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机械与功 章末突破 (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章 机械与功 章末突破 (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5 22:43:00

文档简介

第11章 机械与功
考点一 杠杆
1.下列各图所示的工具,正常使用时省力的是( B )
2.如图所示是小华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农耕“舂稻谷”的示意图.小华若要更省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D )
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
B.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
C.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
D.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
3.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加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 C )
第3题图
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 D.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
4.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 )
第4题图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能确定
5.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 C )
第5题图
A.A端下沉 B.B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搬动一个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的作用点,若要用最小的力搬动石块,请标出杠杆的支点O,并画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第6题图
答案:如图所示:
第6题图
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第7题图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1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你认为正确的是A.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考点二 滑轮
8.如图甲、乙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重为10牛的物体,图乙中的动滑轮可以看作省力杠杆;图甲中,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10牛,物体受到合力的大小为0牛.
第8题图
考点三 功 功率
9.小勇放学后,背着重40 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 m,用时3 min,又用1 min爬上了大约9 m高的四楼回到了家,小勇的重力为600 N.则他在回家过程中对书包所做的功为360J,他所做总功的功率是24W.
10.[2024·常州]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已知物重400 N,施加在绳端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250 N,在100 s内将物体提升10 m.不计绳重与摩擦,此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绳端拉力做功的功率为50W.
第10题图
11.[淄博中考]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人体的重力为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为动力.重600 N的小明在1 min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每次踮脚过程中脚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9 cm.求:
(1)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
(2)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第11题图
解:(1)由图知,动力F1的力臂l1=8 cm+4 cm=12 cm=0.12 m,重力的力臂l2=8 cm=0.08 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l1=Gl2,
则小腿肌肉对两只脚的拉力:
F1===400 N,
则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
F′=F1=×400 N=200 N;
(2)小腿肌肉对脚的拉力做的功:
W拉力=F1h=400 N×0.09 m=36 J;
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等于小腿肌肉对脚的拉力做的功,等于36 J,
小明在1 min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则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30 W.
考点四 机械效率
12.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甲和乙,分别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甲和乙的机械效率分别为80%和75%,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甲和乙中的动滑轮重力之比为( B )
A.4∶3 B.3∶4 C.5∶4 D.4∶5
1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70 N的物体A,在10 s内使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 m,所用拉力F为20 N,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30 N,则A运动速度是0.5m/s,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15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第13题图
14.小明实验小组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第14题图
(1)按照图甲装置实验,小明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从A处升高到A′处.由图可知拉力为0.8N,钩码上升的高度为5.0cm.
(2)小明实验小组又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在如图乙所示中画出实验时绳子的绕法(要求向下拉绳子的自由端使钩码升高).
答案:如图所示:
第14题图
②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时的拉力是1.2(结果精确到0.1)N;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1%(结果精确到1%).
③由两次实验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高”或“低”).
15.如图甲所示是一辆起重车的图片,起重车的质量为9.6 t,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的面积为0.3 m2,起重时汽车轮胎离开地面.如图乙所示是起重车吊臂上的滑轮组在某次作业中将质量为1 200 kg的货物匀速提升,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拉力F为5 000 N,货物上升过程中的s t图像如图丙所示.(不考虑绳重,g取10 N/kg)求:
 
第15题图
(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拉力F的功率;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的总重为
G总=G车+G物=(m车+m物)g=(9.6×103 kg+1.2×103 kg)×10 N/kg=1.08×105 N,
提升重物时,受力面积为S车=4S轮=4×0.3 m2=1.2 m2,
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车====9×104 Pa;
(2)物体的速度为v物===0.25 m/s,
绳子的速度为v绳=3v物=3×0.25 m/s=0.75 m/s,
拉力F的功率P=Fv绳=5 000 N×0.75 m/s=3 750 W;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80%.第11章 机械与功
考点一 杠杆
1.下列各图所示的工具,正常使用时省力的是( )
2.如图所示是小华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农耕“舂稻谷”的示意图.小华若要更省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
B.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
C.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
D.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
3.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加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 )
第3题图
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 D.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
4.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第4题图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能确定
5.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 )
第5题图
A.A端下沉 B.B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搬动一个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的作用点,若要用最小的力搬动石块,请标出杠杆的支点O,并画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第6题图
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第7题图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 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考点二 滑轮
8.如图甲、乙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重为10牛的物体,图 中的 滑轮可以看作省力杠杆;图甲中,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 牛,物体受到合力的大小为 牛.
第8题图
考点三 功 功率
9.小勇放学后,背着重40 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 m,用时3 min,又用1 min爬上了大约9 m高的四楼回到了家,小勇的重力为600 N.则他在回家过程中对书包所做的功为 J,他所做总功的功率是 W.
10.[2024·常州]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已知物重400 N,施加在绳端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250 N,在100 s内将物体提升10 m.不计绳重与摩擦,此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绳端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
第10题图
11.[淄博中考]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人体的重力为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为动力.重600 N的小明在1 min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每次踮脚过程中脚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9 cm.求:
(1)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
(2)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第11题图
考点四 机械效率
12.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甲和乙,分别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甲和乙的机械效率分别为80%和75%,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甲和乙中的动滑轮重力之比为( )
A.4∶3 B.3∶4 C.5∶4 D.4∶5
1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70 N的物体A,在10 s内使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 m,所用拉力F为20 N,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30 N,则A运动速度是 m/s,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第13题图
14.小明实验小组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第14题图
(1)按照图甲装置实验,小明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从A处升高到A′处.由图可知拉力为 N,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cm.
(2)小明实验小组又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在如图乙所示中画出实验时绳子的绕法(要求向下拉绳子的自由端使钩码升高).
15.如图甲所示是一辆起重车的图片,起重车的质量为9.6 t,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的面积为0.3 m2,起重时汽车轮胎离开地面.如图乙所示是起重车吊臂上的滑轮组在某次作业中将质量为1 200 kg的货物匀速提升,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拉力F为5 000 N,货物上升过程中的s t图像如图丙所示.(不考虑绳重,g取10 N/kg)求:
 
第15题图
(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拉力F的功率;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