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提升卷10 浮力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螺旋提升卷10 浮力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6 08:1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螺旋提升卷10 浮力
(时间:30分钟 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边长为a,重力为G的正方体物块悬浮在水中,水的密度为ρ水,水对正方体上表面的压力为 F ,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为 F ,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 ,下列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
A.对正方体受力分析得出F浮十
B.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
C.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D.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
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将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烧杯,密度计浸入的深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计越靠近下方的刻度,其相应的密度数值越小
B.甲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
C.甲、乙两杯中密度计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相等
D.甲杯中密度计所受的浮力大
3.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示意图,艇体采用轻质的复合织物材料制成,外观呈白色,囊体上层装有压缩氦气.通过向艇外排出下层部分的空气而实现上升,高度达到9 032 m,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上升过程中艇体体积不变.关于浮空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艇体材料的密度较大
B.白色外观可以吸收各种色光
C.上升过程中,浮空艇所受的浮力变小
D.上升过程中,浮空艇所受的重力不变
4.在下列几种情形中,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 )
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
B.浮在游泳池水面上的游泳圈
C.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D.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水艇
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朝下,两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若甲药瓶恰好悬浮,则( )
A.乙药瓶也处于悬浮状态
B.乙药瓶受到的浮力更大
C.乙药瓶内的气体密度大
D.两药瓶内的气体压强相等
6.(2023东营)用细线将两个半径相同的实心小球A 和B 连接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线已绷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D.ρA>ρ水
7.如图所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物体所受浮力最小
B.丙物体最终会沉底,沉底后所受的浮力会减小
C.将乙物体往下移一些,它会继续悬浮
D.甲物体最终会漂浮,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上浮时大
8.(2023 黄冈)物理课上,老师将整个橙子放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将其切成大小两块,再次投入水中,发现大块仍漂浮,小块缓慢沉入水底,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橙子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B.大块橙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小块橙子缓慢沉入水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两块橙子受到的浮力之和不可能大于整个橙子受到的浮力
9.我国自主研制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质量为3 万吨,于 2022 年 3 月 15 日被顺利装上驳船运往珠江口盆地海域.驳船因载有“海基一号”而多排开海水的质量( )
A.等于3万吨 B.大于3万吨
C.小于3万吨 D.都有可能
10.(2023郴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容器装有体积相等的不同液体.将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则( )
A.物体 A 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 B 受到的浮力
B.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C.甲、乙两容器的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11.边长为4 cm、密度为 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g取10 N/ kg)( )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12.8g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28 cm
12.(2023娄底)如图甲所示,将一圆柱体木块用细线拴在没有水的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图乙是木块所受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木块的重力为 10 N ②木块的底面积为100 cm ③木块刚好浸没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 600 Pa ④木块的密度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17题10分,共24分)
13.(2022张家界)冬至,小静煮饺子时发现,当饺子刚刚下锅会沉在水底,此时饺子所受的浮力 重力;在水中煮一会儿,饺子就会胀浮在水面上,此时饺子所受的浮力 重力.(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许多轮船都有排水量的标记,“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 800 t,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 800 t,此时舰船所受的浮力是 N(g 取10 N/ kg).当舰船从海洋驶入长江时,吃水深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22 陕西)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悬停在水中,如图1所示,这是由于在中国空间站中,乒乓球因不再受到 力和 力的原因而悬停不动.在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做同样的实验: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会迅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2所示.乒乓球露出水面前,浮力 重力且浮力大小 .
16.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为 kg/m (g 取 10 N/ kg,ρ水=
(3)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由实验数据得出 F浮 G排(选填“>”“<”或“=”),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选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5)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行该实验,则图 步骤中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6)其中一个同学每次进行图甲步骤时,都忘记将溢水杯中液体装满,其他步骤无误,因而他会得出 F浮 G排(选填“>”“<”或“=”)的结论.
17.(2024 重庆)如图所示是某型号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控制浮沉,第一种是机器人内部水舱充放水,水舱的容积为 第二种是利用推进器提供竖直向上的推力 F推,F推可以在0~30 N之间调节;第三种是在机器人外部加装不同数量的浮块,每个浮块质量均为0.4kg,体积均为 已知该机器人水舱未充水时的质量为9.5kg,未装浮块时,机器人的总体积为 (体积不变,含机械臂). g取10 N/ kg,求:
(1)150 m深处水的压强;
(2)当机器人未加浮块、水舱充满水浸没在水中悬停时,F推的大小;
(3)深处水底有一物体(未与水底紧密接触),其密度均匀且为 体积为 ,需机器人潜入水中用机械臂抓住物体将其打捞上来,为确保打捞顺利进行,机器人下水前需制定好能让机器人抓住物体上浮的方案,在F推调到 30 N 的情况下,还需如何利用另外两种方式实现上浮,请通过计算给出一种合理方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螺旋提升卷 10 浮力
(时间:30分钟 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边长为a,重力为G的正方体物块悬浮在水中,水的密度为ρ水,水对正方体上表面的压力为 F ,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为 F ,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 ,下列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A )
A.对正方体受力分析得出Fn+
B.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 G+F
C.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D.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力 F =
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将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烧杯,密度计浸入的深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密度计越靠近下方的刻度,其相应的密度数值越小
B.甲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
C.甲、乙两杯中密度计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相等
D.甲杯中密度计所受的浮力大
3.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示意图,艇体采用轻质的复合织物材料制成,外观呈白色,囊体上层装有压缩氮气.通过向艇外排出下层部分的空气而实现上升,高度达到9 032m,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上升过程中艇体体积不变.关于浮空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艇体材料的密度较大
B.白色外观可以吸收各种色光
C.上升过程中,浮空艇所受的浮力变小
D.上升过程中,浮空艇所受的重力不变
4.在下列几种情形中,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 C )
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
B.浮在游泳池水面上的游泳圈
C.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D.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水艇
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朝下.两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若甲药瓶恰好悬浮,则( C )
A.乙药瓶也处于悬浮状态
B.乙药瓶受到的浮力更大
C.乙药瓶内的气体密度大
D.两药瓶内的气体压强相等
6.(2023 东营)用细线将两个半径相同的实心小球A 和B 连接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线已绷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D.ρA>ρ水
7.如图所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丙物体所受浮力最小
B.丙物体最终会沉底,沉底后所受的浮力会减小
C.将乙物体往下移一些,它会继续悬浮
D.甲物体最终会漂浮,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上浮时大
8.(2023 黄冈)物理课上,老师将整个橙子放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将其切成大小两块,再次投入水中,发现大块仍漂浮,小块缓慢沉入水底,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整个橙子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B.大块橙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小块橙子缓慢沉入水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两块橙子受到的浮力之和不可能大于整个橙子受到的浮力
9.我国自主研制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质量为3万吨,于2022 年3月15 日被顺利装上驳船运往珠江口盆地海域.驳船因载有“海基一号”而多排开海水的质量( A )
A.等于3万吨 B.大于3万吨
C.小于3万吨 D.都有可能
10.(2023郴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容器装有体积相等的不同液体.将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则( A )
A.物体 A 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B 受到的浮力
B.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C.甲、乙两容器的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11.边长为4 cm、密度为 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g取10N/ kg)( D )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12.8g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28 cm
12.(2023娄底)如图甲所示,将一圆柱体木块用细线拴在没有水的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图乙是木块所受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木块的重力为 10 N ②木块的底面积为100 cm ③木块刚好浸没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 600 Pa ④木块的密度为0.8×10 kg/m
A.①②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17题10分,共24分)
13.(2022张家界)冬至,小静煮饺子时发现,当饺子刚刚下锅会沉在水底,此时饺子所受的浮力 小于 重力;在水中煮一会儿,饺子就会胀浮在水面上,此时饺子所受的浮力 等于 重力.(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许多轮船都有排水量的标记,“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 800 t,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 800 t,此时舰船所受的浮力是 4.8×10’ N(g 取10 N/ kg).当舰船从海洋驶入长江时,吃水深度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22 陕西)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悬停在水中,如图1所示,这是由于在中国空间站中,乒乓球因不再受到 重 力和 浮 力的原因而悬停不动.在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做同样的实验: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会迅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2所示.乒乓球露出水面前,浮力 大于 重力且浮力大小 不变 .
16.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丙、甲、丁、乙 .
(2)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为 (g 取 10 N/ kg,ρ水=
(3)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由实验数据得出(选填“>”“<”或“=”),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一直不变 (选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5)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行该实验,则图 丁 步骤中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6)其中一个同学每次进行图甲步骤时,都忘记将溢水杯中液体装满,其他步骤无误,因而他会得出 F; > G;(选填“>”“<”或“=”)的结论.
17.(2024 重庆)如图所示是某型号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控制浮沉,第一种是机器人内部水舱充放水,水舱的容积为 ;第二种是利用推进器提供竖直向上的推力 Fn,F推可以在0~30 N之间调节;第三种是在机器人外部加装不同数量的浮块,每个浮块质量均为0.4kg,体积均为 已知该机器人水舱未充水时的质量为9.5kg,未装浮块时,机器人的总体积为 (体积不变,含机械臂). g取10 N/ kg,求:
(1)150m深处水的压强;
(2)当机器人未加浮块、水舱充满水浸没在水中悬停时,F 的大小;
(3)深处水底有一物体(未与水底紧密接触),其密度均匀且为2.5×10 kg/m ,体积为 需机器人潜入水中用机械臂抓住物体将其打捞上来,为确保打捞顺利进行,机器人下水前需制定好能让机器人抓住物体上浮的方案,在F液调到30 N 的情况下,还需如何利用另外两种方式实现上浮,请通过计算给出一种合理方案.
解:(1)1.5×10 Pa;(2)15N:(3)方案一:加装一个浮块,水箱内剩余水重须小于1 N.方案二:加装两个浮块,水箱内剩余水重须小于7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