的A、B两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若GA>GB,则η甲 η乙;若FA=FB,则GA GB.(均填“>”“<”或“=”)
第16题图
17.若轿车以90 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20~25 s时间内,轿车运动的距离是 m,该过程发动机做的功是 J,轿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 _ N.
第17题图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8题2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1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在路灯和轻绳AB的共同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轻绳AB对杠杆的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第18题图
19.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
第19题图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
(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甲、图乙、图丙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a.为了验证猜想A,应按图 两种绕线方法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
b.为了验证猜想B,应按图 两种绕线方法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5)小组在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6)通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得出的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及绳重和摩擦.
四、计算题(20题8分,21题16分,共24分)
20.如图所示,动滑轮重4 N,所吊重物B重20 N,物体A重240 N,此时物体B恰好以0.1 m/s的速度匀速下降.不计绳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求:
(1)水平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多大?
(2)要使物体B恰好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要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功率为多大?
第20题图
21.如图所示,工人们用滑轮组匀速提起水池中体积为0.1 m3、密度为2.7×103 kg/m3的实心金属块,在10 s内竖直上升了0.5 m(金属块始终浸没在水中),水面到池底的深度为12 m.(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池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若不计摩擦、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则作用于绳子末端的力为多大?
(4)若实际所用拉力为1 000 N,则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第21题图第11章 机械与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简单机械,在使用时费力的是( A )
2.如图所示生活情境中,相关的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D )
3.一位同学用20 s,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时的功率可能是( C )
A.1.5 W B.15 W C.150 W D.1 500 W
4.地震发生时一个结构坚固的水塔因地基松软而倾斜.为阻止水塔继续倾斜,救援队借助山石用钢缆拉住水塔.下列方案中,钢缆对水塔拉力最小的是( B )
5.《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C )
第5题图
A.“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D.增大“重”时,应换用更小的“权”
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第6题图
A.弹簧测力计通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B.测量机械效率的原理:η=×100%
C.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有关
D.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
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 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 m,高是2 m,拉力为F=50 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A )
第7题图
A.40% B.50% C.80% D.100%
8.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C )
第8题图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9.如图所示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 N的物体2 s内匀速上升0.1 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第9题图
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 N
B.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05 m/s
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83.3%
10.如图所示,用30 N的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绳子的一端,使重400 N的物体A以0.1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了10 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 D )
第10题图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 m
B.滑轮组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为90 N
C.拉力F的功率为3 W
D.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72 J
11.将一个重为4.5 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1.2 m,高0.4 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 N(物体大小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11题图
A.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0.3 N
B.有用功为0.36 J,机械效率为20%
C.有用功为1.8 J,机械效率为20%
D.总功为2.16 J,机械效率为83.3%
12.如图所示,木板A放在一水平面上,用16 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3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 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12题图
A.木板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2 N
B.滑轮向右移动的速度为0.3 m/s
C.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2 N,方向水平向左
D.绳子拉木板的功率为2.4 W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将重为5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4 m,所用拉力为300 N.已知滑轮重80 N,则此过程中工人所做的额外功是400J,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3%(百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若提升的重物增加,滑轮的机械效率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13题图
14.如图所示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省力(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设车箱和泥土的总重G=800 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大小至少是200N.
第14题图
15.一辆轿车以72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10分钟,轿车的质量为1 500 kg,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g取10 N/kg),则牵引力为3×103N.此时汽车的功率为60kW.
16.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重力为GA、GB的A、B两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若GA>GB,则η甲>η乙;若FA=FB,则GA<GB.(均填“>”“<”或“=”)
第16题图
17.若轿车以90 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20~25 s时间内,轿车运动的距离是150m,该过程发动机做的功是4.5×105J,轿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3_000N.
第17题图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8题2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1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在路灯和轻绳AB的共同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轻绳AB对杠杆的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第18题图
答案:如图所示:
第18题图
19.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
第19题图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控制变量法.
(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甲、图乙、图丙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a.为了验证猜想A,应按图甲、丙两种绕线方法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
b.为了验证猜想B,应按图甲、乙两种绕线方法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正确(填“正确”或“错误”)的.
(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5)小组在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6)通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得出的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物重、动滑轮重及绳重和摩擦.
四、计算题(20题8分,21题16分,共24分)
20.如图所示,动滑轮重4 N,所吊重物B重20 N,物体A重240 N,此时物体B恰好以0.1 m/s的速度匀速下降.不计绳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求:
(1)水平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多大?
(2)要使物体B恰好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要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功率为多大?
第20题图
解:(1)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当物体B匀速下降时,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拉=(GB+G动)=×(20 N+4 N)=12 N;
(2)当物体B匀速上升时,绳子的拉力F拉不变,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对物体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f+F拉=12 N+12 N=24 N,
物体A向右运动的速度v=2vB=2×0.2 m/s=0.4 m/s,
拉力F的功率:
P=Fv=24 N×0.4 m/s=9.6 W.
21.如图所示,工人们用滑轮组匀速提起水池中体积为0.1 m3、密度为2.7×103 kg/m3的实心金属块,在10 s内竖直上升了0.5 m(金属块始终浸没在水中),水面到池底的深度为12 m.(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池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若不计摩擦、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则作用于绳子末端的力为多大?
(4)若实际所用拉力为1 000 N,则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第21题图
解:(1)水池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p=ρ水gh=1×103 kg/m3×10 N/kg×12 m=1.2×105 Pa;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0.1 m3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 kg/m3×10 N/kg×0.1 m3=1 000 N;
(3)金属块的重力:
G=mg=ρVg=2.7×103 kg/m3×0.1 m3×10 N/kg=2 700 N,
由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2,不计摩擦、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作用于绳子末端的力:
F=(G-F浮)=×(2 700 N-1 000 N)=850 N;
(4)绳端移动的距离:s=2h=2×0.5 m=1 m,
若实际所用拉力为1 000 N,则总功为
W总=Fs=1 000 N×1 m=1 000 J,
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G-F浮)h=(2 700 N-1 000 N)×0.5 m=850 J,
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