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1 受力分析和力的示意图(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训练1 受力分析和力的示意图(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5 23:01:32

文档简介

类型一 受力分析
【解题技巧】
1.确定研究对象(物体).
2.看物体的运动状态:若物体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受平衡力,合力一定为“0”;若是加速、减速状态,受非平衡力.
3.寻找物体所受的力:(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2)摩擦力,①接触面光滑→不受摩擦力;②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受到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动力大小等无关);有相对运动趋势→受到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只能用平衡力来分析);无相对运动趋势→则不受摩擦力.(3)弹力:看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个点(面)若有挤压,则说明研究对象受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等都属于弹力).
4.检验: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此受力分析是否正确.如果是平衡状态,合力一定为零,初中阶段的力一般是成对出现.
1.[2024·苏州]如图所示,大小适中的实心木球,球面有两个小孔在某条直径的两端,两孔在球内相通.用一根比孔细的绳子穿过两孔,在竖直方向上用手拉绳的两端,球会静止在绳上,减小拉力球会向下运动.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球静止时,绳两端的拉力是平衡力
B.通过拉力的调节,球可以匀速下滑
C.绳子下端突然松手,球就匀速下滑
D.通过手的运动和拉力调节,球不可能从绳的下端移到上端
2.[2024·枣庄]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滚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球在b点的速度为零
C.若球在b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从c点运动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3.[2024·甘肃]我国高铁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正以300 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向南匀速直线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上一列普通列车以120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 (填“南”或“北”)运动;小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茶杯静止不动,则茶杯 (填“不受摩擦力”“受静摩擦力”或“受滑动摩擦力”).
4.[2024·安徽]如图所示,一根有一定质量的木杆竖直悬挂在细绳下端,一只质量为10 kg 的猴子抱住木杆处于静止状态.某一瞬间细绳突然断了,猴子本能地立即沿木杆使劲往上爬.在爬的过程中,若木杆始终竖直,猴子与地面的高度一直保持不变,g取10N/kg,则该过程中猴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
第4题图
类型二 力的示意图
【解题技巧】
1.表示方法:科学方法为模型建构.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物体上画几个力时,要求所画各力线段的长短要大致反映出几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2.作图步骤:速记口诀,一点二线三箭头,四标符号及大小.一点:分析题目要求画哪个力,明确受力物体,在受力物体上确定力的作用点,一般用大一些的“·”表示确定力的作用点,点画的要大一些.为了研究和分析的方便,如无明确要求,所有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到物体的重心处;二线:确定力的方向并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长度合适的线段.同一个图上画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大小相同的力线段长度应相等;三箭头: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两条线段应对称且角度适宜;四标符号及大小:在箭头旁边标出力的符号及大小(如不知道大小,则只需标出力的符号),一般的力都可以用F表示,但重力只能用G表示.
5.[2024·辽宁]如图甲所示,“陶甑(yǎn)”是辽宁省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古代蒸食器,请在简化图乙中画出其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O为重心).
第5题图
6.一个物块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请你画出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第6题图
7.如图所示,在平直的地面上,沿着水平方向用力使物体匀速向右运动,请以O为作用点画出物体所受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
第7题图
8.如图所示,小车A与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A与正前方的墙碰撞时,请画出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两力均画在重心上).
第8题图
9.如图所示,瓶子在手中保持静止,请画出瓶子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第9题图
10.[2024·临夏州]某科技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用钩码让菱形轻质泡沫板(重力不计)保持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菱形轻质泡沫板的受力示意图(重心O已标出).
第10题图类型一 受力分析
【解题技巧】
1.确定研究对象(物体).
2.看物体的运动状态:若物体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受平衡力,合力一定为“0”;若是加速、减速状态,受非平衡力.
3.寻找物体所受的力:(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2)摩擦力,①接触面光滑→不受摩擦力;②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受到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动力大小等无关);有相对运动趋势→受到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只能用平衡力来分析);无相对运动趋势→则不受摩擦力.(3)弹力:看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个点(面)若有挤压,则说明研究对象受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等都属于弹力).
4.检验: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此受力分析是否正确.如果是平衡状态,合力一定为零,初中阶段的力一般是成对出现.
1.[2024·苏州]如图所示,大小适中的实心木球,球面有两个小孔在某条直径的两端,两孔在球内相通.用一根比孔细的绳子穿过两孔,在竖直方向上用手拉绳的两端,球会静止在绳上,减小拉力球会向下运动.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1题图
A.球静止时,绳两端的拉力是平衡力
B.通过拉力的调节,球可以匀速下滑
C.绳子下端突然松手,球就匀速下滑
D.通过手的运动和拉力调节,球不可能从绳的下端移到上端
2.[2024·枣庄]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滚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2题图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球在b点的速度为零
C.若球在b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从c点运动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3.[2024·甘肃]我国高铁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正以300 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向南匀速直线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上一列普通列车以120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南(填“南”或“北”)运动;小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茶杯静止不动,则茶杯不受摩擦力(填“不受摩擦力”“受静摩擦力”或“受滑动摩擦力”).
4.[2024·安徽]如图所示,一根有一定质量的木杆竖直悬挂在细绳下端,一只质量为10 kg 的猴子抱住木杆处于静止状态.某一瞬间细绳突然断了,猴子本能地立即沿木杆使劲往上爬.在爬的过程中,若木杆始终竖直,猴子与地面的高度一直保持不变,g取10N/kg,则该过程中猴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100N.
第4题图
类型二 力的示意图
【解题技巧】
1.表示方法:科学方法为模型建构.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物体上画几个力时,要求所画各力线段的长短要大致反映出几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2.作图步骤:速记口诀,一点二线三箭头,四标符号及大小.一点:分析题目要求画哪个力,明确受力物体,在受力物体上确定力的作用点,一般用大一些的“·”表示确定力的作用点,点画的要大一些.为了研究和分析的方便,如无明确要求,所有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到物体的重心处;二线:确定力的方向并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长度合适的线段.同一个图上画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大小相同的力线段长度应相等;三箭头: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两条线段应对称且角度适宜;四标符号及大小:在箭头旁边标出力的符号及大小(如不知道大小,则只需标出力的符号),一般的力都可以用F表示,但重力只能用G表示.
5.[2024·辽宁]如图甲所示,“陶甑(yǎn)”是辽宁省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古代蒸食器,请在简化图乙中画出其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O为重心).
第5题图
答案:如图所示:
第5题图
6.一个物块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请你画出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第6题图
答案:如图所示:
第6题图
7.如图所示,在平直的地面上,沿着水平方向用力使物体匀速向右运动,请以O为作用点画出物体所受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
第7题图
答案:如图所示:
第7题图
8.如图所示,小车A与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A与正前方的墙碰撞时,请画出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两力均画在重心上).
第8题图
答案:如图所示:
第8题图
9.如图所示,瓶子在手中保持静止,请画出瓶子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第9题图
答案:如图所示:
第9题图
10.[2024·临夏州]某科技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用钩码让菱形轻质泡沫板(重力不计)保持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菱形轻质泡沫板的受力示意图(重心O已标出).
第10题图
答案:如图所示:
第10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