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25 21:57:23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这些食物关系交织在一起像一张“网”,叫作 。
【答案】 食物链 食物网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有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2.如果你是空间站的设计者,需要为宇航员提供 、 、适宜的温度、食物等生存所必需的适宜条件。
【答案】 水 空气
【详解】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所以如果你是空间站的设计者,需要为宇航员提供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物等生存所必需的适宜条件。
3.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 和 ,在 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 。
【答案】 二氧化碳 水分 绿色叶片 氧气
【详解】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能量来源。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4.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 ),动物的粪便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需要的( )。
【答案】 食物 养料
【详解】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动物的粪便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需要的养料。
5.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 )、( )和( )。土壤和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答案】 适量的水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详解】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空气和适量的水分,土壤、阳光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在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6.我们在课堂上,在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 、 ( )的环境里。
【答案】 阴暗 潮湿
【详解】蚯蚓的生活习性:1、喜阴暗: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2、喜潮湿: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二、选择题
7.设计对比实验“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
A.空气、水、土壤、阳光 B.水、温度、土壤、阳光 C.温度、空气、水、阳光
【答案】B
【详解】在实验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实验条件。对比实验只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研究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保持相同的条件是水、土壤、温度、光等条件,改变的是空气条件。故选B。
8.在做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温度 B.水 C.土壤
【答案】C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土壤,其他条件比如都要保持不变。
9.“茂林之下无丰草”,意思是繁茂的树木下长不出丰美的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草缺少阳光 B.草缺少空气 C.草缺少水分
【答案】A
【详解】繁茂的树木挡住草生长所需的阳光,草进行的光合作用少,产生的有机物少。所以“茂林之下无丰草”。故选A。
10.适宜蚯蚓的生活环境是( )。
A.海洋中 B.湿土中 C.干沙中
【答案】B
【详解】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故B符合题意。
11.不同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企鹅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B.天鹅生活在有水的环境中 C.青蛙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
【答案】C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不同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例如企鹅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天鹅生活在有水的环境中;青蛙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潮湿的环境湿润,有利于青蛙呼吸。
12.天鹅有迁徙的习性,影响天鹅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答案】C
【详解】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储存食物、洄游等行为。天鹅有迁徙的习性,影响天鹅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冬天北方气温低,天鹅会迁徙到南方,等到北方春季到来,天鹅再迁徙回来。
13.青蛙在秋天的时候,会刨土挖洞,这是为了( )。
A.产卵 B.捕食 C.准备冬眠
【答案】C
【详解】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需要时,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它们所在的环境来维持生存。青蛙会在四个季节做出不同的行为,比如秋季,青蛙会刨土挖洞是为了准备冬眠。
14.田野里生活着许多生物,它们之间形成许多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蚜虫→瓢虫→青蛙 B.绿豆苗→蝗虫→小鸟 C.小草一蚜虫一瓢虫
【答案】B
【详解】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A选项中缺少绿色植物,不正确。B选项中,绿豆苗是植物,蝗虫以植物为食,小鸟捕食蝗虫,这条食物链是正确的。C选项中,小草和蚜虫之间没有直接的食物关系,蚜虫主要吸食植物汁液,而瓢虫捕食蚜虫,因此C选项不正确。
15.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蝉吃螳螂,螳螂吃黄雀 B.鹰吃兔,兔吃草 C.黄雀吃蝉,蝉吃螳螂
【答案】B
【详解】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
黄雀吃螳螂,螳螂吃蝉,A错误,C错误。
鹰吃兔,兔吃草是正确的食物链关系,B正确。
16.我们制作生态瓶时,为动物提供氧气的是( )。
A.小鱼,小虾 B.水生植物 C.微生物
【答案】B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制作生态瓶时,能为动物提供氧气的是水生植物。
三、判断题
17.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两组种子都需要浇水、保持适宜的温度。( )
【答案】√
【详解】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所以两组种子都需要浇水、保持适宜的温度。题干正确。
18.我们一般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
【答案】×
【详解】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我们一般使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故题干说法错误。
19.黑暗处的绿豆苗茎更粗壮、矮小,呈紫色或绿色,叶片呈绿色,看上去更健康。( )
【答案】×
【详解】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能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养分。把两棵生长状态良好的绿豆苗分别摆放在阴暗处和阳光下,黑暗处的绿豆苗无法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而阳光下的绿豆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供给自己使用,所以黑暗处与阳光下的绿豆苗相比,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阳光下绿豆苗茎粗壮,叶子呈翠绿色。
20.丹顶鹤是我国的珍稀动物,会通过迁徙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
【答案】√
【详解】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它们的移动有一定的规律和路线,这种行为叫做迁移。丹顶鹤是我国的珍稀动物,会通过迁徙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比如冬天会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21.所有的生物都是通过遗传和变异来适应环境的。( )
【答案】√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所有的生物都是通过遗传和变异来适应环境的。
22.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主要为了不被动物吃掉。( )
【答案】×
【详解】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减少在空中飞行时的阻力,仙人掌生长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它的叶片退化为刺状。题目说法错误。
23.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保护一种动植物就是保护很多种动植物。( )
【答案】√
【详解】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个环节被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失去平衡。所以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保护一种动植物就是保护很多种动植物。
24.在生态瓶中的沙子可以固定水草,有利于水草的生长。( )
【答案】√
【详解】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这就是生态瓶。在生态瓶中的沙子可以固定水草,有利于水草的生长。题目说法正确。
四、连线题
25.请把研究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对比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不同条件进行连线。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 常温、低温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 密封、通风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 暗盒、透明盒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温度 土培、水培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湿润、干燥
【答案】
【详解】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常温、低温控制的条件是温度,所以可以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温度;密封、通风控制的条件是空气,所以可以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暗盒、透明盒控制的条件是光照,所以可以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土培、水培控制的条件是土壤,所以可以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湿润、干燥控制的条件是水,所以可以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五、简答题
26.有同学提出要在园中喷洒杀虫剂,以免绿豆苗被害虫啃食,你赞同这个提议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不赞同,喷洒杀虫剂容易破坏生态平衡。杀虫剂也容易杀死一些有益的昆虫。
【详解】不赞同,因为杀虫剂弊大于利,杀虫剂容易杀死一些有益的昆虫,绿豆长大之后残留一些农药。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果生物群落中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喷洒杀虫剂,容易破坏生态平衡。
27.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生长起着什么作用?
【答案】①需要;
②在光照的作用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详解】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在光照的作用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六、实验题
28.为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小玉选取了三个干净的玻璃瓶,均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干燥大豆种子,按照表格所示进行实验。
玻璃瓶编号 1 2 3
玻璃瓶所处的温度 25℃ 25℃ 5℃
玻璃瓶中加水情况 不加水 加适量的水 加适量的水
7天后发芽的数量 0 19 0
(1)如果要探究“大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应选择( )玻璃瓶的实验数据。
A.1号和2号 B.2号和3号 C.1号和3号
(2)如果要探究“大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应选择( )玻璃瓶的实验数据。
A.1号和2号 B.2号和3号 C.1号和3号
(3)小玉把2号玻璃瓶中的大豆苗移栽到花盆里,并用不透光的纸盒罩住,在纸盒左上角钻了个洞。一个星期后,大豆苗的长势应该是( )。
A.笔直向上生长
B.向左生长
C.向右生长
【答案】(1)B
(2)A
(3)B
【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1)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大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应该选择2号和3号进行对比研究。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大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应该选择1号和2号进行对比研究。
(3)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在纸盒左上角钻了个洞,光会从这里照进来,所以大豆苗会向左生长。
七、综合题
29.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生态瓶。
(1)和B瓶相比较,A瓶中缺少了( )。
A.植物 B.动物 C.生物
(2)图中的生态瓶模拟了( )生态环境。
A.池塘 B.海洋 C.草原
(3)在制作生态瓶时,下面( )做法合适。
A.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
B.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
C.瓶子里的动植物要保持平衡
(4)观察下边表格中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
从右表可知( )情况下小鱼生活得更好,( )情况下小鱼频频浮出水面,主要原因是( )(填“拥挤”“口渴”或“缺氧”)。
【答案】(1)B
(2)A
(3)C
(4) 水较多 水较少 缺氧
【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
【详解】(1)与B瓶相比较,A瓶中缺少了小鱼这种动物。
(2)图中的生态瓶模拟了池塘生态系统。
(3)在制作生态瓶时,瓶子里的动植物数量要保持平衡,并不是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也不是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
(4)由表知,水较多的情况下小鱼生活得更好,水较少时小鱼因缺氧频频浮出水面。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7页,共9页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这些食物关系交织在一起像一张“网”,叫作( )。
2.如果你是空间站的设计者,需要为宇航员提供( )、( )、适宜的温度、食物等生存所必需的适宜条件。
3.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 )和( ),在( )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 )。
4.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 ),动物的粪便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需要的( )。
5.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 )、( )和( )。土壤和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6.我们在课堂上,在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 、 ( )的环境里。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设计对比实验“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
A.空气、水、土壤、阳光 B.水、温度、土壤、阳光 C.温度、空气、水、阳光
8.在做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温度 B.水 C.土壤
9.“茂林之下无丰草”,意思是繁茂的树木下长不出丰美的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草缺少阳光 B.草缺少空气 C.草缺少水分
10.适宜蚯蚓的生活环境是( )。
A.海洋中 B.湿土中 C.干沙中
11.不同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企鹅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B.天鹅生活在有水的环境中 C.青蛙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
12.天鹅有迁徙的习性,影响天鹅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13.青蛙在秋天的时候,会刨土挖洞,这是为了( )。
A.产卵 B.捕食 C.准备冬眠
14.田野里生活着许多生物,它们之间形成许多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蚜虫→瓢虫→青蛙 B.绿豆苗→蝗虫→小鸟 C.小草一蚜虫一瓢虫
15.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蝉吃螳螂,螳螂吃黄雀 B.鹰吃兔,兔吃草 C.黄雀吃蝉,蝉吃螳螂
16.我们制作生态瓶时,为动物提供氧气的是( )。
A.小鱼,小虾 B.水生植物 C.微生物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7.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两组种子都需要浇水、保持适宜的温度。( )
18.我们一般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
19.黑暗处的绿豆苗茎更粗壮、矮小,呈紫色或绿色,叶片呈绿色,看上去更健康。( )
20.丹顶鹤是我国的珍稀动物,会通过迁徙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
21.所有的生物都是通过遗传和变异来适应环境的。( )
22.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主要为了不被动物吃掉。( )
23.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保护一种动植物就是保护很多种动植物。( )
24.在生态瓶中的沙子可以固定水草,有利于水草的生长。( )
四、连线题(10分)
25.请把研究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对比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不同条件进行连线。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 常温、低温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 密封、通风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 暗盒、透明盒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温度 土培、水培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湿润、干燥
五、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6.有同学提出要在园中喷洒杀虫剂,以免绿豆苗被害虫啃食,你赞同这个提议吗?说说你的看法。
27.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生长起着什么作用?
六、实验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8.为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小玉选取了三个干净的玻璃瓶,均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干燥大豆种子,按照表格所示进行实验。
玻璃瓶编号 1 2 3
玻璃瓶所处的温度 25℃ 25℃ 5℃
玻璃瓶中加水情况 不加水 加适量的水 加适量的水
7天后发芽的数量 0 19 0
(1)如果要探究“大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应选择( )玻璃瓶的实验数据。
A.1号和2号 B.2号和3号 C.1号和3号
(2)如果要探究“大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应选择( )玻璃瓶的实验数据。
A.1号和2号 B.2号和3号 C.1号和3号
(3)小玉把2号玻璃瓶中的大豆苗移栽到花盆里,并用不透光的纸盒罩住,在纸盒左上角钻了个洞。一个星期后,大豆苗的长势应该是( )。
A.笔直向上生长
B.向左生长
C.向右生长
七、综合题(每空3分,共18分)
29.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生态瓶。
(1)和B瓶相比较,A瓶中缺少了( )。
A.植物 B.动物 C.生物
(2)图中的生态瓶模拟了( )生态环境。
A.池塘 B.海洋 C.草原
(3)在制作生态瓶时,下面( )做法合适。
A.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
B.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
C.瓶子里的动植物要保持平衡
(4)观察下边表格中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
从右表可知( )情况下小鱼生活得更好,( )情况下小鱼频频浮出水面,主要原因是( )(填“拥挤”“口渴”或“缺氧”)。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食物链 食物网
2. 水 空气
3. 二氧化碳 水分 绿色叶片 氧气
4. 食物 养料
5. 适量的水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6. 阴暗 潮湿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7.B
8.C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B
16.B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不赞同,喷洒杀虫剂容易破坏生态平衡。杀虫剂也容易杀死一些有益的昆虫。
27.①需要;
②在光照的作用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28.(1)B(2)A(3)B
29.(1)B(2)A(3)C(4)水较多 水较少 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