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第八十一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45年 9月 2日上午 9时 10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
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 70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7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
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篮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的身穿
咔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来自
世界各国的记者有 200多名。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
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注视着“密苏里”号舰。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
艇后白浪如练,马达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
躺在远远的晨雾中。
仪式开始
9时整,各国代表按照程序依次签字……全体签字毕,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 9
点 18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1931年 9月 18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1933年又强迫
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 9点 18分。现在 14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
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投降书脏了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
在那里。原来是加拿大代表签字时签低了一格,随后的各国代表跟着也都签错了。商量之后,有关代表做
了更正。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11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在隆隆机声中,我正数架数,只见后面黑影簇
第 1页/共 10页
簇,蔽空而来,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
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受降
典礼。
我听见邻近甲板上一个不到 20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
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
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
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
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摘编自朱启平《落日》)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
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
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
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
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
难么?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
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
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
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
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
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么?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么?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
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
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们也大群地和工
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
做了,只好夹起皮包走路。
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
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
第 2页/共 10页
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
民进行教育工作。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摘编自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1. 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对日本签字投降前的宏大场景的描写渲染了庄严肃穆而又欢乐喜悦的气氛,烘托出胜利者心中
的喜悦之情。
B. 材料一节选自《落日》,文章题目一语双关,一方面点出了写作背景和时间,另一方面象征着日本军国
主义的失败。
C. 《别了,司徒雷登》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两篇文章标题形式相似,蕴含的民族感情深厚,都表
达了民族强盛的自豪感。
D. 材料二指出我国以闻一多、朱自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都能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毛泽东在文中极力
赞扬了他们的民族英雄气概。
2.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像是用一个个生动的镜头来展现日本签字投降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
B. 材料一除了顺叙外,还插叙了“九,一八”事件等,联系历史,内容充实,感动人心。
C. 《别了,司徒雷登》语意双关,表面说司徒雷登离开中国,实则隐喻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
D. 材料二以一“走”、一“来”结尾,这个对比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题目和文章开头的照应。
3. 下列选项中,论点和论据不匹配的一项是( )
A.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国民党反动派亲附美国。
B.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闻一多拍案而起,朱自清宁饥不屈。
C.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百万将士痛击日寇。
D.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回击轰炸日本广岛、长崎。
4. 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色。
5. 新闻通讯具有真实性、文学性、评论性,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以上特点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睡二指
第 3页/共 10页
王愿坚
①1935年,镇蛟岭……突起的峰峦、茂密的树林。一支不大的部队正沿着这丛林中的小路急匆匆地走
着。这是个奇怪的行军行列:从队首到队尾扯着一条绳子,战士们一个个紧抓住绳子,脚步踉跄地往前赶。
②这便是他所指挥的那支红军游击队。
③这天,秘密交通送来了上级的命令:要他们立即动身赶到武功山区,和大队会合,共同进行一次大
的战斗。命令像钢钉砸在铁板上似的:必须在五天内到达!但是,他们一离开根据地,就被敌人盯上了。
敌人调动了沿途的军队和民团,前堵后追,紧紧地咬住不放。为了保存力量,如期到达指定地点,和敌人
纠缠是不行的,他们只得钻进山林,兼程前进。
④除了战斗就是赶路,日夜不停地赶路。谁负伤了,背起;谁脚上打泡了,扶起。衣服被划破了,一
条条一片片地挂在身上,有的已经围上芭蕉叶子遮体了。煮饭的时间是没有的,战士们一边走着一边从粮
袋里抓出把生米,再随手捋把嫩树叶子,一道塞进嘴里。但是,最难耐的还是困倦。一连三四个日夜没有
合眼,谁的眼皮上也像坠了一块铅。一个个像喝醉了酒,东摇西摆地走;稍微一停步,队伍里就响起了鼾
声。
⑤人们多么需要睡一觉啊!
⑥第四天上,他弄来了一些树皮搓成了一条长绳,人们抓着绳子走着闭一会儿眼睛。这也好不了许多:
这一个,好像故意似的,身子一趔趄,一头撞到树干上,然后蓦地惊醒过来,揉着肿起的脑袋追上了队伍;
那一个脸被树枝划破了;又一个脚被山石碰伤了……管它呢,总可以多少睡一会儿了。
⑦疲困强烈地袭击着整个队伍。
⑧副支队长任丕祥吃力地扶住一棵小杉树,焦躁地喊道:“老范,给我半个班吧!我去给大家争取点时
间睡一睡!”
⑨“不!”他和任丕祥一样焦躁。为了睡觉而打仗,这不成;而且前面还有七八十里路。“要不,就让
大家稍微打个盹,只睡……睡二指就行……”任丕祥的话越说越低。眼睛合上了,扶着树干的手松开了,腿
像被抽掉了骨头,身子沿着树干慢慢地滑下来,蓦地,咕咚一声载倒在地上,口里还在喃喃地说着:“稍微……
二指……”在他摔倒的时候,脸被石尖扎破了,殷红的血一滴滴地落到草梢上。但他丝毫也没有发觉。他睡
得那么香,长长地打着鼾,脸上泛起满足的笑容。
⑩他弯下身,把任丕祥的身体放平了些,把他脸上的血水擦了擦。他的心一阵紧缩:任丕祥是整个支
队中数得着的硬汉子,他都撑不住了,那……就在这一刹那,他大声地喊道:“休息!”
说出这两个字时,他的心情是万分复杂的。谁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到来?这每一分钟的睡眠是要用同
志们的血来换哪!他应该为这一百多人,为明天的战斗负责,可是……
看看大家都睡好了以后,他从一个战士的枪上抽出了一根枪探条,来到了一个高高的山包上,把探
第 4页/共 10页
条笔直地插进土里。一条细细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地面上。他伸出两个指头按住地面,在阴影转移的方向二
指远处画上了一条细线。凭经验,这是半个多钟头。
“等影子走到这里,我一定得叫醒他们!”他暗暗下了决心。然后又警惕地向远处眺望了一下,山路
上空荡荡的,看来敌人还远。
只到这时,他才觉得眼皮是那么沉重。
“就是困死也不能睡着了呀!”他找来了一节竹筒,接了一筒泉水,含上口水,朝天一喷,冷水像小
雨似的洒下来,人清醒些了。可是喷了几次以后,这办法失去了效验。于是他又找来了两棵草棍儿,把眼
皮撑起来,这样眼皮是不会垂下来了,可是过了不久,眼前又变得云遮雾罩了。
就在这时,眼前一簇黑点在晃动起来,他蓦地一惊,揉了揉眼睛,这才看清在他目力所及的远处出
现了一群人的影子。回头望了望那根枪探条,影子距离他画的线还有一指多。
“狗东西。来得这样快!”他咒骂着,一面端起竹筒,撩起水湿着眼睛,一面向睡觉的同志们跑去。
似乎在他一生中没有比叫醒这些同志们更困难的事了。怎么叫也叫不应。他刚把这个拖起,要拖那
个的时候,这个又仆倒了。费了好大的劲才叫醒了三个人。“怎么办?”没有时间磨蹭了,他抬起脚向着任
丕祥的腿上踹了两下,接着又把手里的一筒水猛地泼到他的脸上。
冷不丁打一个寒战,任丕祥醒来了。
“老任,赶快想办法把同志们弄醒,向苏家墟转移!”他气冲冲地说完,带着那三个战士,迎着敌人
跑去。
当他向敌人打出了第一枪以后,好大一会儿,他才看见队伍躜上背后那一道山岭……
(根据王愿坚小说《休息》删改)
文本二:
杨成武回忆录:夜行记(节选)
走着,走着,突然队伍停住了。
这是常有的事。遇到隘路、小桥,往往行军受阻,前面的放慢了脚步,后边拉不开步子,得稍稍等一
等,要是碰上了“拦路虎”,那等的时间更长,得等到前卫开辟好通路,才能让后续部队前进。一晚上,
这样走走停停要碰上好几回。
等了好长一段时间,还不见动静。小白抓着马尾巴,已经发出了鼾声。马背上的病号,也沉沉地垂着
脑袋进入了梦乡。再看看前面,队伍里的战士都在打盹儿,静悄悄地一个紧挨一个,后面的拉着前面的背
包站在长长的羊肠小道上。
“到底怎么回事?前面的障碍排除了没有?”站了好一会儿,我等不及了,朝前走去。
当我来到前面时,几乎愣住了。
第 5页/共 10页
哦,原来队伍断“线”了——前面的队伍早已踪影全无。现在原地站着的几十个人,他们一个挨着一
个,手拉着前面的背包。仔细一看,最前面那个小战士趴在弯角的地方睡着了,而后面的同志由于黑夜蒙
蒙看不清楚,以为又要停住等了,便习惯地站住了,时间一长,也就打起盹来。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部队以一种奇怪的行列行军,从队首到队尾都扯着绳子,是为了让战士们得到一点休息的时间。
B. 文本一中老范决心让战士们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睡二指”,折射了他此时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
C. 文本一通过描写红军游击队在敌人围追堵截下的艰苦行军,展现了红军战士的顽强毅力和坚定信念。
D. 文本二中队伍突然停住了,是在等前卫开辟通路,结果在等待的过程中,几十个战士都站着睡着了。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运用“谁的眼皮上也像坠了一块铅”“一个个像喝醉了酒”等一系列比喻,形象地描写出战士们
极度困倦的状态。
B. 本文详细描写硬汉任丕祥的睡态,他的睡态凸显了整个行军队伍的疲惫状态,这促使老范决心让战士们
“睡二指”。
C. 两个文本内容相近但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文本二是纪实作品,
强调真实。
D. 文本一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了鲜活的形象;文本二以叙事为主,语言平实简洁不
失生动。
8.“可就是因为这,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在走上一道崖边时,一个战士因为睡得太沉,手一松,
一失脚,掉下悬崖牺牲了……”这是文本一的一段话,请指出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并简要分析其在原文中的
作用。
9. 王愿坚在《谜的启示》中说:“小说要用小去反映大,以部分去显示全体……”请简要分析文本一是如何
实现王愿坚这一艺术思想的。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弥子瑕不肖而任事。卫大夫史鰌患之,数以谏灵公而不听。史鰌病且
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是不能正君也。生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
置尸北堂,于我足矣。”史鰌死,灵公往吊,见丧在北堂,问其故,其子具以父言对灵公。灵公蹴然易容,
寤然失位,曰:“夫子生则欲进贤而退不肖,死且不懈,又以尸谏,可谓忠而不衰矣!”于是乃召蘧伯玉而
进之以为卿,退弥子瑕,徙丧正堂,成礼而后返。卫国以治。史鰌,字子鱼,《论语》所谓“直哉史鱼”者
第 6页/共 10页
也。
晋大夫祁奚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可。”君曰:“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
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祁奚对曰:“午也可。”君曰:“非子之子耶?”
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书》曰:“不偏不党,
王道荡荡。”祁奚之谓也。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唯善,故能举其类。《诗》曰:“唯
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节选自《新序·杂事一》)
材料二:
大哉忠之为用也!施之于迩,则可以保家邦;施之于远,则可以极天地。故明王为国,必先辨忠。君
子之言,忠而不佞。小人之言,佞而似忠而非,闻之者鲜不惑矣。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
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仁而不忠,则私其恩;知而不忠,则文其诈;
勇而不忠,则易其乱。是虽有其能,以不忠而败也。此三者不可不辨也。《书》云:“旌别淑忒①。”其是之
谓乎!
(节选自《忠经·辨忠章》)
【注】①旌别淑忒:旌,表彰也。淑忒,善恶也。旌别淑忒,犹言分别其善恶而表彰之。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我即死 A治丧于 B北堂 C吾不能进 D蘧伯玉 E而退 F弥子瑕 G是不能 H正君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鰌病且死”句中的“且”,和“臣死且不避”句中的“且”用法相同。
B.“治丧于北堂”,北堂非正室,古指士大夫家主妇居室,后用来代称母亲。
C.“立其子不为比”句的“比”意为“勾结,偏爱”,今有成语“朋比为奸”。
D.“大哉忠之为用也!”和“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两句都是主谓倒装句式。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卫国大夫史鰌立志为国家推荐贤才,斥退奸臣,死后还以尸相谏,体现了史的忠诚和执着。
B. 卫灵公在史鰌去世后被他举丧方式打动,幡然醒悟,采纳了他的意见,重用贤臣,斥退不肖。
C. 晋国大夫祁奚举贤时,甚至可以推举自己的仇人,以在晋君面前表现出不计个人恩怨的大度。
D. 《忠经》中宣扬的“忠君报国”的思想,作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生则欲进贤而退不肖,死且不懈,又以尸谏,可谓忠而不衰矣!
(2)仁而不忠,则私其恩;知而不忠,则文其诈。
第 7页/共 10页
14. 材料一中的卫国最终大治,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雪
杜荀鹤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
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从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描述了下雪前后的景色。
B. 颔联通过飞禽无影、竹枝折断,从侧面烘托雪之大、雪之厚
C. 颈联写景由高到低,写出了雪后大地白茫茫一片的情景。
D. 本诗没有一个“雪”字,但雪又无处不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功力。
16. 诗歌尾联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思想?请结合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遥对明月,李太白岂能无酒?《将进酒》中有“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酒与月皆不可辜负。
同样遥对明月,张若虚生发哲思,《春江花月夜》中有“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以人赏月来叹问
人类源起。
(2)欲立大事,起步之后,须持之以恒。《论语·子罕》中用形象 比喻“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进,吾往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才开始真正“记梦”,呼应
标题。
(4)《秦风·无衣》中,写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投身到征战中的一句是“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小题 18分)
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但牛奶虽好,如果喝错了, ① ,甚至有害!牛奶不能搭药物,牛奶中
的蛋白质和钙,会影响药物发挥作用。牛奶不能搭钙片, ② ,起到的作用就不是 1+1=2,反而可能会
造成“正正为负”的结果。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离子,而咖啡中的咖啡因和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长期大量饮用咖啡的人群,骨
第 8页/共 10页
质疏松的概率高,所以,喝咖啡首先要注意控制好量。一般成人每天喝 2杯以内是可以的。在控制好量的
前提下,两者一起喝虽然会丢失一点钙,不过多喝几口牛奶就可以了。
一些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喝牛奶,觉得牛奶能养胃。其实不然,反流的原因是胃里有一些带酸性物质,
这种朋友喝牛奶可能会导致胃酸增多,加重反流现象。
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段饮用牛奶,并无实质上的差别。不过,空腹喝牛奶更容易因乳糖不耐受而发生腹
胀和腹泻。另外,晨起空腹只喝牛奶的话,牛奶在胃肠道通过时间会较快,会导致吸收效率降低。所以,
③ ,要搭配主食和蔬菜。
成人每日最好饮用相当于牛奶 300克的奶制品。针对饮用一袋牛奶(250毫升)后就有腹胀和腹泻的人
来说,则建议采用少量多餐,将牛奶的 250毫升分 2次饮用。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
字。
19. 请你用疑问句分别为二、三、四段拟小标题。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6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繁花》书写人物成长很有特色。那些在生活世界里表面很“响”的人物,譬如精打细算的玲子、众
星捧月的汪小姐、做足排场的魏总、泼辣暴躁的卢美琳,往往不能得偿所愿,是要吃些苦头的;那些在生
活世界里表面“不响”,但在意义世界中抵达更高精神之境的人物,譬如爷叔、金花、阿宝、李李,反而
(①),制胜于无形。该剧还从细处体现了人物的“响”与“不响”不是(②),而是变化发展的。从人物
间的彼此描述中,观众得以窥见主要人物的人生经历——爷叔进过提篮桥监狱,金花曾举报自己的亲人,
阿宝因贫穷痛失所爱,李李的经历“真可以出一本书”,这已然暗示拥有“不响”的精神意义和心灵智慧
是需要经历磨砺、付出代价的。
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的例子屡见不鲜,《繁花》则(③)。导演在原作的框架下书写了新的故事——补
足了阿宝成为宝总的成长历程,颠覆性地改写一些女性人物的命运,努力彰显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飞速发
展、人民奋力向前的时代精神。
21. 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成语。
22. 简述第一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复句,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 70个字。(3分》
六、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第 9页/共 10页
长期以来,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设备和材料等高端领域被美、欧、日垄断。如美国以所谓科技网络安
全为借口,多轮制裁中国华为,禁止拥有美国技术成分的芯片出口,华为手机无法继续生产麒麟芯片,导
致 5G 技术缺席,无法满足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对高速网络的需求。
材料二:
当前,一些国家鼓吹“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企图通过科技垄断、技术封锁、贸易壁垒干
扰别国创新发展,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破坏全球经济稳定,掀起“逆全球化”风潮。
而截至 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中国已与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
合作关系,签订了 114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合作领域不断扩宽,合作平台和合作项目务实推进,多层次、交互式、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局面正在形
成。“一带一路”秉持追求发展,崇尚共赢,传递希望的理念,努力改变着世界的发展面貌。
材料三: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垄断科学,可以通过建围墙保
持领先。科研既有合作性,也有竞争性。只要科学共同体以互相尊重的方式展开合作,就能形成良性竞争。
综合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字。
第 10页/共 10页
参考答案
1. D
2. D
3. C
4.①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如把闻一多、朱自清与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
夷进行对比,赞颂闻一多、朱自清的民族精神。举例论证:如举出具体事例来论证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直
接”侵略。引用论证:如引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来表现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②论证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力量。语言的形象性:如“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
望开设新店,捞一把”“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好挟起皮包走路”几句,
把司徒雷登不甘心失败,但最终又逃不了失败的命运的悻悻之态很形象地刻画出来,并有几分幽默。
5.①真实性:开头出现具体时间,还有仪式前的场面白描,体现出真实性。
②文学性:环境描写,如开头关于天气和海风、海面的描写,渲染了气氛;细节描写,如写水兵脸上的微
笑等,让读者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③评论性:结尾评论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启发人们要珍惜和平;评论我们国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保
卫胜利的果实,富有思想性。
6. D
7. A
8.①该段话应放 ⑥段后面。
②这段话写的是在行军过程中的一个极端事例,凸显出行军的异常艰难;与前面其他人疲惫的状态形成呼
应,为下文任丕祥提出睡二指的合理请求做了铺垫。
9. 用小去反映大:
①通过细节塑造人物高尚品质和高大形象。老范用冷水喷脸,用草棍儿撑眼皮等细节集中地体现了他强烈
的责任心。
②通过小事件反映重大革命事件。用关于休息的小事件体现长征艰苦异常的环境。
③以部分去显示全体,以个体形象反映群体形象。用老范的形象来反映中国革命者群体的伟大精神。
10. ACG
11. A
12. C
13. (1)活着的时候想让贤德的人被重用并且让无德的人被罢黜,死了也不放弃,甚至又用尸体来进谏,
真可以说是至始至终的忠心耿耿呀。
(2)如果他懂仁义而不忠诚,就会因私利去偏袒那些对他有恩的人;如果他有才智却缺乏忠信,就会善于
利用自己的才智来掩盖自己的欺诈行为。
14.①臣子直言进谏。②贤才治国。③国君听取意见。
15. A
16.①推己及人。《〈论语〉十二章》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设身处地替别
人着想;本诗中劝说穿着棉袍的公子不要说冷,因为路上还有光脚的樵夫,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②怜悯
之心。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说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看到樵夫在寒冷的冬天光着脚心生怜悯,表
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17. ①. 莫使金樽空对月 ②. 江畔何人初见月 ③. 譬如平地 ④. 虽覆一篑 ⑤. 夜来
幽梦忽还乡 ⑥. 与子偕行
18.①对健康反而无益 ②如果将钙片与牛奶同时服用 ③晨起空腹时喝牛奶
19. 第二段:牛奶能与咖啡搭配吗?第三段:喝牛奶能养胃吗?第四段:牛奶能空腹喝吗?
20. 对饮用一袋牛奶(250毫升)后就有腹胀和腹泻的人来说,则建议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将 250毫升牛
奶分 2次饮用。
21.①运筹帷幄②与生俱来③独辟蹊径
22. 那种生活世界里的“不响”非但没有令人物形象模糊,反而使得人物经历人生磨砺后,在意义世界中抵
达更高精神之境。
23.
例文:
竞争与合作
中国华为遭到美国的垄断,原因就是恶性竞争。时代发展让竞争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我们可以用
双赢的智慧削去竞争的锋芒,微笑竞争,携手同行。
海尔集团“真诚到永远”的承诺,群雄逐鹿的中国家电握手的峰会,让我们明白,竞争不一定是弱肉
强食,带着淋漓的鲜血。运用双赢的智慧,微笑着竞争,携手同行,竞争可以如一条小溪,涓涓而来去。
竞争在美德的肩膀上舞蹈。
美国著名拳击手杰克每次比赛前都要做一次祈祷,朋友问道:“你在祈祷自己打赢吗?”“不”杰克说
道,“我只是祈求上帝让我们打得漂漂亮亮的,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最好谁都不要受伤。”
杰克的话中渗透着双赢的智慧。双赢小到个人领域,就是用美德为竞争镶边着色,让折射的阳光照亮
携手同行的路程,让竞争在微笑中把心灵放松,在合作同进步,在人与人关爱和睦,诚实守信中描绘出一
幅和谐的生动图景。
竞争在合作的怀抱里微笑。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到了一个地球村中。竞争不可避免,合作亦是时代的呼唤!
中法互办文化年,双方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合作。法国的高级时装、烹饪技术、高档化妆品流动成
中国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的唐装,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也活跃在法国炫目的舞台上。聆听远古
驼铃声声,罗马贵族穿上锦丝的欢笑,喜看中法互办文化年,“以我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美美大同”。
双方在竞争中掺入了合作的油彩,让双赢成为画幅上最为亮丽的一笔。
我们明白,合作可以成为竞争的主旋律,和谐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真诚的微笑中,互相帮助,互
相提高,让别人的长处弥补我们的短处,让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让彼此都获益处,让彼此携
手同行。
微笑竞争,携手同行!我们在欣慰法国申奥失败,却打出“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横幅时,也不无痛
心于日本竟因为中国女排胜利,而在转播时拒绝将镜头对准女排姑娘微笑的面庞。竞争体现着时代的特点,
双赢更是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高度!
“风呼呼地吹着/月朗朗地照着/我和你奔跑在同一赛场上/我对你笑着……”
微笑竞争,携手同行,双赢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