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二必修3第三单元第10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高二必修3第三单元第10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9 10: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历史高二必修3第三单元
第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息,具有极强的内聚性的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早在商代就已经产生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  21*cnjy*com
A.汉语   B.金文
C.甲骨文 D.先秦时的俗语
答案:C
解析:分析: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故选C。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2.结合下图信息,“图画文字”的准确含义是(  )
A.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B.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表示出来
C.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D.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图画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的概念。中国的原始文字都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也说明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C正确。A、B不正确,D是指“图画文字”的发展,不符合题意。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的发展,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
3.(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是画也……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草木、山水、人物、黼黻藻绘、博采饰色,画异于书矣。”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21·cn·jy·com
A.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B.书法和绘画在本质上具有很大不同
C.书法艺术自由多样的线条具有特殊美感
D.绘画艺术注重景物的逼真摹写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理解问题的能力。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的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抒情的艺术意境。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考查学生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理解问题的能力。
4.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原因在于(  )2·1·c·n·j·y
A.商品经济发展 B.社会思潮变化
C.传统文化影响 D.社会上层倡导
答案:A
解析:分析:宋代封建经济快速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 ),商品经济活跃。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的大量出现,市民阶层产生并逐渐壮大,反映市民文化需求的世俗化文艺形式出现,在绘画领域表现为风俗画的出现。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考查学生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理解问题的能力。
5.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 )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
A.山水画  B.人物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答案:C
解析:分析:“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体现了对艺术形式“意境”的追求,“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选C。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考查学生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理解问题的能力。
6.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  )【来源:21cnj*y.co*m】
A.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 B.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直接原因”,要求时间最近,事件最具体的,知识分子地位变化是元朝才出现的,元朝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许多知识分子进取无望,直接投入社会生活化的元曲创作。A、D的内容在宋朝就已出现,是元曲兴盛的基础条件之一,而非直接原因。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
7.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分析理解能力。从“杂剧俑”“京剧脸谱”可知这与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发展密切相关。故选D。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分析理解能力。
8.进入明代后,随着杂剧艺术的日益衰落,南戏变得愈加繁盛,并形成了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四大声腔”,流传于各地,此即为明代戏剧传奇的兴起。这种局面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  )
A.中国文化地域性浓厚
B.思想解放的风起云涌
C.经济重心的日趋南移
D.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戏剧兴起的原因,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戏剧这种市民文化也应运而生,D正确;A、B、C都无法反映。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9.《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  )21教育网
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
B.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
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D.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
答案:D
解析:分析:“柳骨颜筋”指的是柳公权和颜真卿的楷书,他们都是唐朝人。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10.下列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文字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①是篆书;②是甲骨文;③是隶书;④是楷书。出现最早的是甲骨文,最晚的是楷书。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文字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1.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之一。某同学想学习草书,应选的书法作品是(  )www-2-1-cnjy-com
答案:D
解析:分析:通过分析上列四图中书法作品特点可知,A、B、C、D四副作品分别属于篆书、楷书、行书、草书。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书法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2.下列图片反映了不同的汉字书体,自左至右是(  )
A.甲骨文——隶书——楷书——篆书
B.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C.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D.甲骨文——篆书——楷书——行书
答案:B
解析:分析:分辨图片信息,可知答案为B项。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文字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3.下图说明(  )
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答案:D
解析:分析:三教合流主要是指宋明以后,儒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 )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这幅画是唐人作品,故A项错误。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反映了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书画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4.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www.21-cn-jy.com
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是宋代的风俗画;B项是远古时期的彩陶画; C项是明清时期的文人画,能够体现作者借物抒情的意境;D项是人物画。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书画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看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5.明代徐渭有一首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见该配诗画作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山水画,重视写实 B.风俗画,刻画习俗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俱备
答案:C
解析:分析:从材料中作者的表述可以看出,作者虽有写实,但更着重写意。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书画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6.2014年是农历的 “马年”,右图是 “马年”的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B.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C.可以反映写意画的发展和创新
D.体现了中国画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
答案:C
解析:分析:“马年”剪纸画属于民间风俗画,不属于写意画。故C项不正确。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书画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7.中国戏曲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逐渐走向成熟。推动我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是(  )
A.元杂剧  B.昆曲  C.京剧  D.越剧
答案:A
解析:分析: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戏曲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8.道光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 )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京剧是在融合了各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
B.京剧属于我国的“国剧”
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 )力。材料的主要含义讲的是京剧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了京剧是多剧种互相吸收融合的产物。京剧后来发展为“国剧”,但材料无法体现,京剧成熟于同治、光绪年间。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京剧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19.“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2-1-c-n-j-y
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传奇
答案:C
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丑角”这一关键词,并结合对京剧的理解和认识可以判断。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京剧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20.“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答案:C
解析:分析:抓住关键信息“三五步走遍天下……”据此判断,这是夸张的虚拟化场景。符合题意的是C项。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文学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21.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来源:21cnj*y.co*m】
答案:D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别四幅图片所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 )现的书法类别。把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草书。从A项图片中“永和九年”这一信息可知这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局部·摹本),属于行书,其最大的特点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兼具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图片体现出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的特点,排除B项;C项图片所示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属于小篆字体,排除C项;D项图片所示字体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属于草书。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故D项符合题意。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书法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的看图分析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22.中国古代各种艺术各具特色,灿烂辉煌,享誉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我书意造本无法”。
材料三 
材料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分析:
(1)材料一中的诗歌取自什么 有什么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何地位 ( 6分)
(2)材料二是苏轼对什么艺术形式的评论 有什么特点 (4分)
(3)材料三属于绘画的何种类型 体现了绘画的精髓是什么 (4分)
(4)材料四中的剧目分别是什么戏曲形式 有何地位 (4分)
答案:(1)取自《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www-2-1-cnjy-com
(2)苏轼对书法艺术的评价;宋代书法推崇魏晋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3)《牡丹蕉石图》是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4)《窦娥冤》是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四郎探母》是京剧,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是戏曲界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国粹”“国剧”。2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材料一中的诗歌取自《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第(2)题苏轼对书法的评论,宋代书法推崇魏晋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第(3)题《牡丹蕉石图》是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第(4)题《窦娥冤》是元杂剧,《四郎探母》是京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地位。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艺术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23.中国古代“书画同源”、“形神兼备”。观察下面两幅书画并回答问题。
图一 怀素的《自叙帖》   图二 《墨梅图》
(1)图一书法属于何种字体?有何特点?列举出其他两位草书大家。
(2)图二体现了何种绘画类型?从图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书画同源”的信息?
(3)图二的绘画精髓是什么?
答案:(1)草书。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21·世纪*教育网
(2)文人画。画中有诗,还有篆文印章都体现了书法与绘画的融合,另外绘画的花枝等讲究毛笔笔法的运用,也体现了书法的特点。【版权所有:21教育】
(3)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解析:分析:本题以书法、绘画的两种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 )型为主题,考查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和判断能力。第(1)问关键是判断是哪种书法,特点即随之解决。第(2)问应结合画的对象进行判断,然后再结合画的表现手法和画中的诗文等内容来分析。第(3)问首先明确绘画类型,然后再回答精髓。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书画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24.观察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文学 戏曲 书法 绘画
先秦 中国诗歌形成 专业艺人优伶出现 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从萌芽走向成熟
秦汉 “赋”最为盛行 出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魏晋南北朝 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③
隋唐 古典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楷书:欧体、颜体、柳体、草书:张旭、怀素行书:颜真卿 中国绘画的一大高峰
宋元 ① 杂剧兴盛,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 行书:苏轼、赵孟 宫廷画院活跃,风俗画流行
明清 小说蓬勃发展 ② 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1)表格中①②③处应填什么最合适?
(2)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请列举主要代表人物和诗歌特色。(至少举三例)
(3)“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 )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俗化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官能享受,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出以具体功利为追求、以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这表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请在绘画、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说明世俗化趋势的表现。试分析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
答案:(1)①宋“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创作进入鼎盛阶段,元曲创作进入高潮时期;②清代京剧兴起,并走向成熟;③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21教育网
(2)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3)表现:绘画方面,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适应了市民生活需要。文学方面,宋词的创作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21·cn·jy·com
原因:①手工业、商业的发展;②城市经济的繁荣;
③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④印刷术的提高;⑤社会识字率的提高,文化逐渐普及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依据材料再现史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问难度较小,联系教材即可答出。第(3)问属开放性题目,可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书画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字之一,而且具有极强的承载功能。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请回答:
(1)材料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指哪几种字体?
(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请列举出四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答案:(1)①甲骨文;②小篆;③草书;④行书。
(2)魏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张旭、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符合史实任选四位即可)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通过新颖的历史材料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注意对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总体把握。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书画的发展演变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2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