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准考证号
(二)
山西省2024一2025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一质量检测
班级开展“经典佳文大家赏”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第3一7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语
文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注意事项: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答策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字里有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4分)
(1)屋舍俨然
亲爱的同学,展卷安!让我们一起开启美好的语文之旅…
(2)便要还家
一、古典之美(25分)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一)
(4)乃不知有汉
1.学校诗社举办“诗情万象·文韵悠长”主题活动。请将空缺处的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4.句中有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7分)
(1)黄发垂鬈,并怡然自乐。
(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诗人重回延安的兴奋、喜悦
翻译:
▲
热情
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贺敬之《回延安》)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奔放
(2)“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见到亲人时无以言表
翻译:村里人告诉(渔人)说:“
的激动之情
(贺敬之《回延安》)
5.在赏读环节,有同学提出,文中描绘的桃花源其实是作者对理想社会与政治愿景的
(3)▲
”,以衣领的颜色代指所思之人,以悠长的思念表达主人公内
具象化表达。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桃花源究竞美在何处
(4分)
思念
心的深情。
(《诗经·郑风》)
动人
(4)“
”,以夸张的手法写时问的流逝,极言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
之深。
(《诗经·郑风》)
哀怨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悄怆幽邃”,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含蓄地表达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
凄凉了作者孤弧痕、悲凉、哀怨的心境。
(柳宗元《小石潭记》)
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基力,末技游食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诗歌在篇章结构上采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别具
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一格。请赏读《式微》,完成右侧的诗歌赏析
(2分)】
(节选自贾谊《论积贮疏》》
式微
【注】①命:命脉。②殴(q0):驱使。
赏析
《诗经·邦风》
6.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句的停顿处。(标两处)
(2分)》
这首诗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将▲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之情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表情达意痛快
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淋漓,令人回味无穷
7.选文中提到的“殴民而归之农”是什么意思?作者认为这一举措最终会带来什么好处?
式微式微,胡不归?
(3分)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语文第1页(共8页)
语文第2页(共8页)二、文学之约(35分)
山西省2024一2025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一质量检测
8.kàng
离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注音正确1分,汉字书写正确1分,共2分」
9.将句中“掌握并认识”修改为“认识并掌握”。
【评分标准】找出语病并修改正确2分。
一、古典之美(25分)
10.示例一:扛起了象征“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积极上进”的“战旗”
1.(1)红旗飘飘把手招(2)一头扑在亲人怀(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示例二:扬起了象征“乘风破浪”“力争上游”“勇往直前”的“风帆”。
(4)一日不见如三月兮(5)凄神寒骨
【评分标准】符合要求1分,内容合理1分,共2分。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等现象,则该空不得分。
11.示例:二十四节气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作用和珍贵价值。它不仅对农业生产有指
2.劳役者的怨愤(或不满、悲伤)
导作用,还对人们日常生活中饮食等方面产生影响。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
【评分标准】2分。大意对即可
蕴含的文化价值不可估量,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3.(1)整齐的样子(2)同“邀”,邀请(3)与人世隔绝的地方(4)竞然,居然
【评分标准】答出二十四节气在当今时代的作用和文化意义2分,语言流畅1分,共3分」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4分。
12.(1)C
4.(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2)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解析】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故C项有误。
【评分标准】第(1)小题2分,第(2)小题1分,共3分。
【评分标准】选择正确3分。
5.示例:①美在自然环境优美。桃花源与外界隔绝,景色如画,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
(2)示例:“森”字属于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由三个“木”字组成,形象地表达了“树木
觉。②美在生活富足,物产丰富。桃花源中的村民生活自给自足,土地肥沃,房屋整
众多”的含义,符合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齐,鸡犬相闻,显示出一种富足、安康的生活状态。③美在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桃花
【评分标准】判断正确1分,具体分析2分,共3分
源中没有战乱、压迫和纷争,村民们彼此友好,互相帮助,呈现出和睦共处、关系融洽的
13.(1)示例: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勾勒出“我”家打谷时突遇暴雨的紧迫场景,成功渲染
社会图景。
出当时的紧张氛围,巧妙地烘托出全家人焦虑、急躁的心情,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故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事情节的发展
6.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
【评分标准】每处1分,共2分
(2)示例:第①处“醉酒”是父亲因愁而醉,这是担心的醉、焦灼的醉。新收的谷子被雨
7.示例:“殴民而归之农”的意思是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这一举措最终会带来“备
水浸湿只能酿酒,父亲发愁家里的口粮无法解决。第②处“醉酒”是父亲因感动而醉,
积足而人乐其所矣”的好处,即积贮充足,百姓安居乐业
这是幸福的醉、释怀的醉。在乡亲们的无私帮助下,“我”家渡过难关,二季稻收获后
【评分标准】句意理解准确1分,分析好处2分,共3分。
酿成好酒报答乡亲们的救助之恩,父亲因生活在充满人情味的地方而感到幸福。
【参考译文】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
【评分标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每处2分,共4分。
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
(3)示例:酿酒专家槐爷乐善好施,帮助陷入困境的一家人出谋划策,解决困难;帮人帮
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
到底,拒绝报酬并以米回赠,其善良无私的品德,如清泉般涤荡人心。槐爷用他的实际
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
行动深刻诠释了“好人”的真正内涵。故我推荐他参选“我心中的好人”主题活动。
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
【评分标准】结合人物言行2分,语言流畅1分,共3分」
语文答案第1页(共5页)
语文答案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