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21 15: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学会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
(3)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4)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原理在培育新品种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够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良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习惯,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还不够好,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做到认真听讲。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绩好,可大多数学生懒惰成性,不愿多动脑、动手、动口,没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为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将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具体措施如下: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和创新。 2、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加深记忆。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3、坚持课前复习提问及时巩固上节知识点。课堂精讲多练,留下较多时间让学生记忆当节内容。4、多与学生交流,个别辅导,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5、抓好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提高。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及生物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生物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生物的变异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一组照片,小沈阳和他的女儿
让学生认识遗传现象,进而导入生物的变异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认识本节的教学目标
一、 自学预习
课件展示本节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预习本节知识。
1、生物变异的概念
2、各小组调查人体的性状:(课本P54页活动)探讨调查结果说明什么?
3、认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4、认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5、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6、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互助探究:
要求:自学后各小组进行互助学习,学友详细讲解,组长进行总结归纳,其他学友组进行补充,提出疑惑问题。
学生学习后教师讲述。
1、 课件展示生物变异现象的例子,引导学生总结生物变异的概念。
2、 学生展示本组的调查结果,总结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3、学生学习后引导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案例分析:
(1)、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由圆饼状变为镰刀形。(P54图) 。
(2)、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比弟弟黑。
(1)、上述所讲的两个案例中的变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这两种变异是不是都能遗传给后代呢?
学生总结后回答。
进而总结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4、 课件展示图片
让学生总结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5、 引导学生回答生物变异的意义
6、 引导学生总结生物变异的在实践中的作用
三、互助理解
要求:先独立完成课后自我评价 ,然后师友组交换评分。满分10分,选择题每题2分,判断题每题1分,扣到0分为止。21教育网
四、梳理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知识
1、生物变异: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2、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3、生物的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变化而遗传物质未变引起的变异
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不利变异:不 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4、生物变异的意义:
5、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
五、互助提高
课件展示问题,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
六、课外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更多关于生物变异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看谁对生物的变异了解的最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